⑴ 奶奶為我縫褲子的作文片段
縫紉機,普普通通,並無什麼特別炫彩的地方。只知道任勞任怨地工作。
我們家就有兩台「縫紉機」,一台是小縫紉機,奶奶常常用它做一些縫改衣服之類的活。所以縫紉機好聽的「咔嚓咔嚓」聲時常在我的耳畔響起。
另一台「縫紉機」,就是奶奶。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奶奶就像縫紉機一樣任勞任怨。她也如縫紉機一樣相貌平平,但她的愛卻是不平凡的。
我們的新家較大,所以搞衛生比較辛苦,要是我來做,很難將家變得煥然一新。但奶奶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每天做飯,已經年過70的她身體不是很好,常常累得直喘氣,可當我勸她不要累壞了身體時,她卻一抹額頭的汗說:「我不累,鍛煉一下對身體好,你去干你的事吧!」
奶奶很疼愛我,也知道我心裡所期盼的是什麼?所以每當我一籌莫展時,奶奶總是出現在我的身邊。就如一個月前我學英語的那件事吧,那時我到老師的舊家去學英語,由於路途遙遠,我要乘公共汽車來回。天氣並不算太好,我從老師家學完英語下樓時,發現天空中竟然飄著一些涼涼的雨絲,很快,路面被它們用生命來覆蓋了。這雨雖小但也會把身子淋濕的,沒帶傘的我只好小跑出去。真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不小心摔了一個嘴啃泥。當我坐起來時,發現口袋裡僅剩的那用來坐公共汽車的五毛錢不見了!我一下子猶如掉入熱鍋里的螞蟻,連雨絲灑在身上都覺得無比滾燙。怎麼辦?完了,回不了家了。鼻子一酸,便想號啕大哭。與此同時,一個我熟悉的身影出現了。是奶奶!我高興得一下子沖過去抱住了奶奶。原來奶奶不放心我一個人回家,特地來接我的。我身上一下子感覺冰涼清爽,還有一股淡淡的暖流湧上了心扉。
這就是我們家的兩台「縫紉機」,我更喜歡大的那台,因為親情的潮水已經沾濕了我的眼膜……
⑵ 奶奶教我縫衣服五十字作文
奶奶教我縫衣服
放學回家,換下外套,我忽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我的羽絨服上鉤破了一個口子,雪白的羽毛都飛出來了。我有些懊惱,就找奶奶幫我縫好,可奶奶實在太忙,讓我自己學著縫。這下可把我難住了,從來沒有縫過衣服的我只好硬著頭皮「上場」了。
先找來針和線,學著縫起衣服來。第一步就是穿針。我左手拿起針,右手拿起線,把線往針眼裡穿,可我怎麼也穿不進,心裡煩極了,而且越煩就越穿不進,累得我直冒汗,我現在真是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只好請教奶奶,奶奶笑著說:「你穿線的方法不對。應該把線的一端擰細擰尖,心不要慌,手不要抖,就能穿過去了。」我照著做了,果然試了幾次就成功了。接著開始縫補,在線的一端打幾個結,把衣服上的口子整理好,把針從布與布重疊的地方穿過去,再繞回來……前幾次都還順利,我就有些飄飄然了。「唉——」一不小心,針刺進了大拇指,鮮血冒出來,疼得我直流眼淚。我泄氣了,沒想到學縫衣服這么困難,我不想幹了。奶奶看到我不情願的樣子,就打趣道:「怎麼『千金下廚房』,一會兒就打退堂鼓啦?」我破涕而笑,對呀,做一件事總不能沒有結果。我又鼓起勇氣,吮了一下手指,繼續縫了起來……
終於,沒過多長時間,我就把衣服的破洞縫好了,雖然縫得歪歪扭扭,像條蚯蚓,但這是我的「傑作」,我心裡高興極了,因為我學會了縫衣服。
第二天,我穿上自己縫補過的衣服,居然發現在我縫過的地方,有兩朵絲帶綉的粉色花,遮住了我縫補的那條難看的蚯蚓了,我好高興,心裡像喝了蜜一樣,很甜很甜。
⑶ 奶奶為我縫褲子的作文片段
金色的秋天 時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氣漸漸地涼爽起來,吵人的蟬聲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間階下石板縫里蟋蟀的悲鳴。啊!那可愛的秋天終於來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榮的景象,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美麗,然而,碩果累累的秋色卻透著豐收...
