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碼 腰圍 褲長 腿圍 褲口
28碼 72CM 102CM 54CM 38CM
29碼 74CM 102CM 54CM 38CM
30碼 76CM 104CM 55CM 39CM
31碼 80CM 104CM 56CM 40CM
32碼 84CM 106CM 60CM 40CM
33碼 88CM 108CM 61CM 42CM
34碼 90CM 110CM 63CM 44CM
腰圍:代表褲子類服裝「型」。在單褲外沿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褲長:由腰部左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腳跟減3厘米。
褲口:圍量褲角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還可根據款式的不同用胸圍比例法計算。
這樣自己測量一下,然後把自己的尺寸記下來,這樣以後不管是在網上買衣服,還是去實體店裁衣,都一清二楚了同。
② 褲子前擋怎麼量褲子後檔怎麼量
前檔測量方法:
從褲子襠部縫線十字處到褲子前面褲腰的頂端的直線長度就是前檔的尺寸。
測量的時候注意尺子和褲子自然平鋪拉直即可,不要使勁拉升,避免得到的數據誤差過大。
③ 褲子襠長怎麼量
褲子襠長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計算:
一、按人體量:
坐著量,由腰部髖骨向上3-4CM量至凳面(包括腰頭)是比較常見的量法。
另外一種站著量直襠的方法,首先量出褲子的長度,然後減去褲子的內襠長,在側量中顯得既快又准確,且十分方便。
二、按成品量:
a:從橫襠縫量至腳口為下襠長,再將量得的褲長尺寸減去下襠長即為直襠尺寸;
b:從腰上口沿垂直量至橫襠處;
三、按公式計算:
1、直襠的演算法有臀圍推演算法:
a直襠長為H/4即0.5H/2(不包括腰寬)
b直襠長為1.5/10H+10(不包括腰寬)c直襠長為2/10H+6(不包括腰寬)
2、褲長、臀圍推演算法:L/10+H/10+6(不包括腰寬)
四、人體測量與公式相結合:
即從前腰節線通過襠底量至後腰節線稱為統襠尺寸再根據公式:(統襠尺寸+2CM)×2/5,不包括腰寬尺寸。
以上幾種方法有些許差異,但均屬正確內的波動。
(3)褲子周檔怎麼量擴展閱讀:
選擇合適自己的褲子碼數的方法:
前襠長度是一個重要參量,一般來說,30CM上下前襠的是高腰褲,25CM上下就是中腰,20上下就是低腰褲了。
拿一把軟尺,測一下褲子標注的前後襠長度在自己身體上的位置,再量好這個位置的腰圍,如果臀圍也合適,那麼這褲子您穿就合適了。
此外,測量的時候要注意是冬季穿還是夏季穿的。夏季的可以貼身量,冬季的,要量穿了保暖褲或者羊毛褲的尺寸。
腰圍誤差不要超過2CM,臀圍誤差要求低些,只要褲子的臀圍大於自己測量尺寸3-5CM就可以了,小了是穿不進的,正好的尺寸是緊身褲了。有的褲子設計的時候為了體現穿著的風格,可能腰圍真好合身臀圍大了幾厘米,那您不要管它,完全是涉及的需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尺碼
網路-褲子
④ 褲子的襠深要怎麼量
褲子的襠深就是從褲子前面正中線量,從最上面量到底端的交叉處,量得的長度減1-1.5CM。
褲子的測量方法:
第1步:測量腰圍,褲子扣好平放,然後量褲子兩端後面的距離,乘以2即為腰圍,(最大忌諱和錯誤的量法:褲子兩頭拉的直直的測量,凡是拉直測量,測得腰圍數據均會有所偏大,方法不同導致的最後數據也不同,並非要求相當精確,只希望能盡量准確。平鋪以後可以看出正中位置,前面鈕扣位置和後面是有一定距離的。拉直就前後一樣高低了。)
第2步:測量臀圍,位置在檔上面的位置,建議量臀部最寬松的那個距離,同樣把量的數據X2.
