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軟型面料 柔軟型面料一般較為輕薄、懸垂感好,造型線條光滑,服裝輪廓自然舒展。柔軟型面料主要包括織物結構疏散的針織面料和絲綢面料以及軟薄的麻紗面料等。柔軟的針織面料在服裝設計中常採用直線型簡練造型體現人體優美曲線;絲綢、麻紗等面料則多見鬆散型和有褶襇效果的造型,表現面料線條的流動感。
2.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線條清晰有體量感,能形成豐滿的服裝輪廓。常見有棉布、滌棉布、燈芯絨、亞麻布和各種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纖織物等,該類面料可用於突出服裝造型精確性的設計中,例如西服、套裝的設計。
3.光澤型面料 光澤型面料表面光滑並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輝之感。這類面料包括緞紋結構的織物。最常用於夜禮服或舞台表演服中,產生一種華麗耀眼的強烈視覺效果。光澤型面料在禮服的表演中造型自由度很廣,可有簡潔的設計或較為誇張的造型方式。
4.厚重型面料 厚重型面料厚實挺刮,能產生穩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類厚型呢絨和絎縫織物。其面料具有形體擴張感,不宜過多採用褶襇和堆積,設計中以A型和H型造型最為恰當。
5.透明型面料 透明型面料質地輕薄而通透,具有優雅而神秘的藝術效果。包括棉、絲、化纖織物等,例如喬其紗、緞條絹、化纖的蕾絲等。為了表達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線條自然豐滿,富於變化的H型和圓台型設計造型。
下面,對常見的服裝面料的特性分別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1、棉布
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松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
2、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目前也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3、絲綢
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4、呢絨
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不大適用於製作夏裝。
5、皮革
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革皮,即經過去毛處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處理過的連皮帶毛的皮革。它的優點是輕盈保暖,雍容華貴。它的缺點則是價格昂貴,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纖
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通常它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它們共同的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它們的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它雖可用以製作各類服裝,但總體檔次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7、混紡
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它的長處,是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點,又盡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相對較為低廉,所以大受歡迎。
本章主要介紹這幾大類服裝面料的性質、特點和鑒別方法等知識。
第一節 服裝面料成分的鑒別
鑒別服裝面料成分的簡易方法是燃燒法。做法是在服裝的縫邊處抽下一縷包含經紗和緯紗的布紗,用火將其點燃,觀察燃燒火焰的狀態,聞布紗燃燒後發出的氣味,看燃燒後的剩餘物,從而判斷與服裝耐久性標簽上標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別面料成分的真偽。
一、棉纖維與麻纖維
棉纖維與麻纖維都是剛近火焰即燃,燃燒迅速,火焰呈黃色,冒藍煙。二者在燃燒散發的氣味及燒後灰燼的區別是,棉燃燒發出紙氣味,麻燃燒發出草木灰氣味;燃燒後,棉有極少粉末灰燼,呈黑或灰色,麻則產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燼。
二、毛纖維與真絲
毛遇火冒煙,燃燒時起泡,燃燒速度較慢,散發出燒頭發的焦臭味,燒後灰燼多為有光澤的黑色球狀顆粒,手指一壓即碎。真絲遇火縮成團狀,燃燒速度較慢,伴有噝噝聲,散發出毛發燒焦味,燒後結成黑褐色小球狀灰燼,手捻即碎。
三、錦綸與滌綸
錦綸學名聚醯胺纖維,近火焰即迅速卷縮熔成白色膠狀,在火焰中熔燃滴落並起泡,燃燒時沒有火焰,離開火焰難繼續燃燒,散發出芹菜味,冷卻後淺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滌綸學名聚酯纖維,易點燃,近火焰即熔縮,燃燒時邊熔化邊冒黑煙,呈黃色火焰,散發芳香氣味,燒後灰燼為黑褐色硬塊,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綸與丙綸
腈綸學名聚丙烯腈纖維,近火軟化熔縮,著火後冒黑煙,火焰呈白色,離火焰後迅速燃燒,散發出火燒肉的辛酸氣味,燒後灰燼為不規則黑色硬塊,手捻易碎。丙綸學名聚丙烯纖維,近火焰即熔縮,易燃,離火燃燒緩慢並冒黑煙,火焰上端黃色,下端藍色,散發出石油味,燒後灰燼為硬圓淺黃褐色顆粒,手捻易碎。
五、維綸與氯綸
維綸學名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不易點燃,近焰熔融收縮,燃燒時頂端有一點火焰,待纖維都融成膠狀火焰變大,有濃黑煙,散發苦香氣味,燃燒後剩下黑色小珠狀顆粒,可用手指壓碎。氯綸學名聚氯乙烯纖維,難燃燒,離火即熄,火焰呈黃色,下端綠色白煙,散發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燒後灰燼為黑褐色不規則硬塊,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綸與氟綸
氨綸學名聚氨基甲酸酯纖維,近火邊熔邊燃,燃燒時火焰呈藍色,離開火繼續熔燃,散發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燒後灰燼為軟蓬鬆黑灰。氟綸學名聚四氟乙烯纖維,ISO組織稱其為螢石纖維,近火焰只熔化,難引燃,不燃燒,邊緣火焰呈藍綠碳化,熔而分解,氣體有毒,熔化物為硬圓黑珠。氟綸纖維在紡織行業常用於製造高性能縫紉線。
七、粘膠纖維與銅銨纖維
粘膠纖維易燃,燃燒速度很快,火焰呈黃色,散發燒紙氣味,燒後灰燼少,呈光滑扭曲帶狀淺灰或灰白色細粉末。銅銨纖維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燒,燃燒速度快,火焰呈黃色,散發酯酸味,燒後灰燼極少,僅有少量灰黑色灰。
第二節 純毛面料的鑒別
純毛面料色澤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製作高檔西服和大衣的首選面料。但現在仿毛織品越來越多,隨著紡織工藝的提高,已達到了大多數顧客難以鑒別的水平,但色澤、保暖性、手感等還遠遠不及純毛面料。下面介紹幾種鑒別純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選服裝和面料時參考。
一、手摸感。純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長毛的面料順毛摸手感柔滑,逆毛有刺痛感。而混紡或純化纖品,有的欠柔軟,有的過於柔軟鬆散,並有發粘感。
二、看色澤。純毛面料的色澤自然柔和,鮮艷而無陳舊感。相比之下,混紡或純化纖面料,或光澤較暗,或有閃色感。
三、看彈性。用手將物捍緊,然後馬上放開,看織物彈性。純毛面料回彈率高,能迅速恢復原狀,而混紡或化纖產品,則抗皺性較差,大多留有較明顯的褶皺痕跡,或是復原緩慢。
四、燃燒法鑒別。取一束紗線,用火燒,純毛纖維氣味象燒頭發,化纖面料的氣味象燒塑料。燃燒後的顆粒越硬說明化纖成分越多。
五、單根鑒別。所有動物的毛在顯微鏡下看是有鱗片的,如果是長毛面料的話只要取一根毛象上圖一樣搓幾下就會向上或向下移動(為了掌握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頭發做試驗),如果是普通織物,抽取一根紗線,剪2厘米的兩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纖維放在手心裡搓四五下,看它們會不會移動。
第三節 毛紡原料
目前,市場上的毛織物所採用的動物毛纖維,大致有綿羊毛、山羊毛、駝羊毛和兔毛幾種。
一、綿羊毛
人們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絨、毛氈等主要是綿羊身上密生著的綿羊毛。在編織工業中,由於綿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綿羊毛的簡稱。
世界上綿羊毛產量較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獨聯體、紐西蘭、阿根廷和中國。羊毛的支數和級數是評定羊毛等級和品質的依據,支數越高,品質越好,級數越高,品質越差。