⑷ 一篇五年級奶奶補扣子的作文
我的奶奶是一位「嘮叨之神」,每天總有無數嘮叨的話,穿行於我的聽覺神經之間,我的神經系統已疲憊不堪了。
有時,我很討厭奶奶嘮叨,每次嘮叨總幻想有一個避風港,能躲開她的口水咆哮陣,躲開她的高分貝的噪音。聽奶奶的嘮叨,可是一項「酷刑」呀,奶奶會址著嗓子,說個沒完沒了的,十分煩人。有一次,我吃奶奶用稀麵粉烙成的薄片餅,在餅上放入我情有獨鍾的菜,成了「麻辣雞肉卷」,我為自己的創意洋洋得意,正拿起來品嘗時,不小心餅里邊的餡露了出來,掉在了地磚上。糟了,地磚是奶奶剛擦完的,我剛要去拿拖把時,更多的菜從裡面掉了出來,噯!真是越急越容易出錯。那些掉在地磚上的菜呀,被奶奶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奶奶直沖我吼著,「走開!走開!」一邊吼一邊就用手撥開我,嘴裡又來了無盡的嘮叨:「真是個不省心的,這么點事也做不好,將來可怎麼辦呀……」
但是,我又離不開奶奶無盡的嘮叨。我曾經是一個特懶的人,懶得刷牙,懶得剪指甲,懶得洗澡,懶得起床……但在奶奶的嘮叨下,改了很多陋習。我想:這一切的一切應歸功於奶奶,應歸功於奶奶的嘮叨吧!現在,我覺得少了這嘮叨還真不習慣。沒了奶奶的嘮叨,我渾身不自在,像吃錯了葯似的,有一種十分怪的感覺,不是平時想的那種如釋重負舒暢,而是有肩挑萬斤重般的難受,心裡沉沉的,空空的。
我的奶奶還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老人,奶奶總是帶著老花鏡。
一天傍晚放學,我回到家裡,看見奶奶坐在桌前做著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她正在補錢。使我大吃一驚的是,奶奶補的竟一分錢的紙幣,那一分錢黑糊糊的,皺巴巴的,字也看不清了,四個角都不成角了中間裂開,差一線就掉下來了。
奶奶先把那破爛不堪的一分錢擺在桌面上,用手掌壓平,再用干凈的布把錢擦瞭然後撕下透明膠,放在錢上比量一下長短,在用剪刀剪下,小心翼翼地把透明膠黏在一分錢的中間。奶奶一邊數錢一邊自言自語的說:「一分錢也是錢啊;十個一分是一角,一百個一分是一元哩。」一分鍾過去了,十分鍾過去了,一刻鍾也過去了……終於補完了,那張臟兮兮的一分錢在奶奶手中煥然一新。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臉刷的一下全紅了,我慚愧地低下頭,以前媽媽給我十元我都嫌少。看著奶奶這么節約錢,我無地自容。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勤儉節約的老人,奶奶的教誨也是讓我受益終生。
⑸ 作文,奶奶喜歡縫補,我卻嫌棄她縫的衣服,後來才明白奶奶為什麼喜歡縫補800字
一天,我無意中發現外婆家的儲藏室里有一件用黑布蓋著的凹凸不平的東西。我好奇地把布揭開,原來是一台縫紉機。
縫紉機有些地方已經生銹了,但是機器旁邊放著一些嶄新的布料,還有線和剪刀。難道外婆還在用這台機器嗎?這台機器是怎麼用的?正想著,外婆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向外婆拋出一個個問題。外婆說:「這台機器我一直在用,你的那件新睡衣就是用它縫的。你看,機器下面像汽車剎車板的東西是縫紉機的動力板,然後把腳放在上面輕輕踩動就能讓縫紉機運轉了。」「縫紉機是怎麼縫衣服的?」我好奇地問。外婆說:「你細心看,縫紉機上下各有一條線,而下面的線梭藏在縫紉機的肚子里,只要縫紉機一轉動,上面的縫紉針就能把肚子里的線帶上來,這樣就能縫衣服了。」外婆把縫紉機搬出來,邊說邊操作給我看。沒一會工夫,外婆就縫好了一件小肚兜,既漂亮又結實,好看極了!
外婆告訴我,在以前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縫紉機就是家裡的寶,誰家有這樣一台機器是很令人羨慕的。聽了外婆的話,我覺得過去的生活真是不容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⑹ 奶奶補牛仔褲寫作文立意
Jeans looks cool,and I often wear jeans. Many colors match jeans , and it makes me wear changeable colored clothes . But jeans lose its color easily, I have to be careful when washing it, or it becomes white. One time I kept wearing a pair of jeans for a month, and I found it smelt so terrible that I wanted to throw it away!
52
分享
⑺ 外婆幫我補衣服的作文
自我有記憶以來,我的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外婆。外婆總是起早貪黑地為我們幾個孩子默默地付出。
一次,我和表哥、表妹跟往常一樣去學校上學。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們都沒帶雨具。雨水已經改過我們的腳丫,雨越下越大,積水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校門口,都快到我們的小膝蓋了。我們幾個站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正當表哥想要冒著大雨回去拿雨具來接我們的時候,外婆拿著雨衣雨傘出現在我們面前。她讓我們把褲腿卷到膝蓋上,讓我和表妹穿上雨衣。外婆拿了三把傘,他把最小的就給自己,把最大的給表哥,剩下的那把給我和表妹共用。
我們幾個回到家,地面已經積了很多水,我想外婆應該是來不及把門窗關好就跑出去找我們的吧。雨還在下著,外婆已經全身濕透了,我們的下半身也濕了。外婆讓我們到房間的床上坐著,不要下去玩水。而她則是跑去給我們每人找了一套乾的衣服讓我們換上,我們把衣服換完在床上玩,而外婆的衣服卻還是濕的。她去給我們做飯吃了,她把飯做好拿到床上讓我們吃。她還是沒有時間閑下來去換衣服,她要把積水掃出去,掃完還重新打掃了整個房子就算是干這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濕了。忙了半天,他還是沒能把那身在一濕透的衣服換下來。
雨漸漸的小了,到最後停了,房子的積水也掃幹了,而外婆的衣服卻還是濕的……
⑻ 奶奶為我縫褲子的作文片段
命題作文又叫標題作文,它具有話題作文的特點,只是必須以試題提供的「標題」作為作文的題目。不過,總體上來說,命題作文要比傳統的話題作文多一些限制要素,但是,它並不會給考生太狹隘的寫作空間,它的寫作外延相對來說也是相當大的。 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