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丘經濟開發區國土分局
商丘經濟開發區於2000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2005年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開發區審核,是商丘市唯一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轄區總面積66平方公里,其中,經省發改委批準的產業集聚區面積29.45平方公里。
羅詩海 局長
翟景坤 黨總支書記
張紅霞 副局長(女)
丁艷副 局長(女)
羅詩海簡介:1963年1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80~2003年,在部隊服役,歷任戰士、排長、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旅政治部副主任;2003年9月~2009年5月,任商丘市國土資源局主任科員、機關黨辦主任;2009年5月至今,任河南商丘經濟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商丘經濟開發區國土分局內設辦公室、人事財務科、紀檢監察室、用地審批科、土地利用科、地政地籍科、執法監察科7個科室,轄執法監察隊和平台鎮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開發區土地總面積5212.57公頃,其中,耕地2741.91公頃,園地23.23公頃,林地53.02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885.33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63.24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44.02公頃,其他土地1.82公頃。
【耕地保護】建立了區、辦事處、村共同保護耕地責任機制,區與辦事處、辦事處與村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自的責任和義務,把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到具體人,確保了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042.89公頃以上。
【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10年5月,經濟開發區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通過省國土資源廳初審。
【土地利用管理】按照《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解決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及規劃管理問題的意見》文件精神,經濟開發區國土分局以嚴格國土資源管理、促進科學發展為指導,強化市場配置,提升土地保障能力,按「先易後難、分類處置」的原則,積極開展解決轄區內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及規劃管理工作。截至2010年底,共查處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88宗,土地面積5290.0945畝,通過努力工作,解決批而未征土地21宗面積1873.344畝;完成出讓土地23宗,面積1119.99畝,其中批而未供土地13宗,面積842.8645畝;存量土地供地10宗,面積295.13畝,共收取土地出讓金33372.785萬元。
【建設用地管理】開發區國土分局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著力在提質提速上下功夫,對重點建設項目提前介入,跟蹤服務,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用地保障,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用地環境。一是積極做好新增建設用地報批工作。2010年,共上報新增建設用地6個城市批次,面積199.1421公頃(2987.1315畝),佔用耕地120.5611公頃(1808.4165畝),補充耕地120.5611公頃(1808.4165畝)。由於開發區自身後備資源不足,採取異地補充耕地的方式,分別在駐馬店市泌陽縣、開封市蘭考縣和市本級補充了耕地。二是優先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對重點建設項目,特別是市政府、管委會招商引資項目用地以及民生用地(碳纖維、小鳥電動車、愛瑪電動車、飛龍電器等),重點予以保障,積極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全力支持商丘市經濟建設。
【地籍管理】結合國土資源部關於深入開展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治理工作會議精神,經濟開發區國土分局對存放的地籍檔案逐宗進行了清理核查,共查閱檔案4257宗,針對個別檔案中存在的問題,與開發區財政局結合,及時完善了有關手續。另外對4257宗地籍檔案逐宗進行掃描,製作電子文檔,建立了檔案資料信息庫,使檔案查閱更加方便、快捷、准確。截至2010年底,共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30宗,注銷登記3宗,他項權利登記3宗。
【熔煉團隊】2010年10月30至31日,經濟開發區國土分局組織全體幹部職工40餘人赴萬仙山拓展培訓基地開展了為期三天兩夜的戶外拓展活動。整個拓展訓練首先從設計自己的代號和團隊的隊名、隊呼、隊徽、隊歌開始,引導每一位隊員忘記性別、年齡、職務的差別,完全融入一個平等、信任、理解、協作、奉獻的集體,完成了從「團伙」向「團隊」的角色轉變。在教練的策劃和指導下,全體隊員緊密協作、團結互助,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三天的拓展訓練取得圓滿成功,真正達到了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打造高效優秀團隊的目的。
