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詳細解釋和說明。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註:「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
朱熹註:「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為與願意不合。
㈡ 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翻譯
翻譯:弘微嘴裡不會議論別人的缺點優點,曜卻喜歡評價別人。
㈢ 弘是什麼意思
1、大。
2、擴充;光大。
3、姓。
一、弘的組詞:
恢弘、弘願、弘論、弘旨
弘揚、弘圖、弘侈、崇弘
二、弘的筆順: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弘,弓聲也。從弓,厶聲。厶,古文肱字。
白話版《說文解字》:弘,弓子彈射時發出的。字形採用「弓」作邊旁,採用「厶」作聲旁。厶,這是古文寫法的「肱」字。
三、相關組詞:
1、弘侈[hóng chǐ]
大而多。
2、崇弘[chóng hóng]
推崇光大。
3、函弘[hán hóng]
廣大,寬大。
4、幽弘[yōu hóng]
深大貌。
5、弘肆[hóng sì]
弘大恣肆。
㈣ 淵同心共理庶事翻譯
摘要 這幾句翻譯:褚淵齊心協力共理政務,當時正處在奢侈之後,褚淵特別強調儉約,老百姓都很仰賴他。
㈤ 弘治君臣文言文翻譯
分為六段翻譯。
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太子即位,頒布詔書赦免天下,把第二年定為弘治元年。徵召馬文升擔任左都御史,馬文升謁見皇帝,皇帝賞賜他一套大紅織金衣。這大概是皇帝做太子的時候,平素知道他的名聲的緣故。馬文升感激皇帝的特殊恩遇,自己奮發振作,只要是知道的就沒有不說的。皇帝親自耕田結束後,與眾大臣宴飲,教坊司安排雜技表演來侍奉,有的人說出不莊重的語言。馬文升神情嚴肅地說,「剛即位的皇帝應該知道農事的勞苦,難道應該用這些東西來擾亂皇帝的視聽嗎。」當即斥責他們並讓他們離開。張吉、王純、丁磯、敖毓元、李文祥因為議論朝廷政事一並被貶謫到遠方,吏部主事儲_上奏說,「這五個人,既然是因為直言進諫而傳示國人,一定不會改變氣節來玷辱自身。現在把他們都棄置在南方荒遠之地,那裡繚繞著毒霧瘴氣,他們與死亡為伴,從情理上來說確實值得同情。請求選取並把他們安排在研討風教綱紀的官署中,那麼他們的言論和風姿文采一定值得人們矚目。與其臨時尋求敢於進諫的人,不如先任用這些已經經過考驗的人。」皇帝讓吏部把這五個人全都重新任用了。吏部尚書王恕懇切地上奏請求退休,皇帝沒有答應。王恕時常提出建議,眾人議論說那些事已經施行了。王恕說,「天下之事如果施行得不適當,即便改正十次也沒什麼妨害。如果說事情已經施行而來不及改正,那麼古人像流水一般順暢地接受勸諫,難道所接受的都是未施行的事情嗎。」王恕遇到事情敢於直言,與皇帝意見不合時,就稱病請求退職,皇帝常常用言辭懇切的詔書挽留他。刑部侍郎屠勛審核壽寧侯與河間百姓爭地的事件,公正地把田地歸還百姓。屠勛上奏說,「享受國家俸祿的家族不談利益,況且是在皇太後出生的地方,與百姓爭奪極微小的地方,我認為不能這樣做。」皇帝贊許並採納聽從了他的諫言。大學士劉健上奏說:「自古以來希望天下得到大治的國君,必然很早上朝很晚退朝,日理萬機。陛下近來上朝太晚,散朝歸去時有時到了傍晚。警誡怠惰荒疏,力求振作精神,或許能夠挽回天意,撫慰百姓的心靈。」皇帝贊許並採納了這個意見。陝西巡撫都御史熊_得到了玉璽前來獻給朝廷。禮部尚書傅瀚說:「根據各種史書考證它,其形狀、篆刻紋路都與記載的不類似,毫無疑問這是個贗品。即便不是贗品,國君順承天命在於他的道德品質而不在於玉璽。」皇帝於是把它交付國庫收藏。皇帝曉諭各官署各級官員說,「我正要謀求新的辦法來治理政事,樂意聽到正直的言論。除了先皇原已制定的法律、規章不能變亂更改,其他事關軍民利弊、切合治國要旨的內容,只要有可以施行的措施,各位大臣要竭盡心力寫出來使我聽到。
原文,憲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太子即位,詔赦天下,以明年為弘治元年。召馬文升為左都御史,文升陛見,賜大紅織金衣一襲。蓋上在東宮時,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奮勵,知無不言。上耕籍田畢,宴群臣,教坊以雜伎承應,或出褻語。文升厲色曰,「新天子當知稼穡艱難,豈宜以此瀆亂宸聰。」即斥去。
㈥ 帶有弘字的詩句
將一些可能有問題的字詞加《堊》字隔開了。
「弘」開頭的五言詩句
1、弘恭陷蕭望,趙高謀李斯。——出自唐·白居易《讀史五首》
2、弘農人吏待,莫使馬行遲。——出自唐·岑參《送王七錄事赴虢堊州》
3、上升知不恨,弘濟任城王。——出自唐·武元衡《德堊宗皇帝輓歌詞三首》
4、弘閣陳芳宴,佳賓此會難。——出自唐·蕭祜《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5、弘道識行藏,匡時知進退。——出自唐·靈一《安公》
6、玉色復何異,弘明含群德。——出自唐·朱晝《喜陳懿老示新制》
