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做手套
找寬17厘米、長20厘米的布料8塊/(4塊紫紅燈芯絨做面,4塊花布做里)和一些棉花。 第一步是比著自己的手在紙上畫樣。在手的周圍放大出1.5厘米,將這個手的放大樣剪下來,即成為手套的樣紙。將面料一正一反地摞在一起,里料也一正一反地摞在一起,將手套樣紙用線綳上,沿周圍剪下來 。
第二步是將里、面布各一塊合到一起(正面向內),綳好。用平針沿邊縫合,留出下口不縫 ;在里子布上均勻地絮上棉花,將樣紙敷在棉花上面,從上向下慢慢地捲起來,卷到下邊開口處,輕輕地從下口翻過來,撤出樣紙攤平 ;照圖4的樣子在面布上用白粉劃線,用針線按平針方法將面布、棉花和裡布縫在一起,再將下邊開口處的里、面布各向里折,邊捏住邊用斜料縫合,這樣就會完成一片。照這方法再做三片。 第三步將相對的兩片對齊(面布向外),綳好。用斜針縫合 。另外兩片也依此法縫合。最後,在下口處釘上帶子 。一副棉手套就做成了。
❷ 一次性手套折疊方法學
戴一次性乳膠手套之前,把手上弄一點滑石粉或者痱子粉。如果不準就用油。
❸ 紫荊花怎麼折
紫荊花
唐朝大詩人韋應物曾在《見紫荊花》一詩中寫道: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
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雖筆墨不多,但遊子思歸、憶念故里之情卻溢於言表,感人至深。
說到紫荊花,恐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想到香港。香港地區位於中國東南海岸,珠江口之東,與廣東省的深圳市毗鄰,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1095平方公里。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被英國佔領。根據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的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如期舉行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從而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1990年4月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也開始實施。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除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使用區旗和區徽。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就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紅旗代表祖國,白色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寓意香港是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星象徵香港同胞熱愛祖國。花、旗分別採用紅、白不同顏色,象徵「一國兩制」。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呈圓形,中間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周圍寫有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英文「香港」。中間圖案也是紅底白色五星花蕊紫荊花,寓意與區旗相同。
在香港的歷史上,還有一段關於紫荊花的悲壯故事:1898年6月19日,喪權辱國的《展拓香港租界專條》在紫荊城簽訂,英國政府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後稱新界),租期99年,兩個月後,英方不顧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對和抵制,在大炮的轟鳴聲中,強行提前舉行占據儀式,數千名愛國群眾揭竿而起,武裝保衛自己的家園,反攻英國軍營,使英軍受到重創,但民眾也遭到殘酷的鎮壓,新界10萬人口喪失了土地。劫變過後,村民們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墳墓,合葬那些壯烈犧牲的英雄。後來桂角山上長出一棵從前沒見過的開著紫紅色花朵的樹。幾年後,那種花開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繽紛,尤其是清明前後,花期正盛,像是對烈士的緬懷,民眾將其命名為紫荊花。1965年,紫荊花有幸當選為香港市花。
❹ 一次性手套怎麼折成三角形
左對折,右對折,然後翻。
在一些手套更換頻率較高的行業,通常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這樣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節約更換成本,比如醫療行業、實驗室、食品加工行業等對衛生要求比較高的行業。
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常見的三角形按邊分有等腰三角形(腰與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與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其中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統稱斜三角形。
❺ 怎麼做手套
1、首先在紙上比照手畫樣。
❻ 餐館里的一次性手套時怎麼疊成三角形的
把大拇指方向斜著折一下,另外四個手指同樣斜著折一下.然後背面朝上放。這樣一次性手套就折疊好了。
❼ 怎麼折疊一次性手套
折疊做什麼?
❽ 紙手套怎麼做
紙手套的做法很簡單,只要用膠水或透明膠將兩張等大的紙的三邊粘合起來,留下一面作為出入口,形狀就像口袋一樣,開車時把手套進去即可
先用水泥袋紙剪成手套樣子,然後用針線縫合,最後在外面再罩上一層棉布。這種紙手套雖然禦寒效果差,但多少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