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資訊 > 玲瓏旗袍在哪個城市

玲瓏旗袍在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2025-09-30 20:58:11

1. 旗袍是從什麼時候流行的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國時尚前沿上海開始流行,後迅速風靡全國。1929年4月,民國政府將旗袍定為國服。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歷史文化

民國文化女性的名字,總伴隨著她們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吳健雄、吳貽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張愛玲、林徽因、蕭紅和丁玲等。

珍貴文化遺產——蘇州評彈的女演員的服裝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傳統說唱藝術如大鼓和評書等也多以旗袍為女演員傳統服裝。

歷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華裔小姐,亞洲小姐和廣州西關小姐選舉中,她們期間或最後必定會穿旗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旗袍

2. 回憶舊上海的「旗袍盛事」

金泰鈞,上世紀30年代出生於上海,14歲進入老鴻翔,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回憶起那時候的「旗袍盛事」,滿頭華發的他,臉上浮現出一絲溫暖。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盛事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鴻翔公司的嫡傳後代,盡管已是滿頭華發,但每每講述起那段歷史,76歲的金泰鈞的眼神里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鴻翔是中國人的驕傲」,解放前上海就有自己的服裝品牌,而當時來鴻翔定做衣服的都是政界、文藝界的名人。14歲進入鴻翔,金泰鈞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辦公室在南京西路上,寬敞而明亮,和他一起辦公的還有一位猶太籍設計師,還有一位試衣模特,金老先生的座位就在落地玻璃窗旁,轉眼就能看到窗外的商鋪和人群。拿著粉筆,從畫、到剪,60年過去了,這些過程依然沒有變。「時裝特別講究造型立體感,男裝一般裁剪完就可以了,而按照規矩,女裝樣版完成後,還需要簡單的縫合,製成樣衣。」通常的裁縫一天可以做兩套,做完之後讓模特試穿,然後進行修正。「我們常常第一天做完後,第二天回來再檢查,主要是看細節是不是到位。」從製作工藝上看,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逐步發生了變化,袖口、掛肩改小了,腰部、下擺、胸部位置都收緊了,但是長度都還在小腿以下。此外,裁剪的結構,也從平面變成立體的了。說到這里,金泰鈞伸手比劃了一下:「以前,放在桌子上能攤平的,現在是放不服帖的,最特別的是,當時的旗袍增加了胸省,類似於打了蓋,這是很有標志性的,因為在此之前的女性都是束胸,緊緊綁著胸部,而上世紀30年代受到外國文化影響,女性開始突出胸部曲線。」電影明星紗廠女工都穿旗袍30年代的上海已經非常接近國際時尚,能看到國外的Vogue、Harper's、Bazaar等時尚雜志,還有原版的裁剪書,以及正在上海風靡的好萊塢電影。下班之後,金泰鈞常常提早到電影院,找個沙發坐下,一邊悠閑喝茶,一邊觀察來往客人的穿著,電影里國外演員的服飾裝扮,他會特地記下,回家再把款式畫出來。以前的上海,中西裁縫都是分開的,旗袍本來是中裝裁縫的專利,但是由於旗袍消費量實在太大,越來越多的做西式服裝的專店也開始做旗袍,老鴻翔也是如此。「主要還是為了方便顧客,因為很多人都是裡面旗袍,外面穿西式的外套,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的時候,旗袍已經完全西化,延伸為現在的式樣,當時的名稱為改良旗袍,也叫中西式旗袍,不像現在統稱旗袍。」旗袍消費量大到什麼程度呢?金老先生說:「幾乎所有年齡的女人都穿旗袍,包括小學生,當時的旗袍有棉的、皮的,各種材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穿。穿旗袍的不僅是有錢人家,當年,上海的紗廠女工也都穿旗袍多,因為這樣比較涼快。」考究的人家在結婚的時候,也一定會換幾套旗袍穿。金老先生回憶起自己結婚時候,愛人除了兩套禮服之外,中間還換上了4件旗袍,分別綉著梅蘭竹菊的圖案。愛人一直穿旗袍,直到解放。鴻翔師傅按營業額提成做鴻翔的工人是一份十分誘惑又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大半的營業員都會說流利的英語,他們先要接受3—7年的培訓,學會裁剪、縫紉,成績合格後才能做營業員。收入是按營業額提成算的,如果賣出100件衣服,那麼月收入就相當於4.5件的價值。如果換到現在的行情,如果每件服裝售價2000元,那麼營業員的凱友陸月收入就是9000元。