7、弘深司馬法,雄傑貳師兵。——出自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8、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那。——出自唐·佚名《崔成甫翻得寶歌》
9、弘雅重當朝,弓旌早見招。——出自唐·張薦《奉酬禮部閣老轉韻離合見贈》
10、弘願在救拔,大悲忘辛勤。——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晨霞》
11、哲人崇踵武,弘道會群龍。——出自唐·慧凈《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
12、弘景掛冠去,少陵徒步歸。——出自元·王冕《對雨 其三》
「弘」結尾的五言詩句
1、空聞遷賈誼,不待相孫弘。——出自唐·李商隱《哭劉司戶蕡》
2、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出自唐·柳宗元《送元暠師詩》
3、廢學愧未弘,來問辱不棄。——出自唐·詹敦仁《復留侯從效問南漢劉岩改名龑字音義》
4、借宅心常遠,移籬力更弘。——出自唐·皎然《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陸處士羽新宅》
5、日月光遙射,煙霄志漸弘。——出自唐·元稹《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
6、嘗學公孫弘,策杖牧群豬。——出自唐·王績《薛記室收過庄見尋率題古意以贈》
7、興餘志每愜,心遠道自弘。——出自唐·郭密之《永嘉經謝公堊石堊門堊山作》
8、恩銜楓陛渥,策向桂淵弘。——出自唐·陳元光《示珦》
9、處世苟無悶,佯狂道非弘。——出自唐·元稹《秋堂夕》
10、寂寂連宇下,愛君心自弘。——出自唐·劉長卿《冬夜宿揚堊州堊開堊元堊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堊東》
11、中堊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出自唐·慧宣《奉和竇使君同恭法師詠高僧二首·竺佛圖澄》
12、何當春堊風吹,利涉吾道弘。——出自唐·孟郊《寒江吟》
13、文章禮一變,禮樂道逾弘。——出自唐·蕭嵩《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14、懲堊淫或應可,在道未為弘。——出自唐·白居易《相和歌辭·反白頭吟》
15、興余志每愜,心遠道自弘。——出自唐·郭密之《永嘉經謝堊公堊石堊門堊山作》
16、鄙夫誠怯弱,受恩愧徒弘。——出自唐·韓愈《送侯參堊謀赴河堊中幕》
「弘」在中間的五言詩句
1、篋留馬卿賦,袖有劉弘書。——出自唐·劉禹錫《送湘堊陽熊判官孺堊登堊府罷歸鍾堊陵因寄呈江堊西堊裴堊中堊丞二十三兄》
2、孫弘期射策,長倩贈生芻。——出自唐·鄭孺華《賦得生芻一束》
3、乃神弘廟略,橫海剪吞航。——出自唐·許敬宗《奉和春堊日望海》
4、幾日孫弘閣,當年謝脁詩。——出自唐·韓翃《送韋秀才》
5、誰訪孫弘閣,談玄到日斜。——出自唐·貫休《秋居寄王堊相堊公三首》
6、既弘天覆廣,且諭皇恩博。——出自唐·李嶠《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7、經術弘義訓,息男茂嘉聞。——出自唐·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8、有酒今滿盈,願君盡弘量。——出自唐·韋應物《扈亭西陂燕賞》
9、但當盡弘量,觴至無復辭。——出自唐·戴叔倫《感懷二首》
10、自嘆乏弘量,終朝親簿書。——出自唐·韋應物《再游西山》
11、萇弘血染新,含露滿江濱。——出自唐·鄭谷《光化戊午年舉公見示省試春草碧色詩偶賦是題》
12、漢堊王思鉅鹿,晉將在弘農。——出自唐·張九齡《奉和聖制過王濬墓》
13、竹垞弘通學,桐江瘦淡詩。——出自當代·錢鍾書《石遺先生輓詩》
14、願覿弘濟學,四海放一舟。——出自南宋·文天祥《送卓大著知堊漳堊州》
15、一言弘社稷,九命備珪璋。——出自唐·楊巨源《上劉侍中》
16、報慈弘孝理,行道得真源。——出自唐·成崿《登聖善寺閣望龍堊門》
17、士生要弘毅,病在墮驕吝。——出自南宋·陸游《秋興》
18、吾皇弘孝理,率土蒙景福。——出自唐·權德輿《仲秋朝拜昭陵》
19、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出自唐·武則天《唐大饗拜洛堊樂堊章·拜洛》
20、綠林含蕭條,飛閣起弘敞。——出自唐·韋應物《藍嶺堊精堊舍》
21、奮跡登弘閣,摧心對董帷。——出自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22、伊昔昌能諫,於今弘獨尊。——出自宋·敖陶孫《上鄭參政四十韻》
23、歲積萇弘怨,春深杜宇哀。——出自唐·雍陶《蜀堊中堊戰後感事》
24、所益諒弘多,厥交過親族。——出自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25、從君卧山中,共談弘景秘。——出自南宋·文天祥《贈適庵冊工》
26、一輪含弘處,松檜幾居仙。——出自元·高道寬《臨江仙》
27、盛世當弘濟,平生諒所欽。——出自唐·羊士諤《乾元初,嚴黃門自京兆少尹貶牧堊巴堊郡…十四韻刻於石壁》
28、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出自唐·吳融《草》
