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也有這種情況。 你家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要是男寶寶只要把前邊加厚些就好了,不用把尿布放的太往後;要是女寶寶就麻煩點了,可以把兩邊加的寬一點,背後稍稍厚一點,但不要讓寶寶不舒服。 我家寶寶還是很有規律的,只要用心點,到時間了就把容易尿濕的地方加厚點,基本上問題不大,只是偶爾會尿濕褲子。 其實尿...布濕也沒什麼不好的,我家寶寶用了,只要及時更換不會悶的,而且寶寶也不會總是濕濕的,不舒服。(我家用的是幫寶適) 祝你的寶寶健康快樂!!
⑵ 孩子總是尿褲子怎麼辦
臨床上,我們將5歲以上的兒童夜間仍不能從睡眠中醒來排尿,且超過6個月每周總尿床次數多於3次的孩子稱為遺尿症兒童。
小兒遺尿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類,多數孩子的遺尿是功能性遺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遺傳因素。2.膀胱功能障礙。部分小兒膀胱容量較小,控制排尿的肌肉逼尿肌功能不穩定,孩子常有白天尿頻、尿急、尿濕褲子的現象。3.睡眠過深。遺尿的孩子睡眠往往很深,不易被喚醒,過深的睡眠使大腦皮層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刺激而起床排尿,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善。4.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這部分小兒夜間由於缺少正常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導致夜間尿量相對較多而遺尿。對於功能性遺尿的孩子,可對孩子進行定時排尿訓練,以建立條件反射。對於器質性遺尿的孩子則應對因治療。
另外,孩子白天玩得太興奮、受到驚嚇或喝水太多等也可導致孩子尿床,您可以先找找具體原因,不要過多責備孩子,以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很多家長想通過限制孩子晚上的飲水、夜間叫孩子起床小便、訓練孩子憋尿等方法來杜絕孩子尿床,往往收效不大。中醫認為,只要孩子的泌尿系統沒有器質性的問題,那麼,孩子患遺尿症及尿頻多與肺、脾、腎功能失調有關,其中尤以腎氣不足最多見。患有腎炎的孩子也多伴有遺尿的現象,所以家長可以給這類孩子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改善腎虛的狀況。
具體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吃胎盤粉,增強寶寶抵抗力。
胎盤,俗稱衣胞或胞衣,中醫稱為紫河車,性溫,歸肺、肝、腎經,具有溫腎、益精、補氣、補血的功效。用現代醫學手段研究胎盤,發現它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患有遺尿症、腎炎及哮喘的孩子,在冬天吃適量的胎盤粉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家長可以自己製作胎盤粉,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吃上3克左右就可以了(一個啤酒瓶蓋是6克)。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吃6克。只要堅持吃上一個冬天,孩子的抵抗力會明顯增強。具體製作方法: (1)選一個好一些的胎盤(也就是產婦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病的),一定要新鮮,腐爛變質的不能食用。(2)拿回家後先清洗干凈,然後將洗干凈的胎盤切成小碎塊,放到微波爐的盤子上,向四周攤勻,中間的地方空出來,因為那裡的熱力集中,容易烤焦胎盤。(3)選微波爐的最小火,開上幾分鍾後打開來看時,會發現有許多液體滲出,倒掉液體,繼續再用微波爐加熱幾分鍾。(4)如此反復多次加熱,直到胎盤的肉質干硬了,再拿出來放涼,放入粉碎機里打碎,裝瓶待用。因胎盤屬溫性,如果孩子吃了以後有上火的症狀,可以取1/4的蘋果,去皮切成片,加水在鍋中煮5分鍾後,給孩子喝蘋果水,能消內熱。
2.喝紅棗白果枸杞水。
紅棗5粒(切開)、白果3粒(棕色內皮要去掉)、枸杞子3粒,加水在鍋中煮10分鍾,每晚臨睡前讓孩子把食物加湯一起吃下,堅持一個冬天,孩子的遺尿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此方法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使用,若孩子吃後有上火症狀,同樣可以喝煮過的蘋果水消內熱。專門給孩子做的固元膏,也適合遺尿的孩子食用。
