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松緊帶的褲子腰圍放鬆量是多少凈腰圍98,凈臀圍105放鬆量該放多少
松緊帶一般略少於腰圍,才能不掉褲子。
所以,你把松緊帶圍在腰上,兩頭對上即可。因為穿松緊帶後還要縫上,因此,重疊一寸半左右,縫上穿上正好。
最後,在里邊褲腰上,留下一寸的口,單獨縫起來。預備以後可以拆這一寸,重新換松緊帶。你試試吧~...
② 請問帶松緊帶的褲子前後腰圍怎麼計算
未拉伸前的腰圍比自己實際腰圍少10厘米左右,穿上去會是舒服的狀態。這種松緊帶褲子,主要看臀圍、腿圍多少是否適合自己。
③ 請問褲子的松緊帶與腰圍的尺寸如何換算
腰圍和臀圍有一個換算公式:腰圍碼=臀圍碼-7,一般牛仔褲、休閑褲都是標臀圍碼。
穿27碼的褲子腰圍:在1尺9到2尺,即63~67cm之間。注意每個服飾根據人的體重、身高、商家的尺碼不一樣,具體最好在購買的時候問清楚。褲子腰圍是兩邊腰圍接縫處圍量一周,凈腰圍在單褲外沿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3)褲子的腰圍放鬆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褲裝所用的大多是金屬拉鏈和塑料拉鏈選擇時要多拉幾次確保拉鏈順滑,不會夾住周圍的布料。
兩手抓住牛仔褲褲腳,手臂向兩側伸展,盡量保持褲腿平整無褶皺,襠線正對下巴,就說明這個褲子長度是合適的。
褲子長了的把褲腿卷到適合的位置,做上記號後沿著褲邊的原有縫線再縫一圈。縫制完成後再穿上,只要把翻出來的部分往裡卷進去,原本長了一大截的褲子就變得無比合身了,而且絲毫沒有改動的痕跡。
④ 褲子腰圍怎麼量
一、如何正確測量自己的腰
1、低腰:與肚臍下2英寸的位置沿量腰圍。
2、中低腰:於肚臍下1英寸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低腰腰圍。
3、中腰:齊肚臍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腰腰圍。
4、高腰:於肚臍上1英寸(即人體腰圍最細處)沿量腰度即為高腰腰圍。
二、如何量度褲各處尺寸
1.腰圍——將褲身放鬆平鋪,沿腰頂直度,並把測得的長度乘以2。
2、臀圍(坐圍)——由十字浪底上3.4英寸「V」形量度。
(注意:尺子的「V」形角度約與前褲腰的「V」 形平衡。)
3、確定臀圍定位點
—— 女裝:於十字浪底上3.4英寸定點位置。
—— 男裝:於十字浪底上4英寸定點位置。
4、大腿圍——從十字浪底下1英寸直度。
5、腳圍——即沿褲腳邊直度,並把長度乘以2。
6、內長——由十字浪底直度至腳邊。
7、外長——由腰頭頂沿褲邊直度至腳邊。
8、前浪——從正面十字底開始直連腰頂位置。
9、後浪——於背面十字浪底開始沿後中骨位連腰直度.