29、劍佩孫弘閣,戈鋋太尉營。——出自唐·羅隱《感舊》
30、物情舒在陽,時令弘至仁。——出自唐·權德輿《奉和聖制中和節賜百官宴集因示所懷》
31、孫弘不開閣,丙吉寧問牛。——出自唐·邵謁《論政》
32、汲黯薪逾積,孫弘閣未開。——出自唐·駱賓王《帝堊京篇》
33、善計在弘羊,清嚴歸仲舉。——出自唐·儲光羲《晚次東亭獻鄭堊州宋使君文》
34、天初若相我,發跡造弘大。——出自宋·蘇軾《聞子由為郡僚所捃恐當去官》
35、君子貴弘道,道弘無不亨。——出自唐·聶夷中《客有追嘆後時者作詩勉之》
36、最稱弘偃少,早歲草茅居。——出自唐·嚴維《贈別至弘上人》
37、含弘知四大,出入見三光。——出自唐·李邕《登歷下古城員外孫新亭》
38、子性劇弘和,愚衷深褊狷。——出自唐·杜牧《長堊安送友人游湖南》
39、精堊舍何崇曠,煩跼一弘舒。——出自唐·韋應物《庄嚴堊精堊舍游集》
40、大君弘至道,層構何壯麗。——出自唐·吳筠《緱山廟》
41、擺落區中緣,無邊廣弘願。——出自唐·顧況《獨游青龍寺》
42、盛德弘三讓,雄圖枕九圍。——出自唐·駱賓王《夕次舊吳》
43、若轉弘農守,蕭咸事不如。——出自唐·盧綸《送撫堊州周使君》
44、豫子身自漆,長弘血成碧。——出自南宋·文天祥《送行中齋三首》
45、回念發弘願,願此見在身。——出自唐·白居易《自覺二首》
46、王弘貪自醉,無復覓楊林。——出自唐·崔善為《答王無功九日》
47、陶窗與弘閣,風景一時新。——出自唐·白居易《歲夜詠懷,兼寄思黯》
㈦ 公孫弘文言文翻譯
譯文:
丞相公孫弘是齊地菑川國薛縣的人,表字叫季。他家裡窮,直到四十多歲時,才學習《春秋》及各家解釋《春秋》的著作。武帝建元元年,這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以賢良的身份被徵召入京,當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來後向武帝報告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發怒,認為公孫弘無能,公孫弘就借有病為名,免官歸家。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國又推薦公孫弘,封他為博士。
公孫弘為人雄偉奇異,見聞廣博,經常說人主的毛病在於心胸不廣大,人臣的毛病在於不節儉。公孫弘蓋布被,吃飯時不吃兩種以上的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議論政事,總是先開頭陳述種種事情,讓皇上自己去選擇決定,不肯當面駁斥和在朝廷上爭論。於是皇上觀察他,發現他的品行忠厚,善於言談,熟悉文書法令和官場事務,而且還能用儒學觀點加以文飾,皇上非常喜歡他。在兩年之內,他便官至左內史。他曾經和主爵尉汲黯請求皇上分別召見,汲黯先向皇上提出問題,公孫弘則隨後把問題闡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興。他所說的事情都被採納,從此,公孫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親近,地位顯貴起來。他曾經與公卿們事先約定好了要向皇帝談論的問題,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卻違背約定,而順從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責備公孫弘說:「齊地之人多半都欺詐而無真情,他開始時同我們一起提出這個建議,現在全都違背了,不忠誠。」皇上問公孫弘,公孫弘謝罪說:「了解我的人認為我忠誠,不了解我的人認為我不忠誠。」皇上贊同公孫弘的說法。皇上身邊的受寵之臣每每詆毀公孫弘,但皇上卻越發厚待公孫弘。
汲黯說:「公孫弘處於三公的地位,俸祿很多,但卻蓋布被,這是欺詐。」皇上問公孫弘,公孫弘謝罪說:「有這樣的事。九卿中與我好的人沒有超過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詰難我,確實說中了我的毛病。況且沒有汲黯的忠誠,陛下怎能聽到這些話呢!」武帝認為公孫弘謙讓有禮,越發厚待他,終於讓公孫弘當了丞相,封為平津侯。
公孫弘為人猜疑忌恨,外表寬宏大量,內心卻城府很深。那些曾經同公孫弘有仇怨的人,公孫弘雖然表面與他們相處很好,但暗中卻加禍於人予以報復。殺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膠西國當相的事,都是公孫弘的主意。他每頓飯只吃一個肉菜和脫殼的粗米飯,老朋友和他喜歡的門客,都靠他供給衣食,公孫弘的俸祿都用來供給他們,家中沒有餘財。士人都因為這個緣故認為他賢明。
