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速干襯衫旅行戶外七分袖

速干襯衫旅行戶外七分袖

發布時間:2022-04-27 19:56:39

㈠ 在海拔4800--5500m左右的地方 應該如何准備戶外用品

第三章 裝 備 篇
第三章 裝 備 篇
帳篷-隨遇而安的家,睡袋-成人的糨褓,背包-旅行者的貨箱,防潮墊-可以折疊的席夢思,瑞士軍刀-萬用工具箱,望遠鏡-遠大的目光,羅盤-把握方向厖,現代的戶外旅行探險不再是穿草鞋、披蓑衣、戴斗笠的時代了,因此,必須掌握現代的旅行工具。

第一節 一般戶外旅行裝備
外出旅行露營,沒有必要的裝備是不行的,但也沒有必要帶得太多,也不能漏掉一些重要的物品。下面推薦給大家一張表(表3-1),行動前瀏覽一下,並按此表准備就可。原則是:在預見性的基礎上盡量少帶東西,減少負重,以最好的體力狀態去完成旅行。所謂在預見的基礎上准備是很重要的,例如吃飯,如果沿途各站均有餐館和村寨,就盡量少帶食品,僅考慮少量的巧克力等備用。僅食品一項就可減少許多重量,同時還可以逼迫自己學會找吃的。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都可以得到許多的幫助。
本書主要介紹一般戶外旅行的裝備,這是廣大戶外旅行愛好者所需用知道的。它們分為個人裝備和集體裝備兩類,其中又可分為必需裝備和可選裝備。本章主要介紹的是一般的旅行裝備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有些重要的物品將分別就其分類、選購、使用方法、產品及保養進行詳細介紹,一般的物品則簡單介紹:
表(3-1) 常用野外旅行裝備表
個 人 裝 備 集 體 裝 備
旅行背包 睡袋 集體帳篷 共用餐具
睡墊/旅遊墊 充氣枕頭 共用炊具 燃料燃汽
換洗衣物 備用鞋襪 共用照明燈具 集體急用葯品
洗漱用具 自用餐具 地圖資料 隊旗/標志旗
手電筒/頭燈 身份證件 宿營工具 公用食品
太陽帽/頭套 自用葯品 海拔儀 公用調味品
防曬用品 水壺/飲料 指南針/羅盤 急救用品
自帶應急用食品 打火機/防風火柴 集體證明 行程表
匕首/瑞士小刀 筆記本/圓珠筆 集體縫補用品 折疊水桶
衛生紙 垃圾袋 當地介紹資料 細繩/細鐵絲
自救用品 自用汽爐 安全帶/鐵鎖 登山繩
現金 雨衣/雨具 ☆集體娛樂器材 ☆集體互贈禮品
☆手杖 ☆照相器材/膠卷 ☆無線電通訊機 ☆衛星定位儀
☆廢報紙 ☆自用娛樂器材 ☆溫度計 ☆望遠鏡
☆多用手錶 ☆太陽鏡/雪鏡 ☆塑料布 ☆計步器
☆游泳衣褲 ☆腰包 ☆粉筆/標志筆 ☆蠟燭/燈籠
☆本《指南》手冊 ☆互贈禮品 ☆救生圈 ☆露營報警器
☆吊床 ☆驅蚊劑/器 ☆燒烤器具 ☆防身器材
☆凈水器具 ☆腳套/綁腿/護膝 ☆收錄音機
註:上表中注有☆符號的為可選物品及裝備,即非必要帶的物品,當然,有些時候是必須的,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故僅供參考。

第二節 裝備的選擇與使用
對於野外旅行裝備的選擇、購置與使用,是很有學問的事,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不少國內外的旅行用品可供選擇,高檔、中檔、低檔都有。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須認真考慮,可以首先問自己以下2個問題:
1。我打算經常外出旅行、登山、探險嗎?而不是一時的沖動。
2。 野外旅行是常去未開發的地方活動嗎?而不是一般的常規旅遊景點。
如果你回答以上的問題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及大家(集體)就應當認真而系統的准備。如果比較含糊或只是一般性的喜愛的話,那麼就不用勞神費心了,最好是去參加旅行社的團隊或是隨便的准備些什麼就可以了。以下是比較全面的介紹各種裝備的基本知識、分類、選購及其使用知識,包括必帶物品及可選物品。