第3步:測量前檔:從鈕扣上方的褲頭到筆所指的十字交叉位置,前檔用於區分褲子中低高腰,前檔越大,代表褲子越高腰,前檔數據越小,代表褲子越低腰!
第4步:測量大腿:褲子大腿,檔下一點大腿最寬的位置,測得單邊即可。
第5步:測量膝蓋:褲子長度的中間膝蓋位置,量單邊即可
第6步:測量外長:外長指的是褲子的兩邊,從褲頭到褲腳的長度,包括了檔和內長
第7步:測量內長:內長是指從襠部到褲腳的距離長度。Levis牛仔褲常見的表示方法是 W L ,這個W指的是腰圍,可能有25 26 27 28,直到40的數據,而L一般都是在L32的,因為這個L32,代表的就是褲子的內長,約等於80cm,也基本能滿足一個175高的人的腿的長度了,當然,五分褲,七分褲,九分褲,就不是L32,是可能L28,L30等的,更長的有L34 L36。一般LVC都有L36的長度,這點也可以看出牛仔褲的設計是要長不要短!
⑤ 褲子的上檔、中檔、下檔要怎麼區別分別怎麼測量
首先要說明沒有中檔,上檔和下檔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上檔就是前檔,是從前褲腰的中間扣子到大腿檔彎處。後檔也叫大檔彎,是從後腰圍中間量到檔彎處。
2、計算方法不同。
上檔占總檔寬的1/3,下檔占總檔寬的2/3。
具體測量方法如下:
1、測量腰圍:褲子扣好平放,然後量褲子兩端後面的距離,乘以2即為腰圍。最大忌諱和錯誤的量法:褲子兩頭拉的直直的測量,凡是拉直測量,測得腰圍數據均會有所偏大,方法不同導致的最後數據也不同,並非要求相當精確,只希望能盡量准確。
平鋪以後可以看出正中位置,前面鈕扣位置和後面是有一定距離的。拉直就前後一樣高低了。測量前檔:從鈕扣上方的褲頭到筆所指的十字交叉位置。前檔用於區分褲子中低高腰,前檔越大,代表褲子越高腰,前檔數據越小,代表褲子越低腰。
計算:腿根圍減去半臀圍等於總檔寬。
(5)褲子周檔怎麼量擴展閱讀:
一般印象中【W 腰圍 L 內長】,好像說2尺的腰就是穿W27,2尺3就是W30,2尺5是W32,如此類推,會有人就以為只要報出腰2尺3,褲子2尺5,就可以穿W30,W32的道理。其實這個是錯誤的,因為有些褲子實際設計有中低高腰還有褲型的具體剪裁之分,造成某些褲子有偏大偏小的情況。
比如說,低腰褲子腰圍大過中高腰褲子,好像比如一個人中腰褲子穿70cm的,那麼低腰的褲子可能就要73cm,因為低腰褲子穿的更低,更接近人體比較大的跨位和臀部,所以如果同樣腰圍的一款低腰褲子和中腰褲子,那麼平時如果穿70cm中腰的,是絕對穿不了低腰褲子的70cm腰圍的。
專櫃所謂的「標准」數據,W27適合2尺的人穿,W28適合2尺1腰圍的,W30=2尺3,W32=2尺5,W34=2尺7,在洗標內部標了W28的就是72cm,W30就是76cm,W31就是78cm,W32就是80cm,這些所謂的標准數據,都不算特別標准。
因為數據是固定不變的,褲型是變化的,全部款式都固定W30就是標76cm的腰圍。那一款高腰褲子W30標腰圍76cm,一款低腰褲子腰圍W30也標76cm,大小上身感覺是絕對不同的。
這樣一來,就沒有了所謂的偏大偏小,直接以後去專櫃試了W多少就買W多少,也不需要測量什麼數據,也沒有區分所謂的中低高腰,不同褲型,大家千篇一律一個尺寸。記住在專櫃,不同褲型可以盡情的試穿,試到自己合適的為止。