在老鴻翔,有一個小組就是負責專門做旗袍,金泰鈞清楚記得那個巧手張師傅,率領6-7人的小隊專門攻克旗袍。「在盯頃鴻翔做衣服,價格很高。」一般的顧客,如果專門做旗袍,會去外面的小鋪子,那時候大部分的小裁縫店都是一個師傅帶幾個學徒的形式,通常沒有像樣的門店,很多時候是提供上門服務。而來鴻翔做旗袍的多是有錢人家,他們通常會配套著做,比如做一件大衣,再加一件旗袍。「當時做一件長大衣,光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就有20.2元,還不包括面料,所以一件大衣的工錢至少50元,而旗袍價格大概在10-20元,外面的小裁縫店可能只需要4-5元。」雖說在老鴻翔做一件旗袍的價格翻了外面小店幾個跟斗,但那時有一種觀念一直存在,做旗袍不去龍鳳或者鴻翔,那是掉身價的。從做裁縫的父親這里,金泰鈞學告伍習到了扎實的裁剪技藝。他認為裁剪和設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脫離裁剪與工藝,不可能成為好的設計師,設計師光會畫圖是不行的。」當時中國的裁剪技術已經非常了不得。金泰鈞回憶,有一個英國人前來應聘做裁剪師,還出示了自己在英國獲得的專業文憑,要求工資是鴻翔師傅的三倍,金泰鈞拿了兩張同樣的設計效果圖,讓洋裁縫和鴻翔師傅同台競技,結果鴻翔師傅早就做完了,洋裁縫還在那邊埋頭畫圖。量體步驟:全身上下36處旗袍一定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然而隨著批量化時裝的沖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目前,傳統的旗袍製作技藝已瀕臨失傳,很少有人再能穿到由傳統工序製作而成的旗袍了。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身著20多套旗袍、裊裊婷婷的身影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像一陣風吹動人們心中對美的渴求,一襲旗袍總能穿出百樣風情。從那時起,旗袍店又扎堆似的遍地開花。雖然申城街頭不乏旗袍制衣店,但在上海藝術研究所的專家看來,真正的旗袍一定要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以這個標准來看,許多旗袍店的做法明顯過於粗糙。鴻翔的老裁縫金泰鈞也告訴記者,常見的裝飾法主要有鑲、滾、嵌、盪、盤、綉、貼等幾種,這和現在使用的手法幾乎完全接近,比如有一種花式叫做如意頭,就非常有技術含量。「我看見過手工最好的衣服,大概有200多個『如意頭』來裝飾,但現在估計已經沒有人會做了,非常可惜。」「旗袍裁剪適體、做工精良、裝飾獨特,最是講究量體裁衣和手工技藝,但因工藝精巧、耗時長久而受到現代成衣化發展的沖擊,傳統工藝已瀕臨失傳。」高春明這樣說道。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張黎明表示,「要保護的並非旗袍本身,而是其製作工藝。我們再不注意對技藝進一步傳承和保護的話,幾年之後,這些就永遠找不到了。」據了解,為旗袍製作工藝「申遺」的包括上海藝術研究所和「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上海龍鳳中式服裝等單位,最後結果將於6月9日「文化遺產日」揭曉。此外,上海藝術研究所專家也正趁此次「申遺」的機會,再次梳理旗袍的發展史。這交織著近代與現代歷史轉型時期社會風尚、審美心理、文化習俗的旗袍,將通過日後舉辦大型旗袍服飾展的方式,向市民展示蘊涵其中的悠悠文化。據介紹,旗袍原是清朝的旗人著裝,立領、右大襟、下擺開衩等特點,非常適合東方人的體形特徵。而旗袍的發揚光大,則是和上海聯系在一起的。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高春明稱,旗袍因「旗人之服」而得名,雖然出現在北方,但「發祥地」卻是上海。上世紀20年代,經過改良之後的旗袍在上海女性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吸納了西式立體剪裁方法,特別加入了連衣裙、晚禮服等巴黎時裝元素,顯示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和曼妙身材,此時,這種旗袍與最早滿族的寬大袍服已是大相徑庭,除保留原有旗袍的核心元素外,在裁剪、裝飾、質地、趣味上的創新,已使古老的服裝如鳳凰涅槃般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隨著設計和手藝的不斷改進,旗袍樣式日益繁多。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一批電影明星,以及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各大報刊雜志的文化傳播中,無一不是以旗袍作為重要元素,無形中大大推動了海派旗袍的發展,甚至風靡全國,幾乎成為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此後,加上社會審美觀念的變遷和生活節奏的變化,旗袍漸漸淡出人們的日常服飾,僅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場合下露露臉,但高貴、典雅的氣質象徵則一直延續了下來。

