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羽絨服洗麥標識標准
羽絨服洗麥標識標準是要明確印有面料,里料以及毛領的具體成分,還有就是洗滌要求。
洗水標有服飾基本面輔料信息的,不單止洗水要求,童裝的質檢力度較高,無服飾洗水標的產品國內是不準出廠的。
特別是羽絨服,需要注意含絨量及面料的信息,羽絨大概為三種檔次,一種是填塞式羽絨棉,一種是鴨絨(灰鴨絨便宜、白鴨絨貴),更高級的一般為鵝絨,90%的含絨量一般是一線品牌,好的輕羽絨服需要,差的從50%~80%左右,再次的話就是填塞式羽絨棉(仿羽絨)。
那用的棉就不好說檔次了,再穩氣味,如鴨絨氣味較大,說明鴨絨工藝處做的不是很好,蓬鬆度,也是鑒定羽絨檔次的手法之一,將羽嘩攻糕紀蕹慌革葦宮倆絨雙手握緊,看恢復的時間及膨脹度,越快回脹說明絨的膨脹度越高,檔次越好。
羽絨服洗水嘜內容
一般都是水洗,不可乾洗,水溫不超過30度,不可漂氯,與其他衣物分開洗,不可使用軟化劑,不可熨燙,轉籠翻轉乾燥或者懸掛晾乾。
羽絨服上這樣寫的:最高水溫30度,緩和洗滌;與其他衣物分開洗;洗後請立刻掛晾; 不可漂氯;不可使用軟化劑;不可熨燙;不可乾洗;轉籠翻轉乾燥。洗羽絨服也就這些要求了。
2. 羽絨服的執行標準是怎麼回事
羽絨服的執行標准GB/T 14272-2011為修訂版,替代GB/T 14272-2002,羽絨服上有GB/T14272-2011的不是假貨。
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2011年10月31日發布,2012年02月01日開始實施,替代舊標准GB/T 14272-2002《羽絨服裝》。
本標准規定了羽絨服裝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測方法、檢驗分類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適用於以紡織機織物為主要面料,以羽絨為主要填充物生產的各種服裝。
(2)羽絨服的標准一般寫在哪裡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羽絨服市場、指導各服裝企業的生產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國家於2011年10月1日發布了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標准並取代GB/T 14272—2002,於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的羽絨服裝標准在適用范圍、術語定義等方面更加詳盡和明確,在技術指標、檢驗設備、檢驗方法等方面更加註重與國際標准接軌,更加符合生產生活實際,有利於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與GB/T 14272—2002相比,2012年2月1日起實施GB/T 14272—2011修改了適用范圍、使用說明、填充物品質要求以及外觀疵點要求等內容,增加了偶氮染料、耐水色牢度、防鑽絨性、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安全性能等理化指標,取消了對於褲後襠縫接縫強力的考核要求。
3. 羽絨服的最新執行標準是什麼
衡量羽絨的重要指標(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down content):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蓬鬆度(fill power):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蓬鬆度在國內不是一個硬性指標,而且測量的相對誤差也較大。 羽絨服面料基本要求(1)、防風透氣:大部分的戶外羽絨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風性。透氣是戶外服裝的統一要求,但是很多驢友卻往往會忽視羽絨服面料透氣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氣的羽絨服在高山上產生的結果往往是致命的。 (2)、防絨:增強羽絨面料的防絨性有三種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塗層,通過薄膜或塗層來防止漏絨,當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氣的,並且不會影響面料的輕薄和柔軟程度。二是將高密度織物通過後期處理,提高織物本身的防絨性能。三是在羽絨面料里層添加一層防絨布,防絨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衣的品質。 (3)、輕薄柔軟:在裝備輕量化的今天,羽絨服的面料的輕薄程度將直接影響一件羽絨服的整體重量,而且柔軟的面料,對於本身就臃腫的羽絨服而言,會增強羽絨服穿著的舒適度。另外一方面,輕薄柔軟的面料有助於更好的發揮羽絨的蓬鬆度,因此保暖性也會更高。 (4)、防水:主要針對專業型羽絨服,在酷寒環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絨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沖鋒衣使用。
4. 羽絨服標簽上安全執行標准GB/T1272-2010C類能穿嗎
可以,
