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13.5億人口,其中女性6.6億,25-59歲這4種人群有3.7億,高、中高、中低檔三個消費人群的比例分別為2%、59%、39%。 中高端對應國內高端女裝,消費者有2.2億人,這批消費者單次平均消費額在1千至5千元之間。
行業現狀目前我國女裝市場中品牌眾多,競爭激烈,各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較低。據統計,2008-2010年連續三年我國女裝市場前十位品牌的集中度始終保持在24%左右;前二十位品牌集中度在2010年也僅為35.48%。2011年1至11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女裝市場品牌集中度相比前幾年有所提升,前十品牌、前二十品牌市場綜合佔有率合計分別為27.61%和37.35%。
『貳』 請問一下,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怎麼樣呢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嗎
服裝設計能夠展現出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同時,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服裝設計也展現出了新的設計理念。在新的時期下,服裝設計也展現出了新的發展現狀。服裝設計的任務不僅僅滿足個人需求,同時,它還需要兼顧好社會、經濟、技術、情感、審美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的時期下服裝設計的發展現狀也有了一定的變化。下面就對新時期服裝設計的發展現狀進行簡單的說明。
1.缺乏創造力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整個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對於服裝設計行業,同樣也是不僅要有國內服裝行業的競爭,同時,國外的一些服裝品牌也會對整個國內服裝設計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服裝設計應當不斷地進行創新,但是在實際發展的過程當中,許多服裝設計工作人員並沒有意識到,在設計方面創造力的重要性,大多數的服裝仍然處於不斷生產的狀態當中,而對於整個服裝品牌的設計,以及一些服裝的創新,沒有太多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在整個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也沒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整個服裝的設計中,因此,這也導致我國成為各種服裝的製造廠。這樣的形式對於發展我國的服裝設計是極其不利的。
2.追求眼前經濟
『叄』 女裝都有哪些重要的發展趨勢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女裝行業品牌競爭格局與重點企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整體競爭格局呈現多、小、散、低的特點
女裝行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非常迅速,經歷了休閑服-高端女裝-少女少淑-快時尚-電商女裝品牌的相繼出現和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大小小的女裝品牌不計其數,但是有名氣的女裝品牌卻是屈指可數,女裝的品牌效應不及男裝。
根據女裝行業的市場容量以及行業的集中度,中國女裝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肆』 女裝的行業現狀
智能服裝將最新科技與傳統紡織及服裝設計與工藝相結合,綜合材料、電子、機械、自動化、計算機、信息、通訊等工業最新技術成果,在多學科技術相互滲透下,內涵不斷延伸,技術快速發展,產業持續升級,促使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進行轉變。
歐美國家近二十年來對於智能服裝的發展非常重視,心電和呼吸監控智能服裝逐漸應用到醫院護 理和家庭護理當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護理的成本。由於目前智能服裝還不能很好地將感測器、電子器件、電源器件和導線不顯眼集成到服裝中,因此用於長期健康監控的智能服裝的舒適性有待改進。高穩定性和高精度的柔性感測器技術、超低功耗電子技術和新型服裝加工技術是智能服裝應用和發展的基礎,這些技術部分還處於產業化前期,因此要把這些技術整合實現具備高精度、高穩度性測量、高舒適性和長時間續航的智能服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近年來我國在智能服裝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相關的先進技術具備進入產業化應用和推廣的潛力,但是由於應用智能服裝作為人體健康監控和預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互聯網平台將穿戴智能服裝的個體、移動設備、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這些節 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人們的健康監控和疾病預防提供最佳的服務。
長期以來,困擾智能服裝的問題是低電
『伍』 中國服裝業的現狀是怎樣的呢
中國服裝業的現狀是怎樣的呢?生意一團糟,電子商務的影響、租金的持續上漲以及直播的影響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今年的商品直播,未來五年肯定可以做衣服。這取決於正確的型號。衣服、食物、住宿和交通都是頭等的。服裝業永遠不會被淘汰。被淘汰的是以前的服裝行業,服裝企業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依賴低價格和高質量,未來的服裝行業應該看在世界的盡頭。基於中國五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設計一套新的、獨特的中國理念來競爭。
自滿的人總是被市場淘汰的一部分。如果他們想在目前的服裝行業繼續前進並賺錢,他們只能跟上潮流。隨著互聯網紅利期的過去,越來越純粹的電子商務品牌正在下線,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開始關注線下渠道。
『陸』 中國女裝的未來前景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安正時尚(603839.SH)、錦泓集團(603518.SH)、朗姿股份(002612.SZ)、地素時尚(603587.SH)、歌力思(603808.SH)、欣賀股份(003016.SZ)、*ST拉夏(603157.SH)、戎美股份(301088.SZ)、日播時尚(603196.SH)、*ST環球(600146.SH)
