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上最讓人尷尬的婚禮照片,這位伴郎你的手放哪
說到婚禮,這是兩個人結婚必須要經過的流程。因為婚禮是結婚的一個儀式,是向所有的親朋好友說一聲,兩個人已經結為夫婦。雖然說婚禮一般都是莊重和神聖的,但是有時候婚禮上發生的事情卻讓我們猝不及防,這樣就非常尷尬了。
⑵ 要去參加婚禮.當迎親的去接新娘,應該穿什麼衣服
男士:西服,最好接親的男性都統一下既正式有顯得有氣質。不要穿休閑。最好是稍微正式點的。顏色嘛避開白色,黑色的。還是穿喜慶的顏色比較安全。畢竟你也會出現在錄像里呀。給場面增添點亮色。
女士:小禮服配靴子外面配個毛外套.伴娘不能穿紅,黑的更不行。粉紅粉紫杏色反正暖色調就行。
另外迎親的細節問題如下:
步驟一:新郎新娘做准備工作
1、婚禮前一天晚上,把婚宴所需的煙、酒、糖、花生、瓜子和婚禮儀式上所需要的物品帶到婚禮場地,假酒 也提前做好,放置在專門提供的房間並鎖好。
2、新郎早晨出發前,聯系一遍婚禮當天涉及的服務人員,檢查他們到位的情況
3、在攝像師的鏡頭下,精心准備自己的服裝和造型
(1)、請父母把胸花戴在自己的胸前。
(2)、檢查和攜帶婚禮需要的物品
(3)、與新娘隨時進行溝通
步驟二:迎親車隊的調度
1、車隊到達新郎出發地的時間在出發前30分鍾為宜
2、給每一位司機一份「路單」,詳細寫明接親去、回的行走路線,新娘住址、婚禮舉辦地、與新郎或車隊帶隊者的聯系方式
3、車隊出發前,新郎可以手捧鮮花在花車前留影照相
4、車隊停車地點的選擇
(1)、馬路相對夠寬
(2)、根據車型選擇停車地點
(3)、停車的位置與新娘家盡量近
(4)、車隊調度不參與接親
步驟三:新郎如何成功接到新娘
1、敲第一道門 ,在中國的傳統婚禮習俗上的意義,在於「熬熬新郎的性子」
2、進入娘家後不要急於見新娘,首先要與父母打招呼。(可以叫「父母」,也可以稱「二老」) 3、敲門進入新娘閨房 (這時候會有「堵門游戲 」)
4、獻給新娘手捧花,給新娘戴上胸花
5、安排新人向女方父母敬茶
6、新郎給新娘穿上新鞋後抱新娘上車
7、指派專人安排親友上車
步驟四:把新娘接進新郎家
1、新媳婦進門要叫爸媽
2、可以按照傳統習俗舉辦相應的活動 (吃「子孫餑餑/餃子,長壽面」)
3、安排新人向男方父母敬茶
步驟五:新人出發去婚禮場地
1、途中落實婚禮場地的准備情況
2、途中落實酒店的准備情況
3、途中落實來賓的到達情況。
4、攝像車提前到達婚禮場地
5、新人不要著急下車,先安排車隊的親友先下車,讓親友們走進歡迎人群
6、花車到達婚禮場地後,婚禮場地的總指揮交給婚禮主持人,在主持人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舉辦歡迎儀式。
⑶ 請問新郎和伴郎是做在一輛車上去接新娘子嗎
那要依地方風俗而定啊,我們這去接新娘子的時候新郎和伴郎是做在一輛車上的,回來的時候新郎和新娘一輛車,伴郎和伴娘一輛車
⑷ 要去參加婚禮,當迎親的去接新娘,應該穿什麼衣服
男士:
1、西服,最好接親的男性都統一下既正式有顯得有氣質。不要穿休閑。最好是稍微正式點的。也可以穿有特點的中式服裝。
2、穿喜慶的顏色比較安全可以選擇紫色,深紅色,深藍色,可以給場面增添點亮色。
3、注意儀表整潔,清爽,頭發不要誇張的顏色。
女士:
伴娘服顏色:
1、在婚禮上,伴娘禮服的顏色最好是比新娘禮服稍淺一些,顏色以暖色調為主。
2、不要穿純白色的禮服登場,以免喧賓奪主。伴娘禮服要比新娘裝顏色稍淡,與婚禮風格統一。
3、為表喜慶可以穿一些偏紅色的暖色調,如淡粉色、淡黃。紫色。淺藍。
4、注意身上不要出現太多的顏色,否則給人輕佻不莊重的感覺。
5、最好不要穿黑色出席婚禮,尤其不能穿黑色網眼襪。
伴娘禮服款式:
1、伴娘禮服的設計要比新娘的簡潔一些。禮服款式介於晚禮服和休閑禮服之間,可側重小禮服。
2、禮服要低調端莊,不要太暴露。
3、為避免服裝太正統或太休閑,可以在細節處加入時尚元素。
4.伴娘的裙子不要太短,以免戶外活動時走光,與場合不符。
伴娘禮服配飾:
1、伴娘的頭上不要有頭飾,如果新娘是白長紗,你就穿白色的裙子,如果新娘不穿長紗,你就穿她相近的衣服。
2.最好不要帶首飾,醒目度不要勝過新娘。
⑸ 新郎結完婚把新娘忘在酒店,洞房花燭去了伴郎的房間,這是啥操作
01
婚禮結束了,新郎沒了,幹啥去了?不知道,打電話也不接,新娘在酒店等了三個多小時啊,實在等不起了,自己回家了,新娘以為他就是送人去了,可能有很多話要說,還真想多了!