綿羊毛中一直為人們所傾慕的"澳毛",屬於美利奴種綿羊,產於澳大利亞,因而得名。其毛纖維細而長,是綿毛羊中最優質的品種。其它如紐西蘭、南美、歐洲各國、南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飼養,並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雪蘭毛也是常見的品種。雪蘭毛原稱雪特蘭羊毛,因產於英國蘇格蘭的雪特蘭群島而得名。由於雪蘭毛以絨毛為主體並夾雜較多的粗毛和戧毛,這種天然的粗細混雜,形成了雪蘭毛織物特有的豐滿而蓬鬆,柔軟而不細膩,光澤和彈性較好的特點,具有粗獷的風格。但是,由於雪蘭毛的產量少,供不應求,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雪蘭毛衫"多是以紐西蘭的半細羊毛為原料。更有些名為"雪蘭毛"毛衣,賣價每件不足百元甚至僅幾十元,實際上是仿雪蘭毛風格的產品,有的"雪蘭毛"則是由多種雜毛紡成,只能做粗毛線,價格也較便宜。
還有以價格低廉、受消費者歡迎的羊仔毛,其實是羊羔毛,其手感較粗, 多做成毛線使用。
二、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細毛很短,不能紡紗,粗毛也只能造毛筆,刷子之類,只有馬海毛例外。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產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亞等地,是一種優質毛纖維,表面光滑,極少捲曲,長而且粗,具有蠶絲般的柔和很強的光澤,優良的回彈性,耐磨性和高強度,是織制提花毛毯、長毛絨、順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級織物的理想原料。粗棒針手織的馬海毛衫,披掛著柔軟的如絲如霧般的纖維,構成高貴、活潑而又粗獷的服裝風格,深受人們喜愛。我國西北的中衛山羊毛也屬於馬海毛類。但在市場上,有人把蓬鬆風格的腈綸膨體紗稱為"馬海毛"出售,造成誤解,那樣的腈綸膨體紗,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馬海毛"。
三、羊駝毛
羊駝毛(ALPACA),又稱"駝羊毛",纖維長達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顏色,因90%產於秘魯,又稱為"秘魯羊毛"。它的兩個品種,一種是纖維捲曲,具有銀色光澤,另一種是纖維平直,捲曲少,具有近似馬海毛的光澤,常與其它纖維混紡,作為製作高檔服裝的優質材料。目前市場上的駝羊毛,大多是東歐的產品。
四、兔毛
兔毛以輕、細、軟、保暖性強、價格便宜的特點而受人們喜愛。它是由細軟的絨毛和粗毛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後者質量為優。兔毛與羊毛區別在於纖維細長,表面特別光滑,容易辨認。由於兔毛強度低,不易單獨紡紗,因此多與羊毛或其它纖維混紡,製造成針織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裝面料。
純毛的概念和標識
在市場上,人們常可看到羊毛產品有"純羊毛"或"100%"羊毛兩種標志,有人以為"純毛"就等於"100%羊毛",其實不然。從字面上說"純毛"應當是100%羊毛。但實際上,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改善纖維的紡織性能,使織物更加耐用,有的產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滌綸或錦綸的非毛纖維。對於加入量的多少,國家標准中有明確規定。這樣,我們就明白了。純毛產品並非是100%羊毛,標明純毛產品的,則是已按規定范圍加入非毛纖維,因而應比100%羊毛產品價格低。
總之,要在日益繁榮的市場上買到稱心如意的毛紡織品,我們除了運用看、摸、問、比較等辦法努力識別外,可以從價位上進行分析。當然,最安全的還是要不斷增加對產品知識的了解。
識別羊絨、羊駝毛、馬海毛
一、羊絨
羊絨是來自山羊身上的底層細絨毛,山羊生長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我國的內蒙、新疆、青海、遼寧等地。我國是世界上的羊絨生產大國,羊絨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內蒙的羊絨為上品。羊絨纖維的特點是纖細、柔軟。其面料手感柔軟、滑糯,光澤柔和,較同樣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輕很多,且多為絨面風格。一般來說,淺色的羊絨大衣多源自白絨,品質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絨或青絨,質量稍遜。
二、羊駝毛
羊駝毛來自一種叫「羊駝」(亦稱「阿爾巴卡」)的動物,這種動物主要生長於秘魯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海拔4500米,晝夜溫差極大,夜間-20~-18℃,而白天15~18℃,陽光輻射強烈、大氣稀薄、寒風凜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活的羊駝,其毛發當然能夠抵禦極端的溫度變化。羊駝毛不僅能夠保濕,還能有效地抵禦日光輻射,羊駝毛纖維含有顯微鏡下可視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優於羊毛、羊絨和馬海毛。
另外,羊駝毛纖維具有17餘種天然色澤:從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淺的棕色、灰色,是特種動物纖維中天然色彩最豐富的纖維。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阿爾巴卡」即是指羊駝毛;而「蘇力」則是羊駝毛中的一種且多指成年羊駝毛,纖維較長,色澤靚麗;常說的「貝貝」為羊駝幼仔毛,相對纖維較細、較軟。羊駝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極佳。
三、馬海毛
馬海毛則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產於南非,其特點是纖維較粗,捲曲小,光澤好。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澤足。馬海毛和羊駝毛面料一樣多為短順毛風格。
第四節 絲綢的介紹
絲綢織品一般分真絲和模擬絲面料兩大類,在絲綢織品上都帶有標簽,那麼怎樣識別標簽上數字代號呢?這些數字共有5位。第一位數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 第二位數字代表商品 的織物組織,後面則是商品的序號.在這個數字前, 還用大寫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 的產地,從絲綢產品的編號上,可以認定產品的原料及產地。
絲綢原料的代號:「1」代表真絲,包括桑絲及桑絲佔50%以上的桑柞交織品種、雙宮絲、桑絹絲綢;「2」代表合成纖維;「3」代表天然纖維與短纖維混紡;「4」 代表柞絲;「5」代表人造絲;「6」代表兩種原料以上的長絲交織,或長絲 與短絲維交織;「7」" 代表被面類。
絲綢產品產地代號:B為北京、C為四川、D為遼寧、E為湖北、G為廣東、H 為浙江、J為江西、K為江蘇、M為福建、N為廣西、Q為陝西、S為上海、T為天津、V為河南、W為安徽、X為湖南。
第五節 皮革的鑒定
「真皮」在皮革製品市場上是常見的字樣,是人們為區別合成革而對天然皮革的一種習慣叫法;在消費者的觀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意。實際上,真皮就是皮革,它主要是由哺乳類動物皮加工而成。
真皮種類繁多,品種多樣,結構不同,品質各異,價格相等懸殊。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統稱,也是商品市場上一個含糊的標識。
天然皮革按其種類來分主要有豬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馬皮革、驢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魚皮革、爬行類動物皮革、兩棲類動物皮革、駝鳥皮革等。其中 牛皮革又分黃牛皮革、水牛皮革、氂牛皮革和犏牛皮革;羊皮革分為綿羊皮革和山羊皮革。按其層次分,有頭層革和二層革,其中頭層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層革又 有豬二層革和牛二層革等。在主要幾類皮革中,黃牛皮革和綿羊皮革,其表面平細,毛眼小,內在結構細密緊實,革身具有較好的豐滿和彈性感,物理性能好。因此,優等黃牛革和綿羊革一般用做高檔製品的皮料,其價格是大宗的皮革中較高的一類。
在諸多的皮革品種中,全粒面革應居榜首,因為它是由傷殘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塗層薄,能展現出動物皮自然的花紋美。它不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機將革表面輕磨後進行塗飾,再壓上相應的花紋而製成的。實際上是對帶有傷殘或粗糙的天然革面進行了「整容」。此種革幾乎失掉原有的表面 狀態,塗飾層較厚,耐磨性和透氣性比全粒面革較差。
二層革,是厚皮用片皮機剖層而得,頭層用來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層經過塗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製成二層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較差,是同類皮革中最廉價的一 種。