(4)按壓耳窩: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處有心、肺、氣管、三焦等部位的反射區,按壓15~20下,直至明顯地發熱、發燙。再按壓上邊凹陷處,此處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區,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這一治療方法需要家長有耐心,堅持幾個月,再配合食療,你一定會看到孩子身體強壯起來。
尿床的孩子普遍體虛,家長在做好以上四點的同時,還應注意下列事項:不讓孩子過度疲勞;忌食太寒及瀉氣的食物,如蕎麥、螃蟹、田螺、蚌肉、烏魚、柿子、柚子、香蕉、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薺、慈姑、蕹菜、山楂、菊花、蘿卜、金橘、金橘餅等都應少吃或不吃;少吃薏苡仁,薏苡仁性涼,利尿、消腫的作用非常明顯,所以身體虛弱者及孩子、老人不適合吃
⑶ 2歲寶寶經常尿濕褲子怎麼辦
需要家解詳細情況——否平家種情況若能孩玩興奮忘需要進行提醒;直都需要家意識訓練孩排便;
候能孩已經發排便信號自獨立排便:
1)需要家給孩更關注隨發現孩變化;
2)教孩表達自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自主排便
候能孩已經發排便信號自獨立排便:
1)需要家給孩更關注隨發現孩變化;
2)教孩表達自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自主排便
尿頻
寶寶尿頻半家尿太頻繁造尿於頻繁導致寶寶膀胱容量減少孩膀胱收縮控制足要少量尿液要快速排導致尿頻且每排尿量少
種情況需要家給孩進行憋尿訓練孩特別想尿候讓孩稍緩慢慢幫助改善
孩括約肌發展熟
般情況孩2歲左右括約肌發育熟控制便乏些孩發育稍晚些需要著急孩理所改善直沒改觀需要找醫檢查
腦神經理抑制困難孩自控制排便
針種情況需要做統訓練尤其滑板
家態度
事實2歲左右孩尿褲家反映於激烈批評孩能導致孩恐懼種情況隨愈演愈烈希望家能夠平態度面要給孩壓力
⑷ 寶寶都2歲了,心裡什麼都知道,但是每次尿尿都尿褲子上,怎麼給說都沒用,怎麼辦呢
孩子在學會自己脫褲子解大小便後,反復出現憋大便或憋小便,並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來的表現。在肛欲期,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鬆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性的體驗。所以,有的孩子從憋尿中獲得性快感,有的孩子從憋大便中獲得性快感,但是,並非每個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肛欲期表現。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肛欲期的結束,標志著孩子的性心理向著下一個階段——生殖器期邁進。這兩個月中,如果成年人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孩子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擾亂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孩子將大小便解在褲子里的次數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就出現了停滯狀態。 孩子在肛欲期的表現多種多樣,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肛欲期呢? 尿濕褲子以後 我女兒兩歲8個月,從上個月開始出現憋尿的現象, 每次憋尿的時候都表現出很緊張的樣子,臉發紅,會夾腿,撅起屁股,說想尿尿。我帶她到廁所後她又尿不出來,但轉眼又尿在褲子里,最多的時候一天尿了5次褲子。這是她尿脹的時候夾腿有性的感覺嗎? 這段時間我還經常對她發脾氣,老覺得她煩。昨天她還把大便拉褲子里了。我覺得孩子不光是尿褲子的問題,她各方面都有點倒退的感覺,最明顯的是整天叫「我是小BB」,躺在地上要我抱,還特別黏我,吃飯都要坐在我懷里要我喂,想想似乎跟她開始憋尿的時間差不多,我都有點承受不了了! 