如果熟悉國外褲子,就知道型號和系列的不同,從而導致了穿的褲子碼數都不一樣,簡單的說,方正剪裁levi's581 是寬松褲腿的,有些人穿W26,而方正剪裁的levi's580是修身直腳的,更加低腰,那麼levi's581穿26的人這個時候就要穿W27的了。
所以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如何區分一款褲子中低高腰,看前檔!前檔越高,代表這個褲子檔越大,越高腰,前檔越小就是越低腰了。國外褲子一般認為前檔20cm以下就是低腰褲子,20-23 屬於中腰,23 以上就是所謂的高腰褲子了。
針對於網路銷售的不可當面試穿,所以建議大家在購物之前,可以找自己合身的褲子或衣服,參考測量方法,與店裡給的實物具體數據逐一對比,看是否合適。
⑥ 褲子的上擋、中檔、下檔怎麼區別分別又是怎麼測量
⑦ 服裝製作中 「周檔」是褲子的什麼部位,如何測量謝謝
「周襠」:是褲子門襟到後腰的長度
如何測量:服裝裁剪中,周襠是前浪(門襟)加後浪(後屁股縫)的長度
測量的方法有很多種,軟尺、硬尺都可以量
但是一般都不會在真人身上量(不「方便」),那麼就推算
前浪=臀圍最高峰÷3
後浪裁剪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出來。
當然前後各加1公分的水口
⑧ 褲子的檔深怎麼量啊
檔深是褲子橫襠線以上的長度,它的長短在穿著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直襠太短會出現夾襠。直襠太長會發生落襠,妨礙人體的活動。它的長短直接影響褲子的穿著美觀與人體的舒適度。
有兩種方法測量:
1、按人體量。坐著量,由腰部髖骨向上3-4CM量至凳面(包括腰頭)是比較常見的量法。另外一種站著量直襠的方法,首先量出褲子的長度,然後減去褲子的內襠長,在側量中顯得既快又准確,且十分方便。
2、按成品量。從橫襠縫量至腳口為下襠長,再將量得的褲長尺寸減去下襠長即為直襠尺寸。從腰上口沿垂直量至橫襠處即可。
(8)褲子周檔怎麼量擴展閱讀
以上的兩種方法作為一種日常測量方式,而不能用到工廠打版中,如果有在工廠做過紙樣的話,就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工廠的是沒有檔深尺寸的,只有前檔和後檔長。
2、單身的尺寸是不是合適也不是靠測量出來的,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版型和穿著效果,正確的直檔(前浪後浪)尺寸,是樣辦做好經模特穿著後,視乎效果而修改尺寸。
3、用一種方法決定檔深也不是科學的,這種方法對於新的版師來說,根本就把握不了。相同的型號,不同的款式,直檔都不是一樣的。
⑨ 褲子前檔怎麼量
從鈕扣上方的褲頭到筆所指的十字交叉位置;前檔用於區分褲子中低高腰,前檔越大,代表褲子越高腰,前檔數據越小,代表褲子越低腰。
褲子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裝,一般由一個褲腰、一個褲襠、兩條褲腿縫紉而成,根據材質、造型和受眾的不同,有多種分類。
男體的腰節較低,女體的腰節比男體的腰節要高,這樣他們決定了同樣的身高下女褲的褲長及其立檔大於男褲。
由於男女存在生理上的差異所以決定了男褲前檔的凹勢大於女性,也決定了門襟總設在前中心位置,而女褲前後可隨意設置決定了女褲前後可以設計門襟而男褲卻不可。
(9)褲子周檔怎麼量擴展閱讀:
