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環保管理規章制度有哪些
崗位責任制度;環保設備檢查維修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廢棄物綜合利用管理制度;環保教育培訓制度;考核獎懲制度等等。
② 環保規章制度
企業環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認真執行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環境方針,搞好本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特製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 本企業環境保護管理主要任務是:宣傳和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進本企業生產發展,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使企業的經濟活動能盡量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污染。
第三條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企業員工、領導都要認真、自覺學習、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正確看待和處理生產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提倡車間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從源頭消滅污染物。
第二章 組織結構
第四條 根據環境保護法,企業應設置環境保護和環境監測機構,企業環保技術人員全面負責本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管理和監測任務,改善企業環境狀況,減少企業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並協調企業與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
第五條 建立企業環境保護網,有企業領導和企業環保員組成,定期召開企業環保情況報告會和專題會議,負責貫徹會議決定,共同搞好本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第六條 企業環境保護機構應配備必須的環保專業技術人員,並保持相對穩定。設置一名廠級領導來分管環境保護工作,並指定若干名專職環保技術員,協助領導工作。環保機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第三章 基本原則
第七條 企業環保工作由分管環保領導主管,搞好企業內的環保工作,並直接向企業負責人負責環保事項。
第八條 環保人員要重視防治"三廢"污染,保護環境。要把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生產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日常生產中去,實行生產環保一齊抓。
第九條 環境保護工作關繫到周邊環境和每個職工的身體健康及企業生產發展,企業員工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工作制度,任何違反環保工作制度,造成事故者,必根據事故程度追究責任。
第十條 防止"三廢"污染,所有造成環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車間都必須提出治理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實施,本企業在財力、物力、人力方面應及時給予安排解決。
第十一條 對環保設施、設備等要認真管理,建立定期檢查、維修和維修後驗收制度,保證設備、設施完好,運轉率達到考核指標要求,並確保備品備葯的正常儲備量。
第十二條 在下達企業考核各項指標的同時,把環保工作作為評定內容之一。
第十三條 凡新建、擴建、改造項目中的"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工作所需資金、設備材料,必須同時列入計劃,切實予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為借口排擠"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工程的資金、設備、材料和人力等。
第四章 環保機構職責
第十四條 本企業環保機構職責:
1、在企業分管領導負責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環保方針、政策和法規,負責企業本企業環保工作的管理、監察和測試等。
2、負責組織制定環保長遠規劃和年度總結報告。
3、監督檢查本廠執行"三廢"治理情況,參加新建、擴建和改造項目方案的研究和審查工作,並參加驗收,提出環保意見和要求。
4、組織企業內部環境監測,掌握原始記錄,建立環保設施運行台帳,做好環保資料歸檔和統計工作,按時向上級環保部門報告。
5、對員工進行環保法律、法規教育和宣傳,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並對環保崗位進行培訓考核。
第五章 獎勵和懲罰
第十五條 凡本企業員工,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成績明顯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第十六條 凡本企業員工玩忽職守,任意排放企業"三廢",造成污染環境事件,按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論處,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賠款,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制度與國家法律、法規等部門文件有抵觸時,按上級文件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本管理制度屬企業規章制度的一部分,有企業負責貫徹落實和執行。管理部門要嚴格執行,並監督、檢查
③ 、皮帶工崗位如何做好安全環保工作(提示:針對自身崗位存在的隱患問題,
摘要 親您好!本工種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職工安全生產守則》及其它各項規章制度,並嚴格遵守本操作規程。
④ 皮帶通廊內嚴格落實動火管理制度,動火作業前必須分析空氣中粉塵濃度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4
⑤ 煉鐵廠如何保護好環境
煉鐵廠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轉載)
一、目的
