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梗概2000字左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摘要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2歲的保爾·柯察金被趕出了學校,因為他在瓦西里神甫家裡等候補考的時候,把一小撮煙末兒撒在神甫做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上了。他跟著母親去車站食堂找活兒干,被老闆打發到洗刷間,負責燒茶爐、擦刀叉和倒臟水。就這樣,保爾的勞動生活開始了。
保爾在車站食堂幹了兩年,受了許多磨難,也窺見了生活的底層。5月里,哥哥阿爾青在發電廠給保爾找了活兒 ,他便離開了那個地方。
一天,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進了鎮子:「沙皇被推翻了!」於是,居民們聽到了「平等、自由、博愛」這些新鮮名詞。不過,充滿興奮和騷動的日子很快過去了,除了鎮公所飄揚著孟什維克的旗子外,其他一切都和從前一樣。到了11月,從前線戰壕里回來的士兵越來越多,他們都有一個雄壯有力的稱號:「布爾什維克」。鎮上的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的稱號從何而來,但是知道生活準是又有變化了。
1918年春夏之間,謝別托夫卡這個烏克蘭小鎮的確經歷了許多變化。紅軍游擊隊來了,富人跑了,群眾得到了紅軍發放的槍支。不久紅軍撤退了,德國人進了鎮子,富人又回來了。保爾在發電廠當火夫的助手,他跟來廠里做裝配工的朱赫來成了親密的朋友。朱赫來是個水兵,是紅軍撤退時留下來做地下工作的布爾什維克。他教保爾學會了拳法,還告訴他要知道為什麼打和應該打誰。
一天,保爾在湖邊釣魚的時候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亞。開初,他可不想跟這個女孩子閑扯。但是,冬妮亞活潑可愛,對保爾沒有一點兒嘲弄和侮辱的舉動,來往幾次後就使保爾覺得她跟別的富家女不一樣。他們親近起來,盼著見到對方。一種不自覺的愛情偷偷竄進保爾的心中,弄得他心神不安了。
激烈而殘酷的階級斗爭在全烏克蘭逐漸地展開了。彼得留拉屬下的匪幫布滿了全省,紅軍游擊隊不斷地與這些烏合之眾戰斗。小鎮上時而飄揚著游擊隊的紅旗,時而又是彼得留拉部隊的黃藍旗。
一個漆黑、悶人的夜晚,朱赫來為了避開彼得留拉匪徒的搜捕,來到了保爾家。保爾和他一起生活了8天。朱赫來利用這迫不得已的休息時間,把他對彼得留拉軍隊的憤怒和憎恨,完全傳給了如飢似渴地傾聽著他每一句話的保爾,還讓保爾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不屈不撓地跟壓迫者、富人作斗爭的革命政黨。他們在一起生活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天,但這幾天對保爾這個年輕的火夫卻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朱赫來每天總是黃昏出去,深夜回來。可是,有天晚上他一去就沒返回。早上保爾慌忙穿衣出門,去打聽朱赫來的下落。當他走到岔路口的時候,突然看見朱赫來被一個彼得留拉士兵押著從拐角處走過來。「原來他是因為這樣才沒有回家啊!」保爾的心狂跳起來。他得幫朱赫來逃走!朱赫來昨天還對他講過需要有一夥勇敢的弟兄!當那押送兵走到跟保爾並肩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向他撲去,抓住他的槍使勁往地下按,拖著他跟自己一起倒在馬路上。朱赫來兩步就跳到他們旁邊,揮起他那隻鐵拳朝押送兵臉上打去,把他打得滾進了壕溝。
夜裡,朱赫來離開了鎮子。保爾被人告了密,被抓到城防司令部關了起來。那夜保爾受盡了折磨,拳頭、腳尖不住地向他襲來,他渾身是傷,可什麼也沒說。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肯說。他在心裡暗暗提醒自己,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強,像他在書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樣。
<br> 「大頭目」彼得留拉要親自來鎮上檢閱部隊,鎮上忙著准備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頭目看到監獄里關了那麼多沒用的犯人,竟胡亂問了問保爾就放他走了。保爾簡直不能相信他的運氣,抓起上衣就朝門口沖去,一口氣跑上了大街。
保爾不能回家,也不能去朋友家。他拖著疲乏的腿跑著,竟不知不覺地跑到林務官的花園來了。狗叫聲驚動了冬妮亞,她激動地叫了一聲,疾步朝保爾走去。冬妮亞央求母親讓保爾留下來,又張羅著讓保爾洗澡、吃飯和睡覺。保爾又累又餓,太需要休息一下了。他不願連累這個心愛的姑娘,必須離開,可他又覺得一點兒也不願意離開這兒。晚上,冬妮亞去鐵路工廠找來阿爾青,他們決定保爾第二天就動身去喀查丁。保爾留在冬妮亞家裡過夜,兩個年輕人誰也沒有心思睡覺。再過幾個鍾頭就要分離了,而且說不定將永遠不能再見,他們都感覺到心裡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述,然而卻不知從何說起。
早上,保爾登上開往喀查丁的火車頭。開車後他看見了站在岔道上的兩個熟悉的身影:高大的阿爾青和苗條嬌小的冬妮亞。
不久,紅軍攻佔了謝別托夫卡鎮,蘇維埃政權建立起來了,烏克蘭共青團的地方委員會也建立起來了。保爾已經參加紅軍,成了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戰士。他和幾千個同他一樣的戰士在一起,穿著破得遮不住身的衣服,懷著烈火般的斗爭激情,走遍了烏克蘭。在戰斗中,他大腿受過傷,得過傷寒病,在災難和痛苦中他迅速成長起來。一年以後,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騎兵偵察員了。這期間,他看了《牛虻》這本書,為牛虻的堅強和死而深受感動。
1920年6月,布瓊尼騎兵第一軍沖破波蘭白軍的防線,准備襲擊基輔周圍的敵人。加入這個部隊的保爾同戰友們一起沖向敵軍司令部所在地日托米爾。他伏在馬背上,向前賓士,軍刀在空中畫著閃光的弧形,朝十字路口上發出野蠻笑聲的機槍陣地沖擊。
布瓊尼的騎兵排山倒海地前進著,日托米爾和別爾迪契夫兩城相繼被攻克……每天都在激烈的激戰中,保爾已經完全忘記了他個人。8月19日激戰中敵人的榴霰彈在空中爆炸了,一片綠光在保爾眼前閃過,一塊燒紅的鐵鑽進了他的腦袋,黑夜立刻降臨了……
昏迷了13天後,保爾恢復了知覺。只是他的頭還昏沉沉的,在石膏箱里不能動彈。10月里,保爾傷愈出院了。可是,他的右眼已經永遠失明了。「要是左眼瞎了倒好一點兒,現在我怎麼打槍呢?」他還想著前線。保爾出院後住到布朗諾夫斯基家裡,冬妮亞也在那兒。他邀請冬妮亞參加城裡共青團的全體大會,可是她卻用輕蔑、挑釁的眼光看著保爾的同志們。冬妮亞不願意跟穿著臟制服的人們一個樣子,這使保爾難以容忍。他們的友情漸漸開始破裂,最後終於分了手。這時,朱赫來正擔任省「契卡」主席,保爾便去找他,參加了肅反工作。
「契卡」的緊張工作嚴重影響了保爾還沒恢復的健康,他的頭時常痛得像針扎一樣。結果,在搜捕蘇達爾匪幫兩天沒有睡覺之後,他失去了知覺。這樣,共青團省委把保爾調去鐵路總工廠擔任共青團書記,開始了新的工作。保爾認識了共青團省委委員麗達,跟著她學習黨史,漸漸地對她產生了好感。可是,他又十分惶惑、苦惱:難道現在是談愛情的時候嗎?保爾以牛虻式的態度斬斷了情絲,一頭扎進工作中去了。
秋天裡,「契卡」人員、紅軍學員和黨團員組成的隊伍及時制止了一場反革命暴動,逮捕了瓦西里神甫一夥陰謀分子。但是,新的敵人威脅著新生的政權,鐵路不通了,接著會有挨餓受凍的危險。為了拯救城市和鐵路,必須由雅爾卡站築一條窄軌鐵路通到伐木場去。一個築路工作隊開去完成這項異常艱巨的任務,保爾則率先到達了工地。
