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資訊 > 裙子是哪個學派的著名思想家

裙子是哪個學派的著名思想家

發布時間:2021-07-30 11:15:23

❶ 世界十大思想家都有誰

偉大的思想家猶如偉大的先知,能看透事態的發展,揭露人類社會運行的本質,幫助人們積極探索和諧、幸福的人生。只有富有正義感、才學淵博知識分子的思想獲得尊重與保護,這個民族才能保持蓬勃發展的動力。

孔子(前551-前479),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創立的儒家學說乃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思想的基礎,也是維護封建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石,對東亞文化也有重要的影響。

此外,中國還有一個著名思想家老子也上榜。老子乃中國道教的思想傳播者,其中“無為”思想乃中國黃老哲學的基礎,對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也有深刻影響。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經兩次參拜老子,向老子請道與禮。

❷ 各大學派代表人物,他們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1、道家思想
(1)老子: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他認為世界萬物的本源為「道」,道是沒有形狀、超時空的永久存在,這是一種唯心論思想。老子的學說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的運動著,有無、難易、高低、貴賤、剛柔,說明對立的東西是相互轉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斷變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對後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響。
(2)莊子:戰國時道家的代表人物,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道家學說和唯心哲學,認為世界就是「我」的主觀產物。莊子鄙視富貴利祿,痛恨「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的不公平社會現象。

2、墨子,戰國初期魯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和「尚賢」。兼愛就是愛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萬民」的階級差別,都要同等地愛。「非攻」反對戰爭,在當時主要是反對不義戰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生活的願望。「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的任人唯親。

3、法家思想
戰國時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子(商鞅的嚴刑峻法主張比韓非子更早)。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治的對象是廣大臣民,除國君意外,不論貴賤,一律要受法的約束,「法不阿貴」。這種思想在戰國的大變革時期對打擊奴隸主貴族特權,是有積極意義的。韓非子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種主張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潮流。

4、儒家
(1)春秋時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張包括:
①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主張「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
②孔子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③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統治者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④主張逐步改良,認為制度是不斷損益變化的,歷史是不斷演進的。
⑤有教無類、學思結合、老實、謙虛、時常復習等教育主張。孔子的思想後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也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2)戰國時期:
①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政治上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反對統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孟子主張性本善,認為生生下來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質。孟子子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被統治者尊位「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對我國傳統文化影響至深。

②荀子:他具有唯物思想,認為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

5、兵家:孫子
孫武被譽為「兵學鼻祖」,受到後世推崇,並不僅僅因為他的軍事指揮才能,而是因為他為後人留下的那部驚世駭俗的兵學聖典《孫子兵法》,它以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從戰爭的實際出發,總結和揭示了戰爭的普遍規律和基本的戰略戰術原則;同時在於它具有著深刻的謀略內涵、道德內涵和哲學內涵,具有超越所處時代的思想性和創造精神。

❸ 老子是哪個學派的著名思想家

道教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從歷史來看,這兩個詞指稱過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曾混為一談;現在也仍然有人主張將二者等同起來。然而,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於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麼,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流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魏晉之後道家思想的傳承流變,現在看來還是模糊而難以說清的,但它對歷代學者文人的影響卻仍是依稀可辨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狹義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時代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流派。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的異同,確實一言難盡。試舉一例:道教所謂長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並未言及,也不能視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說,與自然之道亦不無悖逆。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黃帝、老子為創始人,並稱黃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學更是揉合了道學的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思想後來被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並演變成中國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晉風流在清談玄學時更著重煉丹。因此,道家與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國形成並傳播的一種多神宗教,在中國古代影響僅次於佛教。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它主張清靜無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淵源
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皂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並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並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❹ 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誰

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等;墨家學派代表人物墨子、孟勝等。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孟子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型大小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魚我所欲也》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3、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4、莊子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庄,名周,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

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莊子的想像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其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莊子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5、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

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儒家學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家學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墨家學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孟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莊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墨子

❺ 曾子是什麼的著名思想家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屬於儒家學派的主要思想家。

❻ 儒家學派最著名的72個代表人物分別是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其他代表人物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陸守仁、王陽明等
這些是代表 你說的72是指得孔子的72個有名氣學生.

