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t恤印刷圖案解析度

t恤印刷圖案解析度

發布時間:2021-08-02 01:23:27

t恤上的圖案設計,至少要多少解析度,photoshop如果用A4紙作畫,是不是有點小

1 具體需要多少解析度要看輸出的圖像尺寸,如果不超過A4幅面的手匯,採用150dpi-225dpi就差不多了;
2 由於顯示器是RGB模式的,CMYK的圖像在處理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轉換導致處理速度慢,所以先用RGB去處理,最後輸出時再轉換;
3 如果想直接按紙張尺寸創建文件,解析度使用150dpi就行了。

❷ 文化衫上的圖案,解析度是多少。。。

3508x2480的解析度可以製成21x29厘米的圖,不過建議盡量把圖弄大些,好修改。

❸ 印T恤和徽章的圖案解析度及色彩模式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並。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通信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重要手段,其歷史悠久,因此在古今中外都產生了很多與之相關的趣聞。我們的祖先在沒有發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經能夠互相通信了。當時人們通信,很可能是採取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我國古代民間有種種通信方式。古時寫信用絹帛,把信折疊成鯉魚形。唐朝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詩:「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古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有「客從遠方來,遣我雙鯉魚」之語。

漢代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邊牧羊,與朝廷聯系中斷。蘇武利用候鳥春北秋南的習性,寫了一封信系在大雁的腿上。此雁飛到漢朝皇家的花園後,皇帝得知了蘇武的情形。朝廷據此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接了回來。

唐玄宗時,首都長安有一富翁楊崇義,家中養了一隻綠色鸚鵡。楊妻劉氏與李某私通,合謀將楊殺害。官府派人至楊家查看現場時,掛在廳堂的鸚鵡忽然口作人語,連叫「冤枉」。官員感到奇怪,問道:「你知道是誰殺害楊崇義的?」鸚鵡答:「殺害家主的是劉氏和李某。」此案上報朝廷後,唐玄宗特封這只鸚鵡為「綠衣使者」。

【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有關「鴻雁傳書」,民間還流傳著另一個故事。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但是荒郊野地哪裡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淚寫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書信,讓鴻雁捎去。

以上兩則「鴻雁傳書」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千百年,而「鴻雁傳書」也就漸漸成了郵政通信的象徵了。

【魚傳尺素】

在我國古詩文中,魚被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作為書信的代稱。唐代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一詩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古時候,人們常用絹帛書寫書信,到了唐代,進一步流行用織成界道的絹帛來寫信,由於唐人常用一尺長的絹帛寫信,故書信又被稱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絹)。因捎帶書信時,人們常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隱「雙鯉迢迢一紙書」的說法。顯然,這里的「雙鯉」並非真正的兩條鯉魚,而只是結成雙鯉之形的尺素罷了。

書信和「魚」的關系,其實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漢時期,有一部樂府詩集叫《飲馬長城窟行》, 主要記載了秦始皇修長城,強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離子散之情,且多為妻子思念丈夫的離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長相思,下言加餐飯。」這首詩中的「雙鯉魚」,也不是真的指兩條鯉魚,而是指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在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沒有現在的信封,寫有書信的竹簡、木牘或尺素是夾在兩塊木板里的,而這兩塊木板被刻成了鯉魚的形狀,便成了詩中的「雙鯉魚」了。兩塊鯉魚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繩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線槽內捆繞三圈,再穿過一個方孔縛住,在打結的地方用極細的粘土封好,然後在粘土上蓋上璽印,就成了「封泥」,這樣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於詩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飪」,而只是一個風趣的用字罷了。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我國的歷史記載上,信鴿主要被用於軍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將張浚視察部下曲端的軍隊。張浚來到軍營後,竟見空盪盪的沒有人影,他非常驚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隊召集到眼前。曲端聞言,立即把自己統帥的五個軍的花名冊遞給張浚,請他隨便點看哪一軍。張浚指著花名冊說:「我要在這里看看你的第一軍。」曲端領命後,不慌不忙地打開籠子放出了一隻鴿子,頃刻間,第一軍全體將士全副武裝,飛速趕到。張浚大為震驚,又說:「我要看你全部的軍隊。」曲端又開籠放出四隻鴿子,很快,其餘的四軍也火速趕到。面對整齊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隊,張浚大喜,對曲端更是一番誇獎。其實,曲端放出的五隻鴿子,都是訓練有素的信鴿,它們身上早就被綁上了調兵的文書,一旦從籠中放出,立即飛到指點的地點,把調兵的文書送到相應的部隊手中。

【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軍事上利用風箏的例子,史書上多有記載。漢初楚漢相爭時,劉邦圍困項羽於垓下,韓信向漢王劉邦建議用絹帛竹木製作大型風箏,在上面裝上竹哨,於晚間放到楚營上空,發出嗚嗚的聲響,同時漢軍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發楚軍的思鄉之情,從而瓦解了楚軍的士氣,贏得了戰事的勝利。

【竹筒傳書】

在我國歷史上,還有用竹筒傳書的故事哩。

竹筒傳書的故事,得從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0年)說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紛紛發生叛亂,為了平定叛亂,穩定江山,隋文帝緊急下詔,任命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前去討伐。