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公孫弘病得很厲害,他自己認為沒有什麼功勞而被封侯,官位升到丞相,應當輔助賢明的君王安撫國家,使人人都遵循當臣子的道理。如今諸侯有反叛朝廷的陰謀,這都是宰相工作不稱職的結果。於是,他向皇帝上書說:「過去說:『努力實踐接近於仁,喜歡詢問接近於智,知道羞恥接近於勇。』知道這三種情況,就知道怎樣自我修養了。知道怎樣自我修養,然後知道怎樣治理別人。天下沒有不能自我修養卻能去治理別人的,這是百代不變的道理。現在陛下親行大孝,以三王為借鑒,建立起像周代那樣的治國之道,兼備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勵賢才,給與俸祿,根據才能授予官職。如今我的才質低劣,沒有漢馬之勞,陛下特意把我從行伍之間提拔起來,封為列侯,把我置於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先於陛下的狗馬而死去,最終無法報答陛下的恩德和搪塞責任。我希望交回侯印,辭官歸家,給賢者讓路。」武帝答復他說:「古代獎賞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業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禍患要崇尚武功,沒有改變這個道理的。我從前幸運地得以繼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寧,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應當知道我的想法。你不幸得了霜露風寒之病,何必憂慮不愈,竟然上書要交回侯印,辭官歸家,這樣做就是顯揚我的無德呀!」於是,武帝賜給他牛酒和各種布帛。過了幾個月,公孫弘的病情大有好轉,就上朝辦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孫弘發病,終於以丞相的身份死去。
㈧ 金華行程碼什麼時候帶星的
您好,根據查詢,您目前從金華市到達杭州市建德市行程碼會顯示星號。
截止2021年12月20日,金華市目前全市屬於低風險地區,您的行程碼不會帶星號,金華市規定: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動態,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和有本土病例報告地區的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所在區)。確需前往的,全程規范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建德市目前屬於低風險地區,但由於杭州市屬於部分中風險地區,您到達杭州市後行程碼會帶有星號喔。
由於目前杭州市疫情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請您出行途中務必注意個人防護安全喔。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出行順利喔。
㈨ 驗證碼怎樣才能在頂部顯示
設置手機簡訊驗證碼在頂部顯示方法;以華為手機操作為例:
1、首先打開手機設置;如圖。

㈩ 謝弘微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
謝弘微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
傳記文體名。亦單稱傳。是一種常見的 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下面是我收集的謝弘微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謝弘微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後,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目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千卷,遣財祿秩,一不關豫。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翟、弘微並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經紀生業,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君。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於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餘所,奴僮猶有數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後,豈復見關。”十年,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
(節選自《宋書•謝弘微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親,指由於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未用東鄉君家錢財營葬。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弘微出繼從叔,一心只愛讀書。他是陳郡陽夏人,從叔謝峻將他作為後嗣。新家比原來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數千卷書籍,其餘財物全不留意。
