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裝拿貨時是否一定要拿全碼那補貨時是不是能夠少什麼碼就能補什麼碼
是這樣的,但是主要的還是要和你的供應商協商好了,那樣是最好的!按道理是這么處理的。
2. 我是做童裝店的進貨都是整手拿貨的,誰能告訴我怎樣才能補貨斷碼的而不是在拿整手的而導致貨品積壓呢謝
我也是做童裝的,就一個辦法可以解決,你去做品牌的,交一定的加盟費100%調換,
3. 新手擺地攤第一次買童裝拿貨該拿什麼碼
最好是小中大童碼段都拿吧,畢竟第一次拿,開始你也不知道你的客戶群體是什麼樣的,等賣出去一些之後,你當地哪些碼段的童裝好賣了,到時就可以再選擇了。
4. 童裝店新手如何拿貨
有很多童裝店店主尤其是剛開業的新手上路店主,在進貨的時候總是帶著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必須成手批貨,難道不能混批嗎?那樣不是可以多選一些款式和顏色而批發商也不會受到什麼損失啊!答案是否定的,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首先,我們經營的是童裝這樣一個特有性質的流通行業,兒童每年身高和體重都是在變化的,也就是說各方面沒有定型,那麼我們在經營的時候又怎麼能提前知道將 有幾歲的多高的孩子來購買呢?好了,廠家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分開尺寸。比如110#-140#或者S#-XL#等其他方法標注,目的就是不管媽媽想 給幾歲的孩子購買,都可以在我們這里買到合適的尺寸。尺寸范圍越廣,購買者選擇的空間就越大,成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是混批會出現什麼一種情況呢?我 們以一個款式4件一手為例,一個款式兩個顏色,一個顏色進兩件,由於尺碼不全,那麼購買者看好了這個款式的一個顏色而沒有看好另外一個顏色,而沒看好的那 個顏色有他需要的尺寸看好的這個顏色又沒有他需要的尺寸,那麼我們將會汗顏,這筆交易自然也就無法成交了。也就是說年齡跨度越大、尺碼越全才更有利於銷 售。 其次,大多賣家都出現過這樣一種狀況,就是成手的進來以後銷售了兩件,那麼手裡的庫存不是又斷碼了嗎,如果是暢銷款式一定是需要補貨了,那麼補貨時只需要 補賣掉的尺碼了總可以了吧?答案是:還是不能補號。為什麼呢?這里牽扯到一個成本的問題,也就是說批發商從廠家拿貨是也是成手的,不能補號的。這是因為廠 家在核算成本時一般是這樣的計算的:我們以一個款式5件為一手來分析一下;比如L#是中號,這個尺碼就是廠家核算成本的參照物,根據L#的面料+印花+染 色+人工+設計等等成本核算出自己的利潤,那麼S#-M#-L#由於面料使用的少,成本相對低,是賺錢的,而XL#-XXL#基本是沒有利潤甚至虧損的。 那麼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了,如果店主賣的是XL#或者XXL#,那麼您認為批發商會給您補號嗎 ?也正是因此,有很多的一級批發商是不願意做零售的。 第三 有一些批發商是允許混批的,原因是他進貨時就是尺碼不全的,而且發貨時也是隨機配號,不能挑號的(比如大多數外貿童裝經營商)。而一般正規廠家的批發商是 不這樣運作的, 除非因為銷售過程中出現了斷碼的情況,才會這樣發貨,店主們在補貨時可以隨口問一句是否可以補些斷碼的款式(但是,我不建議大家第一批貨就這樣操作)。 總之,一些有實體店面的有經驗的經營者要求批發商發貨必須成手,尺碼不全是不會要的。正是因為多年的實際經驗讓他們深知尺寸不全是不好銷售的。網路銷售和 實體銷售情況是一樣的,這也是多年來逐漸形成的行規,我在自己的批發店裡就有關於這方面情況的說明:我們願意與所有的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如果是因為 款式不好,顏色不正或者出現質量問題,責任在我,我們將為客戶解決出現的問題,但是如果因為不成手拿貨而造成自己銷售不暢的情況,責任只能由客戶自己承擔 了。
5. 童裝經營如何應對缺貨和補貨
有一種現象:店裡沒什麼,他就問什麼!好比店裡是賣愛得利的,她會問你怎麼沒有貝親?有了貝親後她問怎麼沒有新安怡的?這是客戶獲得自我知足感的一種習慣,她不一定真正需要這種產品,只是沒看有這種產品,她會隨口問,潛意思里的思惟是:我還知道有別的商品,但你這里沒有,並且讓我發現了你這里沒有,從而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成就感,對於這種客戶需求,我們稱之為:假需求。
童裝批發由於第一次進貨都是本著:量少品種多的宗旨,開業後很快會泛起有些產品斷貨現象,補貨就成了開業後第一個要面對的題目,如果進貨地方近還好說,如果進貨地方比較遠,這牽涉到運費題目,良多客戶都會抱著等缺貨比較多時再一起多補點的心理。
