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織毛衣領子
第一種編織方法:
這是已經織好的領圈
在鎖好的領圈下面第3行挑針,織一行。
用一根線穿過這一行,這很關鍵啊。
織4行
用線穿好
最關鍵的一步,從反面入針,在正
織3行
面穿線的一行上用下針挑織一行
領圈夾在中間
然後,正反並成一行
往上就可以織領子了。
這就是完整的機器領。
第二種編織方法:
用一根廢毛線
鉤一條小辮或用針織
起夠領子所需的針數
第一行織全下針
第二行全上針
第三行織一針下加一針
加完
第四行織加的那針
全部上針
原來的針挑下
後針數就成了原來針數的2倍
不織
第五行織原來的針
全部下針
重復第四
五行的織法
加的
那針織三行
原來的針織五行
將原來的針和加的針二並一針
並完後就又恢復到起針的針數
織領子
織到自己所需的高度
收針
將廢毛線剪掉
用針穿起
就可以織身子了
『貳』 怎樣織對襟毛衣
對襟毛衣要分片織。具體分幾片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一般分5片的比較多,即:前片(2片),後片1片,袖子(2 片)。織完單片最後縫合到一起。如喜歡帶領子的,再從領口處挑起針來加織領子。
織之前要確定衣長,確定肥瘦。最好先打出紙樣。打出紙樣織出來的毛衣會更有型。也可以找一件合適的衣服做樣子,邊織邊比量。注意領口和袖山部位針數的加減變化。
縫合的時候,先將前身和後身的三片對應縫好,再將袖子縫成筒狀之後上到肩上(也可以先織前後身3片,袖子這兩片不織,待前後身縫合好之後,在袖籠處挑起針,直接織袖)。
『叄』 開衫毛衣衣領子的織法
第1步:當然是起針了。不同的是這是衣領的針數。假設是起150針。(如圖最內圈)
第2步:領子織好後,假想把150針分成50、25、50、25四份,即前後左右片。(如圖中四條虛線)
第3步:可以放針了。在每兩片的中間留出4針,在這4針的左右放針,每隔一圈左右各放1針。連續幾圈織下來後,就可以看到以4根辮子區別清楚的前後左右4片了。(如圖箭頭指的就是放針處,是上下下上4針,有時為了好看,可以在這兒多留幾針,設計織個麻花辮什麼的。)
第4步:直到放到大小合適(如圖外圈,各片是100、75、100、75),就可以把左右作為袖子、前後作為衣服分開織了。這里要注意的是,腋下開始織時最好一下子多放幾針,約8-10針吧。
第5步:就一直織下去,沒變化了,衣、袖都織到應有的長度,就可以。
『肆』 對襟毛衣的邊怎麼織
前後片平分針數,再加上對襟邊的針數(門襟連織的情況下。如果是挑織,就別加了)如果是較胖的體型,前面的針數加十針左右,各片連接後再織領子。祝你早日完工。
『伍』 織對襟翻領毛衣領子是後上的嗎
是的,織開胸毛衣只要是從下往上織的,領子一般都是最後織,還有就是從上往下織的毛衣,也有上織毛衣領的,也有最後再織領子的。
『陸』 毛衣從下往上織,領子怎麼織
材料:
針
線
方法:
一、當毛衣織到腋下後,分成前片和後片2片。把後片織到後領處。留16針用線穿起來。
『柒』 求教成人毛衣領子從上往下該如何織
分析如下
從上往下織插肩毛衣的計算方法:袖子:領子(120針)/6=20針,後身:領子(120)-2.5個袖子(50針)/2=35針,其餘的為前身。
以套頭衫為例:
1、織領子起120針(根據線和要織毛衣領子的大小決定你要織的針數)
2、領子織到合適高度,用線做上4個記號:袖子20針,後片35針,其餘為前片。記號兩邊隔一行加一針(4處共加8針,加針中間留2針)。
3、先從後片織,織35針(正面),然後返回織39針(反面),再返回織43針(每邊帶4針,也就是比上一行多織4針)別忘了加針(現在這行應該加上4針)。這樣反復織直到織完袖子的20針。
4、織到前片時每邊帶2針(不是帶4針了),現在前後片應該一樣針數。直到前片中間留1.5寸左右就可以轉圈織了,前面一直織的是片。(記號位置一直在加針)
5、織到身和袖子夠肥了,就把袖子用線穿起來往下織身,這時就不用加針了.最後再織袖子。
拓展資料
織前須知
1、事前准備
-
先決定編織用品用途及穿著對象
2、選定紙樣或編織花樣(如元寶針、上下針、羅紋針或是一些花樣等……
)
3、購買適合的毛線
及編織針
-
紙樣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線數量及所需的編織針號,只要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當然每個人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所需的毛線數量略有差異,但也是一個半個之差,所以還是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
4、做一個編織松緊標准
-
根據毛線上標簽,
以所需的織針,
編出標准針數,用正面織低針,反面織高針,然後收針。如這一小方塊是10厘米x10厘米,那就可以根據紙樣開始編織了。
如製成品大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松;若小於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緊。解決方法:過松-用細;至織針編織;過緊-用大至織針編織。
(參考資料:網路:編織毛衣)
『捌』 毛衣領口怎麼織
材料:針、線
方法:
一、當毛衣織到腋下後,分成前片和後片2片。把後片織到後領處。留16針用線穿起來。
『玖』 開衫毛衣領子怎麼織
親,你好,把總數一分為二,然後腋下各留八針,這樣前後片各九十二針,先織後片兩邊各收六針。織五寸半長。再織前片兩邊開始各收六針長四寸。
把前片的針數分成三份,中間部分留著不動,織領時二十六針靠領子部分收針至二十針,另一邊織法相同。織到前後長度相等把前後片合並即可。
然後將所有的針挑起織領邊一寸寬收邊完工。
『拾』 什麼是對襟衣
對襟衣,指漢服上衣的一種式樣,兩襟相對,紐扣在胸前正中。
漢服對襟衣領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甚至商朝婦好墓出土的玉人俑。
對襟跟交領,是漢服幾千年來重要的兩種衣領,也是漢服固有衣領。
對襟漢服的款式頗多,有對襟罩衣(半臂、鶴氅、披衫、褙子、比甲),對襟上衣(對襟襦、對襟衫)。
對襟外衣至戰國以來一直受漢族男女歡迎,到了魏晉朝還發展出鶴氅,唐代由鶴氅又發展出披衫,宋朝由披衫由發展出褙子、由褙子發展出背心(比甲)。
晉朝女子好穿對襟衫裙,束以腰帶,崇尚寬博,領袖具施邊緣,下著多紋條間色裙。
唐代時盛行對襟齊胸襦裙,亦流行對襟齊腰襦裙。另外,還流行對襟的披衫。
宋代除了流行對襟中腰襦裙外,還流行褙子。
褙子是由披衫發展出的款式,宋代女子多在抹胸外穿褙子。
明代的披風和褙子形制差不多,不過由於氣候等原因,男子多在道袍(直裰)外穿,女子多穿襖裙外。
到了清代,由於愛新覺羅氏入關,對襟服飾的影響逐漸減少,人們大部分都穿帶豎排一字盤扣「廠」字領的服飾(最初是沒有立領的,到了清末才出現立領)。但許多窮人還是用對襟做棉襖等。
後來,中華民國建立之後,盤扣的中山裝被確立為男子的正式服飾,設為了中華民國的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