一、個人裝備的選擇及使用
1. 旅行及登山背包
背包是裝帶各種旅行物品的重要裝備,是旅行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將背包、服裝、食品、鞋及睡袋共列為野外旅行的五大要件。一個好的背包就是一個好的夥伴,旅行家們都非常重視並愛惜自己的背包。
(1)分類及選擇:背包一般從用途上分為普通旅行背包、登山專用背包、其他專用背包;從結構上又分為普通軟包(簡單無支架)、內支架式背包、外支架式背包等。還可以從容積、材質等方面進行分類。一個結實耐用的背包最好到旅行用品專賣店購買。普通的旅行背包(見圖3-1)在挑選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背包外料是用密實防水的耐磨、防燃、防撕裂材料製造,多用人造纖維(Kodra)及高密度牛津尼龍布(Hi-density Nylon Oxford),一般用D來區分它們的功用,如420D牛津尼龍,1000D Kodra尼龍等,越高功能越好,越具有專業性,其縫線有些有防水噴膠膜處理。
B。較寬且厚實的背帶、腰帶及背墊,背墊有排汗通氣槽(見圖3-2)等。
C。 主包容積應當在50公升左右,並至少有2~3個側包或頂蓋包。
比較專業的旅行及登山背包(見圖3-3)除上述要求外,還應當具備以下幾點:
A。背包內有金屬支架(多用鋁合金材料製作)或有外支架(即背架包,圖3-4)。
B。肩背帶(S型)、腰帶是可以上下調節的,並有胸帶。
C。主包容積應在50~80升,主包分為上下兩個,可分裝物品。
一般男士起碼應選擇一個在50公升以上的背包,因為在外旅行,男士應承擔背負比女士更多的物品。女士可選擇一個40公升左右的,背包大些可以少帶,但如果買小了,想多帶也不行了。因此,選擇背包,寧大勿小。其二,應選擇分包多(復合背包)及有內支架、有腰帶的。
(2)使用方法:背包在裝填物品上是很究竟方法的。一般的背包從上往下(見圖3-5),分為頂蓋包(用於裝帶雨具、地圖、小食品等),這類物品在一旦需要時,可以很方便的請同行者幫助取出。兩側包(用於裝帶一些常用物品,如水壺、電筒、洗漱用具、衛生紙、指南針、急用葯品、應急食品、太陽鏡、手套、小相機、膠卷等物品)。大包(主包)則裝帶其他重要物品(如睡袋、換洗衣服、餐具等)。
裝包原則:Œ常用的物品應在近開口處,宿營時才用的物品放在裡面;輕、軟的物品在下,重、硬的物品在上(不能壓的物品應在上方)。重物在上有利於使背包重心盡可能的靠近人體的重心,不易使人腰腹部肌肉疲勞。Ž要注意背包左右的平衡,不能一邊重一邊輕。同時要注意兩肩帶要松緊度調節得合適並對等。
另外,背包外掛物品是帳篷在頂,防潮墊在下,這也是重上輕下的原則。
背包方法:由於裝滿物品的背包較重,應當學會自己將背包背在背上的方法,一是將它提放在高台處背上是最簡單的方法,或者是人坐在地上背,再是用右手將背包提放在自己的右腿上,先入右手,挺身起來後再入左手即可。背包的整體位置應當這樣,男子的腰帶應系在髖骨部位,而女子應系在髖骨以上(即下腰),收緊肩帶使背包緊貼背部,最後應當調節肩膀短帶(圖3—6),如果這時短帶同背包等處呈30-40度為最佳位置和背帶方法。
(3)產品介紹: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有許多的背包品種,主要有香港的NIKKO(日高),德國的BIG PACK和VauDe,韓國的Giant及一些合資企業生產的背包。這些產品都比較專業,品種齊全。下表列舉NIKKO(日高牌)背包的有關資料,僅供參考。各種國內外的商品品牌在本書的第九章第二節中專門介紹,請注意翻看。
(4)補充介紹: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的背包是組合、多用途的,如母子背包(如NK-5000型,註:NK代表香港NIKKO品牌的背包,後面的數字是背包的型號,下同),即一個大的背著一個小的背包,平時大的可以用於出遠門,小的用於一般的郊遊,或者小的給小孩用。還有是兩用包,即外表象一個比較大的腰包,但拆開又可以做背包使用,只適合一般的郊遊。還有自帶雨罩的背包、可以收起背帶用手提的背包、帶坐墊的背包等。
表(3-2) 單位:人民幣 元
型號 容積及材料 參考價 其他說明 型號 容積及材料 參考價 其他說明
NK-36S 36L 338 NK-1898 87L 765
NK-503 45L 480 NK-1992 92L 810
NK-5800 66L 770 母子包 NK-616 58L 644 背架包
NK-1850 46L 405 NK-618 60L 655 背架包
特別說明:本章所有商品的資料(包括價格)均由昆明野外旅遊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僅供參考,尤其價格不代表全國的價格。報價時間為1998年7月。此後發生的價格變動只會在本書的再版時修改。
(5)保養方法:背包受潮及弄臟後,一定要洗干凈並晾乾,存放時不要壓重物,最好是把睡袋等平常旅行之物充填在內。如有縫線裂開或破損應及時修補。
2. 睡袋
睡袋同樣是野外露營的必備之物,當然也可以用毛毯、榻花被、鴨絨被等代替,但如果打算經常外出旅行,那麼還是建議認真的選購一個睡袋。
(1)分類與選擇:由於睡袋使用目的不同,因而睡袋也大致分為普通睡袋與高山睡袋。從內填料(保溫層)上可大體上分為羽絨和人造棉兩種,羽絨又分水鳥絨、鵝絨、鴨絨等,人造棉又分晴綸棉、中空棉及美國杜幫棉(Du-Pont)和美國3M公司的Thisulate等。從結構(圖3-7)上分為信封式和木乃伊式兩種。
從保溫性能上講,羽絨睡袋由其含絨量的不同而又有分別,普通羽絨睡袋的含絨在20~40%,其他是羽。含絨在80%以上的是高級睡袋,價格很高,多用於高山登山之用。羽絨品種以水鳥羽絨最好,其次是白鵝絨、白鴨絨。人造棉中以中空棉最好,即在纖維中有多個空心小孔,其保暖性能也不錯,且價格便宜,建議一般旅行可以首選這種。正品睡袋都有一個適用溫度表說明,如普通睡袋一般標15℃—10℃—0℃,即說明可以在攝氏零度到零上15度之間使用。高級睡袋一般可以在零下40度使用。
從結構上講:信封式(圖3-7上)的拉鏈是可以全打開的,在外可以做睡袋之用,在家裡,套上被套可以做被子。而木乃伊式是以人體形狀特定設計的,上大下小,並且有頭套,是野外旅行的最好用品。一般睡袋其面料是用尼龍稠,內襯是棉布或滌棉。
補充說明:所有的睡袋都可以壓縮以便於攜帶,因而有些睡袋自帶有壓縮帶,可以將睡袋壓縮到蓬鬆體積時的2/3或一半。也有專門的睡袋壓縮帶買。
(2)使用與保養:睡袋的使用及保養原則一般是防火、防潮、衛生等。禁止在帳篷內吸煙,並遠離篝火;如果睡袋受潮應及時晾曬干或用遠火烘乾;睡袋是個人專用品,因此一般不要外借他人使用,以防傳染疾病。每一次使用後都應及時的涼曬,以殺菌。在不用時應處於蓬鬆狀態,不要壓縮,並定期涼曬。如果臟了,最好送乾洗店乾洗,不要用洗衣機洗。一般睡袋的長度都比使用人的實際身高長,當人睡進去平躺後,抬起腳部再放下,睡袋多餘的部分即墊在了腳下,可以使腳部得到更好的保暖。
(3)產品介紹: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睡袋品種亦很多,進口的有德國的BIG PACK,美國的MARMOT,香港的NIKKO,韓國的DONGJIN。這些多是杜邦棉睡袋,普通及高級的都有。國產的多為鴨絨睡袋。普通睡袋一般價格在200~300元,而高級睡袋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

