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內實訓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服裝設備設施的使用方法及保養和注意事項;了解基礎工藝中機縫工藝的十幾種縫型及縫制技巧;了解手針工藝的基本針法及在縫制工藝中的運用,使剛進校的學生對服裝專業有所初步的認識,並為後期其它的專業基礎課程打好基礎。
二、實訓的內容及要求
(一).手針工藝
1、手針工藝中常用的工具及材料
2、手針工藝的要領及方法
3、縫制工藝中手針的基本針法及訓練
4、手針工藝的內容
(1)平縫針 (2)暗針 (3)環針 (4)鎖針 (5)三角針 (6)花綳三角針 (7)寨針 (8)打線丁 (9)八字針 (10)揚樹花針 (11)拉線袢 (12)鎖扣眼 (13)釘紐扣 (14)制包扣 (15)盤扣等針法。
要求: 要求學生熟練使用手針及針法技巧,做到一個內容一份小作業, 通過認真練習,最後測試完成一份大作業,學生根據學過的內容自己設計,圖案新穎、線跡流暢、內容安排合理。
(二)、機縫工藝
1、縫制工藝的基本縫型及技能訓練
2 、基本縫型的內容
(1)平縫 (2)分縫 (3)分緝縫 (4)坐倒縫 (5)坐緝縫 (6)分坐緝縫 (7)搭縫 (8)壓緝縫 (9)扣壓縫 (10)貼邊縫 (11)悶縫 (12)別漏縫 (13)漏落縫 (14)來去縫 (15)滾包縫 (16) 明包縫 (17)暗包縫
要求:學生在了解服裝設備的同時,學會使用電動縫紉機,並掌握十幾種縫型的工藝方法,為今後《服結與工藝》等課程及成衣製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在完成小作業練習時,最後完成一份大作業 。
三、實訓的時間安排
1、 空車、緝紙、緝布訓練、服裝設備的使用、保養21課時(其中理論 2課時、操作訓練19課時)。
2、手工基礎工藝22課時(其中理論 6課時、操作訓練16課時)。
3、機縫基礎工藝技能訓練21課時(其中理論6課時,操作訓練15課時)。
4、測試8課時
四、參考教材
《服裝製作工藝》基礎篇. 朱秀麗.鮑衛君編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ISBN7-5064-2030-9/TS.1496.
《服裝製作工藝教程》王秀彥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
服 裝 工 程 教 研室 陳 仕 娥
2006年7 月
《服裝CAD》實訓任務書
實訓目的:
《服裝CAD》是服裝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也是現代化服裝設計人才必須掌握的一門工具。通過CAD操作系統實訓,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至少一套服裝CAD軟體的操作過程。
二、實訓內容:
第一部分 熟悉操作界面
第二部分 打版系統
常用打版工具的用法,並能進行實際打版操作和樣片處理
第三部分 推版系統
了解推版的基本過程,熟練操作基本款式的推碼
第四部分, 排料系統
簡單了解排料系統的三種基本排料方法
第五部分 PGM系統CAM設備
三、實訓要求
通過本次實訓過程,使學生了解服裝CAD的各項功能,熟練應用服裝CAD工具,准確、快速地完成從結構設計到推版的全過程,並加深領會服裝結構與工藝等課程的理論精髓,按時、保質完成實訓報告。
四、實訓注意事項
1、學生必須端正對實訓課重要性的認識,認真、獨立完成作業
2、實訓期間對公共設施設備要愛護,遵守計算機房的管理制度,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上機操作
3、不得隨意更改、刪除系統程序和應用程序,有問題及時向輔導教師反映幫助解決
服裝工程教研室 汪玲
2005年6月
《服裝下裝結構》實訓任務書
實訓目的:
實訓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訓,使學生對下裝結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明確下裝制板的基本內容和程序,熟練掌握打板的技能和技巧,並能根據褲裝的各種不同款式要求獨立完成褲裝的結構設計。
二、實訓內容:
1、女西褲1:1結構設計
2、男西褲1:1結構設計
3、牛仔褲1:1結構設計
4、休閑褲1:1結構設計
三、實訓要求
(1)注意打板的規范性訓練
(2)注意練習的要求盡量與企業相一致
(3)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完成以上所列實訓內容
(4)實訓結束,按要求完成實訓報告。
服裝工程教研室
2005年9月
《服裝綜合結構》實訓任務書
一、實訓目的:
實訓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訓,使學生對服裝結構設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熟悉掌握服裝結構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步驟,明確打板的技能和技巧與服裝結構設計的關系,根據服裝生產的不同要求並結合服裝縫制工藝,能獨立完成各種典型紙樣的製作,能進行服裝縫制工藝的設計。
