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幫個忙,我想知道李清照的歷史故事和不同名人對她的詞的評價,先謝謝各位了
一對描金彩繪龍鳳喜燭,插在修長的美人型燭奴上,它的光焰歡快地跳躍著。兩盞垂著金色流蘇的八角薄紗大紅宮燈,懸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緋紅。新人靜靜地坐在妝台前,綉紅的大紅蓋頭把她和周圍的一切隔開了,眼前只是一片紅色的神秘的朦朧。新娘名叫李清照,是宋徽宗時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女兒。就要為人之婦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靜的閨閣生活,一晃眼就過去了。還是攀坐在父親膝頭的年齡,上百首古詩就已能琅琅上口,到了少女時期,執筆屬文,展卷吟詩,更是錦心綉口,吐屬風流。她一天天長大,在婷婷玉立的風姿之外,更多了一層至誠淳樸的書卷氣。她以王獻之的字帖學書,寫得一手秀麗的小楷,鐵劃銀鉤;她對前朝李思訓、王維的金碧、水墨兩大畫派都十分酷愛,也常常研朱揮毫,作幾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兒時就已學會撫琴;她父親常對她母親感嘆:「我的清兒若是個須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現在她就要成為吏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媳,青年大學生趙明誠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正是冬天,一個丫環特地送來一枝梅花,拜過天地,喝過交杯酒,她和趙明誠入了洞房。
李清照
趙明誠酷好金石,在攻讀經史之餘,對於彝器、書帖、字畫,每每刻意搜求。晃眼婚後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清照對於金石學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幫助丈夫考證、鑒別。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愈來愈深,趙明誠在大學讀書,每月朔、望才能請假回來,盡管同在一個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覺得如隔迢迢雲漢,半月一次的相逢,也當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這天是上元佳節,正好也是趙明誠回家的日子,趙明誠剛在書房中坐定,丫環來報,有一位大學來的青年公子求見。當那公子走進書房,但見他頭戴綉花儒巾,身著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緞靴,眉清目秀,風度翩翩。趙明誠連忙起坐,動問尊姓大名。那書生舉止瀟灑,還了一揖,答道:「小生與兄素有同窗之誼。半月不見,吾兄為何如此健忘?」趙明誠醒過神來,不覺哈哈大笑,一把扯過女扮男裝的妻子。吃過午飯後,男裝的李清照帶著丫環,隨著趙明誠穿街過巷,來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國寺。游過了大相國寺,蜇進一家外灶內堂的小吃鋪里,趙明誠專揀那市井之人慣吃而李清照見也沒有見過的小吃,讓李清照都嘗一點,然後又在流浪藝人的擔子上買了些小泥人之類的玩物。大家閨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頭,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歲月就這樣無憂無慮地過去了。
不料,趙挺之與李格非都因得罪權臣蔡京而罷官,趙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爭中死去,趙家父死家敗,心寒已極,趙明誠與李清照離開汴京,回到趙明誠的故鄉青州。趙明誠性情淡泊,屏居鄉里後,更加潛心於金石書畫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幾乎全用於搜求書畫古器。前幾年趙明誠剛出仕時,就對李清照說過:「寧願飯蔬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這種愛好,比作杜預的「左傳」癖和王維的「書畫」癖,李清照千方百計宿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見的古書、名畫或彝鼎金石,夫婦二人便共同校勘、鑒賞、整集簽題,指摘暇疵,其樂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聞強記,甚至超過趙明誠,令趙明誠贊嘆不已,歡喜不已。