⑤ 松緊腰裙子褲子裁剪時腰圍放鬆量是多少和帶腰頭的裁剪圖一樣嗎
那要看你是要貼身還是寬松的,一般3厘米左右
測量方法:
一、 測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測量部位是:常見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測量胸圍、背長、袖長三個尺寸,領圍與 肩寬的確定不夠准確,登麗美式測量的部位則過多,程序復雜,不利於使用。比例裁剪法的 測量部位中沒有背長,腰節線的確定不夠科學。通過比較得出:選擇領圍、胸圍、肩寬、背 長、袖長這五個部位測量較為合適。 二、 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考慮基本合體松量加放10cm,第二步再 根據款式繼續加放。比例裁剪法習慣胸圍凈尺寸,直接裁剪,更為方便。通過比較得出:將 胸圍凈尺寸,加放後得到成品尺寸,再進行制圖。具體可參考如下:無吊帶上裝,胸圍加放 為 0;緊身襯衣為4.8cm;普通襯衣為8-10cm;寬松襯衣12-20cm;西裝8-10cm;大衣為15- 20cm。制圖方法: 1、衣片:
(1)、 胸圍是成品尺寸。 (2)、 領口:
領圍的框架有兩種方法確定,一種用胸圍計算,一種用頸圍計算,後者適合做立領衛衣和旗 袍領,更為科學。因此,選用1/5領圍計算。 (3)、 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確定,三者的結果相差甚微,而採用定量法可省去計 算的麻煩。故採用定量法確定肩斜:普通襯衣前肩斜5cm,後肩斜4.5cm;有墊肩的外衣前肩 斜4cm,後肩斜3.5cm。 (4)、 肩寬:
根據從測量得出的總肩寬,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寬,計算出前後衣片的肩寬。 (5)、袖籠深:
⑥ 服裝製版褲子腰圍為什麼要加省量
你要先弄明白省道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合體和造型。正常體型的腰圍和臀圍是不一樣大的,吞葯之差會使褲片產生多餘的量。為了使褲子能穿著不往下掉,一般會作幾種處理,使用松緊帶,加褶或者加省道。塑形方面比如緊身牛仔褲,省道加得對可以讓腰臀曲線更好看
⑦ 給自己做過牛仔褲,量了自己的尺寸,然後應該加多少的放鬆量像臀圍、腰圍、上襠這些應該加多少呢
肥胖體的服裝加放量小些、緊湊些;瘦體的加放量大些,以調整體型;襯衫等服裝放鬆量要小些,外套、大衣等服裝的放鬆量要大些;有胸襯造型的嚴謹的服裝的放鬆量小些,單衣、便服要大些;較厚的面料放鬆量要適當增大——為了便於大家掌握放鬆量設計的規律,我們將放鬆量分解為三個部分的和,即:
凈胸圍的放鬆量=生理舒適量+內層衣物放鬆量+造型放鬆量
1.生理舒適量 為滿足人體的基本生理要求如呼吸,皮膚彈性,手臂與軀乾的適度活動等基本動作而設置的放鬆量。在男裝中,這一基本舒適量是根據胸部運動的最大伸長率12%-14%而定,即: 生理舒適量=(12%~14%)×凈胸圍,約為10~12cm。
2.內層衣物放鬆量 人體穿著一定厚度的衣物會使其**長增加,將人體簡化為筒形體的話,我們不難推算出內層衣物的放鬆量=**增加量=2π×衣物厚度。例如,內穿0.5cm厚的羊毛衫,則內層衣物放鬆量=2π×0.5=3cm。內穿襯衫時,內層衣物放鬆量可設為0。
3.造型放鬆量 除了基本放鬆量的考慮內層衣物及衣料厚度的放鬆量之外,由於款式造型的需要,應對服裝增加額外放鬆量,以形成不同的外觀廓形。對於男裝加放0~4cm時,服裝為合體型;加放4~8cm時,服裝為松身型;加放8~12cm時,服裝為寬松型;如放12cm以上時為特寬松型。對於襯衫、西服等,造型加放量應保守些,對於茄克衫,外套等服裝,造型加放量可大些。總體上來說,由於男裝的保守型和含蓄型,其造型放鬆量的設置偏於嚴謹,比同類女裝少2~8cm。
4.常見品種的凈胸圍放鬆量設計 為了便於大家掌握胸圍放鬆量的設計,我們以實例的形式來做說明。 如:
合體西裝上衣放鬆量=11+1(胸襯里子等)+(0~4)=12~16cm
松身西裝上衣放鬆量=11+1+(4~8)=16~20cm
合體男襯衫放鬆量=生理舒適量11+內層衣物放鬆量0+造型放鬆量(0~4)=11~15cm
一般男襯衫放鬆量=11+0+(4~8)=15~19cm
寬松男襯衫放鬆量=11+0+(8~12)=19~23cm
特寬松男襯衫放鬆量=11+0+12以上=23cm以上
合體外套放鬆量=11+6(內層衣物厚1cn時)+(0~4)=17~21cm
松身外套放鬆量=11+6+(4~8)=21~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