【執法監察】2010年,經濟開發區國土分局全面加強土地執法監察工作。一是認真做好了土地動態巡查工作。將所轄區域進行了分片包干、責任到人,並開展了周二、周五巡查制度和零報告制度,真正做到了早發現、早制止、早拆除,防止出現新的違法用地,將違法用地控制在萌芽狀態。二是積極開展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為了確保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的圓滿完成,按照上級要求成立了領導機構,研究出台了實施方案,認真組織了自查,各項工作扎實推進,高標准地完成了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任務。監測圖斑與提取圖斑綜合統計,開發區違法佔用耕地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加大土地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始終堅持動態巡查日報告制度,每天都要將巡查結果以文字材料上報開發區治理雙違工作領導組,共查處土地違法案件15起,違法用地面積1857.07畝;下發處罰決定書15份,收繳罰款589.7912萬元,建議黨政紀處分3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違法用地行為得到了有效制止。
【信訪工作】積極開展「社會矛盾化解百日競賽」活動,保障24小時信訪熱線和12336行政執法舉報電話的暢通,制定了突發事件信訪處理預案,及時掌握信訪信息動態,切實減少赴京、進省上訪,杜絕到滬上訪,保障上海世博會期間不發生來自商丘開發區的干擾。2010以來,共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15起,為開發區的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李波)
『貳』 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
梁園區位於商丘市中北部,全區轄10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238個行政村,人口80萬人。總面積960平方公里。梁園區是全國商品糧、棉基地和重要農副產品主產區,是豫、魯、蘇、皖四省交界物資集散的內陸商港。
楊春先 局長
張敬華 黨組書記
王建領 副局長
劉家禎 副局長
呂兵 副局長
杭明 副局長
顧樂義 副局長
張洪源 副局長
馬基孝 紀檢組組長
楊春先簡介:商丘市人,1959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75年5月~1990年10月,在原商丘縣五交化公司工作,任門市部主任;1990年10月~1993年10月,在應天商場工作,任業務股長;1993年10月~1995年6月,在商丘油脂化學總廠工作,任供銷科長;1995年6月~1999年5月,在平台鎮政府工作,任司法所長、土地所長;1999年5月~2001年,任平台土地所所長;2001年~2003年4月,任商丘市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副局長;2003年4月~2007年3月,任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黨組書記;2007年3月至今,任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梁園分局共有職工425人。機關內設辦公室、用地股、地籍股、耕保股、規劃股、監察股、信訪股、政策法規股、人事股、財務股、紀檢監察室、土地整理中心、土地收益辦公室13個股(室)。下設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監察隊1個二級機構;轄白雲、前進、長征、平原、建設、八八、東風、周庄等8個城區國土資源所以及張閣、周集、劉口、雙八、李庄、謝集、孫福集、觀堂、水池鋪、王樓等10個鄉(鎮)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梁園區土地總面積65572.2公頃,基本農田面積34703.36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為86.65%。其中,農用地50445.7公頃,建設用地14273.16公頃,未利用地853.3公頃。
【耕地保護】實行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的耕地保護目標管理體系,梁園區政府同各鄉(鎮)、各有關街道辦事處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鄉到村、村到戶分別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堅持「佔一補一」制度,2010年共補充耕地135.21公頃,確保了新增建設用地項目先補後占。切實加強補充耕地儲備庫建設,2010年分別在李庄鄉、劉口鄉、謝集鎮和孫福集鄉四個鄉鎮利用未利用地實施兩個補充耕地項目,分別為梁園區2009年度第二批、第三批補充耕地項目,總建設規模296.85公頃,新增耕地面積287.61公頃,於2010年4月經市局批准立項,其中第三批補充耕地項目於2010年12月完工,通過市局驗收後,報省廳備案。切實做好土地復墾整理項目的實施工作,位於王樓鄉的國投土地整理項目總規模1293.49公頃,新增耕地面積43.85公頃,該項目實施完畢並經市局驗收。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2010年,全面完成了梁園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5月,梁園區的14個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經市政府批准,增加了建設用地指標2380公頃(摺合35700畝),為梁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留足用地空間。積極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規劃編制工作。為積極推進梁園區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經過現場踏勘、資料收集、形成初步文本、聽證論證等階段,順利完成了2010年五批次掛鉤規劃編制工作。此次掛鉤規劃共涉及梁園區9個鄉(鎮、辦事處),土地面積294.69公頃,爭取掛鉤周轉指標147.88公頃,大大拓寬了用地空間,有效地緩解了梁園區用地緊張的狀況。