有時夫妻倆也談論詩文。一天,趙明誠說道:「我就喜歡你那些『驚起一灘鷗鴛』,『夾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猶謝恐難禁』一類句子,彷彿不經意為之,可是我苦苦尋思,卻總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說道:「我幼年弄筆之初,常聽父親說:『文不可苟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憐《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
光陰荏苒,在一個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趙明誠得到友人劉跋的書信,約他到泰山訪古,李清照無法隨他一起去泰山,就幫丈豐打點行囊,備下菜食,為丈夫餞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錦帕上寫下了為趙明誠送別的一闋《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讀了此詞,就把登泰山、訪古碑的心思,減去一半;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愈來愈近,身還未到泰山,心卻早已在計算歸期了。趙明誠與李清照結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政局一直處在急劇的變化和動盪之中。宋徽宗是一個有藝術才華的皇帝,除了篤信道教外,還擅長書、畫、樂、舞,喜歡醇酒、美人。精神上的奢靡,必須有物質上的奢靡作後盾,於是蔡京專門派人到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佳樹、珍玩運到京都,供他觀賞。運送這些花石樹木的車船,便稱
為「花石綱」。「花石綱」所經之處,民夫蝟集,錢谷一空。徽宗又在都城內興建祭祀用的「明堂」,安放九鼎用的「九成宮」和供游賞的,「延福宮」,窮極奢麗,激起各地起義,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趙構成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定國號「建炎」。
已是建炎三年,趙明誠被朝廷罷去江寧太守的職務,夫妻兩人乘船決定到洪州暫住,一路行來,兩人談論的都是國家興亡。李清照說道:「皇皇華夏,自古不乏英雄豪傑。就說我們大宋吧,這幾年,出了多少忠肝義膽之士!李綱李樞相以文臣而兼武事,受命於危難之際;宗澤宗留守以孤軍扼守危城、彌留之際高呼渡河;就拿那位年輕的太學生陳東來說,以書生而赴國難,幾次伏闕上書,終至被朝廷斬首。丹心碧血,浩氣長存。」
趙明誠續道:「古代蜀國望帝禪位出奔,還日夜思念故國,化為啼血的子規。如今,二帝蒙塵,神州板盪,又有誰思念我們這風雨飄搖的故國呢?」船隊已進入和州境內,李清照指著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對趙明誠說:「那就是霸王自刎的烏江啊!你剛才說得好,望帝懷念故國,化作子規,啼血哀嗚,就是那漫山遍野
的杜鵑,也變作了他的滿腔碧血!楚霸王逐鹿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這比起那棄天下百姓於不顧,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氣節的多!」言罷,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職的趙明誠死在剛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李清照趕到建康,為趙明誠營葬,終於支持不住,猝然病倒。趙明誠死了,李清照的愛情與希望跟著死去,她多麼渴望在九泉之下追到趙明誠,然而她還必須活著。她把哀怨而失神的目光投射在床頭一卷卷書冊上,一個意念愈來愈鮮明地在心頭升起,為趙明誠整理他所寫的有關為金石彝器考證文章,因為這些金石彝器是夫婦兩人二十九年來共同歡樂的源泉。
又是五年過去了,李清照帶著他們夫婦殘存的書畫、金石、碑帖和趙明誠的一些手稿,流徒東西各地,先後到了越州、台州、溫州、衢州,最後到了杭州。
