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雙版納特產有哪些
特產有:茶葉、咖啡、熱帶水果、葯材、南葯、版納地毯、野生蜂蜜、鮮花餅等。
茶葉:
在勐海有一株1700餘年樹齡的古茶樹。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版納境內。早在明清時期,普洱茶就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並經古道遠銷中亞及西亞地區。
咖啡:
小粒咖啡是西雙版納的重要的咖啡品種,濃郁的香醇之中,有一種特有的回甜,是熱帶非洲出產的咖啡所不能比擬的。
熱帶水果:
版納的熱帶水果種類繁多,常年水果不斷。有香蕉、菠蘿、芒果、酸梅、酸角、柚子、楊桃、番荔枝、菠蘿蜜、荔枝、桂圓、椰子、羊奶果、酸多依、木瓜、山竹、甜角、橄欖和西番蓮等。
葯材:
版納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眾多奇異的葯材。「活血聖葯」血竭就是其中的一種。血竭又稱「麒麟竭」,主要醫治跌打、損傷、血瘀疼痛、風濕麻木、婦科雜症等疾病,同時也是配製葯品「七厘散」的主要原料。
南葯:
西雙版納有南葯的異種、緣種生長,蘊藏著豐富的葯物資源,生長著縮砂蜜、安息香、雲南蘿芙木、千年健、蔓京子、使君子、重樓、琥珀等幾十種葯材。
版納地毯:
是中國羊毛手工編織地毯中具有獨特地方民族風格的一種。版納地毯選用本省所產優質羊毛作原料,精心紡織而成。
野生蜂蜜:
西雙版納的原始自然環境成就了版納山系列產品「品質天成、綠色健康」的生態特徵。
拓展資料: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最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地處北緯約21°10』,東經99°55』至101°50』之間,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區。東西面與江城縣、普洱市相連;西北面與瀾滄縣為鄰;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鄰近泰國和越南,與泰國的直線距離僅200餘公里。東距太平洋的北部灣400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灣600餘公里。邊界線長達966.3公里,約等於雲南省邊境線總長的1/4。
「西雙」是傣語「12」的意思,「版納」是指比縣小一些的行政區域,「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行政區」。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13-15日舉行,被譽為「東方狂歡節」。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濕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不少珍禽異獸,如亞洲象,犀鳥,孔雀,黑冠長臂猿都生活在這片熱帶叢林里。而西雙版納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樹、紅光樹、雲南肉豆蔻、四藪木、黃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資料來源於網路)
網路鏈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⑵ 衣長56cm,胸圍84cm,肩寬36cm的衣服,我家小孩能穿上嗎
簡要內容:我們繼續往林子深處走,突然發現一片葉子在動,定睛一看,原來是只蜥蜴。它深黑色的背上鑲嵌著些許黃綠與枯黃,與周圍的葉柄和枯葉的顏色非常相近,這在生物學上稱為保護色。 雨林的舞者 從普洱市出發,一路驅車前往西雙版納,車子賓士在“中國最美高速路”(思茅至小勐養...高速公路),這條全長97.7公里的高速公路穿越過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尤為重要的是,這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的棲息地,為了減少高速公路“廊道效應”對野象生存環境的破壞,架空的高速公路下面設立了多處通道,可以讓保護區片區的野象自由來往,當車子行至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時,很遠我們就能看到醒目的警示牌??“禁止鳴笛”。正因為如此,這條高速公路又被稱為“生態旅遊公路”。 時值正午,艷陽高照,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雲。西雙版納的清晨,總能看到四周彌漫著濃厚的霧氣,起初還以為天要下雨,可是中午太陽一出來就把霧氣驅散得無影無蹤,一派晴好。我們的越野車繼續疾駛在高速公路上,兩旁高大的熱帶喬木從車旁一閃而過,迎面而來的風清新而又純凈,時而有香蕉地、橡膠林或者茶園從眼前閃過。正值香蕉成熟的季節,枝頭應當是掛滿了誘人的金黃色香蕉,但蕉農們卻給它們穿上了一層藍色的尼龍衣,據說這是為了防止成熟的香蕉遭受病蟲害的侵擾。不遠處一排排的橡膠林整齊排列著,那些到了割膠年齡(通常6?8年)的橡膠樹,膠農就在橡膠樹下放一個碗,開割橡膠樹的橡膠則沿著環狀的刀痕滴到碗里。茶園是沿著山坡逐級上升的,很有層次感,為了來年春天能萌發更多新茶,茶農們都用剪刀將茶樹給剪平了。這里潮濕的氣候,加上酸性的棕紅壤,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這里成為普洱茶的四大產區之一。 