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vive 手套怎麼用
該手套能夠提供全手部的運動捕捉,支持高性能的運動追蹤感測器以及90FPS的定向輸出。該手套還提供絕對位置以及方向輸出、熱插以及更高精度的校準模式。手套只需要1節AA電池就可以正常運轉。
手套上還有時間校準裝置,只要戴上手套,同步到Vive Tracker就可以使用了。
首先來說,Hi5是一款全無線、全指捕捉的VR產品。基於諾亦騰在慣性動作捕捉領域的探索,通過建立在手指關節上的慣性感測器以及諾亦騰研發的程序演算法,Hi5可以高精度地捕捉全手五根手指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即便是用小手指輕輕觸碰桌子上的多米諾骨牌這樣的動作,也可以精確體現。
對於手套而言,每個手指均包含六個九軸IMU感測器,能夠充分感知手中的每個細微動作。
雖然該手套能夠實現在半空中流暢直觀的手勢抓取動作,不過看起來仍然會有點像機器人在抓取物體——你的手會不自然地遠離你的身體,並且在VR環境下你必須以某種捏的方式才能夠抓起物體。官方表示該手套的表現要比ControlVR、PrioVR手套以及Manus VR手套要好得多。
❷ UI設計師如何應對VR帶來的全新交互方式
交互設計是建立於現有科技的特性和人類的特性之上的。VR行業帶來的全新交互方式也需要一套全新的交互設計方案。UI伴隨智能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壯大,智能時代成就了UI,下一個時代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時代。UI帶來的主要是視覺體驗,VR帶來的卻是更多的感官體驗,視覺,聽覺,觸覺,乃至精神上的沖擊。
頭顯作為人類的最後一塊屏幕,卻不能將原有的平面UI設計照搬到VR之中,正是因為其交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VR/AR的普及必然會對UI設計行業造成沖擊,新的交互方式必將取代以往交互界面的操作方式。
VR交互的設備已經有不少,但目前還沒有一套規范的交互方式。目前世面上常見的VR交互硬體方案都有哪些呢?手柄是最為基礎的VR輸入設備,基於手柄所做的UI交互也最為常見,下圖為兩大行業巨頭HTC Vive和Oculus的VR手柄。
相比較手柄的笨重,手套似乎更加能夠符合人體的動作習慣,諾亦騰等公司也專注於VR手套交互方案的研發。Leapmotion則通過外接設備的攝像頭識別人類手部,以在VR中直接模擬出手部的動作以完成交互。
雖然目前的交互設備已經多種多樣,但真正最符合人類審美的UI交互方案還未能有一套標准。這套標準的確立將會是VR產業真正成熟的標志,我們也在不斷探索與期待。
目前的UI設計培訓機構已經滿大街都是,而專注於做VR培訓的機構,則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