二、實訓內容:
1、裙裝類服裝結構設計與紙樣。
2、褲裝類服裝結構設計與紙樣。
3、四開身上裝結構設計與紙樣。
4、三開身上裝結構設計與紙樣。
5、服裝縫制工藝。
三、實訓要求與步驟
1、學生在實訓內容範圍內可確定薄弱專業內容有針對地加以強化訓練。
2、注意服裝結構設計的「制圖」和「紙樣」規范性訓練。
3、注重「紙板」與「工藝」的相輔相成的內在關系進行訓練。
4、注意練習的要求與企業相一致。
5、實訓結束後學生除完成布置作業訓練外,寫出實訓報告(小結)。
服裝教研室
2005年3月
《服裝制板》實訓任務書
一、實訓目的:
實訓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訓,使學生對服裝(工業)制板有一定的了解,明確服裝工業制板的基本內容和程序,熟悉掌握打板的技能和技巧,根據服裝工業生產的不同要求並結合服裝縫制工藝,能獨立完成各種典型樣板的製作,能進行一般工藝單的編制。
二、實訓內容:
1、裙裝類下裝制板。
2、褲裝類下裝制板。
3、四開身上裝制板。
4、三開身上裝制板。
5、工藝單的編制(可實地參觀服裝企業工業制板的操作狀況)。
三、實訓要求與步驟
1、學生在實訓內容範圍內可確定薄弱專業內容有針對地加以強化訓練。
2、注意打板的規范性訓練。
3、注重「樣板」與「工藝」的相輔相成的內在關系進行訓練。
4、注意練習的要求與企業相一致。
5、實訓結束後學生除完成布置作業訓練外,寫出實訓報告(小結)。
服裝教研室
2004年5月
《服裝設備維護》實訓任務書
(適用於服裝工程CAD、服裝設計專業)
實訓任務的目的:
《服裝設備維護》實訓的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服裝設備的性能、特點和各種設備的安全使用方法,能正確操作電動平縫機,控制好車速,熟悉電動平縫機的保養與維護,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專業理論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實訓任務的內容:
服裝設備的安全使用知識。
電動平縫機的機針、挑線、旋梭、送布等四大成縫機構及應用。
電動平縫機的機針安裝。
面線的穿法。
壓腳扳手的作用。
梭芯套的安裝,針碼的調節,回針的作用。
慢轉、快轉和隨意停轉的空車練習。
縫形的基本操作。(直線,狐線,轉彎,幾何圖形等)
鎖眼機,定扣機,包縫機,打結機等設備的操作。
服裝常見設備的機構及傳動原理,服裝設備一般性故障的排除。
服裝設備的基本維護(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降低磨損等預防措施)。
實訓任務的要求
要求學生遵守紀律,注意安全。
要求學生每次實訓前做好實訓的各項必需物品的准備。
每次實訓課程,學生必須按指導老師的規定操作服裝設備。
要求學生按時按量完成實訓課程的內容。
每次實訓結束,學生應正確關閉設備,待指導老師同意後方可離開。
實訓課程結束,學生填寫實訓報告。
② 褲子結構設計與紙樣的介紹
《褲子結構設計與紙樣》概要的介紹了紡織纖維的基本結構與主要化學性能、紗線與織物的基本知識以及各類纖維紡織物的染整加工工藝、加工原理和常用機械設備,注重理論與生產實踐的結合;同時,還介紹了一些新型紡織纖維的結構與性能及染整加工的新工藝。
③ 褲子結構設計與紙樣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褲子概述
第一節 褲子的種類與面輔料
第二節 人體下體測量部位與方法
第三節 褲子的規格設計
第二章 基本褲(西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一節 褲子的結構名稱、作用及專業術語
第二節 女西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三節 男西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四節 男女體型特徵及褲結構差異分析
第五節 人體下體靜態與動態特徵和褲子結構關系分析