3. 防潮睡墊
睡墊是一項重要的物品,絕大多數的帳篷都沒有防潮墊,只有隔離層,因而沒有防潮墊是不行的。它起到防潮、隔溫(保暖)、睡眠舒適等作用。睡墊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1)分類及選擇
A。 充氣墊:可露營及水上使用的兩用墊,橡膠製品。大小上分單人氣墊(圖3-8)、雙人氣墊;式樣上、分椅式氣墊、管式氣墊、合式氣墊、格式氣墊等。由於是橡膠製品,故比較重且易破損,不適合背包旅行。但如果是一般的汽車外出郊遊是不錯的睡墊。單人的價格在60~70元間,雙人在110~120元間。國內主要是一些軍工企業生產。
B。 防潮墊(沙灘墊):國際標准型(長1.8M,寬0.5M,厚0.01M),是用高密海綿製成,圓筒型,單人使用,由於它質輕(僅250g),且防潮,隔溫,柔軟舒適性能等均很好。是野外宿營的必備之物。價格一般在30~40元左右。全年都可使用。
C。 帳篷墊(旅遊休閑墊):一種薄的特製海綿墊,是用新型的PE發泡材料製成,該材料在彈性、抗老化等問題上都比較優越。它一面有反光膜,另一面是彩膜。它的防潮、隔溫及攜帶等性能亦不錯,主要用於鋪帳篷底層,再鋪上防潮墊就更好了。夏季可以直接使用。但在寒冷的高山宿營時一般是兩種並用。目前國內沒有生產。但有一種相似的旅遊休閑墊基本相同,可以代用。尺寸為1.5×1.8M。可供一個帳篷使用。收起來同防潮墊一樣大小。價格在80~110元左右。
(2)使用及保養:這些墊子均是比較容易被刮破的、戳破的,故外出攜帶時應套上相宜的保護套。睡氣墊時不能帶鑰匙(別在皮帶上的)。
4。 野外用枕頭:枕頭可有可無,有即可「高枕無憂」。目前市場上有充氣枕頭買,也是橡膠製品,由於它便於攜帶亦深受廣大露營者的喜愛。價格在10~20元一個。
5。 野外旅行服裝
野外旅行的服裝不論是內衣內褲還是外衣外褲,基本要求是要有保暖、柔軟、透氣透汗、寬松、靜電少等特點,外衣還應該質地耐磨、色彩艷麗、口袋較多等要求。如果在雨季還要考慮有防水的性能。由於旅行服裝品種多樣,個人喜好差別大,選擇時應考慮以下要素:
★ 保暖性:保暖是衣物的第一要求,除冬季外,一般白天的旅行可以穿普通的棉、毛制休閑服裝,要寬松,對襟開,易穿易脫(即易散熱)。冬季應當穿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絨衣、羽絨背心(背心即保暖同時又方便雙手活動)、毛衣、絨衣等。脫穿方法一般用拉鏈(可以快速脫穿),冬季的可以選擇一些套頭式,這樣的保暖性能更好。
★ 透氣與防雨:透氣與防雨性能是一對矛盾,運動中的人體汗水應當及時的透過衣物排除體外,保持代謝功能的正常進行。因而,透氣與吸汗應是選擇衣物的第二要素。一般來說,純棉製品的透氣及吸汗性能都比較好,但它們也沒有防雨功能,有一些高級的登山旅行服裝就具有單向透氣性能,即雨水進不去,而體汗可以排除,但價格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可以只考慮透氣及排汗性能,防雨可以交給風雨衣擔當。用這種面料製作的服裝又叫全天候服裝。
★ 多功能性:不論是衣服還是褲子,口袋多是較好的,口袋最好用蓋而不是拉鏈,可以防雨水。口袋多可以裝一些小物品。其他一些多功能是:有腋下排汗口(拉鏈式的);領子帶雨帽的(最新式的是多角度探索帽);袖子可拆式的;褲子腳可以收腳的;衣服可以收腰、收髖(用拉繩)的等等。當然,功能多也要根據需要,不要貪多。
★ 色彩:在叢林中旅行,衣褲色彩的識別性應強烈,這便於相互關照、識別、尋找等,故一般應是鮮艷色,如黃色、紅色、白色、藍色等,如果有一些色彩的搭配,可以進行個體識別。一般情況下不能穿迷或綠色的服裝(動物考察除外)。
★ 注意事項:有些衣褲是不適合野外旅行的,但不少人愛穿,故要特別提出來注意,如牛仔褲、牛仔衣、安綸褲、長裙、真絲衣服等。
產品介紹:目前國際上最有名的戶外活動服裝是用Goer-Tex(美國戈爾公司產品,見後述)等面料製作的服裝,它是一種單向透氣面料,是一種稱為「世紀之布」的發明,其布料在一平方寸上平均有90億個細孔,而每個細孔比一滴小水珠大2萬倍,卻比汗氣份子大700倍,故細孔有單向透氣性能,即汗氣可以透過布料排除衣外,而雨水及風進不去。用這種面料製作的服裝是野外旅行的高檔服裝,當然也很貴,相似的面料還有比利時生產的Sofitex、韓國的Finetex及日本的Gelanots等,也有其他的一些相近的國外品牌的服裝,如奧索卡,NIKKO等,其價格稍低一些。在保暖性面料上,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有抓毛布(Polar Fleece),這種面料不起頭,手感柔軟、保暖性高、透氣性好、汗水易散發等優點。
6。 旅行鞋襪:
在戶外旅行,必須穿適腳的旅行鞋襪。一般穿普通的運動膠鞋、旅遊鞋、登山皮鞋等均可。選擇時注意以下幾點要素:
★ 鞋子面料:一般運動鞋有皮革(牛皮、豬皮等)、帆布及其它一些人工合成面料(包括用Goer-tex),皮革面料的保暖、防潮、通氣、護腳等性能都比較好,但比較重。目前一些合成的面料,同樣具有皮革的性能,且重量輕,如一些高級登山鞋。
★ 鞋幫高低:鞋幫的高度有兩個意義,一是保護腳踝不易扭傷,這在一些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尤其如此,鞋幫高可以保護腳。二是防止異物進入鞋內,如一些昆蟲、有刺的植物種子等。但靈活性不如矮幫的,因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 鞋底用料:鞋底的厚度及其用料同樣重要,一般無亂石的平坦道路,可以穿一般的薄橡膠底的鞋(即常見的球鞋、膠鞋、旅遊鞋等),如果是有許多的不平的石路或需要攀岩就必須穿厚底的膠鞋或皮鞋,否則,會擀腳,另外,有時在攀登時需要用腳尖登踩上升的支點,故硬鞋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 尺碼大小:長時間的旅行人的腳會因充血而有所膨脹,因而,在選購鞋子時應當比自己的實際尺碼稍大一些,更不能穿緊腳的鞋。另外,由於冬季在雪山上旅行、露營,如果腳冷,要添加厚的襪子,因而,如果沒有一定的寬松度是不行的。大多少視要個人的情況而定,一般在兩碼以內。另外,一些地方將干辣椒塞在鞋子尖,據說有促進腳尖血液循環,預防凍瘡的作用,不妨試試。
★ 其他設計:鞋底的紋槽也是很講究的,紋槽的橫、弧、園、豎等槽線是起到各個方向的防滑作用,我們可以從這些槽線的布置看出來,總之,槽線的作用是增加鞋子的摩擦作用,包括在泥地里行走。鞋帶的系法常見的是穿孔式,為老式方法,用起來比較麻煩,目前,一般是穿孔與搭扣相結合,腳背部位是穿孔,腳踝以上是搭扣,穿脫都比較簡單。
★ 襪子要求:在外旅行一般穿長筒棉線、毛線襪,這些襪子的吸汗性能比較好,過去的山間旅行者中一般是穿短褲(或燈籠褲)、下穿長筒襪。襪子起碼要帶兩雙以上,
使用與保養:凡是新鞋應在長途旅行前,應試穿一段時間,讓腳同鞋子有一個磨合期,如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解決。新鞋在用前可以在鞋內滴幾滴白酒或酒精,可以達到除臭的作用。在旅行時,鞋帶不應系得過緊或過松,應掌握好一個度。上坡及登山時,應緊腳踝部位,而下山及下坡時應緊腳尖部位,道路多碎石時應緊鞋幫部位,以防扭傷腳。道路平坦時應適當放鬆鞋幫,尤其是高幫鞋。鞋子不用時應注意存放在乾爽的地方,如果已經受潮,應先洗凈晾曬干。存放方法還應當在鞋內塞入報紙等填充物,以保持其形狀。
補充―營地鞋:由於長時間的步行,腳部會沖血膨脹,因而到達休息地(露營地)後應及時換成寬大的營地鞋,讓腳部放鬆休息。同時在戶外旅行多少會因露水、水灘等將鞋弄濕,也有必要在露營地換成乾爽的鞋。故外出旅行時最好多帶一雙營地鞋(一般用矮邦輕便的運動鞋)及一雙輕質泡沫塑料涼拖鞋。它們在涉水渡河時,還有重要的作用(後述)。至於其選擇沒有嚴格的標准,備用鞋只須柔軟適腳即可,拖鞋要寬大耐用。因此,一般外出旅行應當帶上三雙鞋。
7。洗漱用具:必須攜帶的洗漱用具有:毛巾(普通毛巾或壓縮毛巾)、牙膏(以小型的為好)、牙刷、肥皂、塑料口杯(最好一物多用),這些東西有些可以大家合帶(牙膏),以減少所帶的物品。
8。自用餐具:外出旅行吃野餐的情況是很多的,所帶的餐具必須要考慮以下要求:
(1)重量輕; (2)多用途(便於直接燒煮); (3)堅固耐用。
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餐具中可以選出適合野外旅行的餐具,建議選擇以下餐具:
★不銹鋼餐具:這類餐具的品種很多,建議買一種有長手柄的長方形或圓形的不銹鋼餐具。同時有一種三件套件及多件套(圖3-9),很好用,價格在60~80元之間,進口的要貴得多。
★多用軍用餐具:在許多軍用品商店有售的一種鋁制多用餐具套件,有外燒的鍋可吃飯,還有盛菜的小盤,價格在50元左右。
★不銹鋼保溫飯盒:這種用品不能直接燒煮,但保溫性能好,適用於寒冷的地方使用。
★塑料類餐具:這類餐具重量輕,價格低,但不能燒煮,耐用性差,但作為夏季旅行或者飲用的工具(水杯)亦是很好的。
至於用餐工具一次性衛生筷及不銹鋼勺、叉均可考慮。
9. 個人照明器材:在野外露營必須帶野外照明器具,多用手電筒、蠟燭及頭戴式頭燈等。手電筒使用靈活廣泛,但需佔用一隻手,而頭燈(見圖3-10)可以騰出雙手且所照區域隨視線而動。它們各有所長,在選購時要視情況而定,但應注意體積不應太大,重量不應太重。建議選購塑料(工程塑料)外殼,具有防水性能的電筒,如果是長時間在外旅行,必須考慮帶備用燈泡及電池。另外,手電筒在平常攜帶時應將內裝的電池相互倒裝(即電極相同的對在一起)以免漏電,旋轉開關(如美光電筒)的可以不用。蠟燭是很有用的照明器材,它可以燃燒較長的時間,可以用可樂瓶做一個蠟燭燈,起到防風的作用。如使用手電筒,可在電筒上栓一根尼龍繩套在頭上,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產品介紹:美國美光(MAG-LITF,圖3-11)等電筒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手電筒,它以優良的品質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並常同瑞士軍刀一起互為禮品搭配。美光電筒有很多的型號,並搭配各種型號的電池,除可作電筒外,其燈頭取下來套在下面可以作蠟燭燈使用。適合戶外旅行使用的有M2A03H(197元)、M2A11C(230元)等型號,均是用5號電池。一般大商店有售。
10. 身份證件:帶好自己的身份證及工作證件並不是一件多餘的事,如果是團體旅行可以帶上團體開出的證明材料。如果是紙質的證件應當用塑料包裝起來。身份證件應當隨身攜帶,不要放背包內。
11. 遮陽帽/頭套:外出旅行應該帶上適合的帽子
★ 遮陽帽(太陽帽):適合夏季使用,最好用長帽沿的太陽帽,色彩應鮮艷。
★ 寬邊遮陽帽:在一些比較熱的地方旅行,可以帶上圓寬邊的遮陽帽,如草帽、充氣帽等。
★ 毛線帽/頭套:在冬季旅行當然要帶具有保暖性能的帽子,尤其是在雪山上旅行。可以選擇一些保暖性能好的毛線帽、登山頭套(毛線製品)、風雪帽等。
12。自用葯品
當人們換一個新的地方後,總會因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而生病或身體不適,在野外旅行尤其如此,由於人處於運動之中,生理機能對運動及其新的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另外,所去地的自然環境狀況、衛生狀況及飲食條件等因素,這些都對人的生理適應能力是個較大的考驗。精神狀況良好、體質健康、自身免疫能力強的人則不易患病;反之則易於染疾。但不論是何種情況,帶上些備用葯品總是必要的。不要過於輕信自己的體質及對旅行地的判斷。也無須把各種葯品都帶上,以下一份清單供參考,各人應結合自己的常見病及適用葯品而有所選擇:
A。感冒葯:如感冒清,牛黃解毒片,黑加白,板蘭根片等。
B。退燒、消炎、抗生素:如乙醯螺旋黴素,APC,清熱消炎膠囊,白炎凈,克感敏。
C。腸胃葯:保濟丸,氟哌酸,黃連素,顛茄片。
D。五官葯:土黴素眼膏,紅黴素眼膏,防裂唇膏(凡士林)。
E。外用葯具:白葯酊,白葯,,綠葯膏,傷濕止痛膏,綳帶,紗布,葯棉。
F。防蟲蛇葯:風油精,清涼油,蛇葯。
G。急用葯品:止痛噴劑。