由於父母不懂得兒童肛欲期的表現,對於孩子出現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非常生氣,認為是孩子不聽話,故意搗蛋或貪玩不願意上衛生間引起的,於是開始打罵孩子,企圖讓孩子結束這樣的情況。但是,父母的打罵卻招致孩子變本加厲的「報復」——更加頻繁地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襠里。當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比如故事中的女孩整天叫「我是小BB」,躺在地上要媽媽抱,吃飯要坐在媽媽懷里,還要媽媽喂,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她希望自己回到小的時候,那時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她。孩子的退縮和反抗行為都是孩子承受不了壓力、內心在掙扎的反應。 當孩子出現了肛欲期的表現時,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干凈的褲子。家庭里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持這樣的態度:不可以羞辱、恥笑和責罵孩子,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不可以將孩子尿濕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 父母和家人的羞辱、恥笑和責罵會讓孩子產生不健康的羞恥感,形成自貶和低自尊的人格。父母也不要告誡孩子「下次記住去衛生間」,因為孩子早在肛欲期前就知道了大小便要上衛生間,現在正是他練習控制自己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上衛生間了。 在北京李躍兒巴學園,孩子在肛欲期會得到老師的關懷和幫助,孩子不會因為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子里而受到老師的責罰和羞辱,當遇到孩子尿濕褲子或解大便在褲子里,老師會平靜且不動聲色地將孩子的褲子換下,不打亂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老師在處理孩子肛欲期的表現時,不給孩子施加任何心理壓力是保證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方式。 有的孩子在沒有父母和幼兒園老師的壓力下,肛欲期也會出現過長的情況,這就需要幼兒園老師和父母運用一些情景或游戲來引導孩子。李躍兒巴學園的王麗老師是這樣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的: 點點兩歲多時開始出現憋尿的現象,剛開始孩子會憋很久,直到他憋不住了的時候就會到衛生間去尿尿。後來孩子就直接尿在褲子上。每次尿濕褲子後,王麗老師都平靜地給他換上干凈的褲子,這一過程持續了近半年。於是王麗老師開始想辦法讓孩子自己上衛生間。 一天上午,王麗老師邀請點點和她最要好的朋友小雅一起在院子里建戶外衛生間。點點和小雅很興奮,大約半個多小時,就把戶外衛生間建好了。於是王麗老師就先跟小雅說:「你們來當衛生間的管理人員吧!如果有人來上衛生間就先收費再賣門票,你發門票,點點來收費好嗎?」小雅和點點很開心地答應了。隨後王麗老師剪了方紙做門票,並規定以拍手代表交錢,拍一次手代表交一毛錢。 「哦,對了,趁其他小朋友還沒發現我們的游戲,我們應該先試試衛生間,每個人先上一下,別人如果看見我們上了,肯定就願意來了。」 王麗老師對點點和小雅悄悄地說。 小雅很爽快地就上衛生間了,看見自己的好朋友上衛生間,點點也開心地跟上。就這樣,沒等其他小朋友來,她們倆玩著就上了兩三次衛生間。後來巴學園的孩子都來光臨這個新建的戶外衛生間,小雅發票,點點收費,兩人開心地忙碌著。那天,點點半年多來第一次沒尿褲子,這樣的游戲王麗老師協助她倆玩了三天,這三天里,不管是室內還是戶外,點點都開始主動地去上衛生間了。從第四天開始,點點就完全可以不用協助,很自然地告別了尿褲子,因此,巴學園流行起了戶外衛生間。 我摸到了黃金 記得我的兒子3歲時,剛上幼兒園不久。有一天先生去幼兒園接他回家,到幼兒園後兒子告訴先生:「爸爸,我的褲子濕了。」先生帶兒子到衛生間,以為他要小便,就站在便池旁等。兒子一動不動,先生也沒有多想,以為兒子尿濕褲子,就將手伸到兒子褲子里摸,想看看濕到什麼程度,結果摸了一手的大便。先生沒有生氣,反而大笑著對兒子說:「哈哈,你看我摸到什麼了,黃金啊!」父子兩個高興地回到家,先生給兒子換洗干凈後,兒子就自己玩去了。時隔半個月,兒子又故伎重演了一次,先生依然大笑:「我又摸到黃金了呀!」和前次一樣對兒子沒有半句責備。