下面我們再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手感: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二、眼看:觀察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黃牛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氂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豬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盡管也仿製了毛孔,但不清晰。下面給大家介紹豬革、馬革、牛革、羊革的特點和鑒別方法:牛皮革面細,強度高,最適宜製作皮鞋;羊皮革輕,薄而軟,是皮革服裝的理想面料;豬皮革的透氣透水汽性能好,較適於製做內衣和兒童用品;馬皮革的纖維結構較為緊密、強度也比較高,用於製作皮褲和皮靴效果較好。一般來說,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細、疏密和分布情況是區分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據。
豬革:革表面的毛孔圓而粗大,較傾斜地伸入革內。毛孔的排列為三根一組,革面呈現許多小三角形的圖案。
牛革:黃牛革和水牛革都稱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別。黃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圓形,較直地伸入革內,毛孔緊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好象滿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黃牛革粗大,毛孔數較黃牛革稀少,革質較松馳,不如黃牛革細致豐滿。 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橢圓形,比黃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較有規律。
羊革:革粒面的毛孔扁圓,毛孔清楚,幾根組成一組,排列呈魚鱗狀。
三、嗅味: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氣味;而人造革都具人刺激性較強的塑料氣味。
四、點燃:從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點纖維,點燃後,凡發出刺鼻的氣味,結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發出毛發氣味,不結硬疙瘩的是真皮 。
真皮標志
真皮標志是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的證明商標,凡佩掛真皮標志的皮革產品都具有三種特性:1、該產品是用優質真皮製作的;2、該產品是做工精良的中高檔產品;3、消費者購買佩掛真皮標志的皮革產品可以享受良好的售後服務。不是用真皮製作的產品就不能佩掛真皮標志,欲佩掛真皮標志,需經過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嚴格的審查,批准後,方可佩掛。中國皮革工業協會每年都要對其進行質量檢測,以保證產品質量。
真皮標志的注冊商標是由一隻全羊、一對牛角、一張皮形組成的藝術變形圖案。整體圖案呈圓形鼓狀,圖案中央有GLP三個字母,是真皮產品的英文縮寫,圖案主體顏色為白底黑色,只有三個字母為紅色。圖案寓意:牛、羊、豬是皮革製品的三種主要天然皮革原料,圖案呈圓形鼓狀,一方面象徵著製革工業的主要加工設備轉鼓,另一方面象徵著皮革工業滾滾向前發展。
第六節 西裝面料知識
一、純化纖織品
1、純滌綸花呢。表面平滑細潔,條型清晰,手 感挺、爽,易洗快乾,穿久後易起毛。宜做男女春 秋裝。
2、滌粘花呢(快巴)。滌綸50~65%、粘膠絲 50~35%,毛型感強,手感豐滿厚實,彈性較好,價廉。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3、針織純滌綸。質地柔軟,彈性好,外觀豐滿 、挺括,易洗快乾。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4、粗紡呢絨俗稱「粗料子」,由於原料品質差 異較大,所以織品優劣懸殊亦大。
5、大衣呢。有平厚、立絨、順毛、拷花等花色品種。質地豐厚,保暖性強。用進口羊毛和一、二級國產羊毛紡制的質量較好,呢面平整,手感順滑 ,彈性好。用國產三、四級羊毛紡制的手感粗硬,呢面有搶毛。宜做男女長短大衣。
6、麥爾登。用進口羊毛或國產一級羊毛,混以少量精紡短毛織成。呢面豐滿,細潔平整,身骨緊密而挺實,富有彈性,不起球,不露底。宜做男女 服裝和女式大衣。
7、海軍呢。用一、二級國產羊毛和少量精紡短 毛織成。呢面細整柔軟,手感挺實有彈性。有的產品有起毛現象。用途同麥爾登。
8、制服呢。用三、四級國產羊毛混合少量精紡回毛、短毛織成。呢面平整,手感略粗糙,有搶毛,久穿後明顯露底,但堅牢耐穿。宜做制服。
9、法蘭絨。呢面混色灰白均勻,絨面略有露紋,手感豐滿,細潔平整,美觀大方。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10、粗花呢。用1-3級國產羊毛混以部分粘纖而成。呢面粗厚,堅牢耐穿,花色繁多。宜做男女春秋兩用衫及高檔童裝。
二、混紡織品
1、滌毛花呢。其中滌綸55%,羊毛45%,質地較厚實,手感豐滿,強力高,牢度好,挺括、抗皺性好。宜做秋冬服裝。
2、涼爽呢。其中滌綸55%、羊毛45%,料薄, 但堅牢耐穿,具有爽、滑、挺、防皺、防縮、易洗快乾等特點。宜做春夏服裝,不宜做冬季服裝。
3、滌毛粘花呢。滌綸40%、羊毛30%、粘膠絲 30%,呢面細潔,毛型感強,條紋清晰,挺括,牢度較好,價廉,經濟實
三、全毛織品
1、華達呢。紗支細,呢面乎整光潔,手感滑潤,豐厚而有彈性,紋路挺直飽滿。宜縫制西服、中山服,女上裝。缺點是經常摩擦的部位膝蓋、後臀部極易起光。
2、嗶嘰。紋路較寬,表面比華達呢平坦,手感軟,彈性好,不及華達呢厚實、堅牢,用途同華達呢。
3、花呢。按重量可分為薄花呢(300克以下/米)和中厚花呢(300~400克/米)。呢面光潔平整,色澤勻稱,彈性好,花型清晰,變化繁多。宜做男女各種外套、西服上裝。
4、啥味呢。光澤自然柔和,呢面平整,表面有短細毛絨,毛感柔軟。宜做春秋兩用衫及西服。
5、凡立丁。毛紗細,原料好,但密度稀,呢面光潔輕薄。手感挺滑,彈性好,色澤鮮艷耐洗。宜作夏令服裝和冬季棉襖料
6、派立司。光澤柔合,彈性好,手感爽滑,輕薄風涼,牢度不及凡立丁。最適合做夏季男女各式服裝。
7、女衣呢。紗支較細,結構較疏鬆,手感柔軟,而富有彈性,花色多,色艷麗。常用作女春秋兩用衫和棉襖面子。
8、直貢呢。密度大,手感厚重、柔軟,表面平滑,光澤明亮,富於彈性。宜做大衣、中山服。
第七節 絨線知識
一、絨線的分類
絨線一般分為編結絨線(簡稱絨線)和針織絨線(簡稱針織絨)兩類,以絨線的股數,特數及用途作為區分的標准。
絨線:股數為三股以上(含三股),但股特數在6支以上(含6支)者為絨線。
針織絨:股數為二股,合股特數在6支以下者,或成品為單股,專作針織品加工三用者,都為針織絨。
二、絨線的品號
編結絨線和針織絨線又分為粗紡和粗紡兩類,由阿拉伯數字表示,選購時,絨線和商標上說明的第一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共4類)
0--精紡絨線(有時常省略不寫)
1--粗紡絨線
2--精紡針織絨線(此代號有時不寫)
3--粗紡針織絨線
第二位阿拉伯數字,代表絨線的品號即所選用原料的種類,共10類,其代號為:
0--山羊絨或山羊絨與其他纖維混紡。
1--異質毛(也稱國毛,包括大部分國產羊毛,其毛纖維與長短差異較大)
2--同質毛(也稱外毛,包括進口羊毛和少數國產羊毛,其毛纖維的粗細與長短差異較小)
3--同質毛與粘膠纖維混紡
4--同質毛與異質毛混紡
5--異質毛與粘膠纖維混紡
6--同質毛與合成纖維混紡
7--異質毛與合成纖維混紡
8--純化纖及其相互間的混紡
9--其他原料。
上面所列的代號「6」「7」「8」中的合成纖維,目前一般是指腈綸和錦綸。
當第1位數字為3時,其第2位數字所代表的原料種類為:
0--山羊絨或山羊絨與其他纖維(錦綸除外)混紡;
1--白山羊絨
2--青山羊絨
3--紫山羊絨
4--山羊絨與錦綸混紡
5--短毛
6--兔毛(羊仔毛)
7--駝絨
8--氂牛絨
9--其他
目前品號中的線密度代號仍用公制支數表示,此處仍沿用舊制,只是在公制支數之後換算成特數供參考。
品號的第3,第4位數字連起來代表該產品的單股毛紗的公制支數,一根絨線是由多股毛紗並捻而成,目前生產的絨線大多數是4股毛紗並捻而成的,單股粗絨線一般在6---8.5公支(167---118tex)左右,單股細絨線一般在16---19公支( 63---53 tex)左右。針織絨大多數是兩股毛紗合捻而成,精紡針織絨單股細度一般在20公支(50 tex)以上,粗紡針織絨線單股在12---21公支(83----48 tex)之間,也有高達36公支(28 tex)的,單股毛紗特數一般採用特數表示。
單紗支數是二位整數的細絨線或針織絨,支數代號就表示其支數,如18/4(56 texX4)細絨線的支數代號就是18。單紗支數由一位整數和一位小數表示的粗絨線,其支數代號將略去小數點,如8.0公支/4(125 texX4)和7.5公支/4(133 texX4)的粗絨線,其支數代號分別為80和75。
根據上述對絨線的針織絨品號的組成及其含義的說明,舉例如下:
216----同質毛的全毛精紡細絨線,單股毛紗為16公支(63 tex)。單根毛紗為4公支(250 tex)。
880----純化纖精紡生產的腈綸粗絨線,單股毛紗為8公支(125 tex).單根毛紗為2公支(500 tex) 。
1365---同質毛與粘膠纖維混紡的粗紡毛/粘粗絨線,單股毛紗為6.5公支(154 tex.)單根毛紗為1.6公支(625 tex)。
2826-----精紡針織絨線,純化纖紗(目前多為腈綸膨體紗),單股紗為26公支(38.5. tex),單根毛紗為13公支(77 tex)。
2248-----精紡同質毛針織絨線,單股紗為48公支(21 tex).單根紗為24公支(42 tex)。
3028-----粗紡針織絨線,由山羊絨或山羊絨與其他纖維(錦綸除外)混紡而成,單股毛紗為28公支(36 tex),單根毛紗為14公支(
衣服材質如何辨別?