本文核心數據:女裝市場規模、女裝購買因素、女裝行業競爭格局、女裝行業發展目標
女裝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較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女裝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0573億元。2020年,女裝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至9407億元,跌破萬億大關。高端女裝在整體女裝市場佔比逐步提升,其中2020年市場規模約占整體女裝市場的23%。我國高端女裝行業增長趨勢明顯,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正處於成長階段。2021年在疫情好轉的大背景下,中國女裝市場重返萬億規模。
女裝好看是「真理」
根據CBNData調研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女性買衣服看重的因素中,好看/有風格成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佔比達34%;其次為材質,佔比25%;品牌/口碑排名第三,佔比22%;價格在女性消費水平提高後,考慮因素中的佔比下降,僅為19%。
材質舒適也重要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女性線上服飾不同材質消費人數中,棉質女裝消費人數最多;其次為牛仔女裝;針織服裝消費人數排名第三。此外,在線上服飾不同材質消費人數增速排名中,雪尼爾、棉線、天絲材質女裝位列前三。
行業競爭激烈,品牌女裝企業更具優勢
通過2020年中國女裝A股上市企業女裝業務營收情況來看,錦泓集團、地素時尚女裝業務營收超過了20億元,位於第一梯隊;安正時尚、朗姿股份、歌力思、欣賀股份、拉夏貝爾女裝業務營收處於10-20億元之間,位於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為女裝業務營收小於10億元,代表企業有戎美股份、日播時尚、商贏環球等。
註:梯隊依據2020年各女裝上市企業女裝業務營收額。
培育具有全球時尚話語權的女裝品牌
2021年10月,中國服裝協會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也提出到2035年,在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我國服裝行業要成為世界服裝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女裝行業作為我國服裝行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將是我服裝行業實現遠大目標的關鍵所在。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女裝行業品牌競爭格局與重點企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女裝細分品類中,銷量佔比前三名的是T恤、毛衣針織衫、休閑褲,銷售額佔比前三名的是羽絨服、毛呢外套、連衣裙。
『捌』 中國女裝定製面臨的問題
中國女裝企業所面臨的四大問題及可行性出路
一、總體產能過剩,總供給大於總需求
女裝行業因本身進入i]檻偏低,所需投資少,產業供應鏈構建較為迅速,能在短時間實現規模化,
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如今的女裝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發展滯後現象,總體女裝產品總供能3經遠大於總需
求。女裝行業目前狀況頗為嚴峻。
二、同質化商品競爭十分嚴重,獲利能力嚴重下滑
女裝企業在各鏈條環節以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整體流程、人才、資源方面都已經具備成熟標准,
這也使得在女裝品牌上變得相對容易,同質化產品擠占市場現象常常發生,競爭激烈、無序化,造成
女裝行業獲利能力大幅度下降。
三、市場需求增長放緩,企業發展速度大幅減速
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進行結構性調整,解決整體經濟產能過剩,經濟增速逐步下調,影響百
姓收入的增長,對女裝消費市場產生-定影響,市場消費需求增長放緩,女裝企業發展速度大幅減速。
四、女裝企業發展模式不能滿足市場變化的需求
女裝行業發展因一-直追求速度,而發展速度較快,但發展模式偏向單一,在對市場需求的嗅覺上
反應遲鈍,-旦市場開始飽和卻沒有新的模式來帶動市場需求增長時,企業就會處於被動。
五、女裝企業沒有真正了解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女裝行業以經銷商預測的市場需求作為導向,形成的"訂貨制」模式,無法對消費者形成真正有
效的吸引,在服務企業各個網點造成大量庫存產品堆積。
六女裝企業的價值鏈上下兩端未能實現共贏
服務價值鏈條中上下兩端獲利能力不平衡,女裝企業中的品牌商能做到自身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但市場銷售終端的經銷商卻因工資、房租、產品庫存各因素的制約,以及供應商、生產廠生產成本提
高等不可控因素的出現,導致總獲利水平不斷消化,或還出現虧損經營,這嚴重影響企業的持續獲利
能力。
七、女裝企業的整合沒有找到清晰的方向
在市場銷售受阻的情況下,沒有找准著力點,沒有清晰認識到企業自身問題,-味在零售管理
方面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強化管理和培訓,未能清楚意識到企業整合是從市場新定位、商品新企劃、產
品新設計、供應鏈新創新、渠道新整合、零售新調整進行整體整合。未來三年50%被市場淘汰的是
哪些企業。
解決問題趨勢:C2P全球設計師女裝設計交易平台引領行業變革,消費即理財成為核心要素
女裝行業的革新潮流在2015年開始呈現,一些廠家如彩衫C2P開始推出個人消費與個人理財
相結合的業務,C2P概念是藉助眾籌模式與互聯網的力量讓消費者變成投資人,從買和賣的分離關系
變成了利益共同體,用戶就是股東,銷售員口碑傳播者,利益分享者。
(1)與傳統的設計一下訂單一投入生產一銷售模式比,C2P模式直接對接設計師和消費者,省去了
代理,經銷,託管,加盟,聯營等環節,合理的盈利--方面補貼廠家和設計師。
(2)另-方面回饋給消費者,深度利潤分配比電商和商場有優勢。與電商和線下商場、零售比,彩
衫商城、微商城等銷售不用買家承擔推廣和經營管理費用,C2P平台擁有合理靈活的定價空間,保證
品質的同時能讓消費者參與後續銷售的深度利益分配,比-般的折扣、降價更有吸用力和騰挪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