到了西雙版納國家公園的入口,我們從這里開始棄車步行進入熱帶雨林。這是一次類似於《阿凡達》電影場景的旅行,隨處可見高大的棕櫚樹,棕櫚樹寬大的葉子隨風搖曳,婆娑起舞。熱帶雨林中的喬木一般都高達20多米,紅皮鐵樹就是其中一種。它屬於蝶形花科,是名貴的用材樹種,紋理細致,木材堅硬,可做雕刻和建築用。有的喬木還具有板狀根,這是熱帶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種形式。樹干與沿地面走向的側根之間構成一至數個扁平的三角形板狀根,有的可高達3?4米。板狀根是熱帶雨林中高大喬木的一種特殊適應現象,因為這種強而有力的根系,可以很好地避免因樹冠寬大導致的頭重腳輕的問題,從而有效地增強並支持地上部分,可以抵抗大風暴雨的襲擊。 在熱帶雨林徒步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魔芋的果實??紅艷艷的小漿果,煞是好看。魔芋在中國古時稱韶身,日本現在仍然沿用這個名稱,它是一種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為扁球形,個頭比較大,粗壯的葉柄為淡綠色,並有暗紫色斑,掌狀復葉,生長在疏林下,具有散毒、養顏、通脈、降壓、減肥、開胃等多種功能。在丘陵山溝或山溝灌木林中,我們還看到了一種會“跳舞”的植物??跳舞草。雖然稱為“跳舞草”,其實不是草,而是一種小灌木。跳舞草對陽光非常敏感,在陽光的照射下,大葉旁邊兩枚側生的小葉會緩慢向上收攏,然後迅速下垂,像鍾表的指針一樣,不息地迴旋運轉。同一植株上不同的小葉運動有快有慢,卻很有節奏,此起彼落,讓人驚嘆不已。每當夜幕來臨,跳舞草便進入“睡眠”狀態,隨著清晨陽光的出現,它又開始翩翩起舞。跳舞草作為會動的植物,是一種有趣的觀賞植物;同時,它還是一種草葯,具有舒筋、活絡、祛淤等功效。 除了這些奇異的植物,我們一路還遇到很多可愛的小動物。綠色的樹蛙,伏在海芋的大葉子上打盹兒,對於我們突來的打攪也懶得理睬。這是典型的樹棲蛙,雨蛙科即樹蟾科動物。體小而細長,腿長,指趾末端有吸盤特別適於爬樹。 我們繼續往林子深處走,突然發現一片葉子在動,定睛一看,原來是只蜥蜴。它深黑色的背上鑲嵌著些許黃綠與枯黃,與周圍的葉柄和枯葉的顏色非常相近,這在生物學上稱為保護色。如此類似環境的保護色,連機警的人類都不易發覺,更不要說一般的天敵了,廣州衣米加盟。 陽光透過樹冠的縫隙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細迥異的光柱,照亮了薄霧清紗般的樹蔭。不遠處傳來小鳥的鳴聲,和著泉水的咚咚聲,像是奏響了一曲優美的大自然之歌,還真有點讓人樂不思蜀。若不是為了趕時間,我真想在這片雨林中多逗留幾天,多多體驗一下熱帶雨林動植物王國里的神秘與神奇。 雨林的孩子 路經景洪市(西雙版納州州府)的時候,一個高大的“人字形”大橋映入眼簾,司機黃師傅告訴我們,這是剛剛修建不久的西雙版納大橋,橋下穿過的便是“東方多瑙河”??瀾滄江。現在正值西雙版納的霧涼季,雨水非常少,因此,這時候的瀾滄江江水,沒了那種洶涌奔騰的氣勢,反倒有“風從水上走過,留下粼粼波紋”的靜謐之美。站在大橋上,溫暖而潮濕的熱帶風迎面吹來,愜意而怡人,放眼望去,一片又一片的綠隨著綿亘起伏的山巒波動,暗綠的熱帶雨林,墨綠的橡膠成林,還有翠綠的香蕉基地??“東方多瑙河”像是一條“黃金命脈”,供養著兩岸的生命,綿延而悠長。 進入瀾滄縣後我們少不了要和當地的拉祜族人打交道,這是一個世世代代生活居住在雨林中的少數民族,雨林就像是母親一樣哺育著古老的族群。拉祜,漢語就是打老虎,可能拉祜的先民們正是靠著一路打老虎,才能從青海高原遷徙到現在的瀾滄江流域。相傳拉祜族是從葫蘆里冒出來的,因此,葫蘆成為拉祜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葫蘆有的作為工藝品,上面繪著“茶馬古道”的精美圖案,敘說普洱茶的悠久歷史;有的做成“葫蘆絲”一類的樂器被人們吹奏,像是山澗流下的淺淺銀泉濺落在瓷盤上發出的聲音,悅耳而婉轉;有的則做成酒壺瓢缽一類的生活用具,供人們在日常中使用,衣米女裝加盟;甚至在一些單位的大門頂上或者一些標志的建築上都有“寶葫蘆”的標志,可見,拉祜族人崇尚葫蘆的淵源相當之深。 拉祜族最喜愛黑色,其服飾均以黑為美,以黑為主色。服裝大都以黑布襯底,用綵線和色布綴上各種花邊圖案,再嵌上潔白的銀泡,使整個色彩既深沉而又對比鮮明,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在瀾滄縣城中心的一條街上,每逢周日當地人們都前去“趕擺”??不同民族的人們穿著民族服裝,帶著自家的土特產在集市上叫賣,這不僅成為當地人們商品交流的盛會,更是各種民族的服裝展覽會。這里的商品頗具特色,如裝在竹管里的竹蟲就是其中一種。打開竹管裡面爬滿了白色竹蟲,乍一看,還有幾分嚇人,然而竹蟲卻是一種高蛋白食物,經過油鍋煎炸,噴香和酥軟的味道全出來了,是當地不可或缺的名菜。這里的葯草市場也很繁榮,如靈芝、黨參等。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附近孟連縣(全稱為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有一條“中緬一條街”,大街上有很多緬甸人做玉石生意。走在這條街道的時候,隨處可見戴著圓頂黑帽的緬甸男人和粉色頭巾的緬甸女人,讓人感覺彷彿置身異域他國,加盟衣米。 旅遊攻略: 交通:前往雨林國家公園可先到普洱市,從這里乘車前往西雙版納,這一地區的交通具有典型的“火車沒有汽車跑得快”的特色,建議從昆明乘坐飛機前往,半小時可抵達普洱,而坐汽住宿車需要7小時左右。 美食:普洱市內有幾家傣族和拉祜族民族餐館,有油炸竹蟲、油炸蜂蛹、菠蘿飯等特色菜,其間還有傣族或者拉祜族姑娘彈唱敬酒,晚上去街頭吃烤雞也不錯,土雞很香。 住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