對於新開店,常泛起斷貨是比較致命的錯誤,客戶的心理承受度是兩次,第一次缺貨客戶覺得是正常的,我們一般都會給客戶承諾一個時間,告訴她什麼時候到貨,如果客戶第二次來了仍是沒貨,即使你的理由再堂而皇之,客戶也會棄你而去,只是少了這筆生意是其次,重要是客戶會對我們沒有決心信念,特別是剛開始,客戶都是沖你新開張抱著嘗嘗看的立場來購物,如果一開始就讓客戶沒決心信念,或造成不滿足的印象,以後就很難再拯救歸來。
把店開起來不是難事,難得是開業後盡量讓來的客戶都能留住這才是最樞紐的,留住客戶,其中補貨及時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補貨分兩部門,一是已經銷售過的產品需要補貨,二是沒有銷售過,是客戶提起的產品需要補貨。
第二種情況是要小心應對的一種情況,嬰兒用品品種有一萬多個,任何的店面都不能做齊全,而客戶有一種現象:店裡沒什麼,他就問什麼!好比店裡是賣愛得利的,她會問你怎麼沒有貝親?有了貝親後她問怎麼沒有新安怡的?這是客戶獲得自我知足感的一種習慣,她不一定真正需要這種產品,只是沒看有這種產品,她會隨口問,潛意思里的思惟是:我還知道有別的商品,但你這里沒有,並且讓我發現了你這里沒有,從而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成就感,對於這種客戶需求,我們稱之為:假需求。作為店主,你要分辯出那些是真正的需求,那些是假需求,如果陷入了客戶假需求的圈圈裡,怎麼做,你都會覺得你的產品不夠,會讓你在產品這一塊消耗過多的精力,最主要是你找來的產品並不一定銷量好。
在補貨的題目上,我們的宗旨是:快速補貨,補好核心的貨,補客戶真正需要的貨!而要做到快速補貨,合作夥伴的產品品種、托運體系,購物系統利便與否就成了樞紐。這就要求開店的業主一開始就要未雨綢繆,挑好合作夥伴!
6. 童裝補貨怎麼補是補前面買的快的款式還是自己覺得喜歡的新款有這方面經驗的指教
補銷量好的,自己喜歡的可以少拿,拿一手,賣的好再拿
7. 童裝店要怎麼分類放貨
現在的童裝種類很多,分類方式也很多,看你喜歡怎麼分類了!!!比如童優會、錦綉童裝,按照款式區分,喜歡哪款就挑哪款。當然也可以按照這幾種方式分類:【一】童裝的基本形態分類。1.體形型2.樣式型3.混合型【二】按穿著組合分類:1.整件裝上下兩部分相連的童裝
2.套裝上衣與下裝分開的衣著形式3.外套穿在衣服最外層4.背心穿至上半身的無袖童裝5.裙遮蓋下半身用的童裝6.褲從腰部向下至臀部後分為褲腿的衣著形式【三】按用途分類:如:社交服、泛泛服、職業服、運動服、室內服、舞台服等。【四】按童裝面料與工藝製作分類:中式童裝、西式童裝、刺綉童裝、呢絨童裝、絲綢童裝棉布童裝、毛皮童裝、針織童裝、羽絨童裝等。。。
8. 童裝如何分碼
常見分類:
1、年齡:嬰兒童裝分:6M,12M,18M,24M,36M這是按照月份分類
兒童服裝:
5
7
9
11
13
15
按照年齡單數分類
4
6
8
10
12
14
按照年齡雙數分類
2、身高:
小童段:80CM
90CM
100CM
110CM
中大童段一般會有100CM和110CM,所有碼數如果齊的話就會達到
一手7個碼,也就是:100CM-160CM
目前還有專做大童段的:碼數是:130CM-170CM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9. 為何童裝進貨要齊碼的拿然而補貨也要齊碼呢是否可以按碼數來補貨嗎》
補貨不用啊,可以按你需要的補。。
10. 在服裝淡季時期,童裝店主要怎麼補貨
淡季是商家最為頭痛的時候,幾乎什麼東西都不好賣。如何應對淡季?四個字:小步快走,之所以有淡季旺季之分,不是因為氣候,而是因為人。超市每年的元旦,春節,五一,國慶,中秋,周末的生意都比較好,其實只要你注意觀察,這個時候買東西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居多;而在非節假日購物的都是生活壓力較小的人群;當然不排除退休的老人每天都會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 服裝生意也是一樣,在平常日子來買飾品的人生活相對寬裕,這些人購物特點是想買就買,只要自已喜歡,淡季主要就是做這些人的生意。所以保持每周都有新款上市,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補貨還是要精挑細選。淡季銷量下降,進貨相對減少;一個加盟商常犯的錯誤是:用減少進貨頻率的方法來減少進貨量。旺季是每周進貨,淡季改成半月進貨;看似合理,其實大錯特錯。每周有新品,這是服飾品生意最根本的要求。淡季生意下降原因是普通百姓的購買力下降,但有錢人的購買力沒有下降。淡季主要是做有錢人的生意,旺季是所有人的人生意一起做。淡季減少進貨量,但絕不能減少進貨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