B.弘微簡言服眾,此舉受到重視,他參與集會,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住在烏衣巷,稱為烏衣之游;又極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謝混賞識,稱為微子。
C.弘微為人審慎,治業井井有條。謝混去世以後,他掌管產業,猶如替公家辦事,賬目分明;九年以後,多個方面得到很大發展,人們見後無不感嘆。
D.弘微事兄如父,臨財清正廉潔。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戚過禮,除孝後仍不食葷腥。東鄉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5分)
譯文: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5分)
譯文:
【答案】
10.D
11.B
12.B
13.(1)品性嚴肅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製法度,事奉過繼家的親族,恭敬謹慎過於常禮。(2)而謝曜喜好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表議論,弘微常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頭。
【解析】
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給文言文斷句,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學科網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范,達到詞達句順。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譯文:
謝弘微,是陳郡陽夏人。父親叫謝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謝峻是司空謝琰的第二個兒子。謝峻自己無子,就以謝弘微為繼子,謝弘微本名密,因為觸犯了繼母的名諱,所以就用字代名。
謝弘微孩童時期,風采充溢,但卻端莊謹慎,遇上適當的時機才說話,他繼父的弟弟謝混有知人之名,見到謝弘微,認為他不同於尋常之人,謝混對謝思說:“這個孩子深沉早慧,將成為才行出眾之人,有這樣的兒子,滿足了。”謝弘微自己家裡一向貧寒,而繼父產業卻很豐盈,他卻只承繼接受了繼父的幾千卷書而已,遺產俸祿,一概不加過問。
謝混的風格高尚峻潔,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謝靈運、謝瞻、謝翟、謝弘微等人因賞析文義而聚會,曾經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烏衣巷,所以稱之為烏衣之游。謝瞻等人才氣橫溢,機智善辯,文辭流暢,謝弘微每每以簡約的言語使眾人信服,謝混特別敬重他這一點,稱他為微子。義熙八年,謝混因為是劉毅的同黨被誅,公主便把謝混家事託付給謝弘微。謝弘微為謝混家經營生計,管理產業,辦事如同在官府辦公一般,一枚錢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賬冊記載。謝弘微調任通直郎。高祖登上帝位之後,晉陵公主降為東鄉君,因為謝混在前一朝代獲罪,東鄉君節義可嘉,高祖允許她回歸謝氏。從謝混死,到這時已有九年,但謝混家屋宇整齊,倉廩充盈,僕人聽從使喚,各有所業,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田地的開墾種植,比原來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親戚,朋友故舊,凡是來看東鄉君回歸的人,進門見到這么齊整的家境,沒有誰不感慨嘆息,甚至有人為之流淚,深為謝弘微的德義所感動。謝弘微生性謹嚴端方,舉止必定遵循禮度,事奉繼父的親族,恭敬小心,超過常人。太祖鎮守江陵,以謝弘微為宜都王文學。謝弘微因為母親去世離職,居喪期間以孝道著稱,除服後超過一年,仍舊素食不變。謝弘微的兄長謝曜歷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謝弘微為他多時吃素食,哀戚超過常禮,雖然服喪期滿,還是不吃魚肉。謝弘微從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長如同事奉父親,兄弟之間非常友愛和睦,當代沒有人能夠趕得上。謝弘微口中從不說別人壞話,而謝曜則喜歡評議人物,每當謝曜在言談中涉及別人時,謝弘微就常用別的話題岔開。
元嘉九年,東鄉君薨,留下資財非常多,園宅十餘所,奴僕尚有數百人,而謝弘微一無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營辦東鄉君喪事。謝弘微說:“親戚之間爭奪財產,可算是最為鄙賤之事,現在財產多則分用,少則共用,不至於睏乏就行了,身死之後,哪裡還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死時四十二歲。謝弘微死,皇上十分痛惜,派二衛千人營辦喪事,一直到葬事完畢。朝廷追贈謝弘微為太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