為規范環境管理工作,確保公司環境綜合指標實施工作達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冶金工業環境實施細則》,依據滄州中鐵裝備製造材料有限公司正字【2009】04號《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特製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
2.1本規定適用於煉鐵廠涉及環境污染的各個操作崗位。
2.2本規定包括廠區環境管理、廠內環境設施管理,廠內環境監測管理、環境未達標考核內容。
三、環境管理
3.1廠部環境管理工作工作區域負責制,除塵崗位實行車間負責制
3.2各車間對公司下發的關於環境保護的相關文件傳達到每一位員工,認真填寫環保設備台帳,環保設施使用及運行台帳,環保設備點巡檢和維修記錄。
3.3各除塵崗位要對重大污染事故進行匯報,所在除設備的運行與維修,崗位工要及時匯報到生產科。
3.4公司每年要組織至少一次全員環境法律教育和宣傳活動,使每一位員工都能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每一位員工都要積極的參加。
3.5發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或發生不合格項的,崗位工要及時上報,並採取預防措施上報安全科,對不落實的單位追究責任。
3.6高爐休風盡量在夜間,並縮短放散的時間,高爐短期休風對煤氣管道進行保壓,長時間休風時盡量縮短煤氣的放散時間,並對管道進行吹掃。
四、環境設施管理
4.1環保設施是公司固定資產,由設備部統一管理工作,設備科負責廠區內的除塵設備, 不得任決停用或拆除,如必須停用,拆除或報廢向廠生產科、設備科匯報,拆除和報廢由設備科上報設備部審批,並經主管經理批准後方可實施。
4.2各車間要做好日、月、季、年環保設備運行檢查台帳,使環保各項指標落實全面、准確、無誤。
4.3環保設備啟動後,不得任意停車外,如發生設備故障或有特殊情況需要停車,應立即上報生產科,由生產科向公司安環部匯報,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恢復啟動。
4.4在啟動需要除塵和生產設備時,應提前10-15分鍾啟動除塵設備,生產設備停止5分鍾後,除塵設備方可停止運轉,並將停機原因報告生產科。
4.5環保設備要定期檢修,以達到除塵效果,每日做好對除塵設備的點巡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4.6除塵設備的運行管理
4.6.1每日檢查吸塵罩、管道清掃孔、法蘭連掃處以及器安裝的氣密性是否良好,防止密封不嚴漏風。
4.6.2定期檢查風管內有無積灰現象,並及時清掃。
4.6.3出鐵場除塵進口手動閥門,幾號鐵口出鐵開幾號進口,關未出鐵除塵口進口閥門。
4.6.4定期檢查箱體濾袋是否完好,注意清灰換袋。
4.6.5對布袋除塵器、靜電除塵器、文式除塵器的各類風機定期進行檢查,如在問題及時和理。
五、環保檢測管理
5.1生產安環部環境臨測站負責環保監測管理工作,定期監督檢查,各環保崗位積極配合檢測工作,為環保治理措施提供數據。
5.1.1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每月進行三次監測,各生產崗位要積極配合。
5.1.2廠界雜訊每月進行三次監測,各被檢測崗位要積極配合。
5.1.3廢氣檢測占不少於50%的覆蓋面,每月進行一次監測,被檢測進各崗位要積極配合,並提供相應的數據,以便更好的完成檢測工作。
5.2監測數據進行存檔,同時將檢測結果反饋各環保崗位。根據監測結果(不合格項)要分析原因提出整改預防措施,上報主管部門及主管領導。
六、考核
6.1凡公司建成投產並已驗收合格(或符合廠定標准)的環保設備,必須投入運行,污染物排放應達到國家排放標准,並對責任崗位人員進行考核。
6.2限期整改的污染治理項目或治理措施,整改完畢後對責任崗位進行考核。
6.3為保證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轉,對廠區內環保設施的同步運轉率及完好率進行考核,並對崗位操作工進行考核。
6.4凡因污染問題被上級機關查出受到罰款的單位,其罰款金額合部由現任崗位承擔。
6.5生產安環部對污染點的考核,查明實際情況後對相應的崗位進行考核。
6.6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獎勵或表揚。
6.6.1對發現環保設備的重大隱患(包括:風機,電除塵、布袋除塵、管道等部位)積極主動地反映或及時解決的。
6.6.2對環保設備發現有人故意損壞者,不論損失大小,及時上報的;
6.6.3對環保設備的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議並被採用的;
6.6.4環境無污染,粉塵達標一個月內無黑、紅冒煙外溢現象的;
6.6.5對及時發現並予以制止環境重大事故發生者。
6.7、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予500-3000元罰款。
6.7.1煉鐵廠爐前、出鐵場造成冒紅煙、黑煙等污染物的。
6.7.2外委施工清理粘包、粘罐作業,不聽分廠調度指揮的。
6.8、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予200-300元罰款。
6.8.1布袋除塵器因損壞,磨損,未及時處理和匯報,並未按時修理的。
6.8.2對各吸塵點未做到時開,停時關,造成風量損失的。
6.9、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予100-200元罰款。
6.9.1吸塵點聯鎖失靈不能及時修復的。
6.9.2任何情況停風機未匯報、未採取措施的。
6.9.3檢查,維護,保養,維修不到位的。
6.9.4收塵點的密封罩或門,隨意拆除或打開的。
6.9.5槽下、槽上吸塵罩損壞和槽上揚塵明顯外溢的。
6.9.6拉灰、拉塵泥、拉渣的車輛撒料、污染的。
6.9.7對於卸灰、塵泥口因清理不及時造成灰或塵泥大面積堆積的。
6.9.8清理轉運站、皮帶通廊不及時造成積灰、積料嚴重的。
6.9.9清理轉運站、皮帶通廊往下倒灰、倒料的。
6.9.10除塵設備出現故障,崗位工未及時匯報的。
6.9.11除塵設備出現故障,不及時安排處理的。
6.9.12維修人員未認真執行設備點巡檢制度的。
6.9.13除塵設備放灰未加濕造成二次揚塵的。
6.9.14除塵卸灰因輸送機、加濕機等設備故障造成二次揚塵。
七、附則
7.1本規定由生產科制定,並負責解釋。
7.2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實行。
⑥ 環境管理八項制度
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是通過簽定責任書的形式,具體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和有污染的單位對環境質量負責的行政管理制度。這一制度明確了一個區域、
一個部門及至一個單位環境保護的主要責任者和責任盪圍,理順了各級政府和
各個部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關系,從而使改善環境質量的任務能夠得到層層落