我們也沒有因此告誡兒子以後要記得上衛生間之類的話,沒有將這個事情當回事,後來沒有再出現這類事情了。現在我才知道那是兒子的肛欲期。 後來和先生回憶起這件事,我贊揚他的做法很偉大,在10多年前就能夠做到保護孩子的自尊,那聲大笑和摸到黃金的說法讓兒子完全放鬆,不會因為將大便解在褲子里害怕被爸爸責備而緊張。我問先生當時為什麼說笑,先生告訴我:「孩子還小,不小心解大便在褲子里很正常呀!兒子已經怕老師批評,也不知道大便在他褲子里多長時間了,好可憐啊,我為什麼還要責備他呢?我要讓他快樂一點,就這樣逗他,讓他高興。」我慶幸兒子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的肛欲期得以順利度過! 朋友約我喝茶,談及她兒子的憋大便問題。孩子憋大便的情況已經近一年了,目前是3~5天解一次大便,最長的時間是7天才解便。起因是孩子3歲剛進入幼兒園時,看到班裡有小朋友將大便拉在了褲子里,老師的處理的方式在孩子心裡形成了陰影。於是,在一次將大便解在褲子里後,孩子就開始了對解大便的恐懼,憋大便就此開始。 最初孩子憋大便的時間很長,大便太干,解便就很困難。情況持續兩周後,父母認為孩子是便秘,就熬中葯給孩子喝,但沒有效果。孩子仍然2~3天才解一次大便,每次都是憋得不行瞭然後解在褲子里。 父母又給孩子使用開塞露和肥皂塊塞肛門,想通過刺激肛門來使孩子解大便。每次給孩子塞肛門他就害怕,老躲著父母,憋大便的時候也不讓父母發現。一個月後,父母停止了使用開塞露和肥皂塊,改讓孩子每天坐馬桶,不管孩子是否想解便都要坐一次馬桶,結果孩子每天像完成任務一樣,直接坐在馬桶蓋上兩秒鍾就起來了,還高聲叫道:「我今天已經坐了馬桶啦!」這樣反復折騰了半年多,孩子的憋大便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後來,朋友將孩子轉到一個理念較好的幼兒園,孩子在這個幼兒園很快樂。在對待孩子憋
⑸ 小孩兩歲半了,還老尿褲子該怎麼辦
兩歲多的寶寶還尿褲子怎麼辦 寶寶已經2歲多了,可是還是會經常尿褲子,有時候一天會尿濕好幾條褲子,爸爸媽媽很苦惱,遇到這種情況正常嗎?怎麼辦? 情況分析 需要家長了解詳細情況——是否平時在家也是這種情況。若不是,那麼可能孩子玩得興奮忘了,需要進行提醒;如果一直都是這樣,就需要家長有意識訓練孩子排便; 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孩子已經發出了排便信號,但自己又不會獨立排便,那麼: 1)需要家長給孩子更多關注,隨時發現孩子的變化;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子自主排便。 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孩子已經發出了排便信號,但自己又不會獨立排便,那麼: 1)需要家長給孩子更多關注,隨時發現孩子的變化;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子自主排便。 尿頻。 寶寶尿頻多半是因為家長把尿太頻繁造成的,把尿過於頻繁,會導致寶寶膀胱的容量減少,而孩子的膀胱收縮控制不足,因此只要有少量尿液就要快速排出,導致尿頻且每次排尿量很少。 此種情況就需要家長給孩子進行憋尿的訓練,在孩子還不是特別想尿的時候,讓孩子稍緩一會,慢慢幫助改善。 孩子括約肌發展不成熟。 一般情況下孩子2歲左右時括約肌發育就會成熟了,可以控制大小便,但也不乏有些孩子發育稍晚一些,這時不需要著急,孩子生理成長之後就會有所改善,當然如果一直沒有改觀就需要找醫生檢查。 腦神經生理抑制困難,孩子自己無法控制排便。 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做感統訓練,尤其是滑板。 家長的態度。 事實上,2歲左右的孩子尿褲子是正常的,如果此時家長反映過於激烈批評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恐懼,那麼這種情況也會隨之愈演愈烈,因此,也希望家長能夠以平和的態度面對,不要給孩子壓力。
⑹ 幼兒園小孩子尿褲子應該怎麼處理
給孩子准備易穿脫的褲子
不給孩子穿得里三層外三成,讓他行動不便,又急又慌必定自控不好。杜絕好看卻難脫難解的背帶褲,松緊褲是最佳選擇。
尋求老師的幫助
讓老師在午睡前或活動前提醒並陪伴孩子上廁所,老師溫和的態度和鼓勵的神情會讓孩子慢慢放鬆心情。
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
不妨與老師溝通,讓寶寶自己將尿濕的被褥、衣物放到洗衣籃或塑料袋裡帶回家,甚至可以鼓勵寶寶參與到家長洗刷衣物被子的過程中來,讓他正視自己的「問題」,並明白為何自己要管好大小便——「為了讓爸爸媽媽有更多時間陪寶寶玩」!