你的新郎給伴郎開了一間房,以為自己也是參加婚禮去了,就跟伴郎在一個房間里睡覺了,半夜醒來,感覺不對了,今天是我結婚啊, 我不是參加婚禮去了,我是結婚去了,我是新郎啊,那新娘呢?
趕緊回家,為了表示歉意還買了兩個玩具熊,帶著一臉不好意思,討好的表情回家了,結果被新娘趕了出去,洞房花燭夜,新郎與狗為伴,完美!
總結:
我是被錢沖昏了頭腦,壓根一點兒生氣的意思都沒有,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帶著我老公去銀行把我的錢存了起來,相比他晚歸,根本就不是事兒!
這種事兒可以原諒,畢竟第一次結婚,也沒啥經驗,估計下次就好了,作為老公,作為男人,態度一定要有,媳婦我錯了,我不應該給你扔那,我忘了,以後啥啥都以你為主,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你要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咋地啊,忘了就忘了唄,那對不起,你媳婦未必慣著你
⑹ 陪新郎去接新娘子需要正式著裝嗎這樣算不算伴郎啊。
干凈得體,即可!算!
⑺ 伴郎如何敲開新娘的門
最好有個內應,要是沒有那就給紅包嘍
⑻ 婚禮上,伴郎怎麼去撩伴娘啊,我有點喜歡她。
不行,伴娘要跟著新婚夫婦的,你沒有機會下手. 我上次的經驗是,迎娶新娘的時候,進了門,新郎完成了各種難度,然後兄弟們也到了接新娘的房間門口了. 在找鞋子前後, 說,按照習俗, 兄弟們要和姐妹們一起互相擁抱,兄弟們要親一下姐妹才可以的. 上次就是這么得手的,哈哈哈哈. 祝你好運阿~~
⑼ 伴郎和新娘睡一起了,新娘不知道是伴郎,伴郎實在把持不住了,兩人就做上了,為啥判伴郎無罪呢
因為新娘是成年人,有獨立的民事責任能力,她與伴郎之間發生什麼事情,她應該是知道後果的,說自己不知道對方是伴郎是說過不去的,法庭上不會採納這樣的證言。比如你殺了一個人,你說「我不知道他是人,以為是我家的豬呢,所以就殺了」這樣的說法是不足為據的。
所以伴郎賀新年之間發生的事情應該是兩廂情願的,所以伴郎無罪。
⑽ 接新娘時,伴郎怎麼幫新郎弄開新娘家的門
在我國有很多地方還有這樣的婚禮習俗:新郎去新娘家接親的時候,在新娘家的姐妹開門前需要送紅包討好新娘家的人,新娘家的人會故意刁難新郎,新郎費盡心思才能讓新娘家的門把門打開,然後才能把新娘娶回家。這樣做一方面讓新郎感到這段婚姻來之不易,更好的好好珍惜自己的妻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添結婚的喜慶氛圍。這一端新婚當天的必要程序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叫門」。
一、紅包叫門
新郎到達新娘家時,新娘一般會躲進卧室,將門關上。伴郎要陪新郎,還有新郎的朋友們,齊心協力把新娘的家門打開,開始向新娘表達愛意,這過程基本上是一問一答,熱鬧!
新郎開始敲門,裡面的伴娘開始問話:「誰?誰敲門?」
「我!」
「你是誰,報上名來。」
「我是~~~」
「你來干什麼?」
「我來娶媳婦。」
「誰是你媳婦?」
「~~~~是我媳婦」
「那你對她有什麼表示?對她說點好聽的。」
「我愛你,我會一輩子照顧你~~~~」
「還有什麼表示」
這時一般就要掏紅包了,這是個小紅包,一般幾十元,房內的姐妹們一般不滿意,經過一番對話後,要第二次掏出紅包,比第一次多點。房內的姐妹還是會不滿意。
「你愛你老婆嗎?」
「愛!」
「大聲點」
「老婆,我愛你!」
「不能光說不練,如果是真心的,就給個大紅包,才能通過我們這關。」
「多少算大?要多少?」
「一萬、五萬」
當然不會給那麼多,一般塞個100元紅包就OK了。也許姐妹們還會在讓新郎大聲的喊上幾聲我愛你之類的話。
二、香煙叫門
有的地方在叫門的時候,新郎不給紅包,而是事先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准備一些煙,幾次遞煙進去後,新娘的門就會打開。
三、「表演」叫門
有的地方在叫門的時候,伴娘或姐妹們會要求新郎表演個節目,一般是唱歌、跳舞、講笑話什麼的,但是為了博得大眾一笑,不會在新郎的表演水平上深究,也不會大過於為難新郎。
當然,不管是哪種叫門方式,紅包大多是少不了的。叫門主要是熱鬧一下,並不在於新郎給多少紅包,當然也有姐妹不知道深淺把新郎氣得一走了之的,所以,參加婚禮的人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要因為圖一時高興而使新人不愉快或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