實。這是我國環境環保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
城市環境綜合定量考核,是我國在總結近年來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踐經驗
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項重要制度,它是通過定量考核對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環境
綜合整治中的活動予以管理和調整的一項環境監督管理制度。
--------------------------------------------------------------------------------
污染集中控制
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為保護環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設施和所
採用的管理措施,是強化環境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污染集中控制,應以改善
區域環境質量為目的,依據污染防治規劃,打基礎安照污染物的性質、種類和
所處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為主,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佳效果。
--------------------------------------------------------------------------------
限期治理制度
限制治理制度,是指對污染危害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污染區域採取的
限定治理時間、治理內容及治理效果的強制性行政措施。
--------------------------------------------------------------------------------
排污收費制度
排污收費制度,是指一切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生產經營者,按照國
家的規定和標准,繳納一定費用的制度。我國從1982年開始全面推行排污收費
制度到現在,全國(除台灣省外)各地普遍開展了徵收排污費工作。目前,我
國徵收排污的項目有污水、廢氣、固廢、雜訊、放射性廢物等五大類113項。
--------------------------------------------------------------------------------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防止新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一
項重要的法律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又稱環境質量預斷評價,是指對可能影響環
境的重大工程建設、規劃或其他開發建設活動,事先進行調查,預測和評估,
為防止和養活環境損害而制定的最佳方案。
--------------------------------------------------------------------------------
「三同時」制度
「三同時」制度「三同時」制度是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區
域性開發建設項目的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
投產的制度。
--------------------------------------------------------------------------------
排污申報登記與排污許可證制度
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是指凡是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按規定程序向環
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記所擁有的排污設施、污染物處理設施及正常作業
情況下排污的種類、數量和濃度的一項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排污申報登記是
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基礎。
排污許可證制度,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污染總量控制為基礎,規定排
污單位許可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方式等的一項新的環境管理制度。
我國目前推行的是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
⑦ 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內容包括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0
⑧ 皮帶通廊是密閉空間嗎
皮帶通廊是密閉空間不一定,根據生產需要決定設置,有普通輸送帶、耐熱輸送帶、大傾角裙邊輸送帶,
鋼鐵、水泥行業需要高速連續運輸高溫燒結礦、水泥熟料,且這些物料常伴有明火,因此要求其輸送帶具有較好的耐灼燒性能。
耐灼燒輸送帶苛刻的使用條件決定了其骨架材料必須具有以下4個恃征:耐離溫、與膠層之間 黏合強度高、熱收縮變形小、抗撕裂性能好。
傳統的帆布芯骨架材料一般為棉、尼龍和聚酯材質,所能承受的溫度在200度以下,鋼絲繩耐高溫性能好,但抗撕裂性能差鋼簾網可以耐受800度以上的超高溫度,在300-600 度下不可能發生灼燒穿透,開放式編織結構有利丁膠料滲透,與膠層黏合強度高。隆源通達牌耐灼燒輸送帶一直是很多企業優先選擇的,可以推薦下。
⑨ 環境保護的"三同時"制度是指
「三同時」制度是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是我國以預防為主的環保政策的重要體現。即,建設項目中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三同時」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區域或自然資源開發項目,其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簡稱「三同時」制度。「三同時」制度的適用范圍包括:新、改、擴建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工程項目。