13。防曬用品:在都市工作生活的人大多在室內工作,少曬太陽。一旦外出就可看出自己皮膚的嬌嫩和脆弱。如果不想皮膚綻裂、陽光灼傷,除了帶遮陽物品外,應帶上一種適合自己的護膚用品。其實人的皮膚對陽光紫外線是可以抵抗的,只須在外出旅行的頭幾天里使用護膚用品,以後可以逐漸不用了(當然人也曬黑了)。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護膚用品極多,應選擇經濟適用的護膚防曬用品,如橄欖油、雅芳防曬霜(分15倍,30倍等)。
14。水壺/飲料
在外旅行長時間沒有合適的水飲用,是件不可想像的嚴重問題。如果預見到所去的地方缺水,那麼就必須帶水具,對水具的要求應當考慮重量輕、容積大、堅固耐用及保溫性能(夏季除外),目前市場上有如下商品可供選擇:
★全不銹鋼保溫水壺:目前市場上的這種水壺很多,有600ml(毫升)、800ml、1200ml等容積的,其保溫性能很好,只是價格較貴。一般在100元至300元。
★軍用兩用水壺:內是水壺,外是一個可用於燒水的容器,腰子形狀很適用於野外旅行。價格也比較合適。
★其他容器:普通玻璃膽水壺、塑料水壺、太空杯、羊皮水壺等都有它們各自的適用用途,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玻璃鋼飲水瓶(太空杯),很適合各種季節的旅行。帶上一瓶可樂瓶也可以,喝完了裝上水就是儲水工具。
15。 應急食品:外出旅行探險時,可能會因一些原因掉隊、迷途或者自己的肚子比別人先餓了,因而帶上一些應急食品是明智的選擇。應急食品應當少而精。並且熱量高的食品,如牛肉乾、火腿腸、巧克力、魚乾片、壓縮餅乾等,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
16。 打火機:在野外生存除了食物、水外,就是用火了,因此,帶取火工具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是帶打火機(含防風火機)或防風火柴,注意,打火機在不同海拔使用,其火苗大小不同,在高海拔區不如防風火柴好用。
17。 自用汽爐:在國外登山探險比較流行自帶汽爐(又叫瓦斯爐)自煮飯菜。我們平常旅行盡管是集體旅行,自己(或者倆人合帶)應當帶上一套野外旅行汽爐。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個人用汽爐:
★ 普通野營汽爐(見圖3-12):電子點火,用普通標准氣瓶(250g),優點是便於攜帶,使用方便,缺點是比較重。價格在60元左右。
★ 折疊式汽爐:同上,優點是便於攜帶,缺點是接氣部位不太好。
★ 進口汽爐(見圖3-13):一般是EPLgas牌子的,是國際上很流行的登山探險用汽爐,優點就不用說了,但進口較少,價格貴,且氣瓶不易更換或補充。
18。小刀具
外出旅行及其探險,沒有刀具是不行的,在外軍中甚至考核只憑一把多功能刀在野外及叢林中生存的本領,可見刀具的作用是很大的。
選擇與使用:在野外旅行探險一般應帶兩把刀,一把大刀(如匕首),一把小刀。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小刀是瑞士軍刀,在國內市場上有兩種主要的牌子,一種是威戈(Wenger),一種是維諾斯(Vic

