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面料要平整,不能看見車縫線,叉要能合攏,包邊要順滑,其實還需要試一下版型,如果一件衣服版型不好,做工再好都不願意穿
❷ 怎麼分辨漢服山正
漢服是沒有山和正之分的,所謂的山和正只是一群自帶高帽子的網友炒起來的,裡面不缺乏大店的炒作。
經常有人說什麼支持版權原創正品,花紋原創。事實上就是在我國版權法裡面只有一個《服裝版權》這個版權只是針對服裝版型,服裝版型例如:齊胸襦裙、齊腰襦裙、馬面、一片式裙子,兩片式裙子。
想想誰去把這些服裝的版型申請了專利的?要是有一家店申請了,那麼全網其他店全部都是山!
另外說明一下,說綉花原創的。在中國專利裡面,服裝綉花是申請不了專利的。也就是誰能復制誰就可以用。
而且在服裝設計裡面,現在基本很多漢服款式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就在於面料,綉花,還有做工。而且做服裝設計不是把差不多款式樣式的衣服,改了幾個綉花和面料就叫原創設計了,這種根本算不上原創設計。原創設計意思是「畫出以前沒有過的樣式,而且無雷同」
這種頂多算是風格模仿,法律意義上品牌不一樣你想告他都告不了,所以服裝行業裡面上法庭侵權案很少。法律上文學類的侵權管得非常嚴格,有風格類似的都算侵權,但是文學類和服裝生活類是不通用的,很多人喜歡把文學類的規則放到服裝生活類來恐嚇很多不懂的人。
而且我也給大家科普一下,經常一些所謂的正店等工期的。
可能事實就是:這個店小一個月出貨量不多,弄了一個新的系列出來,但是不知道效率怎麼樣,所以只能先賣,賣夠了一定的數量在去工廠裡面下訂單。因為在工廠裡面下訂單是需要數量的,大工廠至少500+,小作坊也至少100,別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在服裝批發裡面做了3年,經常跟工廠打交道。那些賣一次就沒了款式的,可能就是銷量不好,不做下一次了。不然作為商家,好賣還賺錢,不做是傻子。
另外在跟大家另外說明一下,漢服常用的聚酯纖維面料,批發布一般5塊錢左右一平,具體看質量,最貴不過8塊錢一平。做一件常規的6米擺齊胸襦裙,一般也就8-10米布最多。加上加工費和損耗包裝綉花什麼的。出廠成本價最高100元。但是售價200元都算是良心白菜店了,要是掛個品牌店什麼的賣300-400也是常規操作。
奉勸入坑的小夥伴們,買漢服主要就是看性價比了,然後面料做工,綉工就不用看了,都是機器秀的,幾百元的漢服全部都一個鳥樣。上千的漢服綉工才會不一樣。
而且經常買到大廠的漢服做工很差的,其實就是偷工減料,一萬針的綉花七千針秀完肯定是摸起來不一樣的,但是拍的圖是不會有差別。浙江那邊秀花機子,市場價:0.5元-0.8元,一萬針。就比如漢尚蓮華龍母這套漢服,估計就是60-80萬針左右.綉花只包工不包料,可能買線還會加個幾分錢一萬針這樣子。
而且再這里問大家一個問題:有誰見過設計旗袍的有版權?
❸ 怎麼分辨旗袍和漢服各國人眼中的旗袍和漢服有什麼區別
漢服和旗袍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漢服的種類繁多。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❹ 小鳳仙、旗袍、裙褂、唐裝的區別
一、產生時間不同。
1、唐裝是唐朝時期產生的。
2、裙褂是明朝時期產生的。
3、旗袍是民國時期產生的。
4、小鳳仙是旗袍的一種,也是民國產生的。
二、款式不同。
1、唐裝的款式,為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代表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
2、裙褂是對襟立領馬面裙款式的衣服。
3、旗袍的款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等。
4、小鳳仙也是旗袍的一種。
(4)旗袍怎麼辨別擴展閱讀:
清代旗袍
在濃厚的清朝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代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裝是滿族綿延至今的民族服飾。
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下擺不開衩,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
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
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裝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❺ 旗袍上襟比如 斜襟 直襟 如意襟 雙襟 各有什麼特點又是怎麼區分的怎麼樣識別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
襟:屏障於前,衣服的胸前部分
❻ 瑞蚨祥的旗袍有什麼標志嗎怎麼與別家的進行區分是不是有個標志或者風格代表之類的
我記得好像就是瑞蚨祥三個字 並沒有logo 他們家是老字型大小 字就是市面上能夠辨別的依據
❼ 如何辨別真絲
真絲的鑒別:
一、全真絲緞面類織物有珍珠光澤,摸上去略有刮手的感覺,化纖織物光澤明亮、刺眼,手感硬挺。
模擬絲織物雖然手感柔和,但是稠面發暗、沒有珍珠光澤。
二、真絲衣料特別是真絲雙縐有8%至10%的縮水率,且抗皺性能較化纖物稍差,
所以遇到號稱完全不縮水、不起皺的絲綢要多加小心。
三、蠶絲纖維纖細而長,棉纖維短,羊毛有捲曲,化學纖維整齊度好。
四蠶絲在燃燒時有燒羽毛味,灰燼易碎、脆、蓬鬆、呈黑色;
而人造絲(如粘膠)燃燒時有燒紙夾雜著化學氣味;滌綸燃燒時有微弱的甜味,灰燼硬、呈圓珠狀;
棉和麻燃燒都有燒紙味,有黑灰色灰燼。
四,真絲織物價格大約是化纖,模擬絲綢緞的兩倍左右。
❽ 如何區分左衽和右衽
左側在上,右側在下叫右衽,反之為左衽。
除了對衿、圓領、立領,其餘99.99%都是右衽。我只見過明朝初期士人女子的〔緣襈襖〕,因延續元末風格,所以才是左衽的。
一些歷史時期,漢族受外族影響,也有著左衽的情況。 另外,漢族傳統習俗,死者之服(壽衣)用左衽,以示陰陽有別。雖然有些出土墓葬,死者不穿左衽,但並不能說明漢人傳統習俗中沒有逝者穿左衽的禮制。
考古發現的服裝實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裝是很難長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款式,除出土服裝實物外,還要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繪畫等間接資料作為補充。
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的服裝實物:
(1)袍類裁法有正裁、斜裁兩種。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兩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寬各32厘米,雙袖各3片,寬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後,再從下邊縫合。在雙袖與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塊長37厘米、寬24厘米的長方形,便於手臂上下活動。領緣用緯起花的絛帶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兩片各寬45厘米,其他三片各寬41厘米.裾緣下擺緣直裁另拼縫。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雙袖均斜裁,共8片,寬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緣、領緣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寬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❾ 春日野穹旗袍高分辨圖
正在發送中
❿ 旗袍襟形之間的區別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琵琶襟旗袍禮服——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