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幾種院士
一般指的就是兩種,即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中國社科院目前只有學部委員,沒有實施院士制度。
Ⅱ 院士具體是什麼等級的
院士不是一個學歷,它和博士不一樣,它只是一個稱呼,對中科院或社科院的人的稱呼,因為我們稱人可以稱其為士,那中科院的人當然稱院士了
Ⅲ 中國院士分幾種
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稱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10月改為現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大陸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群體。
1955年隨"中國科學院學部"的成立,中國科學院產生第一批學部委員;自1994年開始,增選外籍院士。1993年隨著中國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也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院士選拔說明
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每次增選名額的分配,由院士大會的常設領導機構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院士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不受理本人申請。
一、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為有效。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推薦,僅適用此款。
二、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此類候選人,必須經過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協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
Ⅳ 國際最著名帽子設計師是誰
查爾斯.夫菜戴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1825--1895)
巴黎高級時裝業的創始人,1825年出生與英國.1858年,他留在.德.拉.派大街創建了自己的時裝店.他把新設計的衣服讓工作室的漂亮姑娘穿起來想顧客展示推銷,開創了服裝表演(作平發展形式)和時裝模特兒(新的職業)的先河;他還創立了自己選購衣料,自己設計,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製作,僱傭專屬自己的時裝模特兒每年向特定的顧客舉辦作品發表會等一系列獨特的經營方式,從而形成了現在巴黎高級時裝業的原型.他還是第一個想美國和英國的成衣廠商出售設計的設計師,他的成就引來許多設計師的效仿.巴黎逐漸形成高級時裝行業,確立"世界時裝發源地"和"世界流行中心"的國際地位.
簡奴.朗萬(JEANNE LANVIN 1867--1946)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法國.其浪漫而優雅的服裝設計風格吸引了不少顧客,特別是一繪畫為題材的"繪畫女裝"和從中世紀教學的彩色玻璃畫獲得靈感的"朗萬藍"十分有名.20年代,他推出高格調的管狀女裝.30年代的代表作有也用的"睡衣式女裝","披肩式女裝",茲瓦布式的群褲.1926年開設男裝部門,打開了高級時裝店經營男裝的先河.
嘎布里埃爾.夏奈爾(GABRIELLE CHANEL 1883--1971)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出生於法國,他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1910年,她在巴黎的坎朋街開設了一個小小的帽子店,並別出心裁地以當時用來做帽子的針織物來做衣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她敏感地抓住社會的變化,設計管子狀女裝,領導了20年代的流行.著名的"夏奈爾樣式"就創始於2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前,夏奈爾的事業達到頂峰.
克里斯羌.迪奧爾(CHRISTIAN DIOR,1905-1957)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法國.1938年,二次大戰中參戰,退伍後又進魯希安魯倫店工作.1946年末,創建"迪奧爾高級時裝店".1947年2月,在首次作品發表會上推出"花冠形":帶圓味的流暢的肩線.束細的腰身,這種極富傳統女性味的優雅作品使迪奧爾一舉成名.巴黎的高級時裝業再次走向輝煌,迪奧爾領導了後來10年間的流行,幾乎每個季節都推出新的造型.在短短十年間,迪奧爾用他超人的天才和精美的傑作贏得了世界女性的芳心,被譽為"流行之神","時裝之王","時裝界的獨裁者".
皮卡.卡丹(PIERRE CARDIN,1922--)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義大利的威尼斯.1946年進迪奧爾店,參與了"新樣式"的設計和製作.1949年末到60年代初,他已成為高級時裝界前衛派設計師的領導者之一.他推出的"宇宙服風格",表現蘇美兩霸的太空競爭和人類太空時代的到來.他曾於1977年春夏季,1979年春夏季和1982年秋冬季三次榮獲"金頂針獎".而且在經營方面也表現出非凡的才華.他也是冷戰時期最早邁進社會主義國家大門的西方設計師.1979年他第一個跨進剛剛對外開放的中國的大門.目前,有120多個過和地區19萬人為"卡丹"牌生產著近230種產品.半個世紀以來,他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卡丹帝國".1992年12月2日,他被接納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
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1936)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出生於啊爾及利亞.1954年,聖.洛朗參加國際羊毛局舉辦的設計大獎賽,以一套黑色雞尾酒會服榮獲女裝一等獎,以此為契機進入迪奧爾店的主任設計師.60年代的後半期,聖.洛朗使自己的高級時裝和高級成衣遍及全世界,1971年春他推出沙漏形的40年代風格,掀起一陣回歸潮,1974年秋他發表哥薩克風格,引起民族風格服裝的流行.知道現在,他仍是巴黎時裝界舉足輕重的一位設計師.