㈡ 簡單戶外徒步 需配一套裝備(入門級) 請高手指點

新驢徒步裝備知識大全

做為一名徒步者愛好者,擁有一套最合適自己的裝備在戶外活動過程中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徒步者最重要裝備之一
背包:
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線遠近而定,一般在本市周邊出行30升左右即可。如果出滬做長途出行的話,MM們要有一個55升左右的背包,GG要有一個65升以上的背包;在選擇購買背包時一定要反復背試(最好可以有負重測試)並且一定要向有相關技術的營業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出行時會起不到減輕負重,均勻負擔的作用。有關背包的選購以及使用資料很多,曾經在此版塊有貼子,如果你需要知道詳細知識,自己可以細查。買包時不一定要最貴,重要的是要合適自己的身體的背負系統,面料我個人認為要結實,輕度防雨,在購買時如果背包沒有自帶防雨罩,那你別忘了同時買一個背包防雨罩。
徒步者最重要裝備之二
鞋子:
鞋子和背包被稱為徒步者最重要的裝備,因為鞋子的好壞將直接關繫到你的人身安全。你一定要選擇一雙好的登山鞋。登山鞋最好是高邦的,可以保護你的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我深有體會)。如果你是一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選擇一雙好的鞋子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是值得的。我個人認為最好是GX防水透氣面料,並且買鞋一定要到正宗商場或專業戶外商店選購品牌的鞋子。(註:試穿鞋的時候請牢記一定要大半碼或者一碼,當你穿好後可以用手指測一下後跟,空隙在一指左右。)
如果你將作長途旅行,或者己知有涉水,那你該准備一雙溯溪鞋做為備用,當然你也可以買一雙便宜的解放鞋 。
關於如何試鞋你可以看下面連接

徒步者外著服飾: (從外到里,從上到下)
1、沖風衣褲:
在每次出行的時候無論春夏秋冬,帥哥靚妹一定要穿長衣長褲。在穿越灌木亂草時會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當然最好是防水。最好是穿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在長途徒步登山時千萬不要穿牛仔衣褲,因為如果出汗或下雨。牛仔衣褲很容易弄溫,這樣會成為你的負擔影響兩腿的行動。

2、內衣褲:
我建議貼身衣服建最好不要穿全棉的,因為全棉的內衣吸汗性比較好,在高寒地帶由於內衣濕透會讓你覺得寒冷,在國外登山界,全棉內衣被稱為「死人穿的衣服」,當然我們只是一般的徒步穿越愛好者,情況並沒有這么可怕。我建議可以買類似「天蠶衣」之類的內衣褲。

註:關於戶外服裝三層概念
防風(雨)層 有沖鋒衣褲最好了,沒有的話輕便的雨衣褲也行。保暖層, 抓絨衣就行了 (一般沖鋒衣都有可脫卸的抓絨夾里) 行進過程中是不會覺得冷的, 中途休息以及到達營地後一定要注意保暖 把能穿的都穿上。內衣 排汗性能是關鍵 建議穿著專業一點的戶外排汗內衣,尤其冬天出行或去較高海拔的地區。當然在夏天天氣炎熱的話 休閑一點的長袖襯衫T恤和長褲就可以了,有快乾衣褲那就更好 ,再備上一套雨衣褲, 就不必死板的講究三層概念了。關於夏天穿T恤要穿短袖,不能穿無袖,領子最好是翻領,可以避免脖子曬傷。

3、帽子和頭巾:
你可以選擇一頂一般的運動帽,最主要是能遮陽光,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那種寬檐帽,它不僅可以遮陽還可以防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你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當然在天熱的時候你也可以選擇一條頭巾,我個人認為頭巾的散熱性比較好。也覺得比較舒適。

4、墨鏡:
用於遮陽。夏天時更為重要,山頂在太陽直射下會讓你睜不開眼。但同時也會會帶來視覺的誤差,所以在陰天或危險路段時請慎用。

5、手套:
無論是上山或下山,不論是天冷還是天熱,你必需要有一雙手套。因為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會給你起到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注意一點的是,帶著手套會降低手的敏感度
6、襪子:
我前面說了在選擇鞋的時候會大半碼或一碼,現在說到襪子那就是在出行的時候你該選擇一些厚實的襪子,因為長途爬涉,如果襪子太薄,很容易磨破你的腳,如果襪子薄你可以穿兩雙。

保護勞防裝備和葯品:
1、護膝和護踝:
如果你准備做長距離的徒步那我覺得有必要帶一雙好的護膝和護踝,特別在下山的時候由於負重,你的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並且膝蓋的損傷是很難恢復的。或許有的損害會影響你的一生。往往在徒步中會有碎石路段,所以你也該有一雙護踝
2. 葯品:
一個人在出行的時候你必須帶著常備葯品,在很多活動中你將來不及得到別人的幫助,並且在有的葯品裝包過程中盡量的放在容易快速拿到的地方。我的醫葯箱中備有:雲南白葯(粉狀,噴霧劑)、蛇葯、感冒葯、創可貼,綳帶、止血帶、紗布、止瀉葯-------)僅供參考。不過在集體出遊的時候可以公共購買些共同葯品,比如凈水片,十滴水等等這樣可以減輕你的負重。

3. 防曬霜
特別在夏天戶外運動中,因為日光直射容易燒傷皮膚你可以少量攜帶。

4、毛巾和洗漱用品:
最主要用於擦汗。在行軍時你可以用一個快掛掛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出汗的時候可以直接擦汗。在有溪水的時候你可以洗臉,這樣會很方便。另一個用途是在灰塵多的地方可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盡可能帶小的牙膏(自己預算一下夠用就行)

戶外露宿裝備:
1. 帳篷:
在帳篷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是防水指數要好,其次是防風性能。要注意的是重量問題。一般的帳篷重2。5公斤左右,如果超過3公斤以上的在購買時請慎重。 還有我建議盡可能不要買單人帳,因為雙人帳和單人帳的份量相差無幾,並且一般都會是集體活動,如果雙人帳還可以相互減負。