褲子主要分類
1、直筒褲
概述:又稱「筒褲」。直筒褲的褲腳口,一般均不翻卷。由於腳口較大(與中襠相同),褲管挺直,所以有整齊、穩重之感。在裁剪製作時,臀圍可略緊,中襠應略為上提,這樣更能反映褲管的寬松挺直的特點。
2、牛仔褲
概念:用一種靛藍色粗斜紋布(牛仔布)裁製的直襠褲、褲腿窄,縮水後穿著緊包臀部的長褲。
由來:英文名為「Jeans」,最早記載於1567年,是對來自義大利港口城市熱那亞(Genoa)祥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褲子稱謂。
3、西褲
概述:正裝褲,主要指與西裝上衣配套穿著的褲子。
由來:西裝最初來源於歐洲。上衣原是漁民的穿著,他們終年在海上,穿敞領少扣的衣服便於海上捕魚;中背後開衩的燕尾服,原是10世紀歐洲馬車夫的裝束,開衩是出於騎馬的考慮;硬領則是由古代軍人防護咽喉中箭的甲胄演變而來;衣袖沿上的三顆鈕扣,傳說與拿破崙有關;西裝褲原是西歐「水手服」的樣式,便於水手捋起褲腿幹活。
4、卡其褲
用卡其布製成。
5、燈籠褲
概述:指褲管直筒寬大,褲腳口收緊,褲腰部位嵌縫松緊帶,上下兩端緊窄,中段松肥,形如燈籠的一種褲子。從設計上可以看作是一種「仿物造型」及「仿物取名」。
燈籠褲大多用柔軟的綢料或化纖衣料裁製,輕松舒適,多為休閑時穿著,適宜作練拳操和練功等穿著之用。中式練功褲和運動褲也常採用這種造型。
⑩ 男士褲子的前襠 後檔 中襠分別是從哪開始量
1、前檔從十字接縫處開始往上量起。
2、後檔是從襠底到後腰中間量起。
3、中襠也叫」直檔「,是從褲子兩邊向上量起。
前襠是裝拉鏈那條縫子,也叫前浪;後檔是屁股後面那條縫子(即左右臀中間的那道拼縫),也叫後浪;直檔是褲子橫檔線以上的長度。
(10)褲子周檔怎麼量擴展閱讀:
男士褲子的設計
1、褲子有各種各樣的設計與機能性,穿著方法也多種多樣。僅作為旁開袋與後開袋就有很多種。褲前片的設計也根據穿著目的而不同,如活褶的有無與多少等。
2、腳口的設計通常有翻褲腳和平褲腳兩種,但是,也有像馬蹄腳那樣特殊的腳口。因褲子的設計多種多樣,所以,同上衣等的搭配非常重要。一般式單褶西褲。
3、不分年齡和職業誰都可以穿用。可使用一般毛料、棉、麻和化纖等。
4、材料使用量,表布140cm幅寬150cm,90cm幅寬,250cm袋布,90cm幅寬,80cm粘合襯,90cm幅寬50cm。
5、前片。從前片開始制圖。臀圍線取立襠的1/3,作為圍度的餘量,在H/4中加2cm—3cm。在橫檔線上,把臀圍量4等份,向左延長1/4的厚度(前窿門寬)。褲線過橫檔線的中點向下取下襠長,畫腳口線。膝線的下襠長向上5cm處。腳口寬度是以褲線對稱兩邊各取11cm。
6、一般情況下,在前中心的腰圍線上向里進0.5cm—0.7cm後,連結立襠弧線,但在特體的情況下,因為有肥胖量的計算,前立襠線還要偏離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圍線取W/4+3cm~4cm,過臀圍線畫弧形側縫線,把側縫線向上延長0.5cm後,重新畫腰圍線。
5、腰上的活褶從褲線向側縫取3cm—4cm,向膝線與褲線的交點畫線。下檔部分的側縫線,是先連接腳口與橫襠線,在膝線上向里進1cm後畫弧線。把側縫這邊的膝線寬向前側取相同寬度畫下襠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