衣服的材質跟成分有什麼區別
2. 女裝有什麼好的品牌
常見的女裝品牌有:
以杭州、廣州、深圳、上海為主導,定位國內外知名的一二線品牌女裝,兼容匯聚了溫派(溫州).漢派(武漢).京派(北京)相同層次的服裝品牌,且產品涵蓋春、夏、秋、冬應時應季女裝,高端類(凡釋,注釋,詩丹尼,LVK) 大牌類廣州卡 麗 婭服飾這些都有 (歐家貨,瑪斯菲爾,太平鳥,芭蒂娜,哥弟,艾格,芭蒂娜,梵凱,三宅一生)單品(巴寶莉,依蒙漣,凱奇呢大衣,歐米加,維絲婭水貂絨,西蘭汀貂絨,時尚9度,絲巾。
3. 濂寵呭簵閾哄悕瀛楃畝綰﹀ぇ鏂 搴楀悕鎺ㄨ崘錛
鎵鏈変漢瀵逛簬鑳借╄嚜宸辨樉寰楅珮絝鐨勪笢瑗塊兘涓嶄細鎺掓枼錛岄兘鏄娌℃湁鎶墊姉鍔涚殑錛岃繖綾誨瀷鐨勯庢牸錛岀粰浜虹殑鎰熻夊氨濂藉儚鏄涓婃祦紺句細闃跺眰鐨勪漢鑳藉熶嬌鐢ㄧ殑錛岄偅涔堝綋鑷宸變拱鏈嶈呴庢牸姣旇緝楂樼鐨勬椂鍊欙紝閭d箞鏃犲艦涓瀵逛簬鑷宸辯殑褰㈣薄涔熸槸涓縐嶅ソ鐨勬彁鍗囷紝灝變細淇冭繘榪欑被鍨嬪簵閾虹殑鍙戝睍銆傞偅涔堜粈涔堟牱鐨勫悕瀛楁墠綆楁槸濂藉悕瀛楀憿錛熸帴涓嬫潵灝辮╁皬緙栧甫鐫澶у舵潵浜嗚В涓涓嬪惂銆
濂寵呭簵閾哄悕瀛楃畝綰﹀ぇ鏂
濂芥湜瑙
杈句護daling
灝忛簨浜哄師鍒
蹇冧腑鐨勯害鐢
瀹佷俊
闊╅兘琛h。濂寵
鑺辨埧
綾沖悏璇烘媺
蹇靛康涓嶅繕
鏀捐懼悗
甯冭胺楦
鏄ョ敯
鍚庢潵鍛
鐤鐙傝岃蛋鐨勮滃瓙
鏈変竴瀹
鏃嬫湪娼嫻佸コ瑁呴儴钀
楸煎皬涔
鍚嶅獩椋庡コ瑁呭煄
鏀捐懼悗tea time
妤煎叞瀹㈡爤
嫻絎欒交
宸﹁漿
濉旇彶鍏
絀烘牸
浼婃ⅵ濂寵呭簵
鐗х緤浜哄コ瑁呭簵
甯屽笇鍏涓
緔犱匠
鏇煎欏コ瑁呭簵
灝忛煩鐢熸椿
澶ч殕濂寵呭簵
鏇艱拏涓濇湇瑁呭簵
緹庢磱濂寵呭簵
鐧捐壊緹庝漢
棰嗚栦附浜
鐏電涓戒漢
涓繪祦鍏冪礌
鍜栧暋鏈嶈呭簵
闈撻泤鏈嶈呭簵
鑸炰箣闊
瀹夌惇鍎垮コ瑁呭簵閾
涓戒漢杞
榛戣壊鏃跺皻鏈嶉グ
渚濅漢鎬℃収
瀹滈泤娓呯埥
綺夎壊鐨勮板繂
鐧介嗕附浜
寰鐞濂寵呭簵閾
鍙や附閮藉コ瑁呭簵閾
鍦板哀
瑙佺敯
鏈妲
鎯沖熬鍠
鏆楄垶
榪為
璺屾邯
瀛楅洦鍫
鍏惰弨
涓嶇ズ
澶勯
琚鑺欐ⅷ
璇濆獎
鍘熻帀
鍙﹀
涓寸瑳瀹
宸峰瓙灝
涓鍙烽櫠紺
鍙鍗¤。鏌
琚滃瓙鍏堟.
