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家寶寶六歲了最近老是憋不住尿,老是尿褲子該怎麼辦啊
問題分析: 你好,孩子六歲,憋不住尿,可能是由於精神狀態或膀胱擴約肌功能異常引起的。這個年齡孩子比較貪玩,有時候會玩的比較專心,到達極限才想起小便,已經控制不住,出現尿褲子的情況。也可能是寶寶膀胱擴約肌功能異常,當尿壓較低時,即出現失禁的情形。 意見建議: 建議觀察寶寶尿失禁的原因,如果是精神比較集中,則提醒寶寶勤小便。如果是膀胱的原因,建議醫院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治療。
『貳』 寶寶總是尿濕一點褲子然後憋著是肛欲期的表現嗎
「孩子明明已經訓練成功可以自行大小便了,怎麼一轉眼又拉在了褲子上。難道,孩子的發育過程真的會倒退?」其實,這可能是孩子在肛欲期的表現。媽媽們一定要要了解的一段特殊時期,也一定要給家裡的老人講。用科學的育兒方式,保護寶寶,健康成長! 方法/步驟 1 1.接納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肛欲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發展必然要經過的一個階段,從內心尊重孩子的發展,最好不要將孩子尿濕褲子或者大便在褲子里作為家人的談資,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 家庭成員對待孩子肛欲期表現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的延長。 2 2.不要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憋尿或者憋大便 家長在發現孩子憋尿或者憋大便時不要將孩子直接抱進洗手間,或者強行按坐在馬桶上,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進行的體驗。 3 3.不要將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當成便秘進行治療 當孩子大便節律改變時,親們不要輕易地將其作為便秘而對孩子強行使用開塞露等強硬措施解決,這樣會將恐懼和痛苦與孩子的大便緊緊聯系在一起,讓孩子產生大便的恐懼感和痛苦感,由此孩子會長時間這樣抑制自己解便,最終導致真正的便秘。 父母也不要因為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給孩子吃中葯、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這不僅不能夠改變孩子肛欲期的發展進程,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身體出現了「不健康的徵象」,對自己身體產生負面意象,也對大便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4 4.平靜地應對孩子尿褲子 當孩子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里,要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干凈的褲子。父母不要說無用的廢話,比如「寶貝,記住下次要去衛生間」,孩子已經知道要去衛生間大小便,但是他目前還無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內心無比焦躁,還裝作平靜,孩子會讀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內心不接納他此時的狀態。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上失去了接納孩子的本能,他們期望孩子能夠「正常大小便」,潛意識里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褲子,父母會覺得自己沒有面子,然後便對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父母愛的不是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面子。這樣的父母就不能夠做到平靜地接納孩子的肛欲期。 當媽媽告訴女兒「請下次去廁所」時,就給孩子帶來壓力,女兒很清楚自己應該去廁所小便,但她又無法做到,這樣的糾結會讓孩子感到無助和痛苦,從而使孩子出現情緒變化。如果孩子尿褲子的次數很頻繁,可以給孩子用紙尿褲,減少孩子對自己反復弄臟褲子感受到的壓力。 5 5.不要羞辱、恥笑、責罵和威脅孩子 成人不可以對孩子說:「都這么大了還尿褲子!」「怎麼不知道去衛生間大便?!」「你怎麼這么笨啊!」「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尿褲子呢?」「你再尿褲子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下次記住不要尿褲子!」…… 打罵和羞辱並不能夠改變孩子生命發展的本能,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貶心理,影響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構。 