2. 睡袋:
睡袋的選擇由於材質關系,價格相差很大,對人而異,我不想推薦買何種材質的睡袋,不過一般買睡袋你要選擇一隻適合在零下5度左右的睡袋,因為此標准睡袋的適用期比較長,既使在夏天,夜晚的山頂氣溫也會很低。你可以考慮買一個睡袋內襯(方便洗滌)。睡袋並不需要常洗,每次活動回來只要在太陽下照射就行了。

3、防潮墊:
防潮墊的選擇和睡袋一樣,有多樣化,價格相差也很大,有自動充氣似的,有手動充氣的,有防滑的。不過我認為做為新驢,買一個能用的便宜的比較合適的就行。不過別忘了配一個防潮墊套(答案在你出行的時候自然分曉)。

戶外行動必備品
1、頭燈或手電筒:
在夜行或露營中,一定要配有頭燈或手電筒。(最好是頭燈)帳篷燈可以暫不考慮。如果准備長進間夜行一定要備足電池。
2、繩子:
繩子是急救的必備工具,對繩子我沒來得及做詳細調查,只是有空的時候會照著(生存手冊)中學習一些結繩法。據我了解大致繩子可分動力繩和靜力繩,又有主繩和保護繩之分。團隊出行特別是一些登山難度較高的穿越活動中,繩子是必備的,這樣可以提高活動的安全性。但說實話參加過不少的活動但從來沒有用到過繩子,因為主繩價錢又貴又重所以本人也沒買過。但俱樂部有這些裝備,如有需要自然有領隊備齊。

3、防潮袋:
對於防潮袋可以自己掌握,但我個人認為是必要的。因為在你行軍特別是溯溪時可以把比如照相機、手機、錢包、證件等所有零散物品放放其中,當然也可以將食品放在其中。不會因為你的在涉水摔倒而濕掉。

4、雨衣:
每次活動我們都是風雨不阻的,所以在活動中碰到下雨的可能性很大,你有一件雨衣會讓你免去淋雨之苦。當然有很多沖風鋒本身的防水性就比較好。我個人就不習慣穿雨衣。

5、刀具:
多次的出行活動大家認為最適用的刀具就是瑞士軍刀,因為它的刀很鋒利而且功能很多。我相信瑞士是你的首選。並且你要將刀放在最容易取到的地方,平時不用的時候不要亂扔,要保護好它的鋒利性,在戶外有很大的用途。比如:如果在戶外被毒蛇咬傷,或許就會用它來開口放血--------
如果可能,你可以再擁有一把大刀做為防身,特別是穿越無人區的時候,你面對的或者是猛獸,還有穿越灌木中可以用來開路。M9D8是我的最愛。但是唉!太貴了,太貴了,叢林一號可以擁有,叢林二號還是免了
6、火種
最好是可以防風的,個人推薦ZIPPO還不錯,可以防火,不過在高山上是不行的,缺氧情況下根本點不燃。一般可以帶粗一些的火柴,還有一種據說可以點一萬次的火柴。我試用過,好象還行,最重要的是你該擁有一個防水防潮極俱的火柴罐。
註:不去極限環境的話,打火機也用不上,而且很多地方山林防火,不能點篝火 保險起見帶個質量好一點的一次性打火機或者防水火柴就行了(煙民另當別論)

7、爐具、防風板、個人餐具
有爐具你就可以喝上熱的水,吃上熱的飯。不過並不一定要人人擁有。一般一個爐具和一個扁罐可以滿足三個人的三頓口糧。如果有爐具就配上防風板。最好帶一隻可以用來煮燒食品的餐具和一次性筷子。

8、通訊裝備
一個團隊活動有必要有對講機,這樣領隊和壓隊可以控制行軍的速度和知道隊伍行軍情況,有緊急情況下便於聯系。個人你可以配一個救生哨。但千萬不要沒事的時候亂吸一氣。否則很容易讓人緊張和誤會
9、GPS:

10、指南針:
你不一定要擁有,但如果想擁有千萬別買假貨,否則會很危險,市面上各種指南針很多,我想軍用的應該比較合適。

11、水袋和水壺
至少擁有一隻一升的水壺,當然帶水的時候似行程而定,如果要穿越一天的無水區,那你必要帶足三至四升水。(注:水是必備的,但在行軍途中,萬萬不能因為口渴而狂喝。)

12、垃圾袋
每次出行你必須帶好垃圾袋,它可以用來裝你的臟鞋放在帳蓬里,最重要的是做為徒步者,在野外你留下的只是腳印------

13、快掛
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掛毛巾,也可以把帶走的垃圾用快掛掛在包的後側等等。

食品:
一般短途(兩三天的活動)可以帶一些方便麵和麵包,方便包裝的榨菜以便大量出汗後補充鹽份,但是要說的一點就是方便麵其實是最沒有營養的食品,在做長途徒步中並不合適帶方便麵,一般可以帶些米和臘肉紅辣椒之類的東西,還一定要帶足合適的壓縮餅干(迷路或者其他時可以備用),可以帶一些牛肉乾,巧克力之類可以快速補充體力的食品,也可以帶一些含有維生素葯片和糖.其他零食自己選擇,不過我不主張帶口香糖,如果你在嚼口香糖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環保,千萬不要在野外亂丟.
(註:盡量不要攜帶過度包裝的食品,剩餘食物和可降解包裝垃圾可以深埋處理
不易降解的包裝垃圾應該帶走不可亂扔,人在極度疲勞的時候往往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切忌切忌 !!另外山村處理垃圾的能力有限,山民環保意識薄弱,往往將垃圾往河道和山谷一倒了之 所以盡量將垃圾帶到頗具規模的城鎮再處理.)

關於攝影器材:
如果長途行程,我認為不要帶太重太大的相機,越小越好,最好是數碼相機。更不要帶三角架以增加負重。

證件:
最好帶著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

㈢ 速干襯衫是錦綸的好還是滌綸的好

戶外產品是功能性產品,加入錦綸是為了增加耐磨性能,但是化學穩定性沒有滌綸好,防水性也比滌綸差,同樣都是戶外襯衫,也是有相對的注重點的,不僅僅是快乾;有的相對透氣穿著舒服,面料比較薄軟,輕巧,有地防紫外線能力很強,有的比較耐磨防刮,有點防蟲叮咬。。。。。。我覺得購買的時候,要弄清楚自己要去干什麼,需要什麼?最好是咨詢一下現場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當心有些人不懂裝懂)。最主要的還是品牌和價格,一分價錢一分貨,在戶外產品中的選購中,還是比較可信的。

㈣ 哥倫比亞的Omni-dry衣服是否可以水洗

可以,但不能把沖鋒衣當成普通衣物那樣進行頻繁的清洗。正確的清洗方法可以避免對沖鋒衣的損傷,但頻繁的清洗對沖鋒衣非常有害。所以應當根據對沖鋒衣穿著後的受臟的程度來判斷是否該洗,而不應當根據穿著的時間。新買的沖鋒衣帶有氣味,應在通風乾燥陰涼處晾幾天。