第三章 變化褲款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一節 合體細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二節 貼體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無腰微喇貼體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曲膝鉛筆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三節 彈力踏腳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四節 連腰翻邊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五節 工裝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六節 錐形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寬腰頭蘿卜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垂褶錐形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七節 裙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基本型裙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低腰育克褶襇裙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三 圓擺裙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四 連腰八片喇叭裙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四章 時尚褲款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一節 緊身喇叭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低腰緊身喇叭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緊臀插片喇叭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三 大喇叭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二節時尚休閑長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多袋休閑長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弧線分割休閑長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三 育克休閑長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四 抽褶休閑長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三節 時尚燈籠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低腰長燈籠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中長燈籠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三 背帶短燈籠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四節 時尚熱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一 超短熱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二 背帶翻邊短熱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例三 百慕大短褲結構設計與紙樣
第五章 褲子復制技術
第一節 服裝復制技術概述
第二節 褲子駁樣技術
第三節 褲子拓版技術
第四節 服裝駁樣技術與拓版技術的比較分析
參考文獻
……
④ 哈倫褲怎麼做紙樣的
以上圖片展示的是一款當前比較流行的褲型,從款式圖的效果看,這種款式俗稱哈倫褲,也叫環浪褲或羅馬褲,對於很多的打版師來說,這種款式在他之前的十年甚至二十幾年的打版生涯中是很少見或根本不曾見到過的.對於這種款式的打版方法也是有點摸不著頭腦.在做這種款式的打版中,最主要是確定環浪的量以及腰口折的量以及位置是關鍵. 當然詳細的作圖方法用文字是說不清楚的,具體可以參照高鴻老師<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一書.說這個例子的主要目的是想讓廣大的服裝結構學習者,不要認為自己做過幾年的服裝車位,就認為自己有很好的基礎,對於服裝紙樣認為自己稍為再加深學習一下或跟師傅學幾個當下常見的款式就可以了.這種款式我們在十幾年前就教給學生了.當然教給學生這個款式的效果如何打版並不見得當時就流行這個款式,因為從打版的角度說,方法以及變化原理才是第一位的,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應對各種各樣的款式要求,就如這個環浪效果,不一定是在褲子當中,有可能會是裙裝中出現,也有可能是上裝出現,如一些晚裝就經常會在胸前或腋下起環浪,只要你掌握了根本的變化原理,那無論多少年,款式如何化,自己都能勝任.
