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溫度5度到10度穿衣指數
5℃左右衣服推薦:
外套:羽絨服、羊絨大衣、皮夾克
打底:毛衫、保暖內衣
圍巾:毛線圍巾、呢質圍巾、棉毛質圍巾
手套:棉手套、皮手套
帽子:毛線帽。
年老體弱者建議穿著厚軍大衣、冬大衣或者厚羽絨服等
厚拉絨緊身褲、羽絨褲、保暖褲、厚棉褲、牛仔褲、棉褲等或休閑褲與保暖褲搭配
5℃左右褲子的選擇
這樣的天氣通常寒冷、乾燥,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不建議只穿一條褲子,建議穿著保暖褲外加褲子。
冬季穿衣法則:
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溫度為22℃,那麼穿一件短袖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
白天平均 13℃建議穿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夜間平均 7℃,建議穿風衣、大衣、夾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裝、西裝、防寒服等保暖衣服。
B. 什麼溫度可以穿加絨的褲子
一般加絨褲子十幾度度到零下幾度都可以穿。不過具體要看個人怕不怕冷。加絨褲子一般不適合貼身穿的,腿容易變臟。冬天的天氣十分寒冷乾燥,所以有的人的腿部就會乾燥起皮。但是千萬不要覺得直接傳加絨的打底褲會比穿上秋褲舒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直接貼身穿加絨褲,第二天撩起褲腳會發現褲子裡面的絨上沾滿了皮屑,而且這些脾氣怎麼清理都清理不幹凈,再加上冬天的厚褲子,大家不會天天洗,時間長了不僅會積攢。皮屑還會滋生細菌,對我們的腿部健康非常不好。
加絨的打底褲裡面的面料一般都是化纖類的材質,穿的時間久了也不會出汗,但是長時間的不出汗也會對於皮膚特別敏感的人的腿部造成很大的傷害。最好的穿法是在裡面搭配一條薄薄的秋褲,讓加絨的打底褲與皮膚隔開。
加絨褲子選擇要注意,不需要太大彈性的,挑選那些抓起來略顯緊實,不會鬆鬆的的加絨打底料就夠了。此外,還要選擇有耐磨、不掉色、柔軟、不起球的加絨褲子。此外,加絨褲子的含棉量也很重要,一般好的加絨打底褲,含棉高的成份要達到85-95%。
C. 12-19度適合穿什麼衣服
這個溫度比較低了,是秋天的溫度了,適合穿秋衣秋褲,外套褲子
「有一種寒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最近氣溫驟降,很多人又開始犯起了難:要不要穿秋褲,衣服加多少合適?
網上熱傳著一則「穿衣公式」,該公式將衣物分成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氣溫,就能「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這個公式靠譜嗎?天冷究竟該如何加衣?《生命時報》為此請教了專家。
網上熱傳的「穿衣法則」,將不同衣物的保暖效果折算成了溫度: 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是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是2℃,薄的棉毛衫是1℃。
計算方法:如果當天的氣溫是22℃,那麼穿一件短袖加一件薄外套即可:22+1+3=26。26℃,就是身體感覺比較舒適的溫度。
乍一看,此法簡單易行,只要參照當天的氣溫,做個簡單的加法運算,就解決問題了。但它是否真的有道理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陳玉紅認為,這一說法有些問題。打個比方,如果當天氣溫零下10℃,那麼按照上述法則,要達到26℃的標准,薄款羽絨服要穿6 層才夠,實在不太可行。
國家紡織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這個說法太不嚴謹。服裝的檢測標准里並沒有溫度標准這一項,衣服是否保暖,主要取決於保溫率、導熱系數、熱阻值、克羅值(室溫下,感覺舒適時所穿衣服的保溫值)這4個參數。
對老百姓來說,保溫率是最直觀的參數,這是通過專業的計算公式算出來的。但目前,只有保暖內衣有保溫率的要求,標準是在30%以上,而其他服裝鞋帽都沒有相關標准。
陳玉紅說,穿衣戴帽不僅要根據不同季節、天氣選擇不同衣物,還要依據不同的氣候條件選取相應布料,才有利於健康。
建議大家參考氣象台的穿衣指數來選擇合適的衣服。因為這一指數是根據天空狀況、氣溫、濕度及風等氣象條件,對人們適宜穿著的服裝進行分級確定的,有一定的科學性。
天冷,衣服最好穿三層
天冷著裝,並非越厚越好,穿衣服也要講究「層」數。厚衣服透氣性差,捂得人們容易出汗,出了汗以後,又往往沒有可以脫換的餘地。
特別是在室外活動的時候,浸透了汗水的衣服,由於缺乏衣服纖維間空氣的保暖,會導致熱量迅速散失。所以,有的人雖然穿著厚大衣還總覺得冷。