6 6.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和減壓 當孩子經歷搬家、換了新的幼兒園、父母關系不和睦、親子關系淡漠、換了新的保姆、媽媽再次生育、孩子生病後機能的倒退等等,都可能導致孩子大小便反常,父母需要審視孩子的生存環境,而不要將解決問題的焦點放在孩子的大小便上。 少數孩子極其不願意坐馬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商場選購他喜歡的兒童馬桶,可以在馬桶旁邊放上孩子喜歡的少量玩具,這樣的方式比強制或者威脅孩子坐馬桶更有效。 7 7.父母要與老師積極溝通 當孩子出現肛欲期表現後,父母要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在老師的配合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如果無法讓老師配合,可以讓孩子暫時離開幼兒園,等肛欲期度過後,再進入幼兒園。 老師要理解孩子肛欲期的現象,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間,不要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老師的解便規則,比如午睡前必須解便,上床後不可以解便,上課不可以解便等等,孩子自主大小便更有利於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 8 8.不要打攪孩子對排泄物的研究 當孩子對自己的排泄物進行研究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大小便中有細菌,手不能碰,如果碰到了會使身體得病,協助孩子便後洗干凈手,不要以「骯臟」「羞」等概念來訓斥孩子不講衛生。
『叄』 七歲的小孩子尿急憋不住尿打濕褲子白天怎麼原因
病情分析: 您好,考慮是屬於脾腎陽虛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指導意見: 建議口服醒脾養兒顆粒和多種維生素片,多吃蔬菜水果,少食酸辣油膩食物。醒脾養兒顆粒用於脾氣虛所致的兒童厭食,腹瀉便溏,煩躁盜汗,遺尿夜驚。建議葯物治療、心理疏導相結合,也可以到醫院中醫科檢查辯證後遵醫囑來治療的。
『肆』 孩子總是管不住尿天天尿濕褲子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孩子出現遺尿的原因是多種的,如孩子生理發育不健全,膀胱容量過小、敏感性就比較高,稍稍收到外界的刺激就會出現遺尿的情況,或者是就是孩子患有尿路感染也可導致孩子出現遺尿,另外,遺傳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建議家長還是應該帶領孩子到當地正規的醫院確診,查出導致孩子遺尿的原因再施以治療,
『伍』 兩歲的男寶寶小便時總是濕褲子,拉不遠'不是很翹'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這是正常的,因為孩子有包皮! 指導意見: 孩子尿尿的時候被包皮擋住了所以會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
『陸』 三周半的男寶寶總是無意識滴濕褲子,尿尿次數多,一天十幾次,夏天也是,憋不住尿,每次尿尿前褲子都濕點
這個是要看你喝多少水了 喝的多當然就排尿次數多 反之就少
『柒』 1歲男寶寶憋不住尿,老是尿不完,一會一尿,經常尿濕褲子和床,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尿道感染了吧,或者是膀胱炎症
『捌』 三歲半寶寶大便總是憋著!實在憋不住再去怎麼回事
問題分析: 你好,屬於便秘,最好養成孩子每天排便的習慣,大便該拉不拉,水份重被大腸吸收,更乾燥,越干孩子拉的費勁,越不願意拉 意見建議: 要教育他感到有便意就及時去廁所,另外還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腸胃有什麼問題,這種可能性也比較大。
『玖』 我的寶寶都已經兩周歲了,還是經常尿濕褲子,她有時也會喊:"媽媽我要尿尿",可是褲
您好: 訓練前的准備: 以下要點可以作為判斷寶寶能否接受如廁訓練的標准。在著手開始訓練孩子學慣用馬桶大小便之前,一定要對寶寶講清道理,並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 1、要讓寶寶明白大小便是從哪裡排出來的。讓寶寶看看爸爸媽媽是怎樣大小便(當然,最好讓同性的父母為他們示範)。 2、寶寶需要學會用語言或手勢告訴...父母他們要大小便了,他們願意怎樣表達都可以:上廁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臭臭……使用哪個詞都可以,只要大家能明白孩子的意思就行。 3、你的寶寶知道他什麼時候想要排便嗎?他能知道自己是拉褲子還是尿褲子了嗎?這些都是保證訓練成功的重要技能。比如,寶寶可能會拉拉褲子,表示自己尿褲子了,對此,父母應該立即做出反應,對他的做法給予表揚,並立即給他換褲子。這樣,寶寶會慢慢明白區分干與濕、干凈與骯臟的能力。 4、你的寶寶能執行簡單的指示嗎?他能模仿把手放在屁股上這樣的簡單的動作嗎?