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絲絨面料和南韓絨的區別是什麼
1. 材料差異:金絲絨是由桑蠶絲或其他人造絲和粘膠人造絲交織而成的單層經起絨絲織物,絨毛濃密且略有傾斜,但不如其他絨類平整。南韓絨則是滌綸與絲的混合,具有極好的垂感和易清洗特性,擁有豐富的花色,不易褶皺,免燙垂條。南韓絨的特點是色牢度好,不易掉色,尤其是網眼結構的南韓絲,質感豐富,透氣性佳。
2. 技術差異:韓國絨在絨感、手感和彈性方面可與進口韓國絨相媲美。成品門幅可達到150CM,有效減少用料損耗。韓國絨屬於緯彈化纖織物,採用150DTY經紗和200DDTY+40D氨綸機械包覆加捻的緯紗,以五枚碧裂緞紋組織織造而成。坯布經過平整、磨毛、染色和定型處理。緯絲採用不加拈的生絲,以平紋組織為地,絨面為有光人造絲,絨經以「W」形固結,並有一定浮長浮於織物表面,形成類似普通經面緞紋織物的坯絨。
3. 手感差異:南韓絨手感柔軟、滑爽,表面絨毛短而細膩,不易起球和掉毛。這些優良特性使其廣泛應用於汽車靠枕、靠墊等內飾用品以及服裝和工藝品製作。
(1)雙層平紋緯彈女裝面料擴展閱讀:我國主要生產的兩種蠶絲分別是桑蠶絲和柞蠶絲。桑蠶絲,即桑蠶結的繭中抽出的蠶絲,色澤白里帶黃,手感細膩光滑,有淡淡的動物纖維氣味。這種蠶絲製成的被子柔軟貼身,但使用一段時間後,蠶絲間的空隙可能會收緊,導致被子變薄,保暖性下降。柞蠶絲則來自柞蠶繭,顏色較深,通常需要化學葯劑褪色處理,對健康有一定危害。柞蠶絲手感粗糙,光澤暗淡,剛性較強,不夠貼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絲絨、網路-韓國絨織帶。
㈡ 燈芯絨面料成分是聚酯纖維嗎
燈芯絨面料成分里含有聚酯纖維,但不是主要原料。
燈芯絨是割緯起絨、表面形成縱向絨條的棉織物。燈芯絨原料一般以棉為主,也有和聚酯纖維(滌綸)、腈綸、氨綸等纖維混紡或交織的。燈芯絨絨條圓潤豐滿,絨毛耐磨,質地厚實,手感柔軟,保暖性好。主要用於製作秋冬外衣、鞋帽面料,也宜製作傢具裝飾布、窗簾、沙發面料等。
燈芯絨組織採用兩組緯紗與一組經紗交織的緯二重組織,地組織有平紋、斜紋等。燈芯絨由一組經紗和二組緯紗織成,其中一組緯紗(稱地緯)與經紗交織成固結絨毛的地布,另一組緯紗(稱絨緯)與經紗交織構成有規律的浮緯,割斷後形成絨毛。
燈芯絨常見類型
1、彈力型
在燈芯絨底有的經及緯紗中加入彈力纖維,可獲得經及緯彈燈芯絨。氨綸絲的加入,提高服裝穿著的舒適性,可製成合體緊身的服裝;有利於底布結構緊密,防止燈芯絨掉毛;可提高服裝的保型性,改善了傳統的棉制服裝的拱膝、拱肘現象。
2、粘膠型
以粘膠做絨經,可提高傳統燈芯絨的懸垂感、光感及手感,粘膠燈芯絨懸垂性提高,光澤亮麗,顏色鮮艷,手感光滑,如絲絨般效果。
3、滌綸型
以滌綸為原料的滌綸燈芯絨也是該產品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支,它不但顏色鮮艷、洗可穿性能好,而且服裝的保型性好,適合做休閑外衣。
4、彩棉型
以天然彩色棉為原料(或主要原料)製成薄型燈芯絨做貼身穿著的男女襯衫,特別是兒童春秋季襯衫,對人體及環境均有著保護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燈芯絨
㈢ 愛麗席燈芯絨面料簡介
面料燈芯絨組織採用兩組緯紗與一組經紗交織的緯二重組織,地組織有平紋、斜紋等。
燈芯絨由一組經紗和二組緯紗織成,其中一組緯紗(稱地緯)與經紗交織成固結絨毛的地布,另一組緯紗(稱絨緯)與經紗交織構成有規律的浮緯,割斷後形成絨毛。
燈芯絨採用緯二重組織織制、再經割絨整理,布面呈燈芯狀絨條的織物,又稱條絨。
燈芯絨原料一般以棉為主,也有和滌綸、腈綸、氨綸等纖維混紡或交織的。
燈芯絨使用的紗線范圍廣泛