鏅撮榿
鏀捐倖
鏃犵硸鎴愬搧
姘村惂
鏍
姊︽ⅵ瀹
紱誨矝
闈欏惉嫻佸厜
杞昏垶鎸囧皷
搴﹂槼鍏
钀屽皬楸
鏈ㄦ湁楸間父
钃濇瓕
銛磋澏鎺у禿iy
闆呴榿綺懼搧涓撴煖
鍙鋒椂鍏
絳夊緟鐨勫懗閬
鐤忓瘑闄
搴楀悕澶у叏鎺ㄨ崘
璐典赴銆佹槍鐨
鐢滈洦緇銆佷竴鍝佸ⅷ瀹
闇栧嚡銆佸悍浜
鐩堢憺鏄屻佸崜鍏ㄩ┌鏇
鏄岄懌銆佷腹闈
鑱氫笘浣熾佹尟椹版櫠鐗
鑵懼槈銆佸箍瀹
澶╁崕鐮併佽悕鏃涓濆叞
鍚屾弧銆佸囪
鑺卞惈鐝娿佹暎钀芥椂鍏
濂寵呭簵閾哄彇鍚嶆柟娉
錛1錛夌伒媧昏繍鐢ㄨ嫳鏂
鐜板湪鎴戜滑鐨勭敓媧昏秺鏉ヨ秺鍥介檯鍖栵紝鎵浠ユ垜浠鍙浠ラ夋嫨鍦ㄨ搗鍚嶅瓧鐨勬椂鍊欙紝鐢ㄤ腑鑻辨枃娣風敤鐨勬柟寮忚搗鍚嶅瓧錛岃繖鏍蜂細鏄懼緱鍚嶅瓧楂樼澶ф皵涓婃。嬈°
錛2錛夌敤楂樼鐨勮瘝奼
鎴戜滑閮藉枩嬈㈤珮絝鐨勪笢瑗匡紝閭f垜浠灝卞簲璇ヨ搗涓涓楂樼涓浜涚殑鍚嶅瓧錛岃繖鏍鋒樉寰楅潪甯告湁鏍艱皟銆
鎮ㄨ繕鍙浠ョ偣鍑誨簳閮ㄥ㈡湇鍜ㄨ㈠叓瀛楄搗鍚嶃佸懆鏄撹搗鍚嶃佸叕鍙稿簵閾鴻搗鍚嶏紝榪樻湁瀹濆疂璧峰悕錛屾垜浠浼氭牴鎹瀹濆疂鍑虹敓騫存湀鏃ュ拰鏃墮棿錛屼負瀹濆疂璧蜂竴涓甯︾潃濂借繍鐨勫ソ鍚嶅瓧錛
4. 圖片中的女孩穿的什麼民族的服裝
這是康巴服飾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雲南迪慶,青海玉樹、果洛,四川甘孜、阿壩等地區,康巴服飾因小區域自然地理環境與地域文化之差異,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飾習俗。康巴服裝俗稱康裝。它以其誇張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樸的紋飾、厚重的質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內涵,在藏族服裝服飾藝術中別開生面而令人耳目一新。僅康巴地區的婦女服飾、在民間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這樣傳唱贊美:
「我雖不是昌都人,昌都裝飾我知道,昌都裝飾要我講,銅帶環腰口琴吊;我雖不是貢覺人,貢覺裝飾我知道,貢覺裝飾要我講,項珠三串胸前拋;我雖不是德格人,德格裝飾我知道,德格裝飾要我講,頭頂明珠金蓮抱;我雖不是霍柯人,霍柯裝飾我知道,霍柯裝飾要我講,紅綠帶幾繞滿腰;我雖不是達多人,達多裝飾我知道,達多裝飾要我講,紅繩扎發圍頭繞;我雖不是理塘人,理塘裝飾我知道,理塘裝飾要我講,發系銀盤叮口當鬧;我雖不是巴塘人,巴塘裝飾我知道,巴塘裝飾要我講,銀絲纏發額前飄;我雖不是鹽井人,鹽井裝飾我知道,鹽井裝飾要我講,頭包風帕腰懸刀;我雖不是昌台人,昌台裝飾我知道,昌台裝飾要我講,巴戈盤發寶光耀。」
一、康巴服飾文化的古老倩影
豐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飾,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點,是居住在藏區東部的康巴人創造的一種獨特的實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藝術結晶,集中體現著 它的創造者——藏族人民無窮的智慧、創造力、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獨特的藏族服飾,對於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藏族服裝服飾的起源和形成,往往是與生存功利目的和審美觀念交織在一起的,但首先是功利目的。服飾的形成,主要是先民們為了能在廣闊的空間活動時,用來抵禦嚴寒,遮隔日曬雨淋和風沙襲擊的。這就是藏族服飾緣起的實用功利。功利目的先於審美意識,而人類最初的審美對象往往又是實用對象,或者是生產中的工具,或者是所獵獲的動物。如磨製石器、骨角器、衣物等。和所有民族傳統文化一樣,康巴藏族服裝服飾的形成也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演進、融會的漫長歷史。
在距今4500 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遺址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裝飾品約有50 多件,有笄、磺、環、珠、項飾、鐲、貝飾。牌飾和垂飾,質料則有石、玉、骨、貝等。裝飾品大部分均磨製光滑,製造精細。笄有5 件,均為骨質,等身細長,通體磨光,剖面呈圓形,上端雕成重疊的蘑菇狀。磺有6 件,分石磺和骨磺兩類。環有5 件,均系大理石製成,其剖面不甚固定,有扁平橢圓形、圓形、三棱形之分,均僅殘存一段。珠有10 顆,質料有大理石、硬玉、粘土岩、骨等。形狀多樣,有圓形、扁圓形、管形、葡萄形等,但其上均有一穿孔。分為圓珠、管珠和葡萄珠三類。項飾有兩串,每串出土時均集中在一處,有長方形珠和管狀珠兩種。長方形珠系粘土岩製成,管狀珠系鳥類腿骨片製成。鐲一件,由兩個半圓骨筒組成,一個半圓形骨筒上有六孔,另一個骨筒上殘存二孔。貝飾10 件,均系貝,上有穿孔。牌飾10 件,系用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骨片製成。其上有穿孔,或刻有橫槽,或刻有花紋。這些遠古先民創造的人體裝飾物,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它在材質、造型、紋飾、製作工藝等的多樣豐富性和獨特的區域性特徵。卡若新石器文化遺址還出土了陶紡輪和骨針。在一件陶罐的底部發現了織物的印痕,每平方厘米面積內就有經、緯線各8 根,在青海樂都柳彎的半山文化遺址中,也有同類的遺物出土。可見在石器時代,藏族遠古先民已能編織紡織物並已穿上了縫制的衣服。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歷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動生息的地區,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區,發現的原始社會公墓出土的干屍,距今有3 千年左右的歷史。古屍的服飾基本特徵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飾有十分相似之處,如頭發梳成許多條辮子,男屍往往頭戴氈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長皮褲、毛織品長袍、腳穿長統皮靴、靴筒外還有毛織帶裹腿。腰間束袋,佩有小銅刀。辮子鬆散披肩(今藏族地區仍有此發型) ,有的在胸際佩戴著小銅刀; 女屍則身穿毛織品長袍,腰際束帶,同時腳著長統皮靴,以毛織帶裹腿。皮靴上還附以小件銅制裝飾品,各色毛織物的色澤鮮艷。大多以紅、綠、褐、黑等色彩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條,非常美觀大方。
在青海平安縣古墓內出土的畫像磚,內容有宴歡、甲騎、仙人、力士、神馬等6 種圖案,其中宴歡人物一臂赤露,應是當地民族的服飾習俗,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著這種半著衣半裸臂的習俗。據此推斷,可見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遠古藏族先民的服飾習俗里,就已具備了現代康巴藏族服飾的基本結構特徵了。 據史載:「東女國, (康巴一帶) 皆披發,皮革製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綾裙,下領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飾以紋錦。」 在藏北發現的岩畫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辮發者或腦後「披發」長飄的形象,多數人物形象都穿著一種裙袍式的皮毛長衣,這些都與文獻記載的當地地域及人文特徵極為相似。