秋雨不停地下著,路基不斷地延長。人們白天冒雨築路,夜裡穿著沾滿泥漿的衣服擠在水泥地上睡覺。工作隊除了需要頑強地忍受著飢寒的折磨外,還要對付奧力克匪幫的襲擊。有人開小差了,也有人退出共青團了。可是,留下來的人們卻展開了競賽。保爾領著同伴們向別的隊挑戰,他自己總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到了12月,築路工作越來越慢了,傷寒病每天都要奪去幾十隻有用的手。滿身傷殘的保爾這時又患了關節炎,最後,那要命的傷寒病也終於使他躺下了。
保爾沒有死於傷寒,他又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盛春時節,蒼白瘦削的保爾來到公墓。他的同志們就在這地方英勇地犧牲了,他們是為了使那些生於貧賤、一出生就開始做奴隸的人們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生命的。保爾緩緩地摘下帽子,滿懷悲憤地立下了庄嚴的誓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致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幾天以後,保爾告別母親,又回到了鐵路總工廠。大家都感到驚訝,人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面對著熱情的朋友和同志,保爾心情激動,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兩眼閃閃發光。
日子飛快地過去了。保爾總覺得時間太短,不夠分配。他在廠里做助理電器裝配工。負責政治學習,每天晚上還去圖書館讀書。不久,他成了布爾什維克候補黨員。可是,急性風濕病迫使他傷心地離開了工廠,直到一個月後他才丟掉拐杖。保爾被調到別列茲多夫鎮擔任共青團書記和民兼br /> ?第二大隊政委,他的生活又翻開了新的一頁。他和同志們緊張地做著蘇維埃的建設工作:選舉、剿匪、文化建設、緝拿走私、軍隊中的黨團工作等等,使他們經常從天亮一直忙到深夜。一年後,保爾被轉為正式黨員,並調任州團委書記。
保爾在全俄共青團第六屆大會上與麗達重逢了。他向麗達檢討了自己3年前以牛虻式的態度處理感情的荒唐舉動。但是麗達告訴他,她已經結婚了,並且有了孩子。保爾很難過,但他堅強地挺著。會後,麗達在留下的信中告訴保爾,希望他對自己不要那樣嚴酷,因為「在我們的生活里不光有斗爭,而且有真正的愛情帶來的快樂」。
兩年過去了,保爾在這期間一直匆忙地生活著。他的身體正在逐漸衰弱,秋冬兩季都給他帶來許多肉體上的痛苦。終於,州衛生處長把他的神經中樞系統受到嚴重損害的診斷書送到了黨委會。保爾被迫去了療養院。可是沒呆多久,他就提前離開了那兒。深秋時節,保爾因車禍又住進了醫院。兩次手術之後,他的右腿已經殘廢,而且脊椎暗傷無葯可治,完全癱瘓的危險威脅著他。
不幸的遭遇和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保爾手腳麻木,有時甚至突然不能起床,情形一天比一天壞起來。中央委員會停止了他的工作。在收到撫恤金的同時,他還收到了殘廢證明書。
保爾去了黑海港口。他在岸邊公園里抱著頭,沉思著。他的一生,一幕幕地在眼前閃過,這24年生活過得怎麼樣?他在力量完全喪失之前並沒有離開隊伍。現在,他受了重傷,永遠沒有歸隊的希望了,他應該怎樣來處置自己呢?既然失去了最可寶貴的戰鬥力,為什麼還要活著呢?保爾慢慢地從口袋裡抽出手槍來想開槍對自己射擊。可是,槍口輕蔑地望著他的眼睛。他又把手槍放在膝上,狠狠地罵著說:「朋友,這是假英雄!任何一個笨東西都會隨時殺死自己!這是最怯懦最容易的出路。……即使生活到了實在難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夠活下去,使生命變成有用處的。」
保爾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生活目標,他要靠文學而回到隊伍里去。他和達雅結了婚,搬到沿海一個小城去了。現在,保爾的生活就是學習,他讀了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又念完了函授大學第一學期的課程,還在晚上和青年們一起學習。不久,他的兩條腿完全癱瘓了,只有右手還聽使喚。接著,左眼也失明了。他很鎮靜,他堅信自己決不是個百分之百的殘廢。他繼續堅持學習,眼睛看不見,就藉助無線電廣播進行。他完全忘掉命運對他的殘酷打擊和身體的巨烈疼痛,他為祖國的壯大、人民的成長感到快樂,也為他的妻子成為布爾什維克正式黨員而自豪。
他們搬到了莫斯科。從割去副甲狀腺的手術中脫離危險的保爾又開始工作了。他要寫一部題為「暴風雨所誕生的」中篇小說,寫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英勇壯舉。他用硬紙板框子中間卡出的縫來限制鉛筆,摸索著進行寫作。緊張的勞動終於使完成了三章,誰知在寄給老同志徵求意見的過程中,這些稿子竟被郵局遺失了。他6個月的心血白費了!沒有辦法,只好重新開始工作。這次,鄰家姑娘戈莉亞主動跑來幫忙,充當他的「書記」。每天工作一結束,戈莉亞就把記下來的東西念給他聽。當保爾認為寫得不好的時候,就親自動手重寫。
最後一章寫成了。母親把那沉重的郵包寄往省委文化宣傳部。保爾從早等到晚,焦急地盼望著迴音。許多天後,省委會的電報來了。電報上說:「小說大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
保爾的心又砰砰地跳起來了。生活箍在他身上的鐵環已經破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走回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和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出身在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革命戰爭中,他身負重傷,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以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創作出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部)。
本書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著熾熱的革命激情的長篇小說。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為原型寫成的,但又並非作者本人的自傳,而是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典型化的文學珍品。小說通過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革命斗爭中成長的歷程,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從十月革命、國內戰斗到恢復國民經濟各個時期的蘇聯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的蘇聯年輕一代,展示了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精神風貌。本書一出版,就受到了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贊揚。它在國內被成百次地再版,並被譯成50多種民族語言廣泛傳播;在中國、印度、巴西、蒙古、阿根廷等國都被翻譯出版。保爾·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為世界人民熱愛的藝術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樣。保爾關於「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萬革命青年的座右銘。
『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段!!