⑤ 男褲紙樣和女褲紙樣的區別是什麼
關鍵在於你怎麼設計。如果要做最普通的褲子,男褲膝圍線比女褲低,女褲臀圍線比男褲高,女褲臀部弧度比男褲大。
⑥ 褲子的裁剪圖怎麼劃
首先我們確定成品尺寸:
腰圍(W)=94cm
臀圍(H)=104cm
立襠+腰口(3.5cm)=25cm
下檔=75(cm)
腳口=24(cm)
第一步:寫數據
⑦ 褲子怎樣打版
你可以買一本褲裝打版的書看看,褲子打版還是比較簡單,有的地方不是很容易看懂,你最好從網上買本二手的書,因為書中可能有標注,這樣就比較簡單了。
我簡單說一下吧,具體的問我也記不太清了。前後片是不一樣的,主要是畫前後襠彎、起翹量的大小確定,以及褲子的側縫線和內弧線的繪制。弧線的繪制比較難一些,很多時候都是跟著感覺走。還有就是喇叭褲,錐形褲以及直筒褲,膝蓋的比例
不一致,其他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現在的牛仔褲和原型的褲子相差還是蠻大的,不如扒板來得快。買一條褲型比較好的褲子,拆開來直接拓版,既實用,又方便。
寧靜的夜晚,點亮記憶的燈盞。只因可以把
⑧ 褲子的制圖方法
褲子的制圖方法
褲的主要測量部位有褲長、腰圍、臀圍、上襠長單件裁剪的方法主要有 5種。
①比例法:即胸度法或臀度法,上衣以人體胸圍為基礎,下裝以人體臀圍為基礎,對其他部位尺寸根據胸圍或臀圍進行比例分配。
②原型法:又稱基型法,依測量人體的尺寸為基準,繪制模具式衣片原型,然後在原型基礎上按款式特點作局部調整,再進行裁剪。
③定寸法:用文字或圖形將各部位裁剪所需數據全部標出,然後按標出的尺寸裁剪。
④短寸法:對人體各部位盡可能進行測量,然後按取得的數據進行裁剪。
⑤立體法:在人體模型或人體上直接塑造服裝款式,並做好各種標記,是將設計造型和裁剪融為一體的方法,縫制前還需復原為平面,作必要的修正或復製成樣板,常用於裁剪某些立體感強,造型難度高,衣料柔軟,具懸垂特性的女式時裝。
(8)褲子的設計與紙樣擴展閱讀:
褲子制板的第一步是取直角畫平行的五道線,即接腰線、臀圍線、橫襠線、褲膝線和褲口線,這五條線確定了褲子各部位尺寸的位置。
第二步是半臀圍再加半臀圍的1/3,褲子的前片為1/2半臀圍減1cm,後片為1/2半臀圍加1cm,前後襠寬相加為半臀圍的1/3。畫好這幾條直線即確定了褲子前片、後片和襠寬的肥度。將襠寬分成四等份,3/4為後片襠寬,1/4為前片襠寬,經過通分,約分之後,前片襠寬為半臀圍的1/12,後片襠寬為半臀圍的1/4。
第三步是兩邊要平衡,在前、後襠寬的劃分點上,在前、後片各了1/2處畫前、後垂直中線,在垂直中線各1/2處畫褲口至膝圍線,這樣就保持了褲管左右的平衡。
第四步是注意襠部偏,襠部由於要進行歸拔,所以側縫兩邊要與膝圍線畫圓順。不能兩邊一致,若一致則沒有拔襠份了,省道是為調節腰圍與臀圍的差數而確定的,腰圍小,省道則大;腰圍大,省道則小。縫製成褲之後,一般體型前片是腰圍1/4減1cm,後片加1cm。
關於縫份和窩邊份,前後片側縫、下襠縫、小襠縫、接腰縫和腰頭為1cm,兜口處為1.5cm,後襠縫上邊放2cm,下部為1cm,褲口窩邊一般為3~4cm。
褲子制板圖,也就是褲子的結構原理圖,因為使用這種方法有好多不便之處,所以在實際制板時大都使用前、後褲片相摞的方法。
摞制的方法是先制定好褲子前片,然後在前片的基礎上制定後褲片。
⑨ 一條褲子的詳細製作過程
1、版師根據客戶需要出具紙樣並根據面料的縮水率做紙樣、放碼、排嘜工作,跟單員根據客人的要求及版師的建議做好生產制單及物料卡,提供給生產部門。
⑩ 褲子結構設計與紙樣的作者簡介
張文斌,1946年6月25曰生於上海,1964年就讀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67年至1984年工作於上海市服裝鞋帽公司,擔任服裝技術工作,1984年調入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前身)擔任剛籌辦的服裝專業講師,1992年至1994年赴日本女子大學研究服裝人體工效學,現為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輔導,從事服裝結構設計、服裝人體工效學的教學與研究中,並為中國服裝協會科技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服裝技術標准委員會委。
陳明艷,出生於1968年4月,副教授。1990年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現任教於溫州大學服裝學院--服裝工程教研室主任。近年來主持與參與省、市及校級科研、教研項目十幾項,發表教研、學術論文20多篇.其中一級學術期刊論文兩篇,二級以上九篇.參編教材兩部(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