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在演繹夠了溫暖後,也會偶爾飄出才情,像心事隨繩結在清風里盪漾。
材料:293規格純毛中粗線用量:300克工具:6號針,8號針密度:24針×25行=l0平方厘米尺寸:(厘米)衣長46;袖長15:肩寬38
② 誰知道這個略圖的毛衣如何織
不是很難。
1、你可以數下這款衣下邊共多少針,或根據你想要織的孩子年齡起針,大點沒關系,因為是裙子。
2、扭麻花會的吧。從圖上看,它下擺共起了304針,邊是兩針上兩針下。看得出對中間一條沒扭麻花,是兩針下,推出兩邊和後中間各有這樣一條。
3、圓起來織,4針一組麻花,間隔6針上針,6組麻花為1/4片,再加一條上針。依圖織。
4、每扭2朵麻花,在每個上針間隔部分收一針,記住,在上針部分收針,會看不出來。
5、直到收到最上面,上針部分只剩1針,然後不收針,直到達你要的長度。
6、接著圓起來在兩邊袖的位置再加針,各加50針左右。
7、一開始是兩針上兩針下,然後,再每隔6-7行,每個間隔各收一針,直到收到只剩一針上一針下。
最後,自己根據大小還可以收些針,免得領子太大了。
要有織毛衣基礎的,我這樣說了應該就不難了。耐心看看,也不枉我打了那麼多字,呵呵。
③ 毛衣衣袖從下往上織怎麼織
毛衣袖子的織法可以從上往下織(從肩部到袖口),也可以從下往上織(從袖口到肩部),兩種織法很相似,只是加針減針的順序不同而已。下面說說:毛衣袖子從下往上怎麼織(分片織)。
1、毛衣袖子從下往上可分片編織,也可圓筒編織,在此說說分片織的方法,從袖口開始起針,編織袖口邊約1寸半長,然後加針(約8針)。
(3)衣下邊織怎麼樣好看圖片擴展閱讀:
實驗法計算毛衣尺寸
毛線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
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花型的密度適當地加針或減針。
有一個比較直觀、准確的計算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後,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後以此為標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同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長為77厘米左右(2.3尺);
高(1.70米以上)女套祖,身寬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中1.65-1.75米)男套祖,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中(1.60-1.70米)女套祖,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身長為65厘米(1.95尺);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身長為60厘米(1.8尺)。
開衫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風雪衣和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身長則根據個人愛好,可織成短、中、長等樣式。
參考資料來源:毛衣網路
④ 怎樣編織從上往下打的毛衣
1.首先准備好棒針毛線和棒針針。現在起24針作為示範。
⑤ 毛衣從領口往下織怎麼織啊
先領會一個概念:從上往下織就是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織的程序顛倒一下。
領子織好後,在後片50針選出A、B點,A-B實線圈約120針,A-B虛線圈約30針,沿A-B實線圈來回織,每一次回到A或B點就挑出虛線圈上的一針加上去織,直到前後片領子相差約2寸左右,就可以把虛線圈上所有的針挑出來,圍成圓圈織了。要注意的是,這個來回織的過程中,前圖所示的4個放針處還是一樣要放針的。
⑥ 毛衣黃色為底,織什麼圖案好看啊
本來看標題想建議可以織最簡單的菱形圖案,不過,最好是刻意排得凌亂點的.現在流行幾何圖形.
但是,如果是寶寶的話,如果能織小動物是最好的吧.簡單點的,可以是織個小小的MICKY,那個沒有眼耳口鼻的小熊頭.或者織幾朵小花或蝴蝶結也可以(女孩子的話)
另外,圖案的用線的顏色,如果是亮黃色的話,很好搭配.白色,棕色,綠色都可以.
其實,更簡單的也可以買些可愛別致的圖章或別針,別在毛衣上.別好一點,別針不會刺到寶寶就好了.或者買些布制的圖案圖標,縫在毛衣上也可以.又或者,買些色彩不一,五顏六色,形狀不一的小扭扣,搭配著縫在毛衣上的某個位置,也有別致的點綴效果.但注意別買大顆或很往外凸的扭扣,最好是那些扁平的.怕寶寶摔倒啊,亂爬時,扭扣把他頂著了.
我個人認為寶寶的衣衣嘛,別致一點比較好.
希望我的個人意見對你有用.