1 、【精彩片段1】 保爾不知不覺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邊是陰森森的老監獄,有一道高高的尖頭木柵欄,把它和松林隔開。監獄後面是醫院的白色樓房。
就是在這里,在這空曠的廣場上,瓦莉亞和她的同志們被絞死了。保爾在原來設置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然後走向陡坡,順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個有心人,在墳墓周圍擺上了用雲杉枝編的花圈,像給這塊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綠色的圍牆。陡坡上挺拔的松樹高高矗立,峽谷的斜坡上綠草如茵。
這里是小城的邊緣,寂靜而冷清。松林在低語,春天的大地在復甦,散發著潮濕的泥土氣息。同志們就是在這里英勇就義的。他們為那些出生即貧賤、落地便為奴的人能過上美好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爾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滿了他的心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青年共產黨員來說,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保爾也以自己的畢生精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這是保爾戰斗一生的真多寫照,也是他革命樂觀主義的深刻概括。
海浪在他腳下拍打著零亂的石堆,從遙遠的土耳其刮來的乾燥海風吹拂著他的臉。港灣的海岸呈不規則的弓形,一條鋼骨水泥築成的防波堤擋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脈延伸至海濱突然中斷。城郊一幢幢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遠的地方。
古老的郊區公園里靜悄悄的。秋風掃下的枯黃的楓葉緩緩地落在已很久無人清理、雜草叢生的小徑上。
一個波斯老馬車夫把保爾從城裡拉到這里。他扶著這位古怪的乘客下車時,忍不住問道:「你干嗎到這兒來?這兒沒有姑娘,也沒有劇院,只有胡狼在這兒轉悠……你在這兒干什麼呢?我真不明白!同志先生,還是坐我的車回去吧!」
柯察金付了車錢,那老頭兒也就走了。
公園里空寂無人。保爾在海邊找了張長凳坐下,把臉對著陽光,太陽已不那麼曬人了。
他坐車來到這個僻靜的地方,為的是考慮如何安排他今後的生活。是該進行總結和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隨著他的再次到來,丘察姆家的矛盾激化到了極點。老頭子聽說他又來了,大動肝火,在家裡又吵又鬧,胡攪蠻纏。帶頭進行反抗的自然是保爾。老頭子沒有料到會遭到妻子和兩個女兒的強烈反抗,於是從保爾第二次來到的那天起,這一家就分開過了,雙方互相敵對,彼此仇視。通向老兩口房間的過道已經釘死,一小間廂房租給了柯察金。房租已預先付給了老頭。他似乎很快就平靜下來了,因為兩個女兒獨立出去,就不再要他負擔生活費用了。
出於外交方面的考慮,阿爾賓娜還和老頭子住在一起。老頭子從不上年輕人住的那邊去,他不願跟那個可恨的人碰面,然而在院子里他卻像火車頭似的,噗噗噗地大聲噴煙,以此顯示,他是這里的主人。
老頭子去合作社工作之前,會兩門手藝鞋匠和木匠。現在,他把板棚當成作坊,一有空就在裡面幹活,掙點外快。他很快就把工作台移到保爾的窗戶下面,有意要為難這個房客。他使勁敲著釘子,心裡樂滋滋的。他知道,這樣可以妨礙保爾看書。
「你等著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從這兒攆走……」他時常低聲地自言自語。
遠處,在接近地平線的地方,輪船噴出的煙柱像一片烏雲似的舒展開來。一群海鷗尖叫著向海面俯沖。
『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每章內容簡介。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2歲的保爾·柯察金被趕出了學校,因為他在瓦西里神甫家裡等候補考的時候,把一小撮煙末兒撒在神甫做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上了。他跟著母親去車站食堂找活兒干,被老闆打發到洗刷間,負責燒茶爐、擦刀叉和倒臟水。就這樣,保爾的勞動生活開始了。
保爾在車站食堂幹了兩年,受了許多磨難,也窺見了生活的底層。5月里,哥哥阿爾青在發電廠給保爾找了活兒 ,他便離開了那個地方。
一天,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進了鎮子:「沙皇被推翻了!」於是,居民們聽到了「平等、自由、博愛」這些新鮮名詞。不過,充滿興奮和騷動的日子很快過去了,除了鎮公所飄揚著孟什維克的旗子外,其他一切都和從前一樣。到了11月,從前線戰壕里回來的士兵越來越多,他們都有一個雄壯有力的稱號:「布爾什維克」。鎮上的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的稱號從何而來,但是知道生活準是又有變化了。
1918年春夏之間,謝別托夫卡這個烏克蘭小鎮的確經歷了許多變化。紅軍游擊隊來了,富人跑了,群眾得到了紅軍發放的槍支。不久紅軍撤退了,德國人進了鎮子,富人又回來了。保爾在發電廠當火夫的助手,他跟來廠里做裝配工的朱赫來成了親密的朋友。朱赫來是個水兵,是紅軍撤退時留下來做地下工作的布爾什維克。他教保爾學會了拳法,還告訴他要知道為什麼打和應該打誰。
一天,保爾在湖邊釣魚的時候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亞。開初,他可不想跟這個女孩子閑扯。但是,冬妮亞活潑可愛,對保爾沒有一點兒嘲弄和侮辱的舉動,來往幾次後就使保爾覺得她跟別的富家女不一樣。他們親近起來,盼著見到對方。一種不自覺的愛情偷偷竄進保爾的心中,弄得他心神不安了。
激烈而殘酷的階級斗爭在全烏克蘭逐漸地展開了。彼得留拉屬下的匪幫布滿了全省,紅軍游擊隊不斷地與這些烏合之眾戰斗。小鎮上時而飄揚著游擊隊的紅旗,時而又是彼得留拉部隊的黃藍旗。