【土地利用管理】繼續深入開展全區城鎮存量建設用地調查,建立了「可利用土地資料庫」,結合「城中村」、舊城區改造,努力做好城鎮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工作,特別是做好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和匯總上報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區批而未供、低效利用、閑置土地等存量建設用地使用情況。2010年,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80公頃。進一步規范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和「兩公告一登記」程序,執行征地補償標准,在社會保障的范圍、資金來源、保障標准等方面,積極與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溝通,切實做好了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積極引導項目依法、合理、集約用地,為用地項目做好用地服務。實行提前介入,開通綠色通道,上門徵求用地單位意見,幫助用地單位解決土地報批、辦理土地登記等實際問題。按照「工業向集聚區集中,產業向集聚區集聚,企業向集聚區集結」的發展思路,科學規劃產業集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使產業集聚區規劃總面積達到14平方公里,為加快工業項目落地、提升產業檔次、拉動經濟增長、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用地保障。加大標准廠房建設力度。全區建設和使用多層標准廠房9萬平方米,節約耕地近千畝,為全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地籍管理】2010年,梁園分局結合二調成果,對梁園區各鄉(鎮)、村委會所屬自然村製作了地籍導圖,並做好了梁園區全部街坊圖,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全部地籍檔案進行了統一整理,並全部將檔案信息錄入電腦,全面做到地籍檔案電子化。2010年共上報地籍檔案38宗,全部為出讓土地,總面積86.7萬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讓金3億元,上繳土地收益98.7萬元。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報批土地8個批次,總面積為158.7公頃,其中城市建設用地兩個批次,面積為58.2公頃;鄉鎮建設用地一個批次,面積為11.24公頃;補辦建設用地兩個批次,面積為32.77公頃;城市建設用地區位調整兩個批次,面積為19.13公頃;2010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一批次,面積為4.36公頃。同時協調審批2009年底上報用地9個批次,面積為3581.7畝,及時保障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用地需求。全力做好全區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專項清理工作,對全區60宗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分門別類制定整改措施,認真整改,處置完畢39個項目,供地153公頃。對於暫時不能供地的宗地收購儲備14宗,面積1077.23畝,對占壓綠地的採取區位置換3宗,面積135.02畝。
【野外拓展訓練活動】為進一步熔煉廣大幹部職工的團隊精神,激發隊伍活力,增強幹部職工的創造力和凝聚力,2010年10月29~31日,梁園分局組織110名幹部職工到新鄉八里溝拓展訓練基地開展了以「超越自我、熔煉團隊」為主題的拓展訓練活動。戶外拓展訓練給參訓隊員帶來了新鮮的體驗,從體力上到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釋放,讓人終生難忘。同時也深刻領悟到了團隊當中每個人之間信任、溝通、協作的重要性,增強了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勇氣和意志。
【執法監察】全力做好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按照國土資源部、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和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實做好各類違法用地拆除復耕,2010年,梁園區共拆除違法用地38宗,拆除建築物、構築物面積65000多平方米,涉及土地面積220多畝,復耕150多畝,將全區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降為6.55%。同時,認真做好衛片內業工作,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了核查數據及違法查處有關數據,並嚴格進行內外業核查,逐宗審查衛片卷宗,及時補充和完善相關資料,卷宗資料收集齊全,順利通過省廳檢查組和國家土地督查濟南局的驗收。嚴格落實執法監察巡查制度,有效打擊違法用地行為,突出巡查重點,確保巡查質量,嚴格巡查登記,落實巡查責任,切實做到了對各類土地違法行為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在堅持執法監察巡查的同時,加大對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切實做到預防為主、查防結合,2010年,共立案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50起,下發處罰決定35起,上報市局重大違法案件15起,查處率100%。
【信訪工作】2010年,梁園分局採取局領導接待日制度、班子成員包案責任制、信訪過錯責任追究、重大案件聯合辦案等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信訪工作,確保了信訪大局穩定。尤其在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期間,對涉土信訪案件進行重新摸排,並要求各國土所堅持24小時值班,保持通信聯絡暢通,實行穩定信息「日報告」、「零報告」制度。2010年,共接待群眾來訪32起48人次,所有信訪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結案率98%。
(李宏濤)
『叄』 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怎麼樣
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梁園分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商丘市國土資源局如何加強管理窯廠的辦法
還是要屬地管理的原則,接受上級部門以及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