多備一套隔尿床單及被褥
出於減輕老師的工作量的考慮,可以和幼兒園老師商量,是否可以備一套隔尿或防水床單在幼兒園,甚至多准備一套被褥,讓清潔工作變得盡量容易些。減少老師的麻煩,老師的態度也會更柔和。
調整孩子上大號的時間
把孩子大號的時間慢慢調整到上學前或者放學後。孩子的作息規律性很強,一旦建立就會很准時,除非是有一些特殊原因。
PS:寶寶剛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難免緊張,由於憋尿,尿床、尿褲子也是常見現象,媽媽不要因此指責孩子,要及時引導他,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只要幾個星期就會融入群體中去的。
⑺ 寶貝三周了最近總是把褲子尿濕是什麼原因
情分析: 方面要讓他知道:如果有點想要尿尿感覺的時候就要告訴爸爸媽媽或是身邊照顧他的人,不要等到憋不住的時候再說. 另一方面大人要掌握一下他尿尿的頻率,及時問一問,比如給他喝水之後,過一段時間就提醒他要不要尿尿等. 指導意見: 總之這段時間大人要多費點心,有的小孩在兩歲以後就慢慢地會自己小便,晚上也能自己起夜,但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小孩會比較晚一些,也是正常的,不必過份擔心. 再有就是天冷的時候,晚上睡覺前不要喝過多的水份,如果要喝奶的話,可以稍稍提前半小時喝,睡前再把一個尿,半夜的時候再把一次就差不多了.還有一點就是進食時間要規律,這樣大小便都會比較規律一些,如果發現小孩的小便特別多,那就要適當減少水的飲用. 生活護理: 大多數孩子,到一周歲半,白天已經不再尿褲子了;到兩周歲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過了五周歲,白天還要尿褲子,晚上還要尿床,稱為遺尿. 引起遺尿的原因通常有: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均患遺尿,其子女遺尿敲發病率約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患遺尿,其子女途尿的發病率約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對遺尿兒童進行膀胱B型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們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於正常兒童,平均要小50%. 睡眠過深:遺尿的兒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還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於睡得太深,以至於大腦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因而發生遺尿. 心理因素: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父母吵架或離異,母子長期分離,黑夜恐懼受驚等原因均可導致孩子遺尿.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有的家長給孩子使用尿布的時間過長,使孩子不能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家長把孩子喚醒以後,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最後,也沒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經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系起來構成條件反射. 父母要幫助孩子進行一定治療,包括: 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在晚上9點). 去廁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不要在床邊放痰盂.因為去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開鬧鍾:臨睡前把鬧鍾定在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里,鬧鍾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鬧鍾就可以把孩子叫醒.為什麼鬧鍾要定在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時間都是在入睡後的最初3個小時以內,所以要提前1個小時(11點)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後開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於減少尿量. 別興奮:在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於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定時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應注意: 要醒透: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徹底醒「透」,否則就會尿不幹凈,後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廁所:在孩子醒「透」以後,不管天氣有多冷,一定要讓孩子去廁所小便,決不可以尿在床邊的痰盂里.