若是沖鋒衣,可以根據情況來清洗:

第一種情況是長期不穿著沖鋒衣;

第二種是戶外旅行穿著後,淋過雨或沾滿了泥土、油污。因為沖鋒衣里含有一層防水透氣膜,這層膜可以隔絕水,又能讓氣體通過。但如果沾到泥土或者油污,這些污垢就會堵塞防水透氣膜的空隙,降低沖鋒衣的透氣性能。

(4)速干襯衫旅行戶外七分袖擴展閱讀:

Omni-Dry :Columbia公司自己研製的吸濕速乾的材料,這款布料不但可以迅速將水份吸收,而且會有效的將水份帶到面料外面揮發。它的吸水性能是一般棉布的三倍,揮發速度是一般棉布的二倍,因而能使穿著者經常保持乾爽舒適,適合於參加各種戶外活動。

這款材料主要用於生產T恤、襯衫、休閑褲等。Omni-Tech®是Columbia(哥倫比亞)自行研製的專利布料-布料表面加上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水層,面料底部壓上透氣薄膜,一方面令水無法滲入面料內部;

另一方面汗氣可以由透氣膜排出,再配合縫線位置的密封處理,能夠令面料做到防風、防水、透氣的功能,主要應用在Columbia(哥倫比亞)沖鋒衣和滑雪服中。

經過專業測試可以看出,Omni-Tech®的防水性能最高可以達到20000mm水壓,而一般的雨傘只能夠承受300mm,功能相差50倍。至於透氣方面,Omni-Tech®科技每日可以揮發最高達到13000cc水份,比身體每日發汗量(平均1200cc)高出10多倍。

㈤ 速乾衣的一些問題

純棉的衣物被汗浸濕後很難干,活動時自然不舒服啦,而且長時間穿著被汗濕的衣服,對身體不是好事,所以戶外運動自然是速乾衣最合適。
速乾衣其實有很多品種的,你所說的速乾衣襯衫,是戶外店裡最常見的,這種衣服的裁剪是按戶外運動的標准完成的,穿著不會不舒服;如果不喜歡,其實你也可以去一些運動品牌店找運動T恤,特別是正版的球衣也可以。

㈥ 參加戶外拓展培訓應該如何著裝

隨著拓展訓練的普遍推廣,參加拓展訓練的企事業單位愈來愈多,但是很多第一次參加培訓的學員對著裝方面的知識還是很欠缺,下面行遠顧問的小編針對於參戶外拓展訓練的著裝問題做一介紹。 在春夏季參加戶外拓展,最好能佩戴遮陽帽。很多人認為夏天太陽很毒辣,容易曬黑皮膚,其實春天的紫外線更強,尤其在四五月份,比如江蘇的蘇北地區,徐州,鹽城,淮安、宿遷,山東、河南、河北等北方省市氣候乾燥,更容易曬黑。所以最好能佩戴太陽帽,避免陽光的直接暴曬。 服飾方面盡量穿著易乾的服飾,由於春夏季的天氣溫度較高,戶外活動容易出汗,服裝的排汗功能很重要。棉紙面料的上衣或T恤穿著舒適,但當身體出汗時很難在短時間內變干,容易出現悶熱,身體感覺不適。很多人喜歡戶外活動時穿著牛仔褲,其實在戶外有大運動量的時候並不適合穿著牛仔褲,尤其是夏天。當腿部出汗時,牛仔褲會包住大腿,粘在上面,做動作時會消耗更多體力,不方便活動。選擇化纖面料的服飾更加合適,這種面料吸汗迅速,再通過空氣流通短時間內就能將汗水蒸發,讓身體感覺乾爽,很多速乾衣都是選擇化纖做為面料。 秋冬季節參加拓展訓練要注意防風保暖。 由於中國北方城市風沙較大,服裝盡可能分多層穿著。外層為防風層,中層為保暖層,內層為排汗層。多層穿著的好處在於能根據外界溫度隨時變化調整衣物,褲子方面最好選擇寬松的款式,由於天氣寒冷,下身會穿保暖褲等,寬松的褲子更適合做活動。 鞋子方面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的運動鞋都可以,盡量選擇鞋底厚一些的,在做運動時能夠起到緩沖作用,保護足部。

㈦ 三夫戶外的戶外用品

1.野營和旅行:
背包:大型背包(45L以上)中型背包(30L--45L)小型背包(30L以下)腰包、掛包、其它 背包輔配件 戶外商務包
帳篷:高山帳篷野營帳篷超輕背包帳 涼篷大帳帳篷輔配件
睡袋:0度以上棉睡袋0度以下棉睡袋0度以上羽絨睡袋0-負15度羽絨睡袋負15度以下羽絨睡袋抓絨睡袋睡袋輔配件
墊子:自充氣墊泡沫防潮墊地席、地布充氣床墊子輔配件
登山杖:登山杖手杖輔配件
照明:頭燈電筒營地燈、汽燈電池、燃料全部>>爐具、餐具爐子烤架氣爐、油爐、噴槍套鍋餐具燃料輔配件
水具:保溫杯水杯防水物品水桶水盆酒壺水瓶、水壺水囊水袋凈水器水具輔配件
旅行包:拉桿箱相機包、三腳架馱袋、托運袋、嬰兒背架拉桿箱拉桿箱輔配件
旅行配件:吊床方巾毛巾及其它洗漱包雨傘、雨衣證件袋、貼身錢包、鎖整理袋眼罩、耳塞、氣枕休閑桌椅。
2.戶外用品男裝女裝童裝
沖鋒衣褲:沖鋒衣沖鋒衣兩件套沖鋒褲
抓絨衣褲:防風抓絨衣非防風抓絨衣抓絨馬甲防風抓絨褲非防風抓絨褲
速乾衣褲:長袖速乾衣短袖速乾衣速干長褲速干短褲
保暖服裝:羽絨服羽絨馬甲羽絨褲棉服棉馬甲棉褲
休閑服裝:休閑外套超輕風衣襯衫衛衣毛衣攝影背心短褲休閑褲、騎馬服裝、攀岩服裝
T恤:長袖速干T恤短袖速干T恤長袖棉T恤短袖棉T恤
內衣:長袖上衣短袖上衣內褲長褲。
3.戶外用品 鞋襪類:
高山靴:單層靴雙層靴
登山鞋:中高幫防水登山鞋低幫防水登山鞋非防水登山鞋
休閑戶外鞋:商務休閑鞋運動休閑鞋
涼鞋、拖鞋涼鞋拖鞋溯溪鞋
保暖靴:防水保暖靴非防水保暖靴羽絨靴
專項運動鞋:越野跑鞋攀岩鞋滑雪靴競技攀冰鞋
襪子:棉襪排汗襪羊毛襪
4.工具、儀器、眼鏡戶外用品:
工具:瑞士軍刀、其它刀具鍬鋸斧鎬、組合工具打火機輔配件
儀器:戶外表GPS指北針、高度計、坡度計望遠鏡對講機、戶外音箱逆變器、太陽能充電器計步器輔配件
眼鏡:高山鏡運動鏡太陽鏡、夾片滑雪鏡鏡繩、鏡盒掛鏡。
攀登器材:主鎖、快掛、連接器上升器、下降保護器、制動器、滑輪岩塞、岩錐、掛片、岩鉤岩錘、鑽輔配件
冰雪器材:冰鎬冰爪冰錐雪鏟踏雪板雪套輔配件
頭盔:安全頭盔安全帶
繩索:扁帶攀登主繩靜力繩輔繩扁帶、菊繩、吊梯、挽索
登山杖登山杖輔配件
攀岩鞋服攀岩服裝攀岩鞋