康巴漢子服飾
在青海樂都柳灣墓地還出土一件彩陶靴,通高1116 厘米,底長1413 厘米,陶靴內空,靴為圓形,為夾砂紅陶,表面施紅色,並繪黑彩,靴幫與靴底銜接處向內凹曲,靴底前尖後方,靴筒繪對稱雙線回紋,靴飾雙線帶紋和三角紋。線條流暢,紋路清晰,造型與現代藏式統靴相似,說明早在三千年前的青銅時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經會製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徵,能防寒保暖,並普遍穿用的長統靴子,並有了裝飾美化的造型審美能力。
至吐蕃早期,藏族人的發型和面飾繼承了原始社會的一些習俗,例如「赭面」就是藏區北方草原牧民習慣用的一種以礦質赭石色(有資料說亦是一種動物血) 塗擦面部,以起防曬、防凍、防風雪、護膚、美飾面容,並兼具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習俗。吐蕃人以此俗為美。婦女的頭發梳很高且尖凸,稱為「堆髻」,後世婦女發型中的「卜殊」同此發型也有淵源關系。 康巴鄉城服飾
由於吐蕃時期疆域遼闊,各地區的服飾文化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又廣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許多國家、民族的服飾文化優勢,這就造成了各地區服飾的較大差異,其主要表現在藏區東北部東女,附國,黨項等部落的服飾差異上。
東女部,今昌都地區,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階段,一般男子技發,婦女編辮,男女都用彩色赭面。
黨項,是一個純游牧民族,服飾習俗中頭戴烏突騎帽,身穿長袍,下著小口褲,足穿皮靴,與今藏東康巴牧區藏族服飾類似。此外青海地區的吐谷渾,貴婦人披錦花,戴金花冠,女發型為辮發披後,飾有珠貝、珊瑚,這一類服飾與今康巴藏族婦女服飾大致相同。以上這些遠古服裝服飾表現特徵應是今天藏族,尤其是東部康巴地區藏族服飾的最初母型。 二、康巴服飾的類型
康巴服飾是藏民族服飾文化中的燦爛花朵。康巴服飾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徵,又別具地方個性特色。其主要服裝藏袍的基本特徵是大襟、寬腰、長袖、超長、無扣。其腰帶舉足輕重,式樣不拘一格,也是藏裝最顯著的特徵。而寬大超長,日當衣服夜當被,既可遮風避雨保暖,又可裝物當坐墊的一衣多用性,又與康巴游牧民族生存環境、高寒的氣候和質朴的生活相適應。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飾點綴美的靈魂,他們在色彩運用上十分著重色塊與整體的相襯與和諧,其運用最多的紅、黃、藍、綠、白、黑,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徵意蘊,又歸納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現的直觀表徵:他們認為藍、白、綠、紅、黃五彩是菩薩的服裝,藍色代表藍天,白色表示白雲,綠色表示河流,紅色表示空間護法神,黃色表示大地。廣泛運用金銀珠寶裝飾也是康巴藏族服飾的一大藝術特色,體現了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務實的審美價值觀念。另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生動物材質自然美所形成的質朴、天然之趣,更使康巴服飾充贏著一種與大自然博大胸懷相依相襯的雄渾氣魄和鍾靈神韻。
康巴服飾中男裝服飾差異不大,女裝服飾差異尤為明顯,並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地域風格。康巴服飾大致可細分為康北農區服飾、康南農區服飾、木雅服飾、嘉絨服飾、牧區服飾、康巴特有著裝等類型。
康北農牧區盛裝,以羔皮藏袍掛金絲緞或毛呢藏片等為面料,下擺、襟、袖等處鑲寬大的水獺、豹、虎等珍貴獸皮。綵綢襯衣、錦緞襖褂。
康南農區女盛裝,以五顏六色的花氆氌製成的百折連衣裙,左右胸襟處鑲以紅、黃、綠、藏青、金絲絨三角形,雙袖肘處鑲紅布,袖邊鑲綠布,背部鑲綉有吉祥圖案「公熱」,裙邊鑲紅色羊毛條,色彩艷麗、裝飾性極強。除了華貴的服裝,還以金、銀、紅珊瑚、綠松石、黃琥珀(密臘) 等作頭飾、胸飾、腰飾、手飾,把全身裝扮得珠光寶氣,雍容華貴。木雅地區服飾,婦女以頂戴袋狀帽,將帽沿一側內疊扣於頭上,上沿額伸出頭額前,寬至兩鬢,長約30 公分的袋狀帽箭垂於腦後,然後用大紅頭繩或五彩頭繩編發辮纏盤於帽上。男著原生白皮板羊皮袍,頭戴整條狐狸帽為特點。
嘉絨地區服飾,則以女頭頂披綉花頭帕,是以長方形黑金絲絨底綉花頭帕對折,戴於頭上,額前伸出約數公分,腦後下披至後頸,寬至兩鬢,然後用大紅頭繩或五彩頭繩辮發盤於帕上,辮子套各式辮飾。外披披風,內穿錦緞上衣,下著五彩白褶裙,腰系絲織或綢質彩色花腰帶,男戴金絲帽,足穿彩靴為鳳彩。嘉絨地區服飾還受羌族習俗的影響,生活俗裝普遍穿長衫,以藍黑色為主,下身系圍腰,腰扎寬大綵帶,冬天穿羊皮褂或羊毛織成的無領服等。
康巴牧區服飾,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為袍,上飾粗獷的五色布、呢料條紋或「雍宗」、日月等圖案紋裝飾,夏裝則常以輕、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織牛羊毛呢製成的單或夾的長袍。上鑲彩虹氆氌尼花邊,康北一些農區還時興針織栽羊毛的袍、褲、衣等。男戴寬沿白氈帽,女梳百辮,戴羊皮帽,耳、項、胸、腰、背、腕、手佩各種用金、銀、珠玉、寶石製作鑲嵌的飾品。禮儀節日盛裝選料更為華貴、精美。聞名遐邇的康巴漢子的服飾,則以昌都、德格一帶男裝為典型,其服飾品主要有象牙發箍,金銀鑲邊的紅珊瑚大耳環,珊瑚、瑪瑙、琥珀等珠寶項鏈,用金、銀、銅精製的佛盒「嘎烏」、大鐮盒等,腰際橫插或斜佩長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銀並鑲嵌有珊瑚等珠寶的戒指。外套藏袍以綢緞、布、毛織氆氌品等製成,邊上以水獺、虎、豹等皮鑲邊,腳蹬藏皮靴或紅黑相間的毛質氆氌尼靴,頭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長發辮,夾以紅、黑、藍等大股絲、絨線,盤頭而繞,尾端呈散狀,垂落於頭側,顯得揚揚灑灑,威武剽悍;著帽的或戴金氈帽,或戴狐皮帽,愈顯雄姿英發,瀟灑自如。著裝上康巴漢子一般將藏袍下擺提升至膝蓋以上,脫兩袖扎於腰際,腰間除火鐮等佩物外,一把橫插的長刀十分耀眼,加之頭上飄灑的「英雄結」,倍顯剽悍、粗獷英武。