中國國家標准用統一的代號「GB」,即國標二字的漢語拼音略語,其中內部標准代號為「GBn」。紡織工業部標準的代號為「FJ」,指導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為「FJ/Z」,參考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為「FJ/C」。編號是採用順序號加年代號,使用阿拉伯數字,中間加一橫線分開。
如GB2-79,代表第2號國家標准,1979年批准發布。日本國家標準的代號為「JIS」,其中紡織標准另加「L」作為代號,後編以順序號。聯邦德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DIN」,法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NF」,英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BS」,蘇聯國家標準的代號為「ΓΟСΤ」,其中紡織標准不另加代號,直接編以順序號。
美國國家標準的代號為「ANST」,其中紡織標准另加「L」作為代號。美國紡織方面的國家標准中,大都採用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和美國紡織化學家和染色家協會 (AATCC)的標准。
美國還有一個聯邦標准,代號為「FS」,其中纖維產品另加代號「L」,絲綢、呢絨另加代號「V」,針織品另加代號「JJ」,服裝與制服另加代號「BBB」,布匹另加代號「CCC」,紡織產品另加代號「DDD」,紡織試驗方法另加數字編號「196」。
這些國家紡織方面的國家標准最多的達500多個,少的也有200多個。也有一些國家聯合成立某一專業的國際標准組織,如國際人造纖維標准化局(BISFA)、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國際毛紡織工業組織(IWTO)等,都頒發了一些有關的紡織標准。
5. 國家標准羽絨服的含絨量該怎麼標
我國羽絨服的國家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
決定購買一件羽絨服的時候,一定要先看看衣領上系著的產品標簽,含絨量低於50%的就要注意了,已然不符合國家羽絨服裝規定的最低標准。
(5)羽絨服的標准一般寫在哪裡擴展閱讀:
含絨量常見誤區:
含絨量不等於充絨量。
含絨量表現著羽絨服裝填充物的質量好壞,是個強制性的規定。而充絨量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但從市場調查的情況來看,很多品牌的羽絨服「含絨量」都達到90%左右,但「充絨量」遠遠低於100克,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羽絨製品時一定要注意甄別上述兩個「絨量」的概念。
正規的品牌正品羽絨服,標稱含絨量80%的,意思就是80%朵狀羽絨(鵝鴨),另外的20%是填充用小羽毛(鵝毛片8公分左右,鴨毛片6公分左右)。
這個毛片不是常看到的做羽毛球、羽毛扇那種刀翎,而是二層或三層的毛片,專門用作填充,也可以單獨填充羽絨枕、羽絨被、羽絨墊等等。
國內市場上很多從事羽絨服翻新及生產劣質低檔羽絨服的,多用填充用絨,毛片作假,絨用回收絨、飛絲、掃地毛的現象比比皆是,摸上去軟軟的,毛片不用完整的小羽毛,而用刀翎切割打卷軟化,越是雜牌子這種添假現象越嚴重。
購買時應當注意,羽絨服並不是軟的就好,摸不到小羽毛的很多都是假貨。
6. 羽絨服的指標要求
羽絨服的指標要求如下: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羽絨質量的指標,它是指羽絨服中所有羽絨填充物的重量。一般來說,戶外羽絨服的羊絨量約為250-450克,具體取決於目標設計。
2、含絨量:含絨量是羽絨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戶外羽絨服的羽絨服含量一般在80%以上。這些數據的表面是80%的羊絨和20%的羽毛。
3、蓬鬆度:蓬鬆度是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如果一盎司下降佔用的空間是600立方英寸,那麼據說羽毛的體積為600.羽絨的蓬鬆度越高,用於保持和加熱羽絨的空氣量就越低,所以羽絨的溫暖越好。蓬鬆度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硬指標,測量的相對誤差也很大。
(6)羽絨服的標准一般寫在哪裡擴展閱讀:
羽絨服面料類型:
1、防水型塗層(覆膜)面料:
這類面料有點類似於沖鋒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濕的性能,一般用於高山專業型羽絨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體會比沖鋒衣面料更加輕薄柔軟一些。
另外因為羽絨服一般在寒冷環境下使用,針對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態水的融水為主,因此面料耐水壓的要求不會像沖鋒衣那麼高,而且大多數採用防水面料製成的羽絨服是不用壓膠的。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低廉的羽絨服為了防止漏絨而使用不透氣的塗層面料,如果僅僅是日常穿著,可以勉強考慮。
2、高密度防水面料:
本身織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後再通過高溫融合表層織物以減小織物空隙的後期處理工藝,提高防絨性。面料的輕薄、柔軟程度是所有羽絨服面料裡面最高的,同時具有防風、防潑水、透氣性能。
這類面料是羽絨服和羽絨睡袋使用最廣法的面料,但後期處理工藝的高低對於面料的防絨性影響很大。目前也有一些戶外品牌使用超輕細密材料,以增加羽絨服的防潑水防水功能與防鑽絨功能!