一個漆黑、悶人的夜晚,朱赫來為了避開彼得留拉匪徒的搜捕,來到了保爾家。保爾和他一起生活了8天。朱赫來利用這迫不得已的休息時間,把他對彼得留拉軍隊的憤怒和憎恨,完全傳給了如飢似渴地傾聽著他每一句話的保爾,還讓保爾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不屈不撓地跟壓迫者、富人作斗爭的革命政黨。他們在一起生活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天,但這幾天對保爾這個年輕的火夫卻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朱赫來每天總是黃昏出去,深夜回來。可是,有天晚上他一去就沒返回。早上保爾慌忙穿衣出門,去打聽朱赫來的下落。當他走到岔路口的時候,突然看見朱赫來被一個彼得留拉士兵押著從拐角處走過來。「原來他是因為這樣才沒有回家啊!」保爾的心狂跳起來。他得幫朱赫來逃走!朱赫來昨天還對他講過需要有一夥勇敢的弟兄!當那押送兵走到跟保爾並肩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向他撲去,抓住他的槍使勁往地下按,拖著他跟自己一起倒在馬路上。朱赫來兩步就跳到他們旁邊,揮起他那隻鐵拳朝押送兵臉上打去,把他打得滾進了壕溝。
夜裡,朱赫來離開了鎮子。保爾被人告了密,被抓到城防司令部關了起來。那夜保爾受盡了折磨,拳頭、腳尖不住地向他襲來,他渾身是傷,可什麼也沒說。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肯說。他在心裡暗暗提醒自己,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強,像他在書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樣。
「大頭目」彼得留拉要親自來鎮上檢閱部隊,鎮上忙著准備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頭目看到監獄里關了那麼多沒用的犯人,竟胡亂問了問保爾就放他走了。保爾簡直不能相信他的運氣,抓起上衣就朝門口沖去,一口氣跑上了大街。
保爾不能回家,也不能去朋友家。他拖著疲乏的腿跑著,竟不知不覺地跑到林務官的花園來了。狗叫聲驚動了冬妮亞,她激動地叫了一聲,疾步朝保爾走去。冬妮亞央求母親讓保爾留下來,又張羅著讓保爾洗澡、吃飯和睡覺。保爾又累又餓,太需要休息一下了。他不願連累這個心愛的姑娘,必須離開,可他又覺得一點兒也不願意離開這兒。晚上,冬妮亞去鐵路工廠找來阿爾青,他們決定保爾第二天就動身去喀查丁。保爾留在冬妮亞家裡過夜,兩個年輕人誰也沒有心思睡覺。再過幾個鍾頭就要分離了,而且說不定將永遠不能再見,他們都感覺到心裡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述,然而卻不知從何說起。
早上,保爾登上開往喀查丁的火車頭。開車後他看見了站在岔道上的兩個熟悉的身影:高大的阿爾青和苗條嬌小的冬妮亞。
不久,紅軍攻佔了謝別托夫卡鎮,蘇維埃政權建立起來了,烏克蘭共青團的地方委員會也建立起來了。保爾已經參加紅軍,成了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戰士。他和幾千個同他一樣的戰士在一起,穿著破得遮不住身的衣服,懷著烈火般的斗爭激情,走遍了烏克蘭。在戰斗中,他大腿受過傷,得過傷寒病,在災難和痛苦中他迅速成長起來。一年以後,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騎兵偵察員了。這期間,他看了《牛虻》這本書,為牛虻的堅強和死而深受感動。
1920年6月,布瓊尼騎兵第一軍沖破波蘭白軍的防線,准備襲擊基輔周圍的敵人。加入這個部隊的保爾同戰友們一起沖向敵軍司令部所在地日托米爾。他伏在馬背上,向前賓士,軍刀在空中畫著閃光的弧形,朝十字路口上發出野蠻笑聲的機槍陣地沖擊。
布瓊尼的騎兵排山倒海地前進著,日托米爾和別爾迪契夫兩城相繼被攻克……每天都在激烈的激戰中,保爾已經完全忘記了他個人。8月19日激戰中敵人的榴霰彈在空中爆炸了,一片綠光在保爾眼前閃過,一塊燒紅的鐵鑽進了他的腦袋,黑夜立刻降臨了……
昏迷了13天後,保爾恢復了知覺。只是他的頭還昏沉沉的,在石膏箱里不能動彈。10月里,保爾傷愈出院了。可是,他的右眼已經永遠失明了。「要是左眼瞎了倒好一點兒,現在我怎麼打槍呢?」他還想著前線。保爾出院後住到布朗諾夫斯基家裡,冬妮亞也在那兒。他邀請冬妮亞參加城裡共青團的全體大會,可是她卻用輕蔑、挑釁的眼光看著保爾的同志們。冬妮亞不願意跟穿著臟制服的人們一個樣子,這使保爾難以容忍。他們的友情漸漸開始破裂,最後終於分了手。這時,朱赫來正擔任省「契卡」主席,保爾便去找他,參加了肅反工作。
「契卡」的緊張工作嚴重影響了保爾還沒恢復的健康,他的頭時常痛得像針扎一樣。結果,在搜捕蘇達爾匪幫兩天沒有睡覺之後,他失去了知覺。這樣,共青團省委把保爾調去鐵路總工廠擔任共青團書記,開始了新的工作。保爾認識了共青團省委委員麗達,跟著她學習黨史,漸漸地對她產生了好感。可是,他又十分惶惑、苦惱:難道現在是談愛情的時候嗎?保爾以牛虻式的態度斬斷了情絲,一頭扎進工作中去了。
秋天裡,「契卡」人員、紅軍學員和黨團員組成的隊伍及時制止了一場反革命暴動,逮捕了瓦西里神甫一夥陰謀分子。但是,新的敵人威脅著新生的政權,鐵路不通了,接著會有挨餓受凍的危險。為了拯救城市和鐵路,必須由雅爾卡站築一條窄軌鐵路通到伐木場去。一個築路工作隊開去完成這項異常艱巨的任務,保爾則率先到達了工地。
秋雨不停地下著,路基不斷地延長。人們白天冒雨築路,夜裡穿著沾滿泥漿的衣服擠在水泥地上睡覺。工作隊除了需要頑強地忍受著飢寒的折磨外,還要對付奧力克匪幫的襲擊。有人開小差了,也有人退出共青團了。可是,留下來的人們卻展開了競賽。保爾領著同伴們向別的隊挑戰,他自己總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到了12月,築路工作越來越慢了,傷寒病每天都要奪去幾十隻有用的手。滿身傷殘的保爾這時又患了關節炎,最後,那要命的傷寒病也終於使他躺下了。