這樣做,一方面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有助干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了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凈? 父母先尿:目的是誘導孩子小便,有利於孩子尿得更干凈些. 一般來說,經過上述「家庭心理治療」,大約3-6個月以後,大多數的孩子就不會再遺尿了. 18個月以下的寶寶幾乎不可能學會使用便盆.父母應該知道,隨著寶寶膀胱能夠容納的尿液增多,以及大便次數的減少,寶寶對排便的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寶寶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上是這樣的:夜間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小便一一最後是夜間控制小便.一般來說,女孩學會控制大小便要比男孩早,但也有例外.多數孩子是在2~3歲之間學會控制大小便的.你究竟該在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使用便盆?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要盲目.訓練前的准備工作一一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增強排便意識,克服畏懼心理.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比如,把孩子身體的各部分,包括人體的排泄部位教給孩子,並告訴他它們各自的名稱和功能,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大小便是從哪裡排出來的.讓寶寶看你(最好是同性的父親或母親)是怎樣大小便的,你可以做得盡量自然一些;隨後,讓孩子學會用語言或手勢告訴父母他們要大小便(說話晚的孩子可多用手勢).同時,教給孩子比較多的表達方式和詞彙:上廁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等等.許多寶寶不到1歲時,就能發出他要排便的信號了.此時,你應盡量早些發現寶寶正在排泄的跡象.比如他忽然安靜下來,或者小臉憋得通紅等等.這時,你應及時把這件事說給孩子聽,例如「小明就要拉屎了」「小芳就要尿尿了」「好,讓媽媽來幫你換一塊尿布」. 當孩子大一些時,他可能告訴你,或者示意你他尿褲子了.你要立即對他的做法給予表揚,並馬上給他換一塊尿布.你可以通過經常檢查孩子的尿布是否濕了,來加快孩子學會辨別尿布干濕的進程.你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摸一下尿布,如果他能正確說出尿布是干還是濕,是干凈的還是臟的,就表揚他.另一方面,你應該適時地教會孩子如何把內褲拉下來並穿上.他做對時,別忘了及時表揚他.這樣,過不了多久,你就能訓練他脫復雜一些的衣褲了.切記,不要用太難的動作把孩子搞得垂頭喪氣,要允許孩子想練習多少遍就練習多少遍,直到學會為止. 以上的准備工作就緒後,你就要觀察你的孩子究竟可以連續幾小時不尿濕褲子,他是不是每天只大便幾次,而不是一會兒拉一點點?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已經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了,你可以進行真正的排泄訓練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由於天生膽小,會害怕抽水馬桶的聲音,或擔心會掉進水裡.因此,你在開始教孩子上廁所前,首先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你可以有意讓孩子替你沖馬桶,使他習慣看到糞便被沖下去.有些專家還建議,父母可設計一種「儀式」;沖水肘,握著孩子的小手向穢物揮手再見.另外,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在馬桶或便池座椅上坐一會兒,讓他明白,他不會像大便一樣被水沖走. 正式訓練的關鍵一一不要對孩子施加壓力,選擇好時機和方法,以鼓勵為主.專家據調查發現,大約有80%的孩子能夠在2歲到2歲半之間學會自己上廁所,他們尿褲子,尿床的次數每周不會超過一次,20%的孩子則學得慢一點,有的是在3~4歲時學會使用便盆的,有的在4歲以後才學會.所以,專家提醒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可為此而傷害了那些性格內向,過於敏感的孩子.你不妨先讓孩子一天蹲兩次便盆,對於大便已有規律的孩子,使用這種方法最好.在孩子通常的大便時間里,讓他在便盆上坐一會兒.孩子坐在便盆上時,可以用好的玩具「慰勞」他一下.開始時,他乖乖地坐在便盆上就能得到獎勵,以後他得把大便排到便盆里才能得到獎勵.整個訓練過程大概需要幾個月時間. 下面,讓我們來摸擬一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周內學會自己上廁所,你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和步驟試一下.(1).選擇時機.找一個你和家裡人都不太忙的日子,把第一天定為開始訓練的「好日子」.如果你要上班的話,從周末開始比較好,如果你不上班,周一也許是最好的.