又是兩年過去了,再過一天就是上元佳節,隔壁鄰家的院子里傳來陣陣的笛聲,夾雜著江南水鄉的蓮歌漁唱,李清照掀簾走進屋內,只見條幾上的古瓶里,斜插著幾枝梅花,地上的火盆里炭火正旺。這些使李清照豁然想到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炭火,也是清香的梅花。鄰家的笛聲停了,傳來幾個少女的說笑,李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三四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插著滿頭珠飾兒,戴著鋪翠小冠兒,紅妝艷裹,立在殘雪的院子里,准備去看上元的花燈。三十多年前,中州盛日,汴京街頭,在她們這樣年齡,她也曾換了男裝,和丈夫一道去觀燈夜遊的,李清照想得呆了。李清照轉過身來,默默地從書架上取了趙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戀戀地撫摸著那經自己補充謄錄的趙明誠手稿,閉上眼睛,流下兩行清淚。城中遠處,隱隱傳來鞭炮的僻啪聲和孩子的歡笑聲,夜已深沉,李清照取出一幅素箋,反復沉思吟詠,寫出:《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翠,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
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歷史名人
B. 如何看待當今社會廣告問題的議論文
一、主題表達的意象性
在影視廣告作品中,主題意旨統領全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廣告表達一般要求清晰易懂,不能迂迴含混,要精確地傳達產品的核心理念。但概念影視廣告似乎並不顧忌這些要求,而是採取了逆向的表達形式,結構鬆散,語義不清,碎片式的敘事,夢幻時空的營造等,體現是作者主觀意向重新組織和改造過的意向性的影像世界,一種精神和智力的高度凝縮。這種意識活動不是對外部世界的機械復制,而是心靈本質的活動表現,是對外部物理對象從感性感知到理性抽象的思維過程。如楊福東為奢侈品「PRADA」品牌創作的Prada2010春夏男裝概念廣告短片《FirstSpring/一年之際》(35毫米電影膠片轉高清,9分11秒),這部作品似乎找不到主題,用晦澀難懂形容它比較恰當。作品好像是藝術家的夢境,各種懸思與神秘,他自顧游弋,拒絕觀者的任何靠近,卻又不斷誘惑著試圖靠近的觀者,這是作者設下的思維謎局,他提供著星星點點的線索,觀看者被迫尋找謎底。一如片中那些不同時空中交錯的人物,他們也一直處在尋找的狀態,或古時的王子、大臣、嬪妃,或現下的俊男靚女,西方的神秘紳士,他們時而在不同時空中各自表演,時而在同一個時空中彼此靠近,相互凝視,終又相分離,繼續各自的尋找故事。如此,屏幕外的觀看者追隨他們尋找的結果與自身的尋找體驗合而為一,在片中男士優雅地紛紛升入空中輕踏鋼絲行走的行為中,結束了白日夢般的意象之旅。此時,似乎覺察到隱沒在暗影中的作者浮現出詭異的笑臉,他預設了虛無的謎底,任何試圖證明自己聰明才智的猜謎者只能任憑他催眠,慢慢進入無知無覺的狀態,當被喚醒時,思維依然停留在支離破碎的「尋找」的狀態。如此開放的結局是作者一手策劃的看似沒有主題的主題,概念的傳達是一片隱喻的天空,意象的符號無法清晰地解碼。作為創作者的楊福東並沒有被「廣告」所界定的概念所限制,他只是在「Prada」這個奢侈品牌提供的平台上創作屬於自己的影像故事,正如作者在一次訪談中所言,「創做影像作品的時候,有一種意會或是意念的東西,或是在腦海中閃動的東西……」(P136)探索作者的創作動機,他需要的就是這種意向性的思維導圖,而作品表現也不存在是否符合敘事規范的道理,體現出作者對「存在即合理」及「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思考。但同時,也正是由於這種意象性的概念表達,才把廣告主題所要求的特質表現的更加貼切。後來他在這個概念廣告的基礎上又延伸出另外一部實驗影像作品———「第五夜」。
「風從東方來」是2009年6月18日東方衛視正式改版的形象廣告,創作團隊是著名導演陳凱歌執導的概念短片《魔幻都市》。短片以小丑接到孩子電話要一個氣球為主線,通過一系列奇妙的時空轉換,展現了新老上海魔幻般的變化發展,凸顯了「風從東方來」的理念。對於這部概念短片,招致了頗多網友的中傷,認為作品表達亦雲非雲,不解其意。筆者認為作品不能與觀者溝通的原因依然是傳統思維的慣性所致,受眾習慣了答案清晰的廣告模式,對新模式的出現總是心存疑慮,需要一個適應與接收的過程。導演稱之為概念片,因為從創作動機和從表現形式上都與傳統的形象廣告有所不同。他表現的是對上海城市的自我感知的心靈印記,一種意象性的體悟。相對於影像藝術家楊福東的《一年之計》來說,這部作品的主題表達相對清晰,沒有曖昧不清的思維考驗,敘事依然是線性表達。短片通過象徵手法在輕松愉快中把作品的概念傳達出來,片中的氣球、音樂、舞蹈、鮮花、孩童、洋車、弄堂小巷、爵士、賽車手、教室等等,所有這些象徵性元素共同構成了上海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殊面貌,特別是氣球,從紅到藍的演繹點出主題意旨「風從東方來」了,同時暗指上海逐漸確立起來的國際化地位。
