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針減針的時候,要一針一針往下套,邊套邊放,兩針並一針。這樣就完成了減針。
1.元寶針上正針是雙線,反針是單線,收針的時候要先鉤一排上下針,把所有的雙線都變成單線。第一針下針,第二針還是下針。第三針是上針,將這一排上針下針織到頭。
元寶針是變化後的單羅紋針,它的變化在於將上針挑掉不織,但保留上針線圈,這樣,在織下一行的時候,一針下針上就有兩個線圈。
如果在單面挑上針就稱為單元寶,如果雙面挑針就稱為雙元寶。比如說,上一圈為單羅紋,開始織這一圈時,下針的時候照常織下針,上針時將線繞到前面,將針圈挑下不織,再將線甩到下面,織下一針(下針)。
單元寶就是奇數排織單羅紋(一針下一針上),偶數排織下不織上,但上針要把線繞到右棒針上,下一排的時候將上針的這兩根線一起織。
雙元寶按單羅紋起針,此後每一行都是織下不織上,上針要把線繞到右棒針上,下一排的時候將上針的這兩根線一起織。
收針用單羅紋收針法。
雙元寶針:
俗稱苞米針,第一針不織直接挑到右棒針,然後把毛線繞到右棒針上,再把第二針平移到右棒針上,形成空針和滑針,第三針是織下針,然後再把毛線繞到右棒針上,第四針平移到右棒針上,第五針織下針,以此類推織下去。
第二行,第一針不織,第二針是(將上一行的空針和滑針一同)織下針,然後繞線到右棒針上,第三針平移到右棒針上,第四針同第二針織法。每一行都是這樣織。
單元寶針:
效果圖跟雙元寶差不多,只是沒有這么厚實,織奇數行時,織上針前將線掛在右棒針上並將針圈移到右棒針上,接著織下一針,織偶數行時用單行彈性針法編織,在織下針時將針圈與線圈織在一起。
在織物正面,織下針時先織一空針,並將下針圈移到右棒針,在織物反面,將上一行的空針和滑針一同織上針,上下針交替編織。
『貳』 帽頂怎麼減針好看
帽頂減針方法如下:
1、第一行,織到記號扣,先滑下針上針兩針到左棒針上,再滑一針上針到左棒針上,然後三針一起織。之後上下針都織。
2、第二行,碰到減針的那針挑過不織,減針左右兩邊兩針下針織過,其餘下針挑過,上針織。
3、第三行,織到記號扣,先滑下針下針兩針到左棒針上,再滑一針下針到左棒針上,然後三針一起織。之後上下針都織。
4、第四行,碰到減針的那針挑過不織,其餘下針也挑過,上針織。
相關資料:
針織面料即是利用織針將紗線彎曲成圈並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織物。針織面料與梭織面料的不同之處在於紗線在織物中的形態不同。針織分為緯編和經編目前,針織面料廣泛應用於服裝面料及里料,家紡等產品中,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針織分為緯編和經編。經編用多根紗線同時沿布面的縱向順序成圈,緯編用一根或多根紗線沿布面的橫向順序成圈。
緯編針織品最少可以用一根紗線就可以形成,但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一般採用多根紗線進行編織;而經編織物用一根紗線是無法形成的織物的,一根紗線只能形成一根線圈構成的璉狀物。所有的緯編織物都可以逆編織方向脫散成線,但是經編織物不可以。
『叄』 帽子收針方法
帽子收針方法有很多種,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技巧:
常規減針法:你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律,每圈均勻地減少針數。例如,每兩圈減4針,或者每圈減2針,直到剩餘足夠的針數關閉帽頂。
九減針法:這是一種較為均勻的減針方法,特別適用於圓形帽頂。每圈按照9個針眼的順序減針,即每減一針,跳過九針,再減一針,以此類推。
分四等份收針:將帽身均勻分成四等份,每份進行收針。可以選擇前8次隔行收針,後8次每行都收,或者全程隔行收針。這種方法能確保帽頂形狀均勻,適用於大多數平針織物帽子。
以4針為固定收針莖收針:採用1下2上1下的方式作為固定收針莖,前後各收一針。收針行時,下針壓上針進行二並一,4針收針莖正常織,然後交換位置再次二並一。這種方法適用於鉤針編織帽頂,能確保收針均勻且不易變形。
遞減減針法:這種方法是在每一圈中逐漸增加減針的數量。例如,第一圈減4針,第二圈減8針,第三圈減12針,以此類推,能迅速減少針數,形成緊湊的帽頂形狀。
松緊帶收針法:在帽頂剩餘少量針數時,使用松緊帶進行收針,可使帽頂更加緊致,適合頭型。
記得在收針過程中保持針腳均勻,避免過緊或過松影響帽頂美觀。收針完成後,檢查帽頂並整理定型,就能得到一頂既美觀又舒適的帽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