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你先不要看別人有多掙錢,多少利潤。你擔心的應該是你的計劃,如果你覺得5元太貴了,而你又不可能投資太大。那麼就先小干看看。乾的好了,價錢自然就好談了。前提是在大多數市場你都打聽了這種帽子都是給這價錢。
❷ 14元一頂帽子 以18元一個賣出,剩餘10頂。本錢收回,盈利60。求一共進了多少頂
一共進了60頂
分析:已知,14元一頂帽子 以18元一個賣出,一頂帽子利潤4塊錢。
60÷4=15
15+10=25
一共進了60頂帽子。
(2)一頂帽子的利潤比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單價、總價、數量的關系:
1、單價X數量=總價
2、總價÷數量=單價
3、總價÷單價=數量
要想快速解答出小學生應用題,讀題審題思考題意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在做題之前首先就要注意題目的意義何在,題目的目的又是什麼,只有在了解了題目的意思之後學生才會知道自己該從哪一步開始解答,又能運用到哪方面的知識點。
如果學生對於題目沒有好好理解,那麼對於解題的思路也會是一片混亂,也就不會有一個很完整的思考體系,也甚至可以說從剛開始也就意味著最後結果的錯誤。
❸ 像在網上買一頂帽子幾塊錢,現實中我賣20塊錢一頂,有沒有人買呢
國內9成以上帽子都是不超過25元。而這些帽子幾乎都是產自小工廠,成本4-5元,低廉,工藝粗糙,批發價23元左右,甚至有些老牌廠家,也是直接從多家不同小作坊認購直接貼牌。
現狀從消費級產品淪為促銷禮品。產品滯銷,以至於傾銷倉存來回本或減少損失。困境越做越便宜,員工自己都稱是「垃圾」。「說白了,都是垃圾,沒什麼品質可言,無非是賺錢而已。」但賺錢的可能也在減少,當價格壓低,利潤空間被擠壓,廠家不可能虧錢做,只能從材料成本上下功夫。歐美的製造力弱,存在很多「一美元店」,需要大量廉價單品去補充,又是給低端劣質帽子一個出口機會。但機會稍縱即逝,長久來看,低劣的用戶體驗,一定會影響「中國製造」市場的長遠發展。
更多帽子行業相關資詢請搜索「茱莉柏特」或者「駿豪制帽廠」
❹ 兩道微觀經濟學題目
1、 勞動力的邊際收益是5*6=30(每小時);勞動力的總支出=w*L= (1/20)*L+6L; 勞動力的邊際支出=(1/10)L+6
所以利潤最大化時邊際收益應當等於邊際支出,即 30=(1/10)L+6,
所以L=240,w=18,利潤=240*30-240*18=240*12=2880
2、帽子的收益=P*Q= 30Q-0.4Q^2; 勞動力支出=w*L=0.9L^2+5L; 勞動力與每小時的帽子產量關系為L=2Q
生產帽子的邊際收益MR=30-0.8Q;勞動力邊際支出=1.8L+5 將Q=0.5L帶入求解
L=11.36≈11,w=14.9,Q=0.5L=5.5,P=27.8
❺ 一頂帽子的批發價是80元,零售價是100元,求這頂帽子的利潤率
毛利率是25%,利潤率還要扣除你人工、房租、稅費、其他雜項費用之後才可以算到的。
預估你的利潤率只有5%。
❻ 請問數學: 做一頂帽子的成本25元,賣出價格60元,中間的差價就是利潤。對嗎對不是60-25
是的,利潤=售價-成本
❼ 某商店進了一批帽子,一頂進價為50元,現在老闆賣了60元,那麼老闆一頂賺了多少錢利
賺了60-50=10元
利潤率=10÷50×100%=20%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有問題,可以追問。
謝謝採納
❽ 請問數學: 做一頂帽子的成本25元,賣出價格60元,如果賣出100頂,
解利潤是100×(60-25)
=100×35
=3500元
❾ 帽子能有百分之幾的利潤
一般最少也有50%以上吧,檔次高一點的,利潤空間也更大。
❿ 帽子算術題
97元
不說竹子和水水的事(水水給竹子100真的,竹子又還給他了)他們中間的交易為0;
小刀給個假100相當於什麼都沒有給,竹子白送人家79元和一頂帽子,79元加帽子成本18元正好97元。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