康巴女裝:以昌都、德格一帶為典型;其顯著標志是前額頂佩戴由銀和青銅鑄造並鍍以金,中間鑲嵌紅珊瑚的「梅朵」頭飾,即花朵紋樣裝飾。相傳此佩飾為格薩爾王妃珠牡所佩戴。頭發編成若干粗細不同的小辮(康巴地區一般有扎108 根的習慣,而那曲的扎到120 —150 根, 安多的則可少至70 —80 根) ,上面飾以松耳石和珊瑚; 鬢角兩邊的頭發上穿有松耳石或貓眼珠,辮子末端也穿以兩股松耳石或銀飾,藏袍和男子服裝大體相似,顯得華貴大方,婀娜多姿。總體上講,昌都、德格服飾代表了半農半牧區的康北型,由於歷史上德格土司的轄地和勢力影響較廣,故而這類服飾也使之流傳於整個康區,尤以男子的「英雄結」和女子的「梅朵」頭飾成為其典型的顯著標志。
康南稻城姑娘服飾
康巴特有著裝,此類著裝是康巴地區特有的以實用為主的服裝樣式,其材料多為原生獸皮板或手工家織毛織品。質地厚實,色彩簡潔,款式新韻獨特,具有自然、質朴、厚重的視覺效果而別具一格。
褂,有多質地和款式,皮褂,勞動護身兼防風寒用。以整張獸皮製成,男女均穿。各地型制略有區別。大致有長皮褂:前開襟、圓領、塔肩、無袖、寬腰、擺齊膝、肩擺沿成自然毛邊。男性多以熊、岩驢等厚型皮板作料,婦女多以羚羊、山羊等軟皮板作料。長毪氈褂:基本形制同皮褂,不同之處是長袖。質地以綜黑色毪子或薄氈為料,領袖襟擺均滾紅邊。亦有盛裝用褂,款式不同之處是高領、無袖、統腰,以上等彩花氆氌細毪子、藏片等為料,色彩絢麗,多見於康南農區。
披風,防風寒雨雪用,質地有氈披、毪披之別。氈披:前開襟、平領。無袖敞腰。展開後呈半圓形。擺齊膝以下,領口有系帶,沿肩飾黑色雲紋布制花邊。原白羊毛氈為底料,常見於牧區。毪披:以四方形毪子為基本形體,無領無袖,上角近領處嵌以領花、系帶,下邊近擺處垂有長穗,以染色細毪子為料,常見於農區。
裙,主要有兩種型制。百摺裙:折皺平整有序、折皺約有五十至六十不等,多則達108 道之吉祥數,長齊腳背,以各色彩花氆氌或錦緞拼縫,亦有黑色綿布、平絨等為面料的,為康南農區特有盛裝。圍裙:多見於嘉絨生活女裝,形制為四方形裙面、前後腰各一幅,後幅大於前幅,長齊腳踝,配織花腰帶,裙角有絲線綉紋,質料多為卡其、平絨等軟薄型,以黑色為多,莊重大方。 三、康巴服裝佩飾
服裝佩飾是服飾文化中的華彩部份。如同大海中的浪濤,草原上的格桑花朵,更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霞。藏族的服裝佩飾工藝品中絕大部分是以金銀珠寶為主。這與藏族人的生活環境有關,艱苦的物資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對精神文化,理想美的嚮往和宗教信仰的強烈追求。藏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游牧生活為主的民族,到了近現代,這種生活方式仍占很大的比例。正因為如此,牧民們十分重視著裝的佩飾,把自己的主要財富轉換為金銀珠寶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遷徒。一個比較富有的牧女,著裝佩飾的價值往往超過萬元,以至十多萬元,個別富裕者甚至達到百餘萬元,這是一家數代人經過艱辛積累的全部財富。每逢佳節或喜慶的日子,牧民們都喜歡爭先恐後地把自己家傳所有的裝飾品佩戴出來。這既是對財富的炫耀,又是一種精神美的展示。
由於藏族人篤信佛教,因而裝飾品的造型和圖案也具有強烈的宗教象徵意味。名貴而玄秘的九眼寶石、象牙佛珠、珊瑚項鏈、象牙圈、密蠟寶石、金護身盒,右旋海螺等,從中無不寄託著他們對神靈的祈禱、對現實生活的珍惜和對未來美好理想的渴望追求。這種把理想、信仰、財富、文化、審美熔為一體的服飾藝術,是藏族服裝佩飾工藝的一大顯著特色。
康巴地區的藏族服裝佩飾工藝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如昌都的金銀佩器、甘孜白玉河坡、新龍等民間所產的各類藏刀、佩飾等。從金銀製品的造型變化,單元圖案組織的巧妙,到製作工藝的精湛,無不顯示出康巴地區能工巧匠們的嫻熟技藝和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體現出了康巴服裝佩飾工藝的璀燦。由於康巴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藏漢往來的樞紐地帶,藏漢文化的頻繁交流,使康巴服裝佩飾工藝品既有著濃郁的藏族本土風格特色,又兼收並蓄了漢族工藝品的長處,風采獨具。這些金銀製品不僅製作巧妙,裝飾精緻,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金銀製品上所表現的富有朝氣和民族特色的裝飾紋樣,如日月造型、「朗久旺丹」圖案、「雍宗」圖符、「吉祥八寶」圖案(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fa輪、勝利幢、寶瓶、金魚) 等。這類具有深刻象徵內涵的宗教圖案,經過民間藝人們的匠心處理,使單純的圖案,不僅紋樣構成變化豐富,裝飾性濃厚,而且注入了世俗化的意味。逐漸成為藏民族世代相傳,經久不衰,喜聞樂見的服裝佩飾紋樣。 康巴服飾的佩飾豐富多彩,門類齊全,款式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康巴嘉絨姑娘服飾
發式:男子發飾有披肩式長發、自然式卷發、普通式短發等。其中猶以英雄結式盤發為康巴男子獨有發型。此為以黑色絲線或牛毛與發合編發辮,辮端加編紅色絲線,左向纏盤於頭,使紅絲穗垂於額側。盛大節日跳鍋庄時,男子辮發中還加紅、黃、綠等綢布,再將粗長的彩辮盤於頭上,形成碩大的盤頭。辮股上套象牙圈、戒形銀質嵌珠發;而婦女發式,有細密多辮披於肩後,在腰身後用紅色或彩色絲線束為一把扎在腰帶內的多辮式。有用紅絲線、毛線或五彩絲線、毛線編獨辮或雙辮,然後盤於頭上或頭帕上等。
頭飾:男女皆喜用象牙圈、戒指形銀質嵌珠和銀質圓形式飾件為辮飾。婦女則用綠松石、琥珀、銀泡等作頭飾。尤以婦女頭飾最為典型。
牧區婦女頭飾。材質名貴,質地華麗,色彩斑瀾,形式多樣,有在額上或頭頂處佩戴大枚琥珀或鑲珠銀盤,呈一點式樣式。有頭頂及兩鬢對稱佩戴嵌珠銀盤,呈三角式樣式。有頭頂、後腦兩鬢各佩戴一枚黃色琥珀或嵌珠銀盤,呈梅花式樣式。頭飾中還有專門的以皮革或紅呢製成寬長的墊帶,上面綴滿銀泡、銀盤花或黃色琥珀、紅珊瑚的頭飾帶。這種頭飾帶有僅從前額經頭頂、後腦及腰後戴一根頭飾帶的。也有再從額際兩側經雙鬢、雙肩於腰際戴二根頭飾帶,呈三根頭飾帶的,還有以紅珊瑚珠,綠松石編串成環狀帽飾的。也有以象牙、紅珊瑚珠、珊瑚樹、琥珀、綠松石編串成盔狀帽飾的。在佩戴頭飾帶的同時,雙鬢還懸掛紅珊瑚、綠松石串珠。
康北農區婦女頭飾較簡略。僅用小型銀盤花和少量紅珊瑚、琥珀裝飾。多用綠松石珠裝飾雙鬢細辮子。
康南農區婦女若不戴頭帕或不盤發辮的,則多以細密多辮垂於身後,發辮右邊編90 根,左邊辮140 根,然後用獐皮條將發辮分別串編成左右兩片,左片先朝頭頂用右片覆蓋成方形,稱「扎得」,再將雙鬢散發各編三根細辮。兩耳角上各掛四根珊瑚枝。額前梳齊眉流海。還有將一對大枚琥珀或銀盤花左右對稱佩戴於頭部呈雙角狀或頭頂僅佩戴一枚琥珀或銀花呈獨角狀。還有用銀絲纏發辮,盤頭時正好把銀辮置於頭前。耳飾:男子有環形銀質大耳環。燈籠形銀質嵌珊瑚大耳環。婦女耳環有金、銀質環形、燈籠形嵌珠、龍頭形嵌珠耳環等。項飾:婦女有金、銀質、嵌珠寶的各種型制、花色的領花。
胸飾:男子用貓眼石、紅珊瑚等珠寶串起的項鏈。銅、銀質鏨花鍍金「呷烏」(護身盒) 。婦女有各色珠寶項鏈;銀質項盒、銀項鏈。此外,還喜佩戴各種護身飾物,如:道行高深的高僧大德的像章、裝有祈願文或咒語、魔符圖案的方形緞制護身包;紅色或黃色的絲、綢、毛線編織的吉祥結;被民間稱為「天降鐵」或「雷鐵」的玄密佩飾物,經高僧活佛加持被視為具神秘咒力的念珠等。
手飾:男子皆有金銀質雙龍頭、單龍頭、麻花形手鐲。有象牙手鐲。婦女還有各種玉石手鐲。男女皆有金銀質嵌珠寶戒指。男子還有象牙板指環,各種玉石板指環。
