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表示作業人員不得戴手套作業的標志是怎樣的
一:作業人員禁止戴手套作業的標志,用於1、車床作業 2、鑽床作業 3、銑床作業 4、台式砂輪機打磨作業 5、大錘作業 6、電鑽作業
② 有什麼標准規定操作帶旋轉部件的機床時不能帶手套
(JB-7741—95金屬切削加工安全要求)7.1上有明確規定,「在切削加工車間工作的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有關勞動保護用品。機床運行時不得帶手套操作。工作眼應定期清洗。
大部分機械設備,特別是一些手動操作的機床都有高速旋轉的部件,例如車床的主軸、走刀光桿、絲桿等。帶著手套操作會導致觸覺不靈敏,感覺麻木,反應遲鈍。一旦手套接觸到這些部件,會很快的纏繞在旋轉件上,進而造成肢體的傷害。
(2)禁止戴手套有哪些擴展閱讀:
車床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一、操作人員操作前必須正確佩戴勞保用品,扎緊袖口,上衣下擺不能敞開,戴好安全帽和護目鏡,長頭發必須挽起或放入帽內,嚴禁戴手套操作。
二、操作前,必須將樣品和車刀裝夾牢靠,防止飛出傷人,樣品裝夾好後必須隨手取下卡盤扳手。
三、操作時,手和身體應與卡盤和撥盤保持一定距離。 不準在機床運動時離開工作崗位,因故要離開時,必須切斷電源。
四、禁止把工具、量具、夾具和樣品放在車床床身和主軸變速箱上。車床開動後,嚴禁用手觸摸運動著的樣品、刀具和傳動部分,嚴禁在車床運轉中隔著車床傳送物件。
五、改變主軸轉速和進給量,裝裝卸工件,安裝刀具,加油以及打掃切屑,必須停車操作。擦拭及清除鋁屑應用刷子或鉤子,禁止用手直接清理,應使用專門工具清掃。
③ 車間安全警示標志有哪些
1. 禁止類標志:包括禁止戴手套、禁止煙火、禁止動火、禁止合閘、禁止攀爬、禁止跨越等。
2. 警告類標志:涉及當心觸電、在電危險、當心火災、當心夾手、當心捲入、當心燙灼、雜訊有害、當心中毒等。
3. 指令類標志:例如必須戴安全帽、必須戴防護口罩、必須戴護耳器等。
4. 提示類標志:包括安全出口、安全樓梯、避險處等。
④ 餐桌禮儀有規定吃飯不準戴手套嗎
在一般情況下,正式的餐桌禮儀並沒有規定禁止戴手套進餐。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會在吃飯時戴手套,因為戴手套可能會被認為是不衛生或不適當的。
傳統上,人們通常會用餐前洗手以及使用餐巾來擦拭手部,以保持潔凈。這樣可以避免將污垢或細菌帶到食物上。因此,除非特殊原因需要戴手套(例如職業需要或特殊場合),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在餐桌上戴手套的。
總體來說,在用餐時保持清潔和優雅的形象是重要的,包括潔凈的手部和合適的餐具使用。如果你對於某種情況是否適合戴手套有疑問,最好考慮特定場合和文化的習俗,以避免造成誤解或引起不適。
⑤ 為什麼 氣瓶更換人員禁止戴手套作業
你好,作業人員不能戴沾有油污的手套,搬運及開關氣瓶作業。由於靜電作用,油脂類的手套和可燃性氣體相接觸,誘發火災事故。
預防控制措施:
氧氣瓶口、減壓閥不得沾有油污。作業人員禁止使用油污手套、棉紗及沾有油脂的工具開關氣瓶閥門。
⑥ 使用手套四禁止分別是
法律分析:(一)應根據不同操作要求,選擇合適的手套。
(二)根據標准預防及接觸隔離原則,無論是否應用手套均應遵循手衛生指征。
(三)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脫去手套後按規程進行洗手。
(四)好戴無菌手套時,防止污染。
(五)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診療不同患者應更換手套。
(六)使用後的手套按醫療廢物處理。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第十七條 醫療機構的執業登記,由批准其設置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辦理。按照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設置的醫療機構的執業登記,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辦理。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設置的為內部職工服務的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的執業登記,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辦理。
第二十五條 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醫療技術規范。
⑦ 哪些工種在操作時嚴禁戴手套
最常見的是操作帶旋轉組件或機構的崗位,是嚴禁戴手套的,因為手套容易被旋轉部件捲入造成人身傷害。手套被高速旋轉的鋸齒纏繞起來,後果不堪設想,戴手套的話就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