多穿幾層稍薄的衣服,保暖效果更好。層數多,層間的空氣流通相對較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這就總能保證衣服裡面空氣的保溫效果。
另外,層數多,有脫換的餘地,無論室內、室外總能保持身體溫度的相對穩定,而不會忽冷忽熱,使身體著涼。 因此,只有穿多層才能真正起到保暖的作用。一般在冬天,至少穿3層衣服是比較合適的。隨著天氣的轉冷可以適當加層數,切忌只考慮衣服厚度的習慣做法。
D. 14度左右穿什麼衣服合適
14度左右穿的衣服推薦:
外套:薄外套、針織衫、衛衣、牛仔襯衫。
打底:襯衫、毛衣、保暖內衣
外面最好套上一款外套,內里加上毛衣或者針織衫,幼兒和老人最好套上一條保暖內衣。
14度左右穿的褲子推薦:
褲子:牛仔褲、休閑褲、打底褲、鉛筆褲。
當然,女孩子愛美想要穿短裙的話,可以配上一條打底褲。
這樣的天氣,白天一般氣溫較舒適,所以並不需要穿著太厚實,但老人、小孩、體弱的人還是需要加上衣物,做好禦寒。
(4)薄款褲子適合多少度穿擴展閱讀:
春天和秋天的穿衣區別:
春天相對要多穿些,等身體習慣後再減少衣服,秋天要相對少點,慢慢加衣服。
春季接近夏季,應該比秋天要熱,衣服主要是長袖T恤、棉褲之類,裙子也是棉質裙子居多,秋季接近冬季,開始有轉冷北風的跡象。所以主要衣服是針織類的衣服。褲子也偏後,比如是絨褲、薄燈芯絨之類。裙子也是絨裙之類。
E. 多少度的天氣能穿單褲
25度左右的天氣能穿單褲 ,其實早上是挺涼爽的,如果是上班族,早出晚歸,可以穿長袖襯衫加上薄外套,或直接西裝都可以。
推薦:
長T恤+薄外套、短背心+薄外套、單衛衣+單褲
25度的天氣如果是下雨天,雖然很涼爽但是可以說是有點涼的,穿多一些也是預防感冒,提醒:在夏天感冒咳嗽很難受的。
25度穿褲子推薦
單褲、薄褲、牛仔褲、休閑褲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夏季去熱帶地區旅遊,如海南三亞建議穿著短褲,因氣候悶熱,穿著短褲火中褲會更舒服,女生們穿短裙也是不錯。
年老體弱者宜著針織長袖襯衫、馬甲和長褲。
F. 二十度左右穿多厚的褲子比較合適
穿一條薄的褲子就可以了。二十度應當是很高的了。牛仔褲,休閑褲,或者是西褲。
G. 較薄背帶褲15度適合穿嗎
不適合,還是冷啊,怎麼也得20度以上。
H. 220g的打底褲適合多少度穿
0度以上,10度以下。
打底褲是為了穿短裙和超短裙防走光、修身而設計的褲子,因長度和用料不同而分很多種,可以與正裝服飾不同的搭配。
因為防走光、修身,所以不僅穿的位置是打底的,心裡也比較有底了。打底褲一般與上身稍長的娃娃衫、長吊帶、T恤和連身短裙較為搭調。這種褲型主要適合女性消費者,所以比較受女性。打底褲與絲襪有著一絲聯系,但是也還是有區別的。
(8)薄款褲子適合多少度穿擴展閱讀
20D以下適合夏季,夏天這種天氣非常炎熱的季節,穿打底褲都會挑20D以下噠。質地超級的輕薄,一拉彈性也非常的大,即便不用手撐也是比較透的那種,尤其是膚色款,薄如蝶翼,透視感比較強,黑色款會稍微好一點,不容易走光。
30至100適合春秋,100D的打底褲依舊是有點透的那種,比如說膚色款,穿在身上就能隱約看見你真正的膚色。與20D以下的打底褲相比,腰臀以及連襪的部分偏厚實一點。這種厚度的打底褲,比較適合春末秋初的時候穿。
100至200適合秋天,200D的打底褲,針腳會更加細密一些,只有彎腿時膝蓋的地方有點透,平時直腿站立時並不會覺透。100D到200D的打底褲,質地和普通的秋褲差不多,對腿部的壓力也會大一點,更適合有點小涼爽的秋天穿。
300至800適合初冬,300D的打底褲,厚度和一件薄針織衫差不多,即便是彎腿膝蓋的地方也不會透啦,搭配一些小短裙時也不會顯得臃腫,剛剛入冬的時候穿剛好合適。
800D的打底褲,內里已經覆蓋的一層薄薄的絨,穿在身上有一種軟軟糯糯。你可以看得出來,膝蓋的地方不僅不會透,而且還沒有那麼的骨感了,變得圓潤許多,這個厚度適合10度左右穿。
I. 天氣到多少度就該穿保暖褲了
一般十度到十幾度就可以穿保暖褲了。不過還是與個人耐寒能力、天氣是否有風等有關,具體如下:
1、時間上
在北方一般過了中秋就該穿上薄秋褲。「秋凍」雖然可以增強耐寒能力,但只適宜在初秋暑熱未消時。等到進入晚秋,尤其是寒露以後,氣候明顯下降,日夜溫差變化大,常有強冷空氣侵襲,就應增添秋衣秋褲。
2、氣溫上
以10℃為界限,若最低氣溫低於10℃就該穿秋褲,並且隨著溫度的降低,秋褲也應適當增厚。
3、自我感受上
若覺得雙腿冰涼,從戶外回來後遲遲恢復不到正常溫度就該穿。經常久坐或末梢循環不好的人,即使氣溫不是特別低,也會有雙腿冰涼的感覺,這類人應馬上穿秋褲、厚襪,並且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15分鍾。
(9)薄款褲子適合多少度穿擴展閱讀:
穿保暖褲的注意事項
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了,但是為了美觀,很多年輕人還是拒絕穿秋褲。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暖腿部,除了會受涼感冒外,還可能導致關節疼痛等嚴重問題。有些人即使穿了秋褲,卻因選擇不當起不到保暖作用。秋褲要選擇的恰當,才能既保暖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