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毛衣馬甲腋下到領口織多長
1. 毛衣馬甲後片從腋窩到領子的織法針數通常在6.5至7.5寸,對於男士則建議至少7寸。
2. 腋下開始,按照2-2-2至4-2-6的針數遞增模式,向上織13厘米。
3. 接下來,前片中間平收31針,領窩部分按照4-2-2至6-2-8的遞增模式進行,同時肩部預留20針。
4. 按照5、5、5、5的規律進行引返,編織小斜肩。
5. 袖窩部分長度通常為26厘米。領子部分,使用13號針挑起大約210針,第一圈織平針,第二圈開始織羅紋針。
6. 有的毛衣馬甲領口按照2-1-10的收針模式,收完針後餘下10針,保持針數不變繼續織至所需長度後收針。
7. 對於兩個前腋下部分,收針後開領口並鉤邊,這一步驟與彩虹背心的鉤邊方式相同。首先鉤一個10圈的圓形,領口一圈挑起112針,保持針數不變繼續織至所需長度後收針。
8. 有的毛衣馬甲在腋下額外加織8針,然後圈織身子。下擺迅速收針,領口用5.0毫米的針。
9. 編織者通常會先搞定兩只袖子,然後再繼續身子部分。由於囤積的毛線年代已久,只能將就使用,織多少算多少,共使用了13團毛線。
② 馬夾編織教程
馬夾編織教程如下:
1、准備好棒針和毛線,具體在編織中要根據馬甲需要的大小來起針。先起針2針開始織下針。
馬夾的歷史由來:
馬夾又分為外套和內衣,單穿的內衣指的是無袖T恤。西裝馬甲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為衣擺兩側開口的無領、無袖上衣,長度約至膝,多以綢緞為面料,並飾以彩綉花邊,穿於外套與襯衫之間。
1780年以後衣身縮短與西裝配套穿用。西裝馬甲現多為單排紐,少數為雙排紐或帶有衣領。其特點是前衣片採用與西裝同面料裁製,後衣片則採用與西裝同里料裁製,背後腰部有的還裝帶襻、卡子以調節松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