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褲子的繩子脫落了咋穿回去
這個其實挺好辦的,直接穿肯定是不行的,繩子是軟的嘛,你可以找一顆別頭發的鋼夾子,把繩子的一頭卡在鋼夾上,夾子是硬的,就很好穿過褲腰,從另一頭拉出就完成了
⑵ 褲子穿久了光滑發亮怎麼辦
1、褲子平放燙衣板上
先把褲子平放在燙衣板上,如果是蒸氣掛燙式的,就用褲夾把褲子夾好,掛在蒸氣架上。不管是用那一種,都要把褲子磨白的位置露出來,接著進行下一部的處理。
(2)褲子夾檔怎麼辦擴展閱讀:
褲子的基本型,可以說任何人都能穿。根據愛好的不同,前片的活褶可以變化為抽褶等。面料:可以使用一般的毛料、棉、麻織物和化纖布料等。顏色如果使用黑、灰、藏藍、茶色等,那麼同上衣搭配組合就較為容易:素雅、纖細的條格布料也可以。
布料使用量。表布140cM幅寬110cm(褲長十10cm-15cm) 90cm幅寬210cm(褲長×2+15cm-20cm)從前片開始。
從前後中心加放出來的厚度,是按臀圍尺寸的比例計算出來時,較胖體型的加放量可以稍多些,較瘓的可以少一些。膝高線可以按制圖的位置決定,如果褲長在腳跟骨以下較長、腳口較寬的褲子,那麼膝高線就要再抬高一些,這樣褲形比較好看。
後立檔線的傾斜度,是考慮了機能性而決定的。即傾斜度越大,後立檔線越長。樣板的前後立檔長之和,與測量到的立檔凈尺寸之差,就是餘量與運動量。
在正常情況下,這個差在2cm~3cm比較適當。多餘或不足時,在橫襠線上和後立襠線的上端增減。在特體的情況下,差值還是較大些比較好。制圖完畢後,把前後下襠線拼合在一起,校對一下立襠弧線是否自然圓順,如有偏差,需訂正制圖和樣板。
前後厚度大的體型:前後襠彎打褶,這是立襠弧線量不足而造成的,在前後下檔線和立檔線上追加不足量。
臀部突出的體型:由於臀部突出,朝側縫方向打斜縐,後檔便也起皺。把臀圍的不足量,從側縫和後中心放出,在後立襠傾斜度加大的同時,增加橫檔的寬度。其次加大省量,加大部分的量在側縫放出。
臀部扁平的體型:因後立襠過長,在襠彎處出現余褶。把後立檔的傾斜度變小,並減少橫檔寬度,重新連結立襠弧線。移動省縫位置。在側縫線上減去立檔向外的移動量。
大腿部向外突出的體型:因大腿部外突出較強,朝側縫的方向出現斜皺褲線也偏斜;在側縫線上追加不足量,把由此而增加的腰圍尺寸平分到兩個省縫中。大腿部的前邊突出情況也很多,那樣要把下襠線也追加不足量。
⑶ 褲子的檔深怎麼量啊
檔深是褲子橫襠線以上的長度,它的長短在穿著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直襠太短會出現夾襠。直襠太長會發生落襠,妨礙人體的活動。它的長短直接影響褲子的穿著美觀與人體的舒適度。
有兩種方法測量:
1、按人體量。坐著量,由腰部髖骨向上3-4CM量至凳面(包括腰頭)是比較常見的量法。另外一種站著量直襠的方法,首先量出褲子的長度,然後減去褲子的內襠長,在側量中顯得既快又准確,且十分方便。
2、按成品量。從橫襠縫量至腳口為下襠長,再將量得的褲長尺寸減去下襠長即為直襠尺寸。從腰上口沿垂直量至橫襠處即可。
(3)褲子夾檔怎麼辦擴展閱讀
以上的兩種方法作為一種日常測量方式,而不能用到工廠打版中,如果有在工廠做過紙樣的話,就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工廠的是沒有檔深尺寸的,只有前檔和後檔長。
2、單身的尺寸是不是合適也不是靠測量出來的,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版型和穿著效果,正確的直檔(前浪後浪)尺寸,是樣辦做好經模特穿著後,視乎效果而修改尺寸。
3、用一種方法決定檔深也不是科學的,這種方法對於新的版師來說,根本就把握不了。相同的型號,不同的款式,直檔都不是一樣的。
⑷ 歐洲版肥婆的褲子,臀圍122cm ,試身時後浪夾檔怎麼解決
裁剪的不好 腰太短 才造成後浪夾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