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皇宮嬪妃服裝規定是什麼
清朝後宮女裝公服來說,就體現出後宮嬪妃的不同身份等級。所謂女裝公服,就是清朝宮廷中,上至太皇太後,下至皇貴妃的正式官樣服飾。
清代後宮嬪妃服飾等級的標識,主要是通過服飾的質料、款式、顏色、紋樣和飾品來體現的。在這里以後宮嬪妃的朝褂來舉例。
清朝後宮嬪妃位分就已是層次分明,分為八個等級:皇後(正超品)、皇貴妃(正一品)、貴妃(從一品)、妃(正二品)、嬪(庶二品)、貴人(從七品)、常在(庶七品)、答應(從十品)。
朝褂按照《大清會典》規定,皇後的朝褂,一共三個款式,分為石青色,織金緞或織金綢鑲邊。前後各綉有一條立龍,領子部位有鏤金飾寶的領約,再掛朝珠三盤。
下身都綉有行龍和萬福萬壽圖案,與彩雲相疊。也有的朝褂紋飾前後各有一條正龍,腰部以下綉有行龍,大腿以下部位都綉有八寶壽山江牙立水紋飾。
顏色上,清朝服飾中等級最高的是明黃色,所以能穿明黃色服裝的只有皇後和皇貴妃,貴妃和妃可以穿金黃色,其他妃嬪不得穿黃色,大多穿茶褐色、紅色、綠色,而作為貴人、常在、答應,是沒有朝服和朝冠的,只能身穿粉紅色、乳白色或者淺綠色這些素凈顏色的普通服飾。
紋樣上,也有很嚴格的等級區分,皇後、皇貴妃的服飾紋路要比貴妃、妃的要好很多,多採用金鳳、「五穀豐登」、牡丹等,而貴妃、妃則為金翟、瑞草、祥雲等,嬪及以下紋樣簡單,一些細節上不綉花紋。
總的來說,皇後的朝褂,圖案紋飾大多以立龍、正龍、行龍、萬福萬壽和八寶平水為主。
至於皇後以下的,比如皇貴妃、貴妃、妃嬪,朝褂與皇貴妃相差無幾,唯一的區別就是領後的絛為金黃色。
在《清代後宮制度論述》中就曾有相關記載,皇後的頭飾一般為明黃色和正紅色,頭上可佩戴鳳鈿或者鳳冠,此處的「鳳」為九尾鳳,頭兩側可戴垂至肩膀的流蘇,皇後和皇太後的規格一樣,耳飾左右各三,由金龍銜一等珠。
皇貴妃的頭飾多為正紫色,可戴七尾鳳珠釵,也可以戴垂至肩膀的流蘇,但皇貴妃只能佩戴一側。
其他嬪妃頭飾多為寶藍色,可戴五尾鳳珠釵,可佩戴垂至耳垂的流蘇。從三品以上妃嬪的頭飾,只能為偏紅色,不能用正紅,可佩戴金步搖。從七品以上只可以佩戴除了黃、紅、紫、藍以外的所有顏色,但必須為偏色,可佩戴金銀材質的首飾,但只可戴頭花。
冠頂飾物的等級,以飾物的質地顯現,質地從高到低依次是:東珠、紅寶石、珊瑚、藍寶石、青金石、水晶、硨磲、素金、鏤金花。如果同用一種質地的冠飾品,則用數量區分妃嬪等級,皇後等級最高,數量最多,之後便依次遞減,不得僭越。
耳飾方面,皇後用一等東珠,皇貴妃、貴妃用二等東珠、妃用三等東珠,嬪用四等東珠,這里的東珠是指一種野生珍珠,因只有四等,所以貴人、常在、答應不能用東珠做耳飾,只能用普通的珍珠或者金銀。
還有就是脖子上戴的朝珠,皇後著朝服時,頸帶三盤朝珠,中間是東珠,兩側為紅珊瑚朝珠,都是高檔飾品。而皇貴妃、貴妃、妃等人,只佩戴琥珀朝珠,也就是用密珀為飾,兩側分別掛兩盤紅珊瑚朝珠。嬪以下等人,只佩戴一盤珊瑚朝珠,兩側分別掛琥珀朝珠。
❷ 為啥清朝早期滿族人的衣服沒有領子而明朝漢族中衣有立領旗袍的領子是受明朝影響嗎
清代的滿族平時服裝都是有領子的。
你說的那種無領的馬褂是一種禮服,套在外邊。里邊使用的是很硬的襯領,把襯領翻出來露在馬褂外邊顯的整潔。
立領最早出現在明代,是從明朝的褂子和襖上先出現的,後來傳到除日本以外的東亞各地,所以今天南到越南緬甸北到蒙古庫頁島,即便相格萬里都能看到同樣的領子。清代滿族服裝的立領也的確是受到明代服裝的影響。但是滿族服裝中的四開岔下擺、馬蹄袖、掐腰 則是自己的創意。
❸ 清宮戲里宮中女裝帶的白色領巾叫什麼
清宮戲里宮中女裝帶的白色領巾叫長領巾,也叫假領子,不是清朝服飾里固有的。滿洲的傳統服飾,是沒有領子的,或者說衣領分開,男女裝都是如此,但是,在穿官衣的時候,除了夏季的伏天,會另襯上一件領衣或是戴上一條假領子,女便服也是如此,襯衣、氅衣都沒有領子,圍在脖子上的那個條形織物,實際上就是領子的功用,載濤等《清末貴族生活》:"(氅衣、襯衣)不用卷領,以圍脖手絹代之。"這個"圍脖手絹"便是那條織物。
滿族女子穿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罩坎肩。腳著長筒白絲襪,穿花盆底綉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將旗裝面上綉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
(3)清朝女裝領子擴展閱讀:
滿族婦女穿的旗裝,是直立式的寬襟大袖長袍,下擺及小腿,也外有綉花紋飾。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綉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裝叫「大挽袖」,把花紋綉在袖裏,「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裝,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裝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於袍外,即長到肚臍、四面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
❹ 清朝女子脖子上的龍華(就是像圍巾一樣的東西)幹嘛的 或者代表什麼
滿洲的傳統服飾,是沒有領子的,或者說衣領分開,男女裝都是如此,但是,在穿官衣的時候,除了夏季的伏天,會另襯上一件「領衣」或是戴上一條假領子,女便服也是如此,襯衣、氅衣都沒有領子,圍在脖子上的那個條形織物,實際上就是領子的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