3. 旗袍作為最能展現中國女性之美的服裝,它的起源是什麼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

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級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

(3)玲瓏旗袍在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旗袍面料的選擇:

旗袍選料是很廣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選擇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色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貢緞、提花布等薄型織品;自製的短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春秋季可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

這些織品雖然吸濕性、透氣性差,但其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

4. 中國哪個地方盛產旗袍

長三角的上海、蘇州、杭州、南京

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
經過多年的修正與改良,旗袍已經成為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美的服裝,用最中國的布料,絲綢、錦緞、提花棉,做成最中國的服裝———旗袍,穿在發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國女子身上,那種東方的美、東方的神韻,令人嘆為觀止。旗袍在這里,已超脫了一般意義上的服裝而成為一種象徵。

5. 中國旗袍發展史

旗袍起源於中國上海。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貴族的衣飾,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

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經過多年的修正與改良,旗袍已經成為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美的服裝,用最中國的布料,絲綢、錦

緞,做成最中國的服裝———旗袍,穿在發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國女子身上,那種東方的美、東方的神韻,令人嘆為觀止。旗袍在這里,已超脫了一般意義上的服裝而成為一種象徵,為什麼它會成為經典,答案也正在這里。
旗袍的美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這種由旗袍內涵所決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眾化,

同時它對穿著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這不僅僅表現在對身體的要求上,同時也表現在對穿著者內涵及氣質表現上,而且,旗袍的出現對背景、環境、氣氛要求特別講究,我們不能設想一個菜販身著旗袍腳趿拖鞋的模樣,這是對美的糟塌,我們同樣也不能接受一個身著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旗袍的美是一種距離的美,一種靜止的典雅美。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間一道絢麗的彩虹。願

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憧憬、美的風韻灑滿人 間。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封閉,還

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鳳冠霞帔,母儀天下,如果說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把婦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這里, 那麼最

能說明一切奧妙的關鍵字眼就是「表 現」。把美好的體貌表現出來的唯一媒介是好的服裝。「霓裳羽衣」也好,「鳳冠霞帔」也罷,除了對那種繁華尊貴的追求之外,無論如何也剪不掉那段渴望美麗、渴望風采浪漫。旗袍的出現或許就因為如此吧。
人類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女性的服裝也隨著歷史不斷改變。比起科技帶給世界 的巨大變化

,人體卻頑強地保持了原狀,這雖然不能算是奇跡,卻為服裝發展史、提供了可能。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

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

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

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

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

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

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

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

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

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6. 我國的旗袍最早出自哪個朝代

旗袍誕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開來,盛行於三四十年代。當時的上海是貴婦、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奢華的社交生活並追趕時髦,帶領著旗袍的流行風尚。

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因此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6)玲瓏旗袍在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旗袍文化全面的復甦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西方設計師逐漸發現旗袍的魅力並開始對其進行設計,一時間旗袍熱層出不窮,並成為中國、中國文化的一種象徵。

隨著旗袍的材質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的產生新的特色,不同質地的面料製成的旗袍具有不同的風格韻味,絲綢作為我國傳統面料,所做出的旗袍高貴、華麗,深受女性喜愛。棉布作為旗袍的常用面料,它的舒適感、以及低廉的價格被廣泛群眾所接受。

毛料製作的旗袍現在較為少見,但由於毛料天然的纖維成分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且製作的旗袍更為挺括、不沾身、光澤柔美,能表現出女性的知性美。

與玲瓏旗袍在哪個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依戀風衣代購多少錢 瀏覽:191
白色褲子配什麼衣好看 瀏覽:143
賣童裝要什麼許可證 瀏覽:830
女兒身穿旗袍驚艷亮相 瀏覽:927
旗袍美女欲與光頭比劃 瀏覽:715
皮帶鋼帶貼吧 瀏覽:377
姜黃色圍巾陪什麼顏色衣服好看 瀏覽:355
褲子有黏東西啥意思 瀏覽:927
衛衣下面鬆了怎麼修 瀏覽:98
睡衣床上美女自拍 瀏覽:134
一百條裙子最簡單的故事梗概 瀏覽:833
風騷情趣睡衣 瀏覽:610
夏天賣冬天童裝怎麼買 瀏覽:707
玲瓏旗袍在哪個城市 瀏覽:985
怎麼去除衣上粘的亮片 瀏覽:642
大領羽絨服品牌 瀏覽:316
歐洲站真絲花襯衫 瀏覽:18
高仿小雲朵童裝 瀏覽:485
一般初中校服多少錢 瀏覽:951
蝙蝠袖歐美t恤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