『伍』 虞城縣國土資源局
虞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黃河故道南側,豫、皖、魯三省交界處,行政隸屬商丘市,為傳統農業縣。地處北緯34°00′~34°37′,東經115°40′~116°12′之間,南北長67.6公里,東西寬47.5公里,面積4356.59公頃,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全縣人口107.09萬人,是河南省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區。
劉遠林 黨組書記、局長
馬莉 副局長(女)
耿建設 副局長
謝紅傑 副局長
薛根全 紀檢組組長
劉遠林簡介:漢族,196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80年3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入黨。2007年12月至今任虞城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內設辦公室、地籍股、人事股、耕保股、窗口辦、建設用地股、規劃股、監察股、信訪股、土地利用股10個股室和監察隊、測繪隊、評估所、土地整理中心、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土地交易中心6個二級機構。下轄張集、喬集、劉集、田廟、利民、賈寨、古王集、大楊集、鎮里固、稍崗、李老家、城郊、城關、鄭集、大侯、聞集、站集、谷熟、芒種、店集、沙集、杜集、黃冢、界溝、營廓、劉店等26個鄉鎮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總面積154356.59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8751.68公頃,園地5039.00公頃,林地14594.75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407.0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4755.55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064.85公頃,其他土地433.7公頃,基本農田85630.78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86%。
【耕地保護】認真做好了國家耕地保護檢查的迎檢工作,對基本農田保護牌進行了維修,在高速路口、國道、省道等醒目位置製作了大型耕地保護宣傳標語。認真落實了縣、鄉、村三級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並逐級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級領導的責任,將目標完成情況納入了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全縣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85630公頃以上。認真做好了站集鄉、店集鄉等4個鄉鎮和古王集鄉等兩個鄉鎮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掃尾工作,並積極報請省、市驗收。認真做好2007年、2008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工作。項目區規模2602公頃,總投資3454.37萬元,涉及城郊鄉、李老家鄉、稍崗鄉、古王集鄉4個鄉鎮29個行政村。該項目於6月24日開工建設,主體工程已完成。認真做好了2010年補充耕地和2010年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項目的可研、立項和上報工作。補充耕地項目位於賈寨鎮境內,項目規模3960畝,投資500萬元,新增耕地2680畝;新增費項目位於利民鎮、李老家鄉、稍崗鄉境內,項目規模32000畝,投資3340萬元。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切實做好規劃修編工作,縣、鄉規劃修編方案分別經省、市政府批准實施。結合新農村建設,認真編制了稍崗鄉黑劉村等26個試點村的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其中16個村的綜合整治規劃報市審批。
【土地利用管理】完成了全縣城鎮土地基準地價更新調整工作,通過了專家成果驗收,為規范虞城縣土地市場奠定了基礎。建立健全了土地出讓底價集體決策制度,虞城縣政府成立了由法制辦、監察局、財政局、國土局等單位組成的地價領導組,所有土地出讓底價都由地價領導組集體研究。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規范了破產企業和搬遷單位土地處置行為,破產企業和搬遷單位土地由縣政府統一收回,交土地收購儲備中心進行儲備後,再適時投放市場,以「招拍掛」形式進行出讓,扭轉了過去破產重組和搬遷單位亂處置破產企業土地的局面。積極培育土地市場,加強了對競買人的資格審查,規范土地出讓行為,建立健全了國有土地使用權網上公開出讓系統,所有經營性用地實行網上公開出讓,共公開出讓土地29宗1170畝,成交價款3.5億多元。
【地籍管理】扎實開展了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全縣農村外業調查工作已結束,建成了內業資料庫並報國土部備案。組織100餘人的調查隊伍,分成15組,逐戶進行調查,完成縣城區19360宗地調查上圖工作。認真搞好土地登記發證工作,共發放國有土地使用權證56本、國有土地他項權證2本。搞好土地測繪工作,共測量土地3000多畝,制圖40幅,認真做好地價評估工作,共評估土地29宗1170餘畝。
【建設用地管理】積極為京九鐵路電氣化改造、連霍高速公路拓寬、新建路拆遷等項目做好規劃調整、農用地徵收、土地調查等工作,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積極組織了5批城市、2批鄉鎮、1批城市補辦、2批鄉鎮補辦共10批3000餘畝建設用地的報批工作。為虞城縣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20個建設項目供地21宗900多畝。認真開展了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專項清理工作,按照《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土地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商丘市國土資源局的統一部署,對2000年以來經省政府批復的土地進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土地44宗165.7009公頃。截至2010年底,處理40宗160.607公頃,妥善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積極開展了存量土地盤活工作,共盤活縣建行、農發行、國稅局、地稅局、勞動局辦公用地等存量土地9宗140餘畝。