森英惠(HANAE MORI 1926--)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日本島.1951年在東京新宿創建工作室,50年代曾先後為600餘部電影設計過服裝,1963年在日本創建高級成衣公司,1977年在巴黎的蒙泰紐大街創建高級時裝店,同年加入巴黎高級時裝店協會,也是巴黎高級時裝店協會這個象牙塔中第一位東方女性.她推出得意之作蝴蝶圖案的優雅女裝,給巴黎帶來了東方式的奇異時尚.1984年榮獲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文化騎士級勛章"
三宅一生(LSSEY MIYAKE 1938--)
日本高級成衣設計師,生於日本廣島.1970年創建"三宅設計事物所".在設計上他致力於把東方的文化,東方的服飾觀念與西方的經驗結合起來,他著意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遺產--和服.三宅的設計是從材料開始的,他常常自己動手去紡織,織布,雞毛,紙,橡膠,塑料等所有可用來織成衣料的東西他都要去嘗試,去探尋各種可能性.
Ⅳ 院士帽是什麼樣的
就像碩士帽
Ⅵ 關於院士的疑問
這個「士」字可以這樣理解「的人」,並不是什麼士大夫階層的那個士。
而這幾個名稱基本上都代表了一種身份或是稱謂,或者說是學歷信號(向用人單位表明自己能力的一種信號,只是現在這種信號功能減弱)。
學士一稱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中的記載,最早是指那些在學校讀書的人。魏晉以後,學士是指以文字技藝供奉朝的官吏。民間習慣上稱有文採的飽學之士為「學士」,最著名的莫過於蘇東坡「蘇學士」了。另外,學士和大學士差距很大,學士大多是舞文弄墨、實權不大的官員,可是大學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唐、宋時,「學士」前加「大」的可都是宰輔重臣。到了清代,大學士成為文臣的最高職位,官至正一品。
學士在現在作為一種學位名稱,分為理學學士和工學學士等等,由國務院授權高等學校授予。高等學校本科文憑畢業生,成績優良,達到規定的學術水平者,授予學士學位。
碩士(master)的稱呼最早起源於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學問淵博的人,但是一直不是官職。古人曰,碩者,大也 。古代常用與碩士含意相似的「碩老」、「碩儒」稱呼那些博學之士。
博士的稱謂,在我國古代有幾種涵義。作為官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秦代至漢代,博士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顧問。秦始皇時,有博士70人。漢代博士為太常屬官,官秩為六百石,員額多至十人。漢代武帝採用公孫弘建議,設五經博士,專掌經學傳授。到了唐代,設置國子、太學、四門等博士。另有律學博士、書寫博士、算學博士,府學、州學、縣學博士之稱,均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學傳授儒經學官的專稱。如魏晉以後,常任用精於禮儀的人為太常博士,掌宮廷禮儀;任用通曉音律的人為太樂博士,掌宮廷祭祀享宴作樂歌舞;任用精通醫術的人為術醫博士、醫葯博士;任用精通天文、星歷、卜筮之術的人為天文博士、漏刻博士、歷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專掌天文、歷法、占卜等事。
Ⅶ 院士的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說,怎麼樣才能被稱為院士
在科學技術領域有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均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每次增選名額的分配,由院士大會的常設領導機構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院士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不受理本人申請。
(一)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推薦,僅適用此款。
(二)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此類候選人,必須經過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協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
外籍標准
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在國際上具有很高學術地位的外國籍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以下簡稱外籍院士)。選舉外籍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選舉,每位院士推薦1名候選人,獲得不少於5名院士的推薦為有效。
外籍院士由全體院士實行無記名投票選舉,其選舉工作與院士增選工作同年進行。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院士總人數的二分之一,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當選。外籍院士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有建議權;
可應邀出席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的有關會議和學術活動;可獲得中國科學院學部贈送的有關出版物。外籍院士不享有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權;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院士
Ⅷ 紡織界的院士有哪些
姚穆,周國泰,周翔,郁銘芳,周勤之
Ⅸ 中國有多少個院士
624位院士。
截止到2020年10月份中科院現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等6個學部,現有院士797人,外籍院士91人,共有600餘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參加本次院士大會。
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28日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位中科院院士擔任了70多個國際科技組織的主席、副主席、理事等重要職位。
(9)院士帽子知多少擴展閱讀:
國內院士選舉標准:
1、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體系,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樣式不錯,擁有中國國籍的學者、專家、研究員、教授、或類似的標題(包括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和居住在其他國家,中國的學者和專家,可以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的成員。
2、院士每兩年選舉一次,共不得超過60人。各學科增設名額的分配,由院士代表大會常務領導機關根據學科布局和發展趨勢確定。翰林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我的申請不被接受。
(1)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聯合選舉,每位院士推薦的候選人不得超過兩名;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本款只適用於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和其他國家的中國學者、專家的推薦。
(2)國內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一級學會按照組織制度推薦人選。這些候選人必須由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組織選舉產生。
3、由各院系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評議選舉。考核必須遵循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核。選舉將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差額為百分之四十。每組應選舉本組院士人數的一半以上。
得票不少於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省選舉部擬選出的席位依次選出,並按已投的票數依次選出。選舉結果由各學術部門常務委員會審核確認,經院士會議常務領導機構審查同意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