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裙的拼音是什麼
裙的拼音是qún。
部首:衤
筆畫:12
五行:木
五筆:PUVK
基本解釋
1、一種圍在腰以下的服裝:~子。~釵。筒~。連衣~。百褶~。
2、像裙子的東西:牆~。鱉~。~礁(海岸邊的珊瑚礁)。
(1)信封的拼音怎麼寫的裙子擴展閱讀:
古謂下裳,古時漢族男女同用,今以婦女兒童服用居多。 我國裙子的歷史,源遠流長。東周時期,深衣居多,可看作連衣裙的雛形。兩漢以來,穿裙漸多。
西漢時流行一種折疊成許多褶紋的「留仙裙」。晉代時興絳紅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等;唐朝時一般穿紅色裙子,白居易有「血色羅裙翻酒污」(《琵琶行》)之句;元朝後期,流行素淡色的裙子;明代又流行百褶長裙,以紅色為主;
清代的裙子,名目繁多,曹雪芹《紅樓夢》提到有大紅灰鼠皮裙、蔥黃綾子棉裙、翡翠撒花洋皺裙等;現代裙式樣款式更為繁多。裙長短的區別,會帶來感覺上的變化。
如:短裙能使人感到輕松活潑,長裙使人產生文靜、穩重。以裙的式樣而論,環口喇叭裙可短些,因坐下來時環口裙會自然下垂,能蓋住大腿。而緊身裙要長些,坐下來,裙子會往上縮。
2. 裙子拼音音節怎麼寫
裙子:qún zǐ
3. 裙子的拼音
裙子的拼音:qún zi
意思:一種圍在腰部以下的服裝。
引證解釋:
一種圍在腰部以下的服裝。
劉心武 《鍾鼓樓》第六章:「他踉踉蹌蹌地朝前面走去,似乎總看見 澹臺智珠 的背影一閃,裙子角一掃,卻總攆不上她。」
裙子的種類:
1、直筒連衣裙
20世紀60年代初,直筒連衣裙成為一大時尚潮流。它造型簡單,呈盒子狀,通常短而無袖,懸掛在雙肩。這鍾風格適合身材瘦小,柱狀體型的人,以此來使得身體顯得豐滿,挺拔。
2、貼身連衣裙
是一種緊身的連衣裙,可以完美地貼合你的身材,凸顯你的優勢。它通常由彈性材料製成,是夜間活動的不二之選。這種裙裝適合沙漏身材的人,可以彰顯身體的美麗曲線。
3、A字形連衣裙
因腰部貼身而裙邊逐漸變寬而呈現「A」形,得名A字裙,常常適應於休閑場合。由於它非常適合梨形身材。因此它能很好地展示你可愛的肩膀,並為你的下半身增添柔美感
4、裹身式連衣裙
採用前部開口,將衣服的一側包裹在另一側,並將織物系在腰部或背部。 因為其經典的輪廓,裹身裙非常適合運動型身材,只要穿上它,即便你天生並非沙漏身材,也會給人一種沙漏身材的錯覺,而這種風格常常完美地體現在凱特·米德爾頓身上。
4. 裙子拼音怎麼寫
5. 信封格式怎麼寫
1.國內信封填寫方式:
上半部寫收信人郵編,地址,姓名;下半部寫寫信人地址,姓名,郵編
(左上角)對方郵編
第一行(左對齊空出兩格)對方地址
第二行(信封取中)收信人姓名
第三行(右對齊)寫信人地址
第四行(信封靠下取中)寫信人姓名(也可以增加聯系電話)
(右下角)寫信人郵編
2.寫往國外的信封填寫方式:
信封上半部寫信人郵編,地址,姓名;
信封下半部寫收信人地址,姓名,郵編.或在信封正面寫寫信人郵編、地址、姓名,背面寫收信人郵編、地址、姓名.
(5)信封的拼音怎麼寫的裙子擴展閱讀:
信封的發展歷史:
信封,是人們用於郵遞信件、保守信件內容的一種形式。信封在我國出現很早,(戰國策·齊策》曾記載說廠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日:』歲亦無恙耳階民亦無耳階。書未發」,即書信未啟封,也就是說當時已有了信封。但當時信封的形狀,由於缺乏記載,現在已不得而知了。
漢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說:」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里的朋雙鯉魚」,就是漢代時的信封了。至於11烹鯉魚11,則是詩人用比興的手法,對拆書函的形象描繪,並非烹煮真鯉魚。這種信封,用兩塊魚形木板做成,中間夾著書信。解繩開函,便可看到用素帛寫的書信。
這種鯉魚形的信封沿襲很久,一直到唐代還有仿製。漢以後,信封逐漸被人
們廣泛使用,並產生很多有關信封的故事。東晉的殷浩,是個志大才疏、野心勃勃、一心想做官的人。他奉命北伐,吃了個大敗仗,被貶為蔗人。後來陰謀家桓溫又想任用殷浩當尚書令,寫信告訴殷浩,殷浩高興得忘乎所以。
6. 信封的格式怎麼寫
信封的格式: 收信人郵編 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姓名 發信人地址 發信人姓名 發信人郵編 PS:當然,你只寫收信人的信息也可,但萬一地址不正確,就退不回來了。 中文信封為豎寫樣式。 右上起書寫收信人的地址 中間有一個豎長方紅色框,寫上收信人的尊姓大名和台鑒,一般寫「先生」之類居多。 左邊偏下寫上寄信人的適當的落款。
7. 信封的拼音怎麼寫謝謝!
[xìn fēng] 。
信封,是人們用於郵遞信件、保守信件內容的一種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狀裝置。信封一般做成長方形的紙袋。
信封一般做成長方形的紙袋。也指信封盆地(四川盆地),還指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信封」,還指木馬信封,例如QQ信封。
(7)信封的拼音怎麼寫的裙子擴展閱讀
信封大事記
1、新中國第一套普通郵資信封發行於1956年,信封上印有普9型郵資圖。
2、「文革」期間,郵電部於1967年發行印有毛澤東語錄的郵資信封,郵資圖為天安門,左下方為毛主席語錄,全套20枚,面值8分,由北京郵票廠印刷。
3、「文革」期間,郵電部於1967年至1974年間,先後發行的語錄郵資信封,木刻郵資圖信封及天安門郵資圖封,統稱「文革」郵資信封。
4、「文革」期間,郵電部於1970年1月至1973年10月間發行木刻郵資圖信封,郵資圖案為大慶人,大寨人,向貧下中農學習,軍民聯防4種木刻畫,全套20枚,面值8分,10分兩種,信封左下角分別印有11種剪紙圖案,由北京郵票廠印刷。
5、我國系列紀念郵封的志號採用「JF」,從1開始編號,該系列封,自1982年8月26日發行《納米比亞日》紀念郵資封開始,即在信封的背面右下角編有「JF.11982」的志號。
8. 「裙子」的拼音是什麼
「裙子」的拼音是[qún zi]。
裙子,指一種圍在腰部以下的服裝,多為女子著裝。它是人類最早的服裝。因其通風散熱性能好,穿著方便,行動自如,美觀,樣式變化多端諸多優點而為人們所廣泛接受,其中以女性和兒童穿著較多。
9. 裙子的拼音是什麼
裙子 [qún zi]
[釋義] 一種圍在腰部以下的服裝,多為女子著裝
10. 裙的拼音怎麼拼
*qún
①裙子:布~ㄧ短~ㄧ連衣~ㄧ百褶~。
②形狀或作用像裙子的東西:圍~ㄧ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