【執法監察】認真開展了2009年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整改工作,對該縣涉及的28個圖斑365.1畝各類用地,分類依法進行了處置。對5宗違法用地進行拆除,拆除建築物4100平方米,涉及土地面積41.9畝,復耕土地31.79畝。藉助衛片檢查的時機,在全縣開展違法違規用地治理整頓,要求每個鄉鎮至少拆除違法用地5宗以上,全縣共拆除違法違規用地140多宗,拆除建築物5000多平方米。按照人事並處的原則,啟動了問責機制,拆除整改不力、進展緩慢的6名鄉鎮主要領導被警示約談,1名鄉鎮主要領導被降級使用,1名國土所所長和1名國土所副所長被免職,1名國土所副所長被行政記大過,留職查看。省國土資源廳土地衛片檢查領導組對該縣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給予了肯定。加大土地執法力度,堅持日常動態巡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開展了違法違規用地整治等行動。縣、鄉、村層層簽訂了土地執法目標責任書,轄區出現新的違法用地,鄉、村主要負責人要自動引咎辭職。2010年共有效制止土地違法行為467起,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136宗,依法拆除違法違規建築29間。
【信訪工作】認真做好土地信訪工作,共接待來訪群眾16批356人次,辦理領導批示件6起,每月17日在組織各單位認真收聽市行風熱線節目的同時,積極做好縣行風熱線上線工作,認真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辦理行風熱線4起,按期上報,辦結率100%。
(許功良)
『陸』 我是河南商丘市梁園區的家是農村的想在自己地里蓋雞舍搞養殖,鎮上土地管理所搞雙違的不讓蓋說上邊規定地
根據農業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下發的國土資(2014)127號文件規定,只要擬建設養殖場用地屬於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經本人申請、村委會同意和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後,由國土資源局和農業委員會備案。如果鎮國土所不讓蓋,可以找鎮政府或者縣級國土資源局。
『柒』 商丘市國土資源局
商丘市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3°47′,東經114°57′~116°39′,東南與安徽省淮北市、阜陽市及宿州市相連,北與山東省菏澤市接壤,西、西南與本省的開封市和周口市毗鄰。轄梁園、睢陽二區,虞城、夏邑、民權、寧陵、柘城、睢縣六縣,永城一市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市總人口820餘萬,是全省第四人口大市。商丘市委、市政府駐睢陽區。
彭顯文 黨組書記、局長
聶世建 黨組副書記、調研員
王明欽 黨組成員、調研員
王玉玲 黨組成員、調研員(女)
馬召軍 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永健 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明勇 黨組成員、副局長
孟祥才 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馮業茂 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東 黨組成員、副調研員
彭顯文簡介:河南淅川縣人,在職研究生,中共黨員。1988年1月~1989年5月,任河南省地質技工學校團委書記;1989年5月~1998年4月,任河南省地礦廳直屬機關團委書記;1998年4月~2000年5月,任河南省地礦廳政治部副主任;2000年5月~2008年1月,任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副主任;2001年12月~2004年5月,任尉氏縣委副書記;2004年5月~2007年12月,任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信訪辦主任;2008年1月~2009年9月,任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調研員。2009年9月,任商丘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商丘市國土資源局轄睢陽區、梁園區、開發區3個分局,對虞城縣、夏邑縣、民權縣、寧陵縣、柘城縣、睢縣、永城市國土資源、地礦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地方黨委政府協管),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共有幹部職工2800多人。局機關內設辦公室、財務科、人事教育科、用地審批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規劃科、耕地保護科、地質礦產科、地籍科、測繪科、政策法規科、執法監察科12個科(室),市土地監察支隊、市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市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中心為市國土資源局直屬管理的事業單位。