二、影像視覺語言的實驗性
影像實驗即「實驗影像」從一開始就是反傳統、反主流的完全不同於主流影片的樣式。它解構了傳統影片的線性敘事方式,常運用鏡頭失焦或者刮擦膠片以製作破壞性的痕跡、或快速或慢速的剪輯處理、或聲音的異化處理等等刻意製造技術失誤來挑戰觀眾習以為常的觀影經驗。正如已故的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把「小便池」送到美術館作為展品展出的舉措一樣,實驗影片的探索發展打破了傳統電影的經典模式,開拓了多元化的影像風格,它是先鋒藝術家借用影像這種藝術形式表達個人對藝術的、哲學的、社會的、文化的或者歷史的以及政治的觀察和思考,以此不斷進行著身份驗證或存在或審美的價值考量。楊福東是近年來中國較有影響力的當代影像藝術家之一,作品因其獨特的視角與審慎的美學態度而享譽國內外藝壇。從他創作的「Prada,2010春夏男裝」概念性影視廣告《一年之計》來看,他似乎在運用鏡頭語法來為PRADA品牌書寫經典詩篇。流動的鏡頭暗合著抑揚頓挫、不疾不徐的詩性節奏的把握;畫面形象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鏡頭運動、組接似字字句句的斟酌,流光溢彩中共同作用並演繹著靈性篇章。「一年之計在於春」出自中國一句諺語,作者用《一年之計》為題展現了意象中的帶有舊上海風情的畫面。黑白影調的處理華麗而又充滿質感,敘事依然是電影化的模仿現實,但表現又處處超越現實經驗,體現夢境與現實交融。影片開頭設計了一個懸念鏡頭,在兩位身份不明的西方現代紳士的緊張的動作與目光導引下,畫面切換到中國古代的宮廷之中,異樣的氛圍,緩緩移動的鏡頭,鳥籠里的華服,美輪美奐的宮廷嬪妃,滿懷猜忌的王子或皇帝,隨著鏡頭的切換,時髦的現代女性及優雅的天馬行空般飄浮在半空中的男士等等,如徐徐展開的中國畫卷般逐一展現出不同時空交錯的神秘景象。人物出場沒有刻意的順序安排,任意穿越在不同時空。看似無序的鏡頭基本靠演員的視線變化銜接,引出一個個似夢非夢的視覺畫面。鏡頭內外節奏的處理、傷感的音樂、滿懷情緒的人物與冷靜的動作表演,黑白調性的統一、斑駁光影的處理等等,豐富的視覺語言加強了影片神謎的氛圍,其實驗性的拍攝手法與意向性的影片主題相輔相成,共同構築了一幕幕極具現代感的影像視覺奇觀。而陳凱歌導演的「風從東方來」———《魔幻都市》作品的實驗性在於導演呈現的雖無異化卻又完全不同以往的視覺經驗,概念廣告由此而來。
當然,概念影視廣告的創作特性肯定不僅是以上所述所能概括的,在此反映的只是筆者有限的點滴思考。總的來說,當代藝術已經開始融入商業領域並獨領風騷,這源於名牌企業對追求商品品質卓越的意願和品牌文化的戰略經營的意識與當代藝術家的前衛思想相一致使然。隨著時代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商業競爭愈來愈激烈,企業在要求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要求宣傳理念的與時俱進。特別是國際化的奢侈品牌,他們歷來喜愛與藝術家合作,「商業+藝術」成為品牌故事中的特殊亮點。如寶馬、路易威登、LV品牌與眾多當代著名藝術家的合作、可口可樂與新媒體藝術家的合作等等。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基本是先於時代的先鋒表達,他們往往運用抽象手段,表達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思想觀念,充滿著創新精神,而這種精神氣質恰恰符合了企業對於前沿、品質、文化及品牌塑造的理念。品牌為影像藝術家提供了影像視覺語言自由探索的平台,藝術家藉此可以充分展示個人的藝術技巧與哲學思考,見證個人才華的同時也為商業帶來利益。由此,在實驗影像藝術家操控下的影視廣告,其視覺語言特徵必然帶有明顯的實驗性。自從陳凱歌導演為「東方衛視」改版創作的《魔幻都市》廣告稱之為「概念片」之後,影視廣告領域開始爭相使用「概念片」來定義作品。至此,「概念」一躍成為可以提升作品藝術品質的代名詞,甚至於還出現了概念電影預告片,可是筆者實在無法理解一部電影的預告片為何要以「概念」定義,從中也看出了對「概念」的盲目跟風與理解上的差異性。好的廣告是智慧的結晶,在多元化的時代前提下,應該照顧到不同層面受眾的審美趣味,這需要繼往開來的創新精神。概念影視廣告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影視廣告的創作形式,為新時代的影視廣告注入了新的視覺元素,必定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影視廣告創作的一個新的趨向。
有惡意的廣告!也有公益廣告!不同的角度看待的不一樣!有需要的
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