你可以試著讓寶寶執行「把一件東西放在衛生間便池邊上」這樣的簡單指示,以此確定寶寶是否具備了學習自己上廁所的條件,以及他能否理解你的話。 如果寶寶看上去不理解這些簡單的命令,就應該先教他學會物品以及房間的名稱。當他能正確地執行指示時,要給他一些獎勵。注意:一定要在孩子能理解你的話以後,再教給孩子上廁所的技能。否則,孩子會感到困惑不解。 1、你的寶寶可以很快地走到衛生間去嗎?他可以自己脫、穿有松緊帶的褲子嗎?如果他還不會做這些事情,說明他不具備學慣用馬桶的條件。媽媽最好此時先教給他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把松緊帶內褲拉下來。寶寶做對了的時候,要表揚和獎勵他,這樣,過不了多久他就能練習脫復雜一些的衣服了。不要用太難的動作把孩子搞得垂頭喪氣,而應該允許孩子想練習多少遍就練習多少遍,直到學會為止。 2、你的寶寶可以連續幾小時不尿濕褲子嗎?他是不是每天只大便少數幾次,而不是一會兒拉一點點?如果是這樣,那麼他也許已經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了。如果還不行,那麼媽媽要耐心等待孩子排泄控制功能的提高。如前所述,孩子的發育有快慢之分。 3、你的寶寶害怕抽水馬桶的聲音嗎?他是不是害怕掉進水裡?有些孩子的確有這樣的恐懼,因此,在開始教孩子上廁所之前,首先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試著沖馬桶,使他習慣看到水流將糞便沖下去。讓孩子認識到大小便是自己吃的食物中剩下來的東西,而不是身體的一部分,再讓孩子練習在馬桶或便池上坐一會兒,這樣他就會明白他不會像大便一樣掉下去被水沖走了。有些專家建議父母為此設計一種儀式:沖水時,握著孩子的小手向穢物說拜拜。 無壓力訓練 無壓力訓練其實就是指父母讓寶寶順其自然,讓寶寶自己慢慢學會如何上廁所。 一項研究用10年的時間追蹤調查了1170例兒童,發現在沒有父母特別指導下,80%的孩子能夠在2歲到2歲半之間學會自己上廁所,他們尿褲子、尿床的次數每周不多於一次;另外20%的孩子學得慢一些。在被調查的孩子中有100多人是在3~4歲時學會使用馬桶的,4歲以後才學會的有100人。 所以,如果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就選購一個兒童用的、放在馬桶上的坐椅,告訴孩子怎樣使用它們,但是不要暗示、提醒或強迫他使用。慢慢等待孩子自己告訴你他也不想再用尿布了。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被寶寶經常拉褲子搞得心煩意亂,或者總忍不住要強制孩子使用馬桶的媽媽,無壓力訓練大概不適用於你和你的寶寶了。 一日兩次訓練法 這種方法更加直接,你得讓孩子每天蹲兩次馬桶。對於大便已經有規律的孩子使用這種方法最好。在孩子通常的大便時間里讓他在馬桶上坐一會兒。當孩子坐在馬桶上時,可以用很好玩的玩具慰勞他一下。開始時,他乖乖地坐在馬桶上就可以得到獎勵,以後他要把大便拉到馬桶里才能得到獎勵。 如果某幾次孩子沒有大便,或者起來後又拉在褲子里了,也不要大驚小怪地指責孩子。孩子不想在馬桶上坐太久時,就讓他起來,玩一會兒再訓練他,不要強迫孩子。 一星期訓練法 選擇一個你和家人不太忙的日子,把第一天定為開始訓練寶寶的好日子。(如果媽媽要上班的話,從周末開始比較好。) 然後從這一天開始,讓孩子意識到一件重大的事情就要發生了,告訴孩子他從某天開始就要像大人一樣使用馬桶了。注意要反復提到這件事,以加強孩子的印象。 之後,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商店購買廁所用品,讓孩子自己挑選一個他喜歡的兒童用馬桶坐椅,讓他對上廁所這件事產生強烈的期待。 最後,就可以開始讓你的寶寶用馬桶大小便了。記得要准備好獎品啊,獎勵是克服孩子的抵觸情緒、取得進步的關鍵。
『拾』 一歲半的寶寶老是尿濕褲子怎麼辦
你好,不知你說的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因為相比較而言,女寶寶更容易尿濕褲子。一歲多的小孩尿濕褲子確實讓家長頭疼,因為一旦尿濕就得換褲子,非常麻煩,冬天還擔心寶寶感冒,但這是非常正常的,千萬不要斥責孩子,每個孩子都有這樣一個過程。一般來說,一歲半以後孩子就能告訴大人自己要「尿尿」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不厭其煩地引導寶寶,比如「寶寶你看,尿濕褲子多難受啊」「下次尿尿一定告訴媽媽好不好」之類的,說一次兩次可能沒有效果,但說多了,孩子還是能明白的。我的寶寶就是這樣過來的。我的女兒現在一歲九個多月,她在九個月左右穿了封襠褲,我覺得這樣衛生一些。但在一歲半以前,她經常尿濕褲子,從來都不主動喊「尿尿」,沒辦法,就換唄,在換的過程中不斷地給她講尿濕褲子多麼不好,還拿她知道的小朋友做榜樣。另外,我還買了一個小兔的兒童坐便器,開始就在估計她要尿的時候放她在上面讓她自己尿,當她第一次尿在裡面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表揚一下。後來,她自己想尿的時候居然自己就去拉兔子耳朵了,我好高興啊。我們每天都要帶她出門玩,在外面就問她,要不要尿尿,她開始就說「恩」,慢慢地,她就會主動喊了「我要尿尿」,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就訓練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