,經紗常用18-48tex(32-12英支)單紗,或10tex×2-28tex×2(60/2-21/2英支)股線;緯紗常用14.5-36tex(40-16英支)單紗。
組織採用兩組緯紗與一組經紗交織的緯二重組織,地組織有平紋、斜紋、緯重平等。
地緯與經紗交織構成地布,絨緯與經紗交織形成一列列毛圈,通過割絨將毛圈割斷,經刷絨整理後,織物表面就形成了聳立的燈芯絨絨條。
組織採用兩組緯紗與一組經紗交織的緯二重組織。
燈芯絨屬於高緯密織物,經向緊度35%-65%,緯向緊度110%-200%。
地緯與絨緯的排列比為1:2、1:3。
性能燈芯絨織物手感彈滑柔軟、絨條清晰圓潤、光澤柔和均勻、厚實且耐磨,但較易撕裂,尤其是沿著絨條方向的撕裂強力較低。
燈芯絨織物在穿著過程中,其絨毛部分與外界接觸,尤其是服裝的肘部、領口、袖口、膝部等部位長期受到外界摩擦,絨毛容易脫落。
美國標准「燈芯絨織物絨毛保持性能試驗方法(ASTMD4685-87)」規定了燈芯絨織物試樣摩擦處理程序、評定絨毛保持性能的儀器和方法。
但其主要問題在於:燈芯絨絨毛保持性能等級評定必須由3名檢驗人員參照標准照樣進行,檢驗人員的主觀因素將影響評定結果的准確性。
我國出口純棉燈芯絨檢驗依據為「本色燈芯絨割絨布檢驗規程(SN/TO312-94)」,出口純棉印染燈芯絨檢驗依據為「棉印染燈芯絨檢驗規程(GB/T14311-93)」,而以上兩分標准均未對燈芯絨絨毛保持性能檢測進行規定。
經調研,在其他國家的相關標准中,有關燈芯絨絨毛保持性能的檢測方法也沒有描述。
絨條粗細根據絨條得粗細,可分為特細條(19條以上/2.54cm),細條(15-19條/2.54cm),中條(9-14條/2.54cm),粗條(6-8條/2.54cm),寬條(6條以下/2.54cm),以及間條(粗細相間)燈芯絨等,一般粗條燈芯絨經向用股線,緯向用單紗;中條燈芯絨經緯向都用單紗;細條燈芯絨可用單紗也可用股線。
紗線結構根據所用紗線結構,可分為全紗燈芯絨、半線燈芯絨、全線燈芯絨。
工藝根據工藝得不同,可分為染色燈芯絨、印花燈芯絨、色織燈芯絨和提花燈芯絨(提花燈芯絨局部起毛,構成各種圖案)。
燈芯絨常見面料彈力型彈力燈芯絨:在燈芯絨底有的經及緯紗中加入彈力纖維,可獲得經及緯彈燈芯絨。
氨綸絲的加入,提高服裝穿著的舒適性,可製成合體緊身的服裝;有利於底布結構緊密,防止燈芯絨掉毛;可提高服裝的保型性,改善了傳統的棉裝的拱膝、拱肘現象。
粘膠型粘膠燈芯絨:以粘膠做絨經,可提高傳統燈芯絨的懸垂感、光感及手感,粘膠燈芯絨懸垂性提高,光澤亮麗,顏色鮮艷,手感光滑,如絲絨般效果。
滌綸型滌綸燈芯絨: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服裝的易保養、洗可穿性能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
因此以滌綸為原料的滌綸燈芯絨也是該產品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枝,它不但顏色鮮艷、洗可穿性能好,而且服裝的保型性好,適合做休閑外衣。
彩棉型彩棉燈芯絨:為適應當今環保的需要,將新型的環保材料運用於燈芯絨也必將使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如以天然彩色棉為原料(或主要原料)製成薄型燈芯絨做貼身穿著的男女襯衫,特別是兒童春秋季襯衫,對人體及環境均有著保護作用。
色織燈芯絨:傳統燈芯絨多以匹染、印花為主,如果將其成色織產品,可設計成絨、地不同色(可對比強烈),絨毛混色、絨毛色彩漸變等效果,色織與印花還可相互配合。
盡管染色、印花成本低、色織成本稍高,但花色的豐富,會給燈芯絨帶來無窮無盡的活力。
割絨是燈芯絨最為重要的後整理工藝,是燈芯絨起絨的必要手段。
傳統的燈芯絨割絨方式總是一成不變,從而成為制約燈芯絨發展的重要原因。