【土地資源】2010年土地變更調查數據匯總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商丘市土地總面積為16055330.5畝,全市農用地面積12725750.25畝,建設用地面積2982906畝,未利用地面積346674.75畝;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79.3%、18.6%、2.1%。其中,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0625861.40畝,園地面積210908.70畝,林地面積1171148.10畝,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面積3.75畝,交通用地(農村道路)面積340062.30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坑塘水面、溝渠)面積363198.90畝,其他土地(設施農用地、田坎)面積14567.10畝。建設用地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2762948.10畝,交通運輸用地(農村道路除外)面積160434.30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水庫水面、水工建築用地)面積59523.60畝。未利用地中,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坑塘水面、溝渠、水庫水面,水工建築用地除外)面積339001.35畝,草地(其他草地)面積3288.75畝,其他土地(設施農用地、田坎除外)面積4384.65畝。
【耕地保護】一是加強了對耕地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其他局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2011年度耕地保護工作領導組和耕地佔補平衡工作領導組。二是積極申報土地整理項目。據統計,全年共申報省級新增土地整治項目6個,爭取建設資金1.35億元,建設規模7940.87公頃;並申報了涉及商丘轄區內的柘城、寧陵、睢縣、民權四縣,建設總規模250萬畝,總投資30億元的豫東平原基本農田整治重大項目。三是加大了補充耕地儲備力度。通過量化年度補充耕地任務、建立督查通報制度、將補充耕地項目納入年度責任目標考核等方式,加大了對補充耕地儲備工作督導力度。全年共完成6個批(次)的補充耕地項目,可用於耕地佔補平衡699.9935公頃,保障了全市新增建設用地報批的需求。四是努力實現耕地佔補平衡。2010年,商丘市經國家、省、市政府審批徵收或農轉用佔用耕地的建設用地項目共76個批(次),共佔用耕地1432.834公頃,補充耕地1432.834公頃,全部實現了先補後占,連續11年確保了全市耕地保有量的動態平衡。五是加強日常管理。全年共下發、轉發8個規范性文件,對全市加強補充耕地質量建設、加強占補平衡監管等工作提出了規范性要求。同時,制定了土地整治項目具體控制指標,並會同技術協作單位,制定了配套設施圖集,樹立了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統一形象。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2010年,商丘市被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2010〕162號文件)列入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試點市,成為全國8個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試點之一,是河南省唯一的市級試點。全年,全市8個批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實施規劃得到省廳批復,下達掛鉤周轉指標238.2187公頃。先後完成了市、縣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並得到省政府審批。在此基礎上,全市182個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在全省率先批准實施,市、縣、鄉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全面完成,為商丘未來10年經濟社會發展留足了用地空間。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土地收益實現歷史性突破。2010年,全市共供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1.58萬畝,實現土地收益58.29億元,為2009年全年土地收益的近四倍,其中市本級28.21億元,其他六縣一市30.08億元。每個縣(市)均突破3億元大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二是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全市長達11年的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共有3.4萬畝,截至2010年底,共妥善解決3萬畝,另外約4000畝已納入政府儲備。三是強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嚴格控制各類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標准。凡建設項目用地單位申請用地面積超過國家、省有關控制指標的,堅決核減用地面積。同時,組織實施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創建活動。制定下發《商丘市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創建活動實施方案》,成立商丘市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創建活動的基本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機制。四是加大盤活土地力度。全年市轄區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6299.7畝,其中依法收回並處置的低效利用土地、破產企業土地1085.207畝;劃撥土地補辦出讓手續後開發建設的502.709畝;處置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14711.8畝。五是積極推廣建設使用標准化廠房。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累計建成標准廠房441.9977萬平方米,累計入駐企業824家。六是加大土地收購儲備力度。2010年,全市土地儲備中心庫存土地1458.71畝,可公開進行出讓土地722.248畝,可實現土地收益4.3億元。
