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機針按行業規定針號分為公制和號制(美製),不管是公制還是號制,它都是以機針的工作部直徑大小為針的號數。縫紉機針的型號是指機針粗細,機針越粗縫的料越厚,機針越細縫的料越薄,長度不變。對照見下面:
公制60,8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60mm,薄,面料用(如真絲面料)
公制65,9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65mm,薄,面料用(如真絲面料)
公制70,10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70mm,中~薄型面料用(如襯衫、汗衫面料)
公制75,11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75mm,中~薄型面料用(如襯衫、汗衫面料)
公制80,12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80mm,中~厚型面料用(如春秋外套面料)
公制85,13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85mm,中~厚型面料用(如春秋外套面料)
公制90,14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0.90mm,厚型面料用(如牛仔褲面料)
公制100,15號縫紉機針,工作部直徑1.00mm,加厚型面料用(如加棉厚面料)
因家用縫紉機是從美國引進的,至今還是習慣用美國號制來稱呼針的針號.
⑵ 每種規格的注射器對應的針頭的型號是多少
注射器、針頭的規格型號如下:
皮下注射 1ml 4.5~5號、肌內注射 2.5ml 5.5~6號、靜脈注射、靜脈采血 2.5ml 10ml 6.5~7號,
說明:針頭粗細用幾號來表示,一般有4.5號,5號,6號,7號等,7號就是針頭直徑為0.7毫米(可能是外徑)一般小孩用4.5號或者5號,大人用7號。
針頭是注射器頭端可自由裝卸的中空金屬針,為了安全衛生起見,一次性針頭使用過後應丟棄,不可重復使用。
(2)8號衣針是多少mm擴展閱讀:
注射器的使用
注射器也可以用於醫療設備、容器、如有些色譜法中的科學儀器穿過橡膠隔膜注射。將氣體注射到血管中將會導致空氣栓塞。從注射器中去除空氣以避免栓塞的辦法是將注射器倒置、輕輕敲打、然後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擠出一點兒液體。
在一些精度而不是病菌首要考慮問題的場合,如定量化學分析中,由於玻璃注射器的誤差較小、推桿移動平滑所以仍在使用。
也可以在烹調肉食的時候用注射器往肉內注入一些汁液以改善味道及質地,或者在烘焙時注入到糕點中。注射器也可以將墨水加註到墨盒中。
型號規格
一般使用2毫升、5毫升、10毫升或20毫升注射器,偶用50毫升或100毫升,皮內注射則用1毫升注射器。
注射器針筒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製成的,並且通常上面都有表示注射器中液體體積的刻度指示。玻璃注射器可以用高壓滅菌器進行消毒,但是因為塑料注射器的處理成本較低,所以現代醫療注射器多數是用塑料製成的,這也進一步減小了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
在靜脈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疾病的傳播尤其是HIV與肝炎的傳播與針頭和注射器的重復使用有關。
⑶ 最細的毛衣針是多少號的
針號 粗(毫米) 4 6.00 5 5.50 6 5.00 7 4.50 8 4.00 9 3.75 10 3.25 11 3.00 12 2.75 13 2.50 14 2.00 15 1.75 16 1.50
⑷ 8碼衣服是多大
8碼衣服是按英國尺碼來計算的,相當於中國身高165mm至170mm的碼數,也就是中國尺碼M碼的衣服,國際尺碼S碼的衣服,具體尺寸對照如下圖:
(4)8號衣針是多少mm擴展閱讀:
1、號型
是表示服裝的一些基本尺寸即服裝的大小的標識。
號:指人體的身高,以厘米為單位表示,是設計和選購服裝長短的依據。
型:指人體的胸圍或腰圍,以厘米為單位表示,是設計和選購服裝肥瘦的依據。上裝指胸圍,下裝指腰圍。
2、體型
是以人體的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依據來劃分體型,並將體型分為四類,分別為Y、A、B、C型。Y: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9cm~24cm之間 ;A: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4cm~18cm之間 ;B: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9cm~13cm之間 ;C: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4cm~8cm之間。
3、號型系列
以各體型中間體為中心,向兩邊依次遞增或遞減。身高以5cm分檔組成系列,胸圍以4cm分檔組成系列,腰圍以4cm、2cm、分檔組成系列。
系列如下: XS S M L XL
上衣型號 150/76A 155/80A 160/84A 165/88A 170/92A
裙/褲號型 150/58A 155/62A 160/66A 165/70A 170/74A
⑸ 7號和8號毛衣鋼針是幾毫米針
便寫盡滿城的繁華景象和京都的壯麗氣派。此處「白日」指傍晚的日光。「麗」字本有「附著」、「明麗」兩個意思,這里兼取二義,描繪出飛甍在落日中愈加顯得明麗輝煌的情景,可以見出謝朓煉字的功夫。「參差」二字既寫京城宮殿樓闕的密集,又使整個畫面顯得錯落有致。「皆可見」三字則暗中傳達出詩人神情的專註:
⑹ 衣服8碼是多大
8碼衣服是按外國尺碼來計算的,相當於中國身高167/92a至172/96a的碼數,也就是M碼的衣服,後面的a表示形體為標准型。
(6)8號衣針是多少mm擴展閱讀:
選購衣服注意事項:
1、看造型設計,應美觀大方,輪廓清晰,線條流暢,挺括平服。
2. 看色彩運用,配色新穎、明快、協調、富有節奏感,面料和襯里顏色要協調一致。
3. 類色或近似色為宜,如有點綴色或線條,應簡明不繁瑣,符合著裝個性的體現。
4. 看縫制質斂,行線順直、平整,線色與面料致,縫接處對合整齊、平順、無跳針漏縫現象,墊肩不可太高或太厚,拉鏈位置適當,拉合時利索、服帖。
5. 看整體結構,應符合體型規律,各部分比例恰當,對稱部分應對稱,日袋位置適當,整體感、舒適感和勻稱感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尺碼
⑺ 可鉤鉤針8號是多少毫米
可鉤鉤針8號是3.2mm。以下為鉤針的大小參考對照表:
(7)8號衣針是多少mm擴展閱讀:
鉤針編織的起源:
鉤針編織的起源有相當多種說法,某些理論認為鉤針編織來自於阿拉伯半島、南美洲、或是中國,但現今沒有具體的考古證據證明鉤針編織到底源自於上面哪一個地區。
鉤針編織普及化的時間,是1800年代左右的歐洲,透過文獻的了解,最早的鉤針編織是沒有鉤針而使用手指的,以至於沒有人工工具留下來的痕跡,也無法考據其歷史。