腰飾:男子腰飾主要有火鐮袋、皮包、腰盒、吊刀、長腰刀、腰帶式錢包等。婦女腰飾主要有雕花銀包腰帶、皮包、腰盒。各式針線盒、奶桶鉤、小吊刀、銀鏈等。
背飾:婦女們的專用品,常與頭飾相連,多為條形紅色皮底、緞底或黑金絲絨底上從頭至腰依次排列琥珀、珊瑚、銀泡飾、銀元、藏洋等作為裝飾。在黑色的發辮上特別突出,更加強了女性柔美娟麗、婀娜多姿的線條美。
尾飾:男女服飾中最具風採的部份,多以寬大絢麗的紅、黃、綠、蘭綢布呢絨扎腰間後從腰後垂懸至腳下,婦女一般為單色,男子則多色,形成如同鳥尾狀的裝飾,在手舞足蹈之時,或微風吹拂下,女則大有輕盈飄飛如仙女升空之態,男者則如五彩繽紛的彩虹繞身,眼花繚亂,又如草原雄鷹展翅翱翔蒼穹,令人心馳神往。
康巴藏族從男人到女人通身的佩飾,真可謂五彩繽紛、琳琅滿目,這些斑駁陸離的服飾工藝品,觀之無不使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由此也可窺見康巴藏人對美的多方面、多層次、高水準的精神追求和習俗貫制。
四、康巴各地服飾文化風采
鄉城服飾:在康南的鄉城、稻城、得榮一帶,由於臨近雲南納西族地區,其服飾也受納西族服飾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鄉城女子連衣裙被其他藏區稱為風裝,形成於文成公主進藏時期,由納西族婦女穿的齊膝圍裙演變而成。風裝左右胸襟分別鑲有紅、黃、綠、藏青、黑金絲絨五塊三角形布料,分別代表: 福壽、土地、先知、牲畜、財產。背部嵌一塊綉有吉祥圖案的「公熱」,一般為綠色;下連後部有無數褶皺的十字花氆氌呢彩裙。風裝用料講究,以手織氆氌為上品,婦女頭飾亦別具一格,將頭發辮成上百根小辮後,橫向編織成網狀,再披戴在頭上,兩耳角上分掛四根紅珊瑚枝,更加顯得光彩照人,在藏區實屬少見。
鄉城男子服飾與整個藏區男式服飾融為一體,也用水獺、虎豹皮等包裝得華貴大方,配上刀槍更顯威風凜凜,剛毅雄強。稻城服飾:有自身地方的特點,女子背部從頭上低垂腰肩的發辮多達百根,且投入精工製作的十字花氆氌尼裙袍,裙袍腰間皺褶達四五十條,發辮間掛上珊瑚珠,琥珀、玉石,以及金銀飾品,姑娘們前額上留有一份齊眉留海短發,古色古香。
男裝服飾多為原生白氆氌料作成,給人一種簡潔、坦盪、清爽之感。但最具特色的當屬整張狐皮栓擠而成的狐皮帽,其栓擠形式的造型十分考究,整體給人以自然、質朴之美的精神享受。
昌都德格服飾:德格人極重服飾。男裝以華貴莊重為特點,頭盤發,且戴紅絲寬帽,耳飾金銀大耳環,其上鑲掛九眼石或珊瑚,身著水獺、豹皮為飾的長袖袍,手帶象牙圈或金銀手鐲,指套縷花白金戒指,胸佩銀制「嘎烏」,腰系長綵帶,佩長刀,背獵槍,足蹬藏靴,更顯粗獷剽悍的英姿。
女子服飾重華麗,以各色紅絲線加粗長大辮,頭戴象牙、蜜蠟、珊瑚,頸部佩寶石串珠,頭背札佩銀制的餅鈴,腰掛精巧小藏刀,加佩玲瓏精緻的針線盒、奶鉤等吊飾,加之領袖鑲飾極具民族色彩的花邊圖案,更具女性飄逸、秀美、瀟灑的風采。
白玉服飾:婦女特別重頭飾,額著一顆黃色琥珀,中嵌一粒紅珊瑚,具有鮮明的個性,顯示姑娘柔美多姿、落落大方的美貌神態和康巴姑娘健美、靈秀的英姿。白玉男子服飾則集農區、牧區服飾之精華於一身,表現了康巴漢子挺拔粗獷、陽剛豪放的特點。
石渠服飾:在康巴首屈一指,男兒穿著似雄鷹展翅般寬大矮健的鑲虎豹皮寬邊長袍,著紅色長袖襯衣,腰後飾數條彩虹般絢麗飄撒的五彩腰帶,頭戴圓柱形高頂紅色絲蔓帽,腳蹬高筒皮靴,腰插長劍,背挎鋼槍,一派男子漢兒勇健剛強、英武瀟灑之態。女子著裝富貴端莊,長袍喜用紫紅色氆氌呢,襟邊飾寬大水獺皮組嵌圖案,以金絲緞條邊點綴,著挑紅色長水袖襯衣,頭披長辮,頭、頸、胸、腰、耳、腕飾金銀珠玉佩飾,服飾之豪華,作工之精細,令人嘆服。
5. 2013流行服飾
2013流行服飾有哪些?,比如2013流行服飾男裝品牌:
1 勁霸男裝 流行服飾(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2 柒牌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3 七匹狼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4 利郎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5 才子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6 渡森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品牌)
7 九牧王男裝流行服飾(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8 虎都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9 杉杉男裝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10 雅戈爾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而2013流行服飾女裝品牌:
1 Only女裝流行服飾 (十大女裝品牌,世界品牌,丹麥名牌)
2 艾格Etam流行服飾 (十大女裝品牌,法國ETAM集團,著名品牌)
3 太平鳥流行服飾 (十大女裝品牌,中國女裝高知度品牌)
4 哥弟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女裝十大品牌,台灣名牌)
5 蟲蟲流行服飾 (女裝十大品牌,香港名牌,知名暢銷品牌)
6 歌莉婭流行服飾 (十大女裝品牌,中國女裝/秋裝/夏裝高知度品牌)
7 千百惠流行服飾 (十大女裝品牌,高知名度暢銷品牌)
8 紅袖Hopeshow流行服飾 (十大女裝品牌,中國女裝高知度品牌)
9 太和TAHAN流行服飾 (女裝十大品牌,中國女裝高知度品牌)
10 斯爾麗SIERLI流行服飾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一線品牌/牌子,女裝十大品牌)
還有一些其它的2013流行服飾,女服飾的如:
玖姿、音兒、可可尼、太平鳥、優衣庫、裂帛、茵曼、百家好、美特斯邦威、歌莉婭、埃斯普利特、江南布衣、真維斯、雅鹿、唐獅、夢芭莎、森馬、蘇安真、香影、婉甸、麗潔服飾、粉紅大布娃娃、樂町、傑西伍、樂卡索、浪漫宣言、夏娜、瑪絲菲爾、皮爾卡丹、德詩、凱米爾·酷、恆源祥、自然元素、卓奈、妖精的口袋等.
男服飾如:
九牧王、優衣庫、七匹狼、堅持我的、斯波帝卡、戰地吉普、波司登、花花公子、日馳尼、愛繆斯、海瀾之家、貝利龍、波司登、利茲·簡、法雷諾、古老鯊魚、奧尼路丹、皮爾卡丹、富貴鳥、弗邦行、富紳、斯巴奴、稻草人、鱷魚恤、特色龍、路易十三、紅邦創衣、雷迪波爾、聖加諾夫、馬莎等。
2013流行服飾這個問題回答完畢,謝謝。
6. 女裝品牌有哪些
LV知道吧?世界最著名的箱包品牌
PRADA
普拉達
義大利中生代服裝品牌。男女裝都好
CHANEL
女裝,香水為主
D&G
義大利時尚風格時裝大品牌
ARMANI
義大利著名服裝品牌,以正裝尤其出名
FERRAGAMO
義大利著名服裝品牌,鞋子也很出名
FENDI
義大利女裝名牌,香水也不錯
CK
美國著名休閑風格時裝品牌,牛仔很出色
LEVIS
美國著名牛仔品牌,牛仔褲尤其出名
BALLY
瑞士最著名的老一輩皮鞋大品牌,休閑風格的皮鞋尤其好
BURBERRY
英國最著名的服裝大品牌
格子情調
DIOR
法國最著名的女裝品牌,香水尤其出色
MIUMIU
義大利新聲代女裝,時尚風格為主.DNG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