「三同時」制度是防止產生新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制度。凡是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確認可以開發建設的項目,建設時必須按照「三同時」規定,把環境保護措施落到實處,防止建設項目建成投產使用後產生新的環境問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要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主要環節落實環境保護措施,關鍵是保證環境保護的投資、設備、材料等與主體工程同時安排,使環境保護要求在基本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得到落實,「三同時」制度分別明確了建設單位、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責,有利於具體管理和監督執法。
「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消除各類項目可能造成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危險因素,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保障新工程項目正常投產使用,防止事故損失,避免因安全問題引起返工或採取彌補措施造成不必要的投入。「三同時」制度的建立,是防止新工程項目帶病投運行,確保物的本質安全的有效的法律制度。「三同時」制度和安全衛生預評價制度結合起來實行,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體現。兩者結合起來實施可使新項目做到更合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和減少潛在的危害,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三同時」制度的法律規定。「三同時」制度是我國首創,最早在環境保護領域提出並實施。「三同時」制度最早規定於1973年的《關於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1979年的《環境保護法(試行)》和1989年的《環境保護法》在規定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同時,重申了「三同時」的規定。
在安全生產領域,「三同時」制度在國務院國發(1984)97號文件中就提出:「今後各地區、各部門的基本建設和全廠性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其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產使用。」1988年原勞動部頒發的《關於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的暫行規定》是實施「三同時」制度完整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塵肺病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中都對「三同時」做了規定,如《勞動法》第53條規定:「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三同時」制度的實施內容
「三同時」制度的實施要求從項目論證到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都應按「三同時」的規定進行審查驗,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建設項目在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時,必須進行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論證,明確項目可能對職工造成危害的防範措施,並將論證結果載入可行性論證文件。
(2)設計單位在編制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文件時,應當同時編制《職業安全衛生專篇》,職業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職業安全衛生專篇的內容主要包括:設計依據、工程概述、建設及場地布置、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分析、職業安全衛生設計中採用的主要防範措施、預期效果及評價等。
(3)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審查批準的設計文件進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職業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並對施工質量負責。
(4)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必須按照國家有關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驗收規定進行。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規程和行業技術規范的,不得驗收和投產使用。
(5)建設項目驗收合格,正式投入運行後,不得將職業安全衛生設施閑置不用,生產設施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必須同時使用。
違反「三同時」制度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三同時」制度是我國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違反這一制度時,根據不同的事實情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是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環境保護篇章未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批、審查擅自施工的,除責令其停止施工,補辦審批手續外,按規定還可處以罰款;如果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使用,還可以並處罰款;如果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而強行投入生產或使用,要追究單位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如果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又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重新安裝使用,並處以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