【地籍管理】2010年,商丘市國土資源局嚴把用地發證關。一是按照國家四部委工作會議精神,對市本級已辦理的土地登記檔案進行自查自糾,逐宗登記造冊,形成調查報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完善。同時,要求全市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依照以上方式進行認真自查自糾;二是圓滿完成全市已取得土地登記上崗資格證人員教育培訓、考核和續期工作;三是相繼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調查全市9個縣(市、區)「批而未用」土地的核實檢查、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全國「一張圖」工程建設外業調查成果修正、標准時點統一更新成果國家級內業核查後的復查、農村調查成果驗收的各項准備工作、2009年度變更調查工作和全市城鎮地籍調查工作。截至2010年,全市控制測量、細部測量和權屬調查工作已全部結束,共完成調查面積155.55平方公里。其中梁園、睢陽、夏邑、永城、寧陵5個縣城所在地城鎮地籍調查成果已通過省級階段性預檢。完成了部分縣建制鎮地籍調查成果階段性驗收工作。根據省廳授權,按照工作計劃,市調查辦組織相關人員組成專家組,完成了5個縣(市、區)建制鎮地籍調查成果的驗收工作。據統計,全年全市本級共辦理國有土地登記發證352宗,其中分割登記223宗,出讓登記129宗;辦理土地抵押登記30餘宗,注銷土地抵押登記90宗。
【建設用地管理】全年,共組織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審核各類建設用地報件88個批次(宗),面積29738.84畝,其中:農用地22979.45畝(耕地20102.43畝)。對項目用地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改過去的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查。對有特殊要求的項目,開辟「綠色通道」,並派出專人持件運轉。相繼完成了省關注的雙千工程「香雪海」、「娃哈哈」、「華盛坤包裝」、「辰龍紡織」、「國葯集團」、「中牛集團」、「深安電子」、「京隴鋁業」;市政府關注的「閼伯路華商社區」、「軍分區民兵訓練基地」等項目和納入「市政府2010年十大實事」的「市殘聯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連霍高速擴建單體工程先行用地」等一大批招商引資、工業、民生項目的用地申報工作和博物館、宋都花園、閼伯家園、里仁小區經濟適用住房等項目的前期材料組織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建設用地的批後監管工作。一是市政府起草了《商丘市建設用地批後監管辦法》,完善了建設用地批後公示制度、批後監管台賬制度、跟蹤管理卡制度、批後審查把關制度、開發利用申報制度、警示制度等,強化了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工業用地和商品房住宅用地的批後監管;二是對競得用地資格,不按時履行規定的,從嚴追究企業在「招拍掛」過程中的違約責任;三是主動聯合監察局對不按合同約定繳納土地出讓金的企業採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進行追繳,並加收滯納金。對經催繳仍不繳納土地出讓金的企業取消競得資格。
【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改革實驗區建設啟動】9月2日,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副市長賈瑞琴親赴鄭州,就商丘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改革同省國土資源廳領導進行了專題會商。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啟生等領導對商丘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同意商丘作為全省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改革實驗區。
【廳、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9月份,商丘市政府與省國土資源開發投資管理中心在鄭州簽訂戰備合作投資框架協議,意向投資20億元用於商丘土地收購儲備、舊城改造、地質找礦及新農村建設等項目的前期融資。
【機構編制實現新突破】在市、縣政府精簡機構體制改革中,商丘市國土資源局土地監察大隊(同時更名為商丘市國土資源局土地監察支隊)、市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市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中心3個機構升格為副處級單位,增設了1個測繪科,增加了15個正、副科級領導職數和35名事業編制,並於6月18日舉了揭牌儀式。各縣、市局也相應升格,增設了機構和編制,同時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未能解決的幹部職工工資待遇問題。
【開展野外拓展訓練】7月份,市局組織機關全體幹部職工赴新鄉市萬仙山進行野外拓展訓練,各縣(市、區)局也陸續組織了拓展訓練活動,累計參加1200餘人。此活動充分激發了參訓幹部職工的潛能,增強了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和凝聚力。
【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百村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全市119個試點村規劃編制工作全部完成,實施84個,拆舊房2187戶,建新房3524戶,復耕土地2550畝。特別是夏邑縣太平鄉將全鄉35個行政村統一規劃為17個中心村和中心社區,做了整鄉推進的有益探索。
【「兩整治一改革」活動】制定出台了《廉政風險點排查和自查自糾階段工作實施意見》,成立了以局長彭顯文任組長,其他黨組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兩整治一改革」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明確專職工作人員4名,各科室和局屬單位均固定1人作為「兩整治一改革」工作聯絡員。並按照個人查、部門查、黨組織查的要求在全局范圍內廣泛開展廉政風險點排查活動,全系統填寫《個人風險點排查及防範措施表》2598份、《部門風險點排查及防範措施表》466份,復查卷宗19835份,建立復查結果台賬322個,製作風險卡14255個,形成《廉政風險點排查成果》13項46冊(包括縣(市、區)局)。