保爾沒有死於傷寒,他又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盛春時節,蒼白瘦削的保爾來到公墓。他的同志們就在這地方英勇地犧牲了,他們是為了使那些生於貧賤、一出生就開始做奴隸的人們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生命的。保爾緩緩地摘下帽子,滿懷悲憤地立下了庄嚴的誓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致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幾天以後,保爾告別母親,又回到了鐵路總工廠。大家都感到驚訝,人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面對著熱情的朋友和同志,保爾心情激動,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兩眼閃閃發光。
日子飛快地過去了。保爾總覺得時間太短,不夠分配。他在廠里做助理電器裝配工。負責政治學習,每天晚上還去圖書館讀書。不久,他成了布爾什維克候補黨員。可是,急性風濕病迫使他傷心地離開了工廠,直到一個月後他才丟掉拐杖。保爾被調到別列茲多夫鎮擔任共青團書記和民兵第二大隊政委,他的生活又翻開了新的一頁。他和同志們緊張地做著蘇維埃的建設工作:選舉、剿匪、文化建設、緝拿走私、軍隊中的黨團工作等等,使他們經常從天亮一直忙到深夜。一年後,保爾被轉為正式黨員,並調任州團委書記。
保爾在全俄共青團第六屆大會上與麗達重逢了。他向麗達檢討了自己3年前以牛虻式的態度處理感情的荒唐舉動。但是麗達告訴他,她已經結婚了,並且有了孩子。保爾很難過,但他堅強地挺著。會後,麗達在留下的信中告訴保爾,希望他對自己不要那樣嚴酷,因為「在我們的生活里不光有斗爭,而且有真正的愛情帶來的快樂」。
兩年過去了,保爾在這期間一直匆忙地生活著。他的身體正在逐漸衰弱,秋冬兩季都給他帶來許多肉體上的痛苦。終於,州衛生處長把他的神經中樞系統受到嚴重損害的診斷書送到了黨委會。保爾被迫去了療養院。可是沒呆多久,他就提前離開了那兒。深秋時節,保爾因車禍又住進了醫院。兩次手術之後,他的右腿已經殘廢,而且脊椎暗傷無葯可治,完全癱瘓的危險威脅著他。
不幸的遭遇和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保爾手腳麻木,有時甚至突然不能起床,情形一天比一天壞起來。中央委員會停止了他的工作。在收到撫恤金的同時,他還收到了殘廢證明書。
保爾去了黑海港口。他在岸邊公園里抱著頭,沉思著。他的一生,一幕幕地在眼前閃過,這24年生活過得怎麼樣?他在力量完全喪失之前並沒有離開隊伍。現在,他受了重傷,永遠沒有歸隊的希望了,他應該怎樣來處置自己呢?既然失去了最可寶貴的戰鬥力,為什麼還要活著呢?保爾慢慢地從口袋裡抽出手槍來想開槍對自己射擊。可是,槍口輕蔑地望著他的眼睛。他又把手槍放在膝上,狠狠地罵著說:「朋友,這是假英雄!任何一個笨東西都會隨時殺死自己!這是最怯懦最容易的出路。……即使生活到了實在難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夠活下去,使生命變成有用處的。」
保爾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生活目標,他要靠文學而回到隊伍里去。他和達雅結了婚,搬到沿海一個小城去了。現在,保爾的生活就是學習,他讀了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又念完了函授大學第一學期的課程,還在晚上和青年們一起學習。不久,他的兩條腿完全癱瘓了,只有右手還聽使喚。接著,左眼也失明了。他很鎮靜,他堅信自己決不是個百分之百的殘廢。他繼續堅持學習,眼睛看不見,就藉助無線電廣播進行。他完全忘掉命運對他的殘酷打擊和身體的巨烈疼痛,他為祖國的壯大、人民的成長感到快樂,也為他的妻子成為布爾什維克正式黨員而自豪。
他們搬到了莫斯科。從割去副甲狀腺的手術中脫離危險的保爾又開始工作了。他要寫一部題為「暴風雨所誕生的」中篇小說,寫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英勇壯舉。他用硬紙板框子中間卡出的縫來限制鉛筆,摸索著進行寫作。緊張的勞動終於使完成了三章,誰知在寄給老同志徵求意見的過程中,這些稿子竟被郵局遺失了。他6個月的心血白費了!沒有辦法,只好重新開始工作。這次,鄰家姑娘戈莉亞主動跑來幫忙,充當他的「書記」。每天工作一結束,戈莉亞就把記下來的東西念給他聽。當保爾認為寫得不好的時候,就親自動手重寫。
最後一章寫成了。母親把那沉重的郵包寄往省委文化宣傳部。保爾從早等到晚,焦急地盼望著迴音。許多天後,省委會的電報來了。電報上說:「小說大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
保爾的心又砰砰地跳起來了。生活箍在他身上的鐵環已經破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走回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和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出身在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革命戰爭中,他身負重傷,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以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創作出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所誕生的》
『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十章好詞好句有什麼
好詞:
大模大樣、無精打采、七零八亂、白白凈凈、哈哈大笑、無精打采、小心翼翼、莫名其妙、明知故問、不慌不忙、蜂擁而至、無論如何、胡說八道、滿不在乎、隱隱約約、謝天謝地等。
好句:
1、保爾直勾勾地盯著她的眼睛,手抓住柞木桌子的邊沿,說:「往後我大概不能再到你這兒來了。」
2、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你自己也知道,咱們現在有多緊張。很可惜,學習的事只好等以後再說……
3、他站起來,小心翼翼地用腳挪開椅子,低頭看了看她那垂著的頭和在燈光下變得更蒼白的臉。他戴上帽子,說:「就這樣吧,再見了,麗達同志!這么多天沒跟你說明,實在抱歉。我早說就好了。這是我的過錯。」
『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句好段
1.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2.
