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0%羊毛大衣我想自己洗,應該怎麼洗
可用中性皂片、高級洗滌劑或洗衣皂泡成的溶液浸洗,洗時不要用力搓擦、絞擰。皂液溫度控制在~40℃以下, 過水時最好先用40 ℃左右溫水過幾次,再用冷水過清。為避免鹼性殘留在衣服上,可以在最後過清用的水中加幾滴醋,使毛織品顏色鮮明、質地柔軟,並有光澤。
有以下幾種情況:
1.污跡一落到上面,就應立刻清潔
如果不小心蹭上了臟東西,一定要立刻清潔,以免留下痕跡。同一種污跡,在上面停留的時間越長,越不容易被洗掉;並且,時間一長污跡滲入羊毛纖維中,清潔時必然會使勁摩擦,這樣更容易造成衣物受損。在此,我們將清潔方法分為衣物弄臟後和間隔數小時後兩種,分別進行介紹。
如果沾上果汁,應使用一條被熱水浸濕的毛巾擦拭。與其他污漬相比,這類污漬較容易被擦拭乾凈。
咖啡、茶的污漬都是水性的,先要用一條干毛巾吸。毛巾的吸水性強,污漬不易擴散。
在弄臟的羊毛大衣下方墊一條干毛巾,用另一條毛巾反復擦拭污漬。請注意,只有不斷擦拭,才能使羊毛衫中的污漬面積逐漸減小。
2.隔了幾個小時後
回到家後,立即清洗衣物上留下的痕跡。
用布沾著少量中性洗滌劑擦拭。
用沾有熱水的濕布輕輕拍打衣物,80%的污漬可以被清理干凈。然後,在用沾有少量中性洗滌劑的布進行擦拭。注意,洗滌劑不要過多。
用布沾著檸檬汁或醋擦拭。
對於不易清洗的頑漬,可以用布沾著檸檬汁或醋進行清洗。只有酸才能將經過時間沉澱下來的色素洗掉。
如果還留有部分不易清洗的頑漬,應用沾著中性洗滌劑的布反復擦拭。不要忘了,最後用清水將洗滌劑清洗干凈。
(1)羊西服外套怎麼洗擴展閱讀:
約1730年,歐洲上層社會出現男式大衣。其款式一般在腰部橫向剪接,腰圍合體,當時稱禮服大衣或長大衣。19世紀20年代,大衣成為日常生活服裝,衣長至膝蓋略下,大翻領,收腰式,襟式有單排紐、雙排紐。
約1860年,大衣長度又變為齊膝,腰部無接縫,翻領縮小,衣領綴以絲絨或毛皮,以貼袋為主,多用粗呢面料製作。女式大衣約於19世紀末出現,是在女式羊毛長外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衣身較長,大翻領,收腰式,大多以天鵝絨作面料。西式大衣約在19世紀中期與西裝同時傳入中國。
大衣,古代婦女的禮服,起於唐代。沿用至明代。宋高承《事物紀原·衣裘帶服·大衣》:「商周之代,內外命婦服諸翟。唐則裙襦大袖為禮衣。開元中,婦見舅姑,戴步搖,插翠釵,今大衣之制,蓋起於此。」
作為多種風格大衣之一的雙排扣大衣,它的起源竟然與軍事有關。它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大約18世紀初的英國皇家海軍見習船員身上。雙排扣呢絨大衣「peacoat」來自於荷蘭語「Pijjekker」,意為「coarse wool」粗劣的毛衣。在英語發音中,它的讀音逐漸變為 「pea-jacket」,再演變為如今的「pea-coat」。
這些士兵從一個港口到達另一個港口,從而影響到越來越多的歐洲艦隊喜歡穿上這種功能性外套。它的法文名「caban」來自於被阿拉伯語「gag」(斗篷,束腰外衣)所演變出來的西西里島語「cabbanu」。從此雙排扣大衣開始了它的縱橫大西洋之旅,直至1881年被美國海軍所用。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是官方海軍裝備。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切都悄然改變了。
從軍人到百姓作為軍需用品之一,雙排扣大衣的使用往往與初衷用途背道而馳。像很多國家一樣,法國也規定穿著制服或者佩戴軍隊勛章。當這些時代特徵一旦被擺脫,雙排扣大衣就立馬出現在冬日的街頭,成為一種全新的大衣風格。而且在最後幾年裡,雙排扣大衣成為了優質的大衣。
參考鏈接--網路-羊毛衫
Ⅱ 羊毛料西服沾上了油漬,已經幹了,如何快速去除明天要穿.急,在線等.
可是試試用洗潔精,最好是剛沾上油漬就塗上洗潔精,然後很容易洗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