楊素率領水軍渡江進入江南,接連打了好幾個勝仗,收復了京口、無錫等地,士氣非常旺盛。於是,楊素一鼓作氣,率領主力部隊追蹤叛軍,一直追到了海邊。面對綿延的山脈和茫茫的大海,楊素一面命令大部隊就地駐扎,一面指派行軍總管史萬歲率領軍隊兩千人,翻山越嶺穿插到叛軍的背後發動進攻。

史萬歲率部猛進,轉戰於山林溪流之間,前後打了許多勝仗,收復了大片的失地。當他想把勝利的戰況向上級匯報時,卻因交通的阻絕和信息的不暢而無法與大部隊取得聯系。一日,他站在山頂臨風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狀隨風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節竹子,把寫好的戰事報告裝了進去,封好後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幾天後,有一個挑水的鄉人看到了這個竹筒,便打撈起來打開一看,發現了史萬歲封在裡面的報告,便按報告上的提示將它送到了楊素手中。史萬歲一去無音訊,不知生死,為此楊素正焦急不安,忽見鄉人送來報告,大喜過望,立即把史萬歲部隊接連取得勝利的戰況向朝廷作了報告。隋文帝聽到喜報,龍顏大悅,立即提拔史萬歲為左領軍將軍。然後,楊素率領大部隊,繼續乘勝追擊反隋散兵,沒用多久,就徹底平定了叛亂。

【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旗語】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❹ T恤上的圖案解析度要達到多少才清晰

至少圖像像素大小在2400*1800,也就是說一般的5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那樣。

❺ T恤上印刷的圖案要多少像素

T恤上印刷的圖案建議使用300dpi的像素,主要可以確保列印出來的圖案清晰、線條細膩。如果像素低於300dpi的話,會導致列印出來的圖案模糊,不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T恤上印刷圖案一般會採用紡織墨水,俗稱為水性墨水,這樣可以確保列印上去的圖案水洗不掉色。這個是在T恤上印刷圖案的視頻:

❻ 設計個性T恤的圖案一般用什麼解析度

1
具體需要多少解析度要看輸出的圖像尺寸,如果不超過a4幅面的手匯,採用150dpi-225dpi就差不多了;
2
由於顯示器是rgb模式的,cmyk的圖像在處理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轉換導致處理速度慢,所以先用rgb去處理,最後輸出時再轉換;
3
如果想直接按紙張尺寸創建文件,解析度使用150dpi就行了。

❼ t恤的圖案有何大小格式要求

1、一般而言,最大的獨立圖案印刷尺寸為35*1125px。圖案的位置大部分集中在胸部中央,大小不會超過15平方厘米,並且圖案的位置不能跨越衣服的接縫處。不管圖案內容有多復雜,都應該呈現簡單的外輪廓,圓的或者方的,給人醒目的印象。
2、圖案構成中,點、線、面三種構成方式是最常見的。點的構成是以局部塊面的圖案呈現於服裝上,它具有集中、醒目的特點。線的構成則是以邊緣或某一局部的細長形圖案呈現於服裝上,體現出一種延伸的視覺效果。在面的構成中常常是以紋樣鋪滿服裝整體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適合表現面積較大的圖形。
3、印刷時,一般為illustrator和photoshop格式,解析度不要過低,至少在150dpi以上, 300dpi是比較理想的。圖案在服裝設計中,是繼款式、色彩、材料之後的第四個設計要素,而圖案的合理運用和點綴,往往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❽ t恤上印圖大小是多少

我們這里可以印,圖案大小不要大於30*36cm就可以了。解析度要設成150dpi,這樣印到衣服上才清楚。30*36cm大小橫豎都可以,這要看你怎麼排版了,對顏色沒有限制,怎樣排都行。我們印到衣服上是透氣的,印上花絲毫不影響衣服的透氣效果,不掉色不褪色。支持支付寶擔保交易,質量保證。

❾ 列印在衣服上的圖案190解析度足夠嗎,畫布尺寸90*120cm

不夠,我做相片還得300

❿ T恤上的圖案印刷時要多少解析度的圖片

這個要看你印的圖案尺寸而定了。
還有與你的印刷工藝有關系的。
要是絲印出版的那用矢量圖或是300DPI以上的點陣圖
要是列印機的。圖案在要印的尺寸范圍里看得清不起齒就夠了。72DIP也是可以的,

與t恤印刷圖案解析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鯊童裝貴嗎怎麼樣 瀏覽:258
保定市各高中校服 瀏覽:602
熙熙童裝網購 瀏覽:853
穿校服體罰 瀏覽:699
屁股小穿褲子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412
粗線打圍巾多少針 瀏覽:265
旗袍冬旗袍冬長款 瀏覽:102
怎樣走旗袍模特步 瀏覽:257
秋冬女裝新款皮草廠家 瀏覽:194
類似校服的運動褲 瀏覽:993
蝙蝠俠外套多少錢 瀏覽:527
老官童裝怎麼樣 瀏覽:474
古色女裝批發拿貨 瀏覽:379
普希爾童裝 瀏覽:638
大碼女裝中長款棒球服棉衣 瀏覽:919
沭陽華沖高級中學校服 瀏覽:528
過膝風衣搭配男 瀏覽:206
穿校服最美的五位女星 瀏覽:708
看到孩子這么大了還會拉在褲子里 瀏覽:812
男裝潮牌killwinner尺碼34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