⑦ 從下往上織毛衣袖子怎麼織
從下往上織的毛衣,不用挑織,也不用縫袖子的織法
織過插肩毛衣的人都知道,各種織法的優缺點。我經過多次編織,將兩種織法的優點提取出來,形成一種新的織法。有如下好處:
1.由於是從下往上織,身和袖尺寸好控制,穿起來貼身,舒服、好看。
2.肩縫是直接織出來,平順不用縫。
3.領窩開在同一片上,大小、圓順好控制。
4.不用計算各片的長度的吻合,合縫處的直順、松緊。
5.斷頭小,除兩只袖在開夾處留40cm線頭,縫腋下部份各留的6針外。衣身的線可以一直織至完成。
步驟如下:
1.衣身部份打至開夾處。
2.打好兩只袖(長度:袖口至腋下)。
3.衣身和兩只袖腋下部份各留6針,用線穿起。
4.然後衣身和兩只袖連起來織。。4條肩縫的減針方法是4行減一次,每條肩縫每次兩邊各減2針,共4針,(4條肩縫×4針)共16針。3次之後,每條肩縫插袖那邊每次只減1針,(4條肩縫×3針)即每次共減12針)7次之後按回原來減法,這樣肩夾穿起舒服些。
5.開領窩時按平時的減針方法,(以後領窩為軸心,正、反面來回織,直至後令窩高度合適。)
註:(1)步驟4連起來織時,三根針的交接點分別在兩只袖的中間和前身的中間。
(2)7次是個變數,具體要視符袖肥、肩縫長短、線的粗幼而定。
⑧ 毛衣的側邊怎麼織才好看
線:中粗混紡毛線,雙股編織,38碼用12號針、44碼用11/12號針;38碼約8兩左右;44碼用近9兩線(包括鞋底墊)
1、一次把需要添加的針數和中間起頭的針數使用套針起頭起好。
38碼:15+9+15=39針
44碼:(16+11+16=43)針
2、織上下針(平針容易卷、也薄一點)
3、中間9針里(11針),均勻的加針,加出8針(10針),共17針(21針),正中間的1針為下針,的上下針排列。
4、中間織2行以後,開始從左邊、再右邊,添加針數,2行一次,一次各2針。直至添加完畢。
5、連中間加的針共39+8=47針(43+10=53針);都是上下針。要把棒針兩邊的上下針,慢慢的變換成搓衣板(來回下針);a、2行變換1針,直至中間剩下13針(17針)至。
6、變換完成後,成為:17+13+17、(18+17+18)針,其中的17針(18針)就是鞋面的兩側,有點矮,需要再加針,加針方法:在中間的兩邊:2行加1次,1次各加1針。這里,男、女鞋各加了8針;25針(女),26針(男);加多少可以按個人需要決定。這個針數就是腳後跟兩側的高度。
⑨ 從上往下織毛衣圖(怎麼加針))
先領會一個概念:從上往下織就是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織的程序顛倒一下。 第1步:當然是起針了。不同的是這是衣領的針數。我們假設是起150針。(如圖最內圈) 第2步:領子織好後,假想把150針分成50、25、50、25四份,即前後左右片。(如圖中四條虛線) 第3步:可以放針了。在每兩片的中間留出4針,在這4針的左右放針,每隔一圈左右各放1針。連續幾圈織下來後,就可以看到以4根辮子區別清楚的前後左右4片了。(如圖箭頭指的就是放針處,是上下下上4針,有時為了好看,可以在這兒多留幾針,設計織個麻花辮什麼的。) 第4步:直到放到大小合適(如圖外圈,各片是100、75、100、75),就可以把左右作為袖子、前後作為衣服分開織了。這里要注意的是,腋下開始織時最好一下子多放幾針,約8-10針吧。 第5步:就一直織下去,沒變化了,衣、袖都織到應有的長度,就OK啦,完工。 不過有一點要指出,這樣織法織成的毛衣不分前後片,孩子可能穿了會覺得領子不大舒服。要想分前後片,請看下圖: 領子織好後,在後片50針選出A、B點,A-B實線圈約120針,A-B虛線圈約30針,沿A-B實線圈來回織,每一次回到A或B點就挑出虛線圈上的一針加上去織,直到前後片領子相差約2寸左右,就可以把虛線圈上所有的針挑出來,圍成圓圈織了。要注意的是,這個來回織的過程中,前圖所示的4個放針處還是一樣要放針的。 實例介紹: 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以多年前織的黃色毛衣為例 1、領子起頭。 以128針為例吧,這樣好說明。兩針下、兩針上的雙螺紋,領子的高度和式樣可自己選擇,領子的高度夠了就開始織身體部分了。 2、分針。 把128針減掉8針,也就是120針,平均分成三份,每份40針,一份當作前身、一份後身、另外一份的各1/2當作兩只袖子,每隻袖子20針。每份之間用兩針下針小辮相隔,四條小辮正好8針,合起來128針。 3、織身的部分。 開始織身的部分轉圈織,4條小辮兩側每兩行各加針一針。為了加針方便,可在加針的地方做個記號,我的方法是別個曲別針。前身的圖案可自己選擇,我手懶,都是隨便擰幾個麻花辮,為的是孩子前後身好區分。 織的時候主要注意加針,這樣會有四條明顯的斜著的小辮子。小辮子織到19CM(女兒毛衣,身高160CM),成人適當加長,我的毛衣(身高170CM)一般織到21CM。 4、留領窩 把後片的針數單獨織出一寸左右,為的是後片比前片高,等於留出領窩。 5、分針 袖子的針數單獨留出來。前後身兩片合在一起,合時在前後片之間各加出10針左右,根據胖瘦可適當調整加針針數。 6、這樣就可以分別開始織身和袖子,先織身的部分比較好。身的部分織到夠長,再織松緊邊就收針。袖子織時把加出的10針挑起來一起織,剛開始每三行減兩針,把加的針數減掉,然後再每五、六行減兩針,織到夠長即可。 這是俺畫的分針的草圖,怕說不清楚,供參考 背面可看到怎麼留出領窩。 第二種方法,大同小異,以藍色毛衣為例。 還是先織領子,這次織的是高領,領子高度夠了,開始分針織身。分針的方法同第一種一樣,也是分成三份。 唯一不同的就是,開始織身的時候,從後片開始織,先織後片的40針,織到袖子的針數時,每次帶上四針,然後翻過頭往回織,(就是織單片的方法,不是轉圈織)織到另外一隻袖子時,都是帶上四針,這樣反復,直到把袖子的針數都帶上。 織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在後片2個小辮子的兩側加針,加針方法也是每兩行在兩側各加一針。這樣後片就單獨織了有一寸左右,領窩就織好了,然後就可以和前身的針數一起轉圈織了,織到小辮長度夠了(指的是前身的小辮,後身的小辮會稍長一些)就可以分針了。後面的方法同第一種一樣。 唯一不同的就是領窩的方法稍有不同,我個人更喜歡這一種,這種織出的毛衣領窩更服帖合適,後面看起來也更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