3、普通梭織面料加防絨布:
一般採用密度較低的尼龍或者滌綸,在製作羽絨服的時候,在面料里側添加防絨布,可以起到防絨的作用,防絨性能不錯。
缺點是,防絨布影響了羽絨服的柔軟度,並起增加了整衣的重量。最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是低劣防絨布的話,羽絨服的透氣性會大大降低,而且在洗滌之後,防絨布容易破損或結塊。
另外一種方式是作防絨處理,其工藝是在面料里層刷上一層防絨膠,面料手感很差,並且不透氣。
7. 羽絨服檢測標准都有哪些
1.含絨量:國家標準的最低下限是,羽絨服含絨量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包括鵝絨中鴨絨的含量,低於這個數的不能稱作羽絨服。
2.蓬鬆度:對於蓬鬆度的檢測,根據不同的含絨量而不同,當鴨絨含絨量為百分之九十時,蓬鬆度達到十四厘米才算合格。
3.清潔度:清潔度大於等於350mm的才能被認定為合格的羽絨服,反之則達不到指定標准,容易引起各種細菌。
4.消耗氧指數:羽絨服耗氧指數小於等於十的,則說明不合格。
5.異味等級:五名檢測人員有三個人都評估為有異味,那就是羽絨服在生產過程准中的洗滌不合格。
8. 羽絨服含絨量標准怎麼查詢
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衣服內側的標簽上面都會表明,充絨量和含絨量的數據都有,在選購的時候要仔細看看。
國家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
含絨量不等於充絨量,含絨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絨量就是充進去的實際羽+絨的質量克數,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
在含絨量相同的條件下,一般成人羽絨服,在南方地區的充絨量達到100克以上,在北方地區的充絨量達到200克以上,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8)羽絨服的標准一般寫在哪裡擴展閱讀:
充絨量選購:
一看:查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標簽上有無生產廠名,含絨量為多少。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超過70%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度。充絨量多少直接影響羽絨服的保暖度。
二按:將蓬鬆的羽絨服放鬆鋪平,用手按壓,隨即松開,看羽絨服能否迅速恢復原狀。如果不能恢復原樣或恢復較慢,說明絨質較差,含絨量較低。
三摸:用手摸、捏羽絨服,查看有無完整的小毛片或過大過粗的長毛片、羽毛管等。如果手感柔軟但回彈性差,說明填充物大多為軟化毛片而非羽絨;如果手感柔軟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軸,則為粉碎片,這種服裝的保暖效果不佳。
四揉:用雙手揉搓羽絨服,看是否有毛絨鑽出。如果有大量毛絨鑽出,說明面料不防鑽絨。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線縫中溢出也是正常的。
五聞:用鼻子靠近羽絨製品,深呼吸數次,避免選購那些味重刺鼻的商品。
9. 羽絨分為幾種等級
羽絨劃分五個等級是A、AA、AAA、AAAA、AAAAA五個等級,AAAAA代表最高品質。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牽頭制定的羽絨分級標准,在羽絨及其製品在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基礎上對羽絨蓬鬆度提出更高要求,一句蓬鬆度將羽絨服劃分為A到5A,5個等級,5A為品質最優,以蓬鬆度為等級劃分的原則是因為蓬鬆度是衡量羽絨性能關鍵指標,而且蓬鬆度的檢測誤差相對較小容易掌握。
羽絨服注意事項
選擇羽絨服,首先要看衣服的含絨量。經常會有各種鴨絨、鵝絨、棉絮等填充物,不同的含絨量,保暖效果會大打折扣的。
一般在衣服的吊牌上都會寫明衣服的含絨量,含絨量大於70%的才是較好的羽絨服,如果是90%的含絨量,這種一般都是標准比較好的羽絨服,基本可以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