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
3.
任何一個傻瓜在任何時候都能結束自己!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4.
收起槍,別跟任何人說。哪怕,生活無法忍受也要堅持下去,這樣的生活才有可能變得有價值。
5.
領袖的逝世沒有引起黨的隊伍渙散。就像一棵大樹一樣,強有力的將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樹梢,也絕不會因此而凋零。
6.
他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戰斗的能力,活著還有什麼用呢?在今天,在凄涼的明天,他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生活得有價值呢?又有什麼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嗎?當一名力不從心的旁觀者,看著戰友們向前沖殺嗎?
『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藝術成就
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
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小說中的許多故事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因此讀來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於生活事實,對人物和情節作了大量典型化處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一樣,對自傳體小說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帽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
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
『柒』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分概括
第二部分是哪部分?具體是哪段,自己摘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
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
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於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
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後,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同冬尼婭的愛情糾葛,同麗達磊落的友誼,以及對達雅誠摯的感情表現了保爾精神世界的純潔。
『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梗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寫國內戰爭,第二部分描寫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第二部分是全書主題全面展開的部分,表現了熔鑄「鋼鐵」和「鋼鐵」的煉成,其中最主要的章節是第二節和第九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會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俄羅斯作家。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爭。同年底,他著手創作一篇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歷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斗爭。
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斗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贊。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1936年12月22日,由於重病復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他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是1999年閱讀的,直到現在仍記憶憂新,我想應該是文章中主人公保爾的那種鋼鐵般的、那種永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使我從中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惜時,學會了奮斗,學會了不應虛度年華,學會了面對一切困難。
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大概就在於真實的記述所體現出來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逐步成為革命隊伍中具有高度自覺性的戰士。這個艱苦的人生錘煉的過程,不僅能讓現在已是中年和老年的人重溫這部小說在自己成長和成熟的經歷中所產生的影響,對於今天我們這一代,也依然能有深刻的啟迪。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給予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可以說,我的整個鮮血和生命,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段曾經被無數中國人當作座右銘的話,今天讀起來仍讓我們充滿激情。這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無疑是崇高的。即使時代變了,體制變了,這種精神仍然值得提倡。物慾橫流,競爭激烈,發展個性,強調自——在人心浮躁的今天,人們又在重新呼喚真誠友愛,呼喚正直善良,呼喚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奮不顧身知難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再看一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會使人們在深刻反思的同時,重新感悟一次人生的價值,從而使我們今天的腳步走得更堅實。
回答者:tim20913 - 門吏 二級 1-1 15:10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摘要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2歲的保爾·柯察金被趕出了學校,因為他在瓦西里神甫家裡等候補考的時候,把一小撮煙末兒撒在神甫做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上了。他跟著母親去車站食堂找活兒干,被老闆打發到洗刷間,負責燒茶爐、擦刀叉和倒臟水。就這樣,保爾的勞動生活開始了。
保爾在車站食堂幹了兩年,受了許多磨難,也窺見了生活的底層。5月里,哥哥阿爾青在發電廠給保爾找了活兒 ,他便離開了那個地方。
一天,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進了鎮子:「沙皇被推翻了!」於是,居民們聽到了「平等、自由、博愛」這些新鮮名詞。不過,充滿興奮和騷動的日子很快過去了,除了鎮公所飄揚著孟什維克的旗子外,其他一切都和從前一樣。到了11月,從前線戰壕里回來的士兵越來越多,他們都有一個雄壯有力的稱號:「布爾什維克」。鎮上的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的稱號從何而來,但是知道生活準是又有變化了。
1918年春夏之間,謝別托夫卡這個烏克蘭小鎮的確經歷了許多變化。紅軍游擊隊來了,富人跑了,群眾得到了紅軍發放的槍支。不久紅軍撤退了,德國人進了鎮子,富人又回來了。保爾在發電廠當火夫的助手,他跟來廠里做裝配工的朱赫來成了親密的朋友。朱赫來是個水兵,是紅軍撤退時留下來做地下工作的布爾什維克。他教保爾學會了拳法,還告訴他要知道為什麼打和應該打誰。