❼ 儒家學派最著名的72個代表人物分別是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其他代表人物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陸守仁、王陽明等
這些是代表你說的72是指得孔子的72個有名氣學生。

❽ 列舉出三位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著名思想家大概有10位吧。。沒學過嗎?。。。 有老子,孔子,孟子,(這幾位都認識吧。。)王充,王守仁,李贄,顧炎武,龔自珍,魏源,康有為。。。 還有簡介。。。。 老子(約前571~前471),字伯陽,又稱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家學說史對於儒家學說的有利補充,其處世和交際觀念,最直白的體現了中國人的性情,尤其在世俗大眾身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影響中國人思想方式以及道德內涵的文化鼻祖,其總結周朝以來的儒家文化,直到今天,仍深深的植根於中國人的內心世界。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後世。其對於文化的貢獻,沒有其政治理念上來的明顯,但其對於知識分子的影響至今,孔孟之道,是中國文化道德體系的核心。 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會稽。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王充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整個東漢二百年間,稱得上思想家的,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長統。王充的《論衡》一書,對當時社會的許多學術問題,特別是社會的頹風陋俗進行了針砭,許多觀點鞭辟入裡,石破天驚。 王守仁(1472-1529) 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王守仁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李贄(1527~1602)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李贄一生曾用過的名號眾多,還有篤吾、百泉居士、宏父等。 李贄為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創始人是中國明代學者王艮,屬陽明學派的分支,被稱為「左派王學」。李贄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不受程朱理學傳統觀念束縛,具有強烈的反傳統理念。他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佣,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漢族,南直隸(清改江南省)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崑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顧炎武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顧炎武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著有《日知錄》、《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龔自珍(1792年~1841年)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 魏源(1794~1857)名遠達,字默深,漢族,湖南邵陽人,著名學者,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的好友,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於湖南邵陽縣金潭(今邵陽市隆回縣金潭),咸豐七年三月一日(1857年3月26日)歿於杭州。與老子、孔子、孟子、王充、王守仁、李贄、顧炎武、龔自珍等人並稱為「中國十大思想家」。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長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別署天游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於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學說,並致力於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 中國著名的十大思想家。。。額。。。。沒有諸子百家中的一堆思想家真是對不起啦。。。。

❾ 荀子是哪家學派代表人物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

❿ "就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什麼家學派

仲尼"就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什麼家學派?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與裙子是哪個學派的著名思想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牛仔褲襯衫搭配圖片 瀏覽:927
小孩子的褲子怎麼打版 瀏覽:916
各種童裝風格圖 瀏覽:338
男孩女寶寶穿褲子圖片大全集 瀏覽:4
女裝擺個地攤得多少錢投資 瀏覽:727
10歲女童裝秋裝褲子介紹 瀏覽:718
紅米一隻狗帶這帽子 瀏覽:254
褲子珠子怎麼洗得掉 瀏覽:907
用什麼顏色顏色圍巾好看 瀏覽:452
大碼男裝半墨日常 瀏覽:859
附近哪裡有童裝市場 瀏覽:193
連帽風衣怎麼穿好看嗎 瀏覽:472
剛買的帽子丟了好不好 瀏覽:684
加厚皮一體女皮衣怎麼搭配下裝 瀏覽:646
兒童純棉打底褲批發廠家 瀏覽:147
香港批發進口童裝 瀏覽:604
五花大綁短旗袍美女 瀏覽:267
全浸膠手套防滑多少錢 瀏覽:329
大碼女裝百搭針織衫長袖 瀏覽:407
2012春裝新款女裝連衣裙廠家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