粗細條型粗細條燈芯絨:該織物採取偏割的方式,使正常的起絨組織織物形成粗細相習的線條,因絨毛長短不一,粗細絨條高低錯落有秩,豐富了織物的視覺效果。
間歇割型間歇割燈芯絨:通常的燈芯絨均為浮長線通割,若採取間歇式割絨,則緯浮長線間隔地被割斷,形成既有絨毛豎立的凸起,又有平齊排列的緯浮長的凹陷,其效果是浮雕狀,立體感強、外觀新穎別致。
起絨與不起絨的凹凸形成多變的條、格及其它幾何紋樣。
飛毛型飛毛燈芯絨:該風格的燈芯絨需將割絨工藝與織物組織配合起來,形成更為豐富的視覺效果。
正常的燈芯絨絨毛均有根部的V字型或W字型團結,在需要形成露地現象的部仕將其地組織固結點去掉,這樣使絨緯浮長穿過絨經跨兩個組織循環,在割絨時,兩導針中間的一段絨緯即被兩端剪斷,由吸絨裝置吸去,從而形成更為強烈的浮雕效果。
若配合上原料的應用,地組織用長絲,輕薄透明,可形成爛花絨的效果。
霜花型霜花燈芯絨於1993年研發,1994-1996年風靡中國內銷市場,從南到北掀起「霜花熱」,後逐漸走緩,2000年後外銷市場開始,2001~2004年達到頂峰,現已作為一種常規燈芯絨風格的產品平穩需求。
霜花手法可用於各種絨毛為纖維素纖維的各種規格中,它通過氧化還原劑將燈芯絨絨尖的染料剝去,形成落霜的效果,這種效果不僅迎合了回歸潮、仿舊潮,更改善了燈芯絨服用時易磨處的絨毛不規則倒伏或泛白現象,提升了服用性能和面料檔次。
在常規燈芯絨的後整理工藝的基礎上,增加水洗工藝,洗液中加入少量褪色劑,使絨毛在水洗過程中,自然、隨意地褪色,形成仿舊泛白、霜花效果。
霜花產品可製成全霜花產品和間隔霜花產品,間隔霜花產品又可通過間隔開毛霜花再開毛形成,或通過高低條剪毛形成。
無論那種風格都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和流行,迄今為止霜花手法仍是對燈芯絨產品附加大風格變化的典範。
雙色型雙色燈芯絨的絨溝和絨毛呈現不同的顏色,並通過兩種色澤的和諧搭配,營造出朦朧中閃爍光華、深沉中洋溢熱情的產品風格,使面料於亦動亦靜中演繹出色彩變換效果。
燈芯絨溝絨雙色的形成方式,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利用各類纖維的不同染色性能、同類纖維通過工藝變化、通過色織組合。
其中以同類纖維通過工藝變化產生雙色效果的生產難度最大,主要是效果的重現性較難把握。
利用各類纖維的不同染色性能產生雙色效果:將經紗及底緯、絨緯用不同纖維進行組合,並通過與纖維相對應的染料進行染色,再對不同色性染料進行顏色的選擇搭配,形成千變萬化的雙色產品。
如:滌綸、錦綸與棉、麻、粘膠等,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染滌、錦,棉用染料染另一組分,這樣染色工藝容易控制,成品也比較穩定。
由於染纖維素纖維的活性染料對蛋白質纖維也有一定上染性,酸性染料可同時上染絲、毛、錦綸,蛋白質纖維不耐分散染色所需的高溫等原因,類似棉/毛、毛/滌、絲/錦等組合,不太適合後雙染工藝。
這種方法既迎合了各種纖維原料的優勢互補趨勢,又使其產生了豐富的風格變化,但這種方式的局限性是對兩種原料的選擇,既要有完全不同、互不影響的染色性能,又要滿足一種染色工藝不能損傷另一種纖維性能。
所以這類產品以化學纖維和纖維素纖維的搭配居多,並以滌棉雙色產品最易把握,最為成熟,已成為行業內的一隻大類流行產品。
同類纖維通過工藝變化產生雙色效果:這是指在同種原料的燈芯絨上生產溝、絨雙色產品,多指纖維素纖維,它可以通過霜花、染色、塗層、印花等手法的搭配、變化來實現。
霜染雙色一般適用於暗底/亮面的產品,色塗雙色多適用中淺底/深面仿舊產品,印色雙色對各類顏色的搭配都可用,但對染料具有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