一天,保爾在湖邊釣魚的時候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亞。開初,他可不想跟這個女孩子閑扯。但是,冬妮亞活潑可愛,對保爾沒有一點兒嘲弄和侮辱的舉動,來往幾次後就使保爾覺得她跟別的富家女不一樣。他們親近起來,盼著見到對方。一種不自覺的愛情偷偷竄進保爾的心中,弄得他心神不安了。
激烈而殘酷的階級斗爭在全烏克蘭逐漸地展開了。彼得留拉屬下的匪幫布滿了全省,紅軍游擊隊不斷地與這些烏合之眾戰斗。小鎮上時而飄揚著游擊隊的紅旗,時而又是彼得留拉部隊的黃藍旗。
一個漆黑、悶人的夜晚,朱赫來為了避開彼得留拉匪徒的搜捕,來到了保爾家。保爾和他一起生活了8天。朱赫來利用這迫不得已的休息時間,把他對彼得留拉軍隊的憤怒和憎恨,完全傳給了如飢似渴地傾聽著他每一句話的保爾,還讓保爾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不屈不撓地跟壓迫者、富人作斗爭的革命政黨。他們在一起生活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天,但這幾天對保爾這個年輕的火夫卻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朱赫來每天總是黃昏出去,深夜回來。可是,有天晚上他一去就沒返回。早上保爾慌忙穿衣出門,去打聽朱赫來的下落。當他走到岔路口的時候,突然看見朱赫來被一個彼得留拉士兵押著從拐角處走過來。「原來他是因為這樣才沒有回家啊!」保爾的心狂跳起來。他得幫朱赫來逃走!朱赫來昨天還對他講過需要有一夥勇敢的弟兄!當那押送兵走到跟保爾並肩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向他撲去,抓住他的槍使勁往地下按,拖著他跟自己一起倒在馬路上。朱赫來兩步就跳到他們旁邊,揮起他那隻鐵拳朝押送兵臉上打去,把他打得滾進了壕溝。
夜裡,朱赫來離開了鎮子。保爾被人告了密,被抓到城防司令部關了起來。那夜保爾受盡了折磨,拳頭、腳尖不住地向他襲來,他渾身是傷,可什麼也沒說。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肯說。他在心裡暗暗提醒自己,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強,像他在書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樣。
「大頭目」彼得留拉要親自來鎮上檢閱部隊,鎮上忙著准備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頭目看到監獄里關了那麼多沒用的犯人,竟胡亂問了問保爾就放他走了。保爾簡直不能相信他的運氣,抓起上衣就朝門口沖去,一口氣跑上了大街。
保爾不能回家,也不能去朋友家。他拖著疲乏的腿跑著,竟不知不覺地跑到林務官的花園來了。狗叫聲驚動了冬妮亞,她激動地叫了一聲,疾步朝保爾走去。冬妮亞央求母親讓保爾留下來,又張羅著讓保爾洗澡、吃飯和睡覺。保爾又累又餓,太需要休息一下了。他不願連累這個心愛的姑娘,必須離開,可他又覺得一點兒也不願意離開這兒。晚上,冬妮亞去鐵路工廠找來阿爾青,他們決定保爾第二天就動身去喀查丁。保爾留在冬妮亞家裡過夜,兩個年輕人誰也沒有心思睡覺。再過幾個鍾頭就要分離了,而且說不定將永遠不能再見,他們都感覺到心裡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述,然而卻不知從何說起。
早上,保爾登上開往喀查丁的火車頭。開車後他看見了站在岔道上的兩個熟悉的身影:高大的阿爾青和苗條嬌小的冬妮亞。
不久,紅軍攻佔了謝別托夫卡鎮,蘇維埃政權建立起來了,烏克蘭共青團的地方委員會也建立起來了。保爾已經參加紅軍,成了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戰士。他和幾千個同他一樣的戰士在一起,穿著破得遮不住身的衣服,懷著烈火般的斗爭激情,走遍了烏克蘭。在戰斗中,他大腿受過傷,得過傷寒病,在災難和痛苦中他迅速成長起來。一年以後,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騎兵偵察員了。這期間,他看了《牛虻》這本書,為牛虻的堅強和死而深受感動。
1920年6月,布瓊尼騎兵第一軍沖破波蘭白軍的防線,准備襲擊基輔周圍的敵人。加入這個部隊的保爾同戰友們一起沖向敵軍司令部所在地日托米爾。他伏在馬背上,向前賓士,軍刀在空中畫著閃光的弧形,朝十字路口上發出野蠻笑聲的機槍陣地沖擊。
布瓊尼的騎兵排山倒海地前進著,日托米爾和別爾迪契夫兩城相繼被攻克……每天都在激烈的激戰中,保爾已經完全忘記了他個人。8月19日激戰中敵人的榴霰彈在空中爆炸了,一片綠光在保爾眼前閃過,一塊燒紅的鐵鑽進了他的腦袋,黑夜立刻降臨了……
昏迷了13天後,保爾恢復了知覺。只是他的頭還昏沉沉的,在石膏箱里不能動彈。10月里,保爾傷愈出院了。可是,他的右眼已經永遠失明了。「要是左眼瞎了倒好一點兒,現在我怎麼打槍呢?」他還想著前線。保爾出院後住到布朗諾夫斯基家裡,冬妮亞也在那兒。他邀請冬妮亞參加城裡共青團的全體大會,可是她卻用輕蔑、挑釁的眼光看著保爾的同志們。冬妮亞不願意跟穿著臟制服的人們一個樣子,這使保爾難以容忍。他們的友情漸漸開始破裂,最後終於分了手。這時,朱赫來正擔任省「契卡」主席,保爾便去找他,參加了肅反工作。
「契卡」的緊張工作嚴重影響了保爾還沒恢復的健康,他的頭時常痛得像針扎一樣。結果,在搜捕蘇達爾匪幫兩天沒有睡覺之後,他失去了知覺。這樣,共青團省委把保爾調去鐵路總工廠擔任共青團書記,開始了新的工作。保爾認識了共青團省委委員麗達,跟著她學習黨史,漸漸地對她產生了好感。可是,他又十分惶惑、苦惱:難道現在是談愛情的時候嗎?保爾以牛虻式的態度斬斷了情絲,一頭扎進工作中去了。
秋天裡,「契卡」人員、紅軍學員和黨團員組成的隊伍及時制止了一場反革命暴動,逮捕了瓦西里神甫一夥陰謀分子。但是,新的敵人威脅著新生的政權,鐵路不通了,接著會有挨餓受凍的危險。為了拯救城市和鐵路,必須由雅爾卡站築一條窄軌鐵路通到伐木場去。一個築路工作隊開去完成這項異常艱巨的任務,保爾則率先到達了工地。
秋雨不停地下著,路基不斷地延長。人們白天冒雨築路,夜裡穿著沾滿泥漿的衣服擠在水泥地上睡覺。工作隊除了需要頑強地忍受著飢寒的折磨外,還要對付奧力克匪幫的襲擊。有人開小差了,也有人退出共青團了。可是,留下來的人們卻展開了競賽。保爾領著同伴們向別的隊挑戰,他自己總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到了12月,築路工作越來越慢了,傷寒病每天都要奪去幾十隻有用的手。滿身傷殘的保爾這時又患了關節炎,最後,那要命的傷寒病也終於使他躺下了。
保爾沒有死於傷寒,他又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盛春時節,蒼白瘦削的保爾來到公墓。他的同志們就在這地方英勇地犧牲了,他們是為了使那些生於貧賤、一出生就開始做奴隸的人們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生命的。保爾緩緩地摘下帽子,滿懷悲憤地立下了庄嚴的誓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致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幾天以後,保爾告別母親,又回到了鐵路總工廠。大家都感到驚訝,人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面對著熱情的朋友和同志,保爾心情激動,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兩眼閃閃發光。
日子飛快地過去了。保爾總覺得時間太短,不夠分配。他在廠里做助理電器裝配工。負責政治學習,每天晚上還去圖書館讀書。不久,他成了布爾什維克候補黨員。可是,急性風濕病迫使他傷心地離開了工廠,直到一個月後他才丟掉拐杖。保爾被調到別列茲多夫鎮擔任共青團書記和民兵第二大隊政委,他的生活又翻開了新的一頁。他和同志們緊張地做著蘇維埃的建設工作:選舉、剿匪、文化建設、緝拿走私、軍隊中的黨團工作等等,使他們經常從天亮一直忙到深夜。一年後,保爾被轉為正式黨員,並調任州團委書記。
保爾在全俄共青團第六屆大會上與麗達重逢了。他向麗達檢討了自己3年前以牛虻式的態度處理感情的荒唐舉動。但是麗達告訴他,她已經結婚了,並且有了孩子。保爾很難過,但他堅強地挺著。會後,麗達在留下的信中告訴保爾,希望他對自己不要那樣嚴酷,因為「在我們的生活里不光有斗爭,而且有真正的愛情帶來的快樂」。
兩年過去了,保爾在這期間一直匆忙地生活著。他的身體正在逐漸衰弱,秋冬兩季都給他帶來許多肉體上的痛苦。終於,州衛生處長把他的神經中樞系統受到嚴重損害的診斷書送到了黨委會。保爾被迫去了療養院。可是沒呆多久,他就提前離開了那兒。深秋時節,保爾因車禍又住進了醫院。兩次手術之後,他的右腿已經殘廢,而且脊椎暗傷無葯可治,完全癱瘓的危險威脅著他。
不幸的遭遇和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保爾手腳麻木,有時甚至突然不能起床,情形一天比一天壞起來。中央委員會停止了他的工作。在收到撫恤金的同時,他還收到了殘廢證明書。