(2)灌輸意識讓孩子意識到一件重大的事情就要發生,告訴孩子他將從哪天開始要像大人一樣使用便盆(馬桶)了.告訴孩子因為他要使用便盆,所以他可以穿漂亮的開襠褲,這可以激發孩子學會「大小便」的積極性.(3)購買廁所用品和獎品.為孩子選購一個便盆.你可以帶他去商店,讓他幫助你挑選.把它包裝好作為在「好日子」送給孩子的禮物.買幾條比孩子平時穿的褲子大一兩號的開襠褲,便於孩子穿脫褲子.另外買一些孩子平時想要的玩具.(4).訓練開始.訓練第一天,鄭重地把禮物一一便盆和開襠褲送給孩子,認真地給孩子穿上開襠褲,讓他好好照鏡子,並給他拍一張穿上新褲子的照片.把多餘的尿布處理掉,告訴孩子他只能在午睡和晚上睡覺時才能用尿布.教孩子拉下褲子,在便盆上坐一會兒,再提起褲子.然後表揚他,並送給他一份禮物.不管孩子表現如何,一周之內你都要堅持不讓孩子用尿布,鼓勵他用便盆.(5).發獎品.每當孩子在便盆上拉了大便,哪怕是一點點,你也要表揚他,給他玩一下新買的玩具,並留下一件小獎品.他在其他時候想玩新玩具的話,就告訴他只有在他用過便盆後才可以玩.(6)對孩子出現的反復要有思想准備.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學會上廁.所以他偶爾還會尿濕褲子,這時不要訓斥和批評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尿褲子,甚至有增加的趨勢,你就不得不讓他在每次尿褲子後多做一會兒坐便盆的練習;如果孩子反抗,你還要讓他坐在那裡,直到他不再鬧為止.(7)逐漸停止獎勵.父母常犯的錯誤,就是太急於停止獎勵.即使訓練周已結束,孩子做得相當好了,也要繼續表揚和獎勵孩子.這對鞏固培養孩子的優良行為很重要.因此,你只能逐漸減少獎勵次數,或改為不定期獎勵,但有時要給一些「大獎」.寶寶排泄問題解決好了,可能會幫了你一個大忙呢. 寶寶在排尿前一般會有一些反應,父母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掌握其規律.有的寶寶在排尿前有暫時的愣神兒或打顫,此時父母及時把尿成功率較高. 訓練把尿主要是依賴條件反射的形成,把尿時,家人要發出「噓…噓…」的聲音作為條件信號,並要注意把尿的姿勢.如果每次把尿都有固定的位置,則更利於條件反射的形成經過多次反復後,當把尿的聲音信號和動作信號出現時,寶寶就知道了.訓練把尿,要掌握規律,不可頻繁地或強制性地把尿. 每天定時大便,能逐漸使寶寶的消化排泄功能規律化,一般是從1-2個月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排大便的習慣. 寶寶排大便多在早晨或進食後不久,家人可以發出:「嗯…嗯…」的聲音作為排便信號,經過多次訓練也可形成條件反射.另外,寶寶生性倔強,常常拒絕把屎把尿,父母應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排泄訓練,要有耐心,持之以恆,不可操之過急. 如寶寶情況正常,一般問題不大.
⑻ 寶寶現在兩歲半了,還會尿褲子,要穿尿不濕,怎麼辦
兩歲半寶寶還屬於幼童階段,夏天已經成功了的如廁訓練,到了冬天就失效,白天還會尿褲子,晚上要穿尿不濕,雖然令家長很糾結,但無需過多擔心,因為這對於寶寶來說是正常現象。
2歲半的如廁訓練
轉眼寶寶2歲半了,天氣開始熱起來,這次我們母子同心,決心在這個夏天要把尿不濕給甩掉。為此特意添置了男生專用小便器,在衛生間設置了「寶寶專用衛生間」。
剛開始的時候寶寶是不習慣的,一星期過去,尿濕了N條褲子後,寶寶終於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小便了。偶爾還是會尿褲子,一般是在玩玩具、看動畫片的時候容易忘記小便這件事。
小淘氣學會自己小便之後,我嘗試讓他午睡時不穿尿不濕。連續洗了10天褲子、尿墊、床單後我放棄了,因為天氣也轉涼了。
3周歲體檢,醫生知道小淘氣還要穿尿不濕睡覺,顯得非常吃驚,建議我們盡早脫掉。
3歲半時終於甩掉了尿不濕
快3歲半時,小淘氣上半天托班了,沒有在學校尿過褲子。回家午睡時我也沒給他穿尿不濕,但是跟他約定好睡著前要去小便,結果第一天午睡就在不停地去小便中結束了。第二天開始改變策略,不打擾他入睡,但是入睡一小時之後把他喚醒,這個方法果然適合他,後來午睡就沒用過尿不濕了。
白天問題解決了還剩下晚上的,我訂好鬧鍾,在小淘氣入睡2小時、4小時各響一次,喚醒他小便,這樣折騰幾晚下來,鬧鍾喚不醒我,孩子尿床上了。
我只好把小淘氣的睡前奶給改成下午喝,晚上不喝湯,換成早上六點喚醒小便,終於把尿不濕給甩掉了!
總結: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在1歲時就早早的就脫掉了尿不濕,而有的寶寶則需要4歲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觀察與等待,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如廁訓練,而適宜的時間應該是開春後天氣轉暖時再進行。
⑼ 小孩2歲多這2天怎麼老尿濕褲子是什麼原因謝謝
此時期的孩子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各種技能和語言發育達到一定水平,但控制能力較弱,尤其在專心玩耍時,偶爾出現尿褲子,不要太著急。最好用關心的語氣對孩子說尿褲子對他的不好,如不舒服、容易生病等,同時也可以要求老師幫助,按時提醒他。祝寶寶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⑽ 2歲半男寶尿濕褲子,之後就開始拉拉尿怎麼辦
親,用尿布可以把紙尿褲的外皮撕下來墊在尿布外面,這樣就不容易尿濕褲子了,只是要注意尿布濕了要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