同時,邀請農民、工人、企業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無黨派人士到局做客,請他們幫助排查風險點,傾聽他們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隊伍建設】基層班子建設上,先後對虞城局、寧陵局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配備,市局下屬3個分局5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任職交流,市局機關5名科長進行了交流輪崗,市局機關和各縣(市)局共選拔了11名副科級幹部。建立了涵蓋幹部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情況、思想狀況、工作狀況、身體狀況等方面的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副科級以上幹部電子動態管理檔案。同時,對全市11個縣(市、區)局89名班子成員和副科級幹部逐一進行了面對面座談,深入了解每個幹部的真實思想情況。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上,全年共投入基層所硬體建設資金近千萬元。民權局給基層所購置了20台執法巡查車輛,虞城局、民權局解決了基層所人員工資由自收自支全部轉為政府財政全額預算管理的問題。睢縣局執法大隊人員經費也由差額預算管理變更為全額預算管理。全年市局和各縣(市、區)局以集中培訓、以會代訓、業務考試、法規知識競賽等方式培訓幹部職工5000餘人次,85%以上的基層所達到省廳規定的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全市16個優秀基層所、24個先進基層所、10個標准所受到省廳表彰獎勵。
【打擊粘土磚瓦窯廠】2010年度,全市共拆除死灰復燃粘土磚瓦窯廠39座,復墾窯廠佔地987畝,其中恢復耕種土地552畝,整理成林果用地123畝,水面養殖用地312畝。窯廠用地復墾比率達90%以上。
【礦產資源】商丘市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建材、鐵礦、高嶺土、地熱、礦泉水等十多種礦產資源,是我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煤炭是商丘市優勢礦產,主要分布在永城、夏邑、柘城。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一二疊系,探明儲量為33.546億噸(其中含天然焦炭5.93億噸),面積2056平方公里,煤層埋深200~1200米,可采厚度為6~8米,遠景儲量約100億噸。近南北向的永城隱伏背斜是控制永夏煤田展布的主體構造。煤質為特低硫、特低磷、低灰分、高發熱量優質無煙煤。煤田緊靠華東工業區,交通便利,井田集中,儲量豐富,煤質優良,宜建大型礦井。另外,商丘市其他探明儲量的礦種有石英斑岩(1048萬噸)、大理石(25.87萬噸)、磁鐵礦(902萬噸)、礦泉水等6種。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度,商丘市國土資源局加大了對各礦山企業的管理力度,全市各礦山企業持證開采率達到100%,礦山企業儲量報告擁有率達到100%,全市礦山企業全部設立了采礦權標識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良好,礦業經濟呈良性發展態勢。全年為蘭鄭長成品油管道工程、鄭徐客運專線工程等20餘個重點工程提供了壓礦咨詢和審查工作,保證了重點項目順利實施。編制完成商丘市201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組織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20餘次300餘人次,發布氣象預警預報12次,製作警示標志牌63塊,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共3000餘份,刷寫宣傳標語50餘條,成功預報地災22起,組織搬遷避讓人員282人,避免傷亡人員366人,避免經濟損失83.6萬元。完成塌陷區綜合治理面積2150畝,其中恢復耕地1505畝,魚塘645畝。搬遷村莊6個,搬遷人口1600人,投入資金2260萬元。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已全部結束並在全省率先通過部、省驗收;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全部完成,9個核查礦區報告編制已通過省廳初審。
【礦政管理】2010年度,全市累計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1.129億元,同比增長12.9%。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繳存9055萬元(已累計繳存保證金1.6287億元),均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8月27日,省國土資源廳下發了《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2009年度全省礦山儲量動態檢測工作檢查情況的通報》,對商丘市的儲量動態檢測工作進行了通報表彰。至此,商丘市已連續三次獲此殊榮。
【執法監察】2010年,商丘市國土資源局進一步加大了執法監察力度,全年全市共發生各類土地違法案件169起,及時制止54起,涉及土地面積111.49公頃,立案率、結案率均為100%。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全面完成。對衛片監測涉及的違法違規用地問題,商丘市高度重視,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全部進行了依法處理,立案率、查處率、處理率均達到100%。共收繳罰沒款2123.97萬元,沒收建築物9.416萬平方米,拆除建築物、構築物面積6.627萬平方米,復耕土地面積375.85畝;申請法院強制執行79起;移送司法機關24人,落實18人;提出黨紀政紀處分建議46人,落實9人。並於2010年12月順利通過省國土資源廳檢查驗收。
【信訪工作】信訪工作穩定有序。涉土赴京進省上訪量大幅下降,共發生赴京訪3起、進省訪6起,與2009年相比分別下降87.5%和57.1%,受理上級批辦、交辦、轉辦信訪案件6起,全部按時回復,辦結率達到100%。對每起交辦案件均實行市、縣局領導親自包案。市局全年共接待群眾來訪198批473人次,批辦、交辦、轉辦信訪案件22起,受理復查案件4起,結案率100%,群眾滿意率90.6%。3月份,被商丘市委辦公室評為2010年度民意快線工作先進單位;9月份,被商丘市委維穩信訪領導組表彰為「全市社會矛盾化解百日競賽活動先進集體」。
『捌』 商丘市國土資源局所有所有領導的照片有嗎
到國土局看他們的政務公開欄里應該有。或者進入他們網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