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羊毛衫男衫長短袖的尺寸 要具體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 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⑵ 男士毛衣羊絨衫套頭領起多少針
前後片各168針,腋下一邊14針,兩邊28針,前後片各餘下154針,前片往上織一邊收7針,後片相同,後片到最後餘140針,肩膀各留45針,後領留50針,前片領窩中間留20針,一邊減去15針,肩膀還是各45針,圓領按照3,3,2,2,1.1,1,1,1,剛好15針
⑶ 細羊絨衫編織起多少針
第一種方法
按1.75米左右個高的男,織一件羊絨衫2根26S的純山羊絨線織需要7.5兩線。領子和邊用15號針;身體和袖子用14號針織。從領子開始往下織。
起針180針~190針,用四根針圍起來織雙羅紋(兩上兩下)或單羅紋(一上一下)邊加彈力絲。用15號針織4~5寸領的高度(兩翻領)後,開始織機織領邊。
第一行織一針下加一針 加完後針數就成了原來針數的2倍;
第二行織加的那針 全部上針 原來的針挑下不織
第三行織原來的針 全部下針
第四行織加的那針 全部上針
第五行織原來的針 全部下針
第六行織加的那針 全部上針
第七行織原來的針 全部下針
第八行將原來的針和加的針二並一針 並完後就又恢復到起針的針數
第九行織全上針,然後開始分針,留8針4條筋,前後片各66針,肩膀各20針。分針計算方法180-8=172÷3=56餘12針,應該是前後片各56+6=62針,兩個袖子各56÷2=28針。因為男的衣服身體部位需要的針數多,加針後袖子太肥了。所以我把它改為前後片各66針,兩個肩膀
⑷ 羊絨衫開頭怎麼起針
羊絨衫怎樣起頭,就那個繞針
⑸ 成人羊絨衫起多少針
根據每個成人的身高尺寸不同,毛衣的起針數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粗線大概要起120針,細線大概要起150針。毛衣起針數不但和胸圍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和你用線的粗細也有很大的關系,大概9到10針是一寸,量的尺碼准確才能織出合適的毛衣。
開始編織時,要分清下擺的編織位置和下針編織的界線。先編織上部分,最後編織下擺的位置,起針採用其他顏色的線鎖針。
毛線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
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有一個比較直觀、准確的計算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後,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後以此為標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⑹ 男士羊毛衫115是180嗎
不是的,115是175身高人穿。
105是男衫最小碼,165身高。
110--170身高。
115--175身高。
首先,各個品牌的衣服大小都不一樣,就算同品牌的不同系列也分大版小版。
其次,衣服的選擇不僅和身高相關,也和肩寬、胸圍等相關,所以建議試穿後再購買。
簡介及發展趨勢:
羊毛衫服裝通稱毛衫服裝,又稱毛針織服裝,是用毛紗或毛型化纖紗編織成的針織服裝。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亞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便出現了手編毛針織服裝。機器毛針織服裝則出現於近代,公元1862年美國人R.I.W.拉姆發明了雙反面橫機,將毛衫在其上生產成形衣片,用於縫合成服裝,標志著機器編織毛針織服裝的開始。
我國用毛紗在針織橫機上生產毛衫服裝已有80多年的歷史。解放前,我國毛衫服裝生產技術非常落後,原料主要依賴進口,編織、成衣及染整設備非常簡陋。解放後,特別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我國的毛衫服裝的設計、生產工藝、技術與設備有了顯著進步。
由於毛織物的舒適性能也很優越,又用其作為針織內衣的原料和襯衣的原料,並對其固有的特性進行改造。人們看好毛織物的優良服用性能,且致力於開發新的毛織物整理工藝,如機械耐洗羊毛整理,柔軟有光羊毛整理,冷色系乾燥涼爽羊毛整理,更加優化羊毛的性能,使其能滿足多種服裝的需要。
⑺ 手工編織羊絨衫從上往下織領圈起多少針
1、起頭:男式細線型號216,14號針,160針,女式:136針,小孩:126針,嬰兒:112針(寶寶線216的);
2、織雙邊或單邊隨意,織仿機領:(1)織下針加一針,用線繞在針上,此行織好針數是原來的一倍;(2)加針織上針,下針不織;(3)織下針上針不織,但不織上針時須將線繞一下,挑過上針再放下來;(4)重復第(2)、(3)二次;(5)將上針從後面挑過下針,針數恢復到領子針數;
3、將領圈的針數一分三,前後片各一份,二個袖子佔一分,袖子再略少一點,防止袖子針數太多。放針筋的針數8針,男式:前後54針,袖子22針;女式:前後44針,袖子20針;小孩:前後42針,袖子17針。
4、織的順序:前片織1針+筋2針+右袖+筋2針+後片+筋2針+左袖+筋2針+前片1針,從前片移二針(織領圈);針上有前片針數少4針。
5、反過去不放針織到前片再移二針織,
6、正面要放針了,二種方法:一種是小燕子放針,見圖,另一種是平時的放針,在筋的兩邊分別放針。
7、領圈移到前片只餘12-14針時圈織。
8、隔一行放8針,一般男式放到50次左右,女式42次,小孩35次(大小的)。嬰兒28次。
9、二個袖子另外用線穿起來,腋下一次性放針12-14針圈織。
⑻ 羊絨衫基本款尺寸對照表。
胸圍100, 衣長66,肩寬41,袖長57
⑼ 羊毛衫尺寸是110,是XL還是L
其實這些尺寸只是參考,同品牌的羊毛衫同是110,大小都有區別,主要是看肩寬和胸圍,我肩寬48,胸圍100,基本是買115或者120。羊毛衫本指用羊毛織制的針織衫,這也是一般老百姓認同的含義,而實際上「羊毛衫」現在已成為一類產品的代名詞。
1、羊毛衫的規格分檔以胸圍尺寸為准,每5厘米為一檔。男式開衫胸圍一般從80厘米到120厘米,分為9個檔次;
2、女式開衫胸圍從80厘米到110厘米,分為7個檔次。 選購時,一般應選擇比本人適用的普通服裝大一些的規格。
「尺碼」一般是指衣服的尺寸碼數,衣服、鞋襪肥瘦或大小,以及人體的某些部位長短和大校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⑽ 男羊絨衫110是175的號嗎
男羊絨衫110不是175的號,羊絨衫上標的數字,如105, 110, 115等,是表示整個羊絨衫的大小,既不指某個部位的大小,也不指適合多高的人穿。誰穿多大的合適全憑自己到服裝店去試。
羊絨與羊毛大不同,是內蒙新疆等寒冷地帶最寒冷的時候為了保暖才長出來,細微,柔軟,短淺,輕便,保暖性能非常好,是做越冬衣服的上上品。但是,每隻羊每年只能產100克,即2兩左右。
因為少,好,就貴,每件都在1000元左右。賣的時候不以件論價,以重論價,所以,同是110的,其價錢不相同。每件的重量和售價都在每件的標牌上標著。買時要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