保爾去了黑海港口。他在岸邊公園里抱著頭,沉思著。他的一生,一幕幕地在眼前閃過,這24年生活過得怎麼樣?他在力量完全喪失之前並沒有離開隊伍。現在,他受了重傷,永遠沒有歸隊的希望了,他應該怎樣來處置自己呢?既然失去了最可寶貴的戰鬥力,為什麼還要活著呢?保爾慢慢地從口袋裡抽出手槍來想開槍對自己射擊。可是,槍口輕蔑地望著他的眼睛。他又把手槍放在膝上,狠狠地罵著說:「朋友,這是假英雄!任何一個笨東西都會隨時殺死自己!這是最怯懦最容易的出路。……即使生活到了實在難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夠活下去,使生命變成有用處的。」
保爾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生活目標,他要靠文學而回到隊伍里去。他和達雅結了婚,搬到沿海一個小城去了。現在,保爾的生活就是學習,他讀了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又念完了函授大學第一學期的課程,還在晚上和青年們一起學習。不久,他的兩條腿完全癱瘓了,只有右手還聽使喚。接著,左眼也失明了。他很鎮靜,他堅信自己決不是個百分之百的殘廢。他繼續堅持學習,眼睛看不見,就藉助無線電廣播進行。他完全忘掉命運對他的殘酷打擊和身體的巨烈疼痛,他為祖國的壯大、人民的成長感到快樂,也為他的妻子成為布爾什維克正式黨員而自豪。
他們搬到了莫斯科。從割去副甲狀腺的手術中脫離危險的保爾又開始工作了。他要寫一部題為「暴風雨所誕生的」中篇小說,寫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英勇壯舉。他用硬紙板框子中間卡出的縫來限制鉛筆,摸索著進行寫作。緊張的勞動終於使完成了三章,誰知在寄給老同志徵求意見的過程中,這些稿子竟被郵局遺失了。他6個月的心血白費了!沒有辦法,只好重新開始工作。這次,鄰家姑娘戈莉亞主動跑來幫忙,充當他的「書記」。每天工作一結束,戈莉亞就把記下來的東西念給他聽。當保爾認為寫得不好的時候,就親自動手重寫。
最後一章寫成了。母親把那沉重的郵包寄往省委文化宣傳部。保爾從早等到晚,焦急地盼望著迴音。許多天後,省委會的電報來了。電報上說:「小說大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
保爾的心又砰砰地跳起來了。生活箍在他身上的鐵環已經破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走回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和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出身在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革命戰爭中,他身負重傷,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以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創作出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部)。
本書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著熾熱的革命激情的長篇小說。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為原型寫成的,但又並非作者本人的自傳,而是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典型化的文學珍品。小說通過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革命斗爭中成長的歷程,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從十月革命、國內戰斗到恢復國民經濟各個時期的蘇聯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的蘇聯年輕一代,展示了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精神風貌。本書一出版,就受到了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贊揚。它在國內被成百次地再版,並被譯成50多種民族語言廣泛傳播;在中國、印度、巴西、蒙古、阿根廷等國都被翻譯出版。保爾·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為世界人民熱愛的藝術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樣。保爾關於「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萬革命青年的座右銘。
http://..com/question/17615916.html?fr=qrl
『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五個情節與本書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斯壓究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希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
在一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
一天,朱赫來被白匪軍抓走了。保爾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途中,保爾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溝里,與朱赫來一起逃走了。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抓進了監獄。在獄中,保爾經受住了拷打,堅強不屈,為迎接白菲頭子彼得留拉來小城視察,一個二級軍官錯把保爾當作普通犯人放了出來。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青,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能幹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
在這一段時間里,他和冬妮婭的愛情產生了危機,冬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氏爾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後來是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在1934年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五個情節:
1,手風琴的風箱緩緩地拉開了,手指慢慢地移動著。這是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家鄉曲調。加莉娜帶頭唱起來。瑪魯霞和其他人隨即跟上: 所有的纖夫 都回到了故鄉, 唱起歌兒 抒發心頭的憂傷, 我們感到親切, 我們感到舒暢…… 青年們嘹亮的歌聲傳向遠方,傳向森林。 <節選自 第一部 第二章> 2,麗達在日記上寫著: 1月9日 我為什麼這樣難過呢?還沒有拿起筆來,就哭了一場。誰能想到麗達會失聲痛哭,還哭得這樣傷心!難道眼淚一定是意志薄弱的表現嗎?今天流淚是因為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悲痛。 為什麼悲痛會突然襲來呢?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可怕的嚴寒已經被戰勝,鐵路各站堆滿了寶貴的木柴,我又剛從祝捷大會——市蘇維埃為祝賀築路英雄們而召開的擴大會議——回來,為什麼悲痛恰恰在這個時刻降臨呢?我們是取得了勝利,但是,有兩個人為此獻出了生命:克拉維切克和保爾。 保爾的死揭示了我內心的真情:對我來說,他比我原先所想的更珍貴。 日記就記到這里吧,不知道哪天再提起筆來接著寫。明天寫信到哈爾科夫去,告訴他們我同意到烏克蘭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去工作。 <節選自 第二部 第三章> 3,保爾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滿了他的心。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保爾懷著這樣的思想,離開了烈士墓。 <節選自 第二部 第三章>在修築鐵路中,保爾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隊「拚命走在前頭」,以「瘋狂的速度」進行工作; 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