某些作家以這些手指編織的圖片推測鉤針編織的歷史必定相當悠久,此論點同樣也沒有證據支持。其他的作家則認為,編結、編織這些方法,都是非常早期的編織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在有發現織品的考古年代中,發現以鉤針編織法所織成的織物。
鉤針編織的現代轉變:
1890年代之後,鉤針編織與時尚流行逐漸融為一體,1910年到1920年間,蕾絲更為復雜,紋理和立體衣著的構成也更為華麗,這一時期被稱為新愛德華時期,其特色就是將維多利亞形式的蕾絲顏色變淡,轉為白色,與相當多的螺型花紋和維多利亞時的花俏顏色和繽紛的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就是大約1940年代末期,鉤針編織教學又重新流行起來,變成家庭手工藝熱門的主角。
特別是許多新的花色,有想像力的構成,將鉤針編織與流行式樣的結合,造成許多鉤針編織書籍的出版,教導有興趣學習的人們,如何編織花樣多端、五顏六色的小塊鉤針織品,再組成披肩、長裙、桌布、窗簾等等織品。
1960年代可說是鉤針編織的一個高潮,在1970年代初期,鉤針的花樣似乎已經發展到頂端,逐漸穩定成今日固定的編織手法,除了小塊拼織外,尚有圓形拼織與多色鉤針編織等形式。
21世紀的今天,鉤針編織依然具有一定的普及性,雖然時尚產業的針織品絕大多數都已變成機器針織的作品,但一般的手工藝中,鉤針編織由於毛線的進化和化學纖維的普及,也算是邁向新科技的一大步。
⑻ 淘寶上寫毛衣8針六針,是有多厚
不是厚,是針眼有8針大,6針大。不過,有點笨重
⑼ 成人開衫女毛衣從上往下,8號針起多少針呢
其實編織毛衣時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
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
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
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有一個比較直觀、准確的計算編織毛衣尺寸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後,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後以此為標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高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長為77百米左右(2.3尺);
高(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寬為90 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中1.65-1.75米)男套衫,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中(1.60-1.70米)女套衫,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身長為65厘米(1.95尺);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身長為60厘米(1.8尺)。
開衫的編織毛衣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風雪衣和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身長則根據個人愛好,可織成短、中、長等樣式
⑽ 平時織毛衣的九號針是多少厘米
九號針代表直徑為3.75毫米。
號數越大織毛衣的針越細,就是其直徑越小。下面是毛衣針的針號與直徑的對照表
針號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粗(毫米) 6.00 5.50 5.00 4.50 4.00 3.75 3.25 3.00 2.75 2.5 2.0 1.75 1.5
(10)8號衣針是多少mm擴展閱讀:
織毛衣用針尺寸的計算
上衣後片
⒈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⒉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⒊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⒋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⒌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⒍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⒎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⒏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⒐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⒑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⒈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⒉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⒊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⒋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⒌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⒍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⒎掛肩收針方法: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袖直密=願密度×95%
⒈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⒉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⒊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⒋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⒌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⒍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⒎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⒈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⒉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