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牛仔褲打版
為一條赤耳牛仔褲打版,正如你所看到的,外邊緣完全筆直就是使用了織物的布邊,下擺的角度也是垂直的。用六條線就描繪出褲子的輪廓:大腿內側,中心線,前後側縫線,腰口線,後檔線。
② 彎腰頭褲子的打版圖解
彎腰頭褲子的打板圖鞋,不好意思,我不會這個抽血啊
③ 褲子怎樣打版
褲裝的結構相對裙子較為復雜,基本形狀的構成因素及控制部位相應也多,除了褲長、腰圍、臀圍外,還有上襠、腿圍、膝圍、腳口圍等。
1、褲長
褲長是構成褲子基本形狀的長度因素。一般自腰圍線起,終點則沒有絕對標准。是褲子分類的主要依據。
2、腰圍
褲子的腰圍變化量較小,一般加0-2cm的松量。但高腰和低腰變化會使腰圍產生差異。
3、臀圍
人體運動時,臀圍圍度會產生變化,因此需要加放一定的運動松量。同時由於款式造型的變化,還需要加入一定的調節量。
4、上襠
又稱「立襠」,包括上襠深和上襠寬。上襠深指橫襠線至腰圍線之間的距離;上襠寬為前襠寬與後襠寬之和。上襠尺寸直接影響褲子的適體性、功能性和舒適性。
5、腿圍、膝圍、腳口圍
腿圍、膝圍、腳口圍共同構成褲管結構,與臀圍一起決定褲子的廓型。
褲子的分類
褲裝有不同的分類形式,但大體可分為基本結構和變化結構兩類。
(一)基本結構類
1、按褲裝臀圍的寬松量進行分類
貼體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0~6㎝的褲裝;
較貼體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6~12㎝的褲裝;
較寬松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12~18㎝的褲裝;
寬松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18 cm以上的褲裝。
2、按褲裝的長度進行分類
超短褲:長度至大轉子骨下端;
短褲:長度至大腿中部(0.4h-10cm~0.4h+5cm);
中褲:長度至膝關節下端(0.4h+5cm~0.5h);
中長褲:長度至小腿中部(0.5h~0.5h+10cm);
長褲:長度至腳踝骨(0.5h+10cm~0.6h+2cm)。
3、按褲型的輪廓造型分類
直筒褲:(褲腳口量=0.2H~0.2H+5cm)中襠量與褲口量基本相等的褲裝;
錐形褲:輪廓上大下小,(褲腳口量≤0.2H-3cm);
喇叭褲:輪廓上小下大,(褲腳口量≥0.2H+10cm)。
(二)變化結構類
分割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分割線(縱向、橫向、斜向),成為分割類褲裝;
高腰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高腰(腰寬3~18㎝),成為高腰類褲裝;
低腰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低腰(腰寬≤0),成為低腰類褲裝;
垂褶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垂褶(外側縫聯口有垂浪),成為垂褶類褲裝;
抽褶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抽褶,成為抽褶類褲裝。
褲裝結構與人體體型的關系
褲裝須包覆人體腹、臀部、腿部,而人體腹、臀部是復雜的曲面體,故褲裝必須滿足人體下體的靜態體態及動態變形的需要。
1、松量設計
腰圍松量為0~2cm,注重外觀挺服的款式松量一般為0;
臀圍松量≥4cm-材料伸長量;
上襠松量為0~3cm-材料伸長量。
2、腰部省道設計
腰部省道量的計算,按貼體風格裙、褲裝的腰圍、臀圍計算省道量為:設(H-W) / 2=●(註:●為臀腰差),則
前省量=●/5+1cm,靠近前中線的省略小,
靠近側縫的省較大;
側縫撇去量=2●/5-0.5cm,前側縫撇去量略大,後側縫撇去量略小;
後省量=2●/5-0.5cm,靠近側縫處省略小,靠近後中線處省略大。
3、後上襠設計
(1)後上襠垂直傾斜角的設計:
裙褲類0°;
寬松褲類0°~5°;
較寬松褲類5°~10°;
較貼體褲類10°~15°(常用10°~12°)。其中若材料拉伸性好且褲裝主要考慮靜態美觀性時,後上襠傾斜角≤12o;若材料拉伸性差且主要考慮動態舒適性時,後上襠傾斜角取值趨向15o。常用貼體褲類14°~16°;運動型貼體褲取16°~20°。
(2)後上襠深增量:
裙褲類為3cm;寬松褲類為2~3cm;較寬松褲類為1~2cm;較貼體褲類為0~1cm;貼體褲類為0cm。
4.前上襠設計
前上襠垂直傾斜角 前上襠腰圍處撇去量約1cm左右。在特殊的情況下(如當腰部不作省道、褶襇時),為解決前部腰臀差,該撇去量可≤2cm。
5、上襠寬:
一般為0.14~0.16H。
④ 牛仔褲怎麼打版
這個難阿,不學個一年半載,也別想會打版
⑤ 打版 褲子後浪輔助線要怎麼打
大碼褲子後爛輔助線的話,你只要把它畫出來就行了。
⑥ 服裝打版的公式是什麼,我只要公式唯公式是正確答案
1、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
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2、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3、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4、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5、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
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6、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
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
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7、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無袖式緊身T恤約為17~18cm,襯衫,外套約為19~26cm。茄克寬松類不大於背長。
(6)褲子打版中線之思考擴展閱讀:
服裝打版出來的樣片做出來後必須用面料車成成品,因為影響成品造型的基本上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
1.服裝結構:規格的搭配是否合理,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規格搭配,還要根據人的常用活動部位的頻率及幅度做適當的調整,不能一味的以靜態的服裝規格去衡量;
2.服裝面料:服裝面料有厚與薄,有無彈力以及彈力大小,垂直性等;
3.服裝工藝:不同的部位要配以不同的車法、線跡、線的粗細程度、對於彈力服裝還要注意車縫時手對服裝的拉力等。
參考資料:網路-服裝打版
⑦ 褲子打版中前後檔寬的公式是如何推算出來的,
從上底往下底做兩端點的垂線,正好中間一個長方形,兩邊兩個三角形,根據長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的,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⑧ 褲子打版展褶公式 橫襠 臀怎麼加褶量
說的太籠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