㈧ 如何選擇戶外服裝戶外運動服裝搭配技巧

一般裡面穿透氣吸濕排汗好的速干內衣或羊毛內衣,中間穿透氣排汗保暖好的抓絨衣,外面穿防風防水透氣排汗好的沖鋒衣,需要的時候可以羽絨服,根據自己需要可以多層搭配

㈨ 徒步旅行需要帶什麼東西

徒步旅行對於青年人和中年人,無疑可以增強體質,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准備工作,則有可能適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防疲勞 預防的關鍵在於,一要步姿正確,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會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邊。晚上休息時,應用熱水洗腳去疲勞。 ——防腳打泡 萬一選鞋不對或步姿不正確,行走中感到腳的某個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該處貼上一塊醫用膠布或在鞋的相應部位貼一塊單面膠,在一般情況下,這就可以防止打泡。 ——防寒暑 北方徒步旅行要帶一些質輕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廣闊的北方平原,風速較大,衣著應及時調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解渴要適可而止 出發前最好准備一壺清茶水,適當加些鹽。清茶能生津止渴,鹽可防止流汗過多而引起體內鹽分不足。 ——隨身攜帶必備的葯品 隨身攜帶一些常用的感冒葯、防暑葯和外傷葯,備一酒精盒浸1-2根棉簽。 #裝填背包,有三個重要的原則。其一是常用的東西應該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其二是重的東西在上,輕的東西在下;其三是多使用分類袋。 如果你的背包功能簡單,口袋不多,可以將衣物等不常用的東西放在下層,而依次將葯品、紙巾、證件等放在上層。如果你的背包功能復雜,外層有很多口袋,那就可以分別放置零散而常用的東西。比如用包的頂蓋放置葯品、紙巾等物,包的兩個側袋分別放置證件等物,再加上葯品、洗漱品包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分門別類地放置,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東西多而亂作一團。 如果你要出遠門,包又大又沉,那麼把重的東西方在上面就很重要了。把整個背包的重心調整在肩部之上,有助於人在行走的時候保持平衡,身體只要略微前傾,就可以把重心調整到中心線的位置。如果是背包中心太低,那走起路來會彷彿總有人在後面拽著你。所以,除了零散物品外,從上到下按照物品的密度,正確裝填背包的次序應該是:帳篷、餐具、食物、水壺、各類衣物、睡袋、防潮墊(帳篷和防潮墊是固定在背包外部的)。另外,保持重心的左右平衡也很重要。 至於分類袋,不是什麼特殊的裝備,普通的塑料袋就可以。把各種物品歸類分別放置,既可以保持背包內部的井井有條,又可以方便拿取,是個很好的方法。

㈩ 廣州哪裡可以買到1000元以下的正品沖鋒衣(國產牌子也不怕)!!!

沖鋒衣,又稱風衣或雨衣,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必備裝備之一。無論是城市休閑一族,還是普通的周末郊遊愛好者,無論你是做中長距離的遠足和登山,還是專業的探險、攀冰,甚至攀登七八千米的雪山,一件適合自己的"全天候"沖鋒衣都是你的必備之選。

沖鋒衣之所以能成為所有戶外愛好者的首選外衣,是由其全天候的功能決定的。一般的沖鋒衣主要體現在防水的特點上。從面料設計和加工上來說,一般的沖鋒衣都 沖鋒衣
是"PU防水塗層+接縫處壓膠"的。PU防水塗層指的是在衣服表面織物裡面附這一層防水塗層(PU聚氨酯)的處理,根據需要塗層厚度不等。這種防水塗層被廣泛應用在國防、汽車、建築、傢具,甚至避孕套上都要用到防水塗層,就連消防水帶的襯里都有PU聚氨酯塗層。實踐證明,好的PU塗層是不會漏水的。至於壓膠,主要是針對衣服的針腳和接縫處的PU塗層易破損、滲水的情況所做的專門壓膠處理,一般是用專業的壓膠機和壓膠條在接縫處進行高溫壓膠,密封所有接縫處,進一步杜絕漏水、滲水的情況發生。其缺點就是衣服的透氣、防風性能不好。 沖鋒衣,顧名思義就是沖頂時所穿著的衣服,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必備裝備之一。從現代登山的角度講,沖鋒衣應具備的幾個條件:首先,結構上符合登山的要求,登山往往是在惡劣的環境下開展各種活動,包括負重行走、技術攀登等,沖鋒衣的結構要能滿足這些活動的要求。其次,製作材料上需符合登山的要求,由於登山運動所處的特殊環境及登山運動的需要,沖鋒衣的材料必須能實現防風、防水、透氣等要求。
編輯本段名稱來源
現在很多戶外用品商店都在經營國際上的著名品牌品銳,它的價位是在正規商場里的幾分之一。這些店裡的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國內加工廠里的出來的,走的都是一個地下渠道。這也是構成兩者價位相差幾倍的因素。但這對我們戶外愛好者來說,未嘗不是一個福音。 以前有人把這種產品分為甩貨與假甩貨,但自從前年或去年國外廠家加強對余料的的管理之後,真正的甩貨已經不多見了。可以這么說,現在市面上(不包括賽特之類的大商場)的沖鋒衣,真正的甩貨是沒有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假甩貨,更談不上什麼真品了。 甩貨與假甩貨的意義是什麼?甩貨是指廠家給國外公司加工之後剩餘的那些產品,一般數量都不會很大,從品質上說與賽特的東西沒有本質的區別。而假甩貨是指國內工廠利用剩餘的面料、附件加工而成的。這裡面涉及的問題是,工廠在加工這些產品的時候,是不是用的都是該款衣服本身的材料。如果是,那麼品質上與甩貨的的區別僅僅是做工方面的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出入,市面上所謂真的沖鋒衣基本上都是這種。也有的廠家為了追求利潤,會把一些材料給替換了,比如把非GTX的面料打上GTX的綉花,等等。因此,在買沖鋒衣的時候,一定要找那些信譽比較好的地,比如品銳,三夫等,他們的貨源都比較好,而且商家自己的鑒定水平較高,從某種程度上有了保障。
編輯本段衣服特色
所謂專業防水,是指無論您坐在潮濕的地方,還是行走在風雨交加的環境中,都能夠有效地阻擋雨水和霜雪的入侵,令水不能滲透入衣服內讓你感到潮濕和寒冷;所謂透氣,是指當你進行大運動量的戶外運動是身體自然流汗,皮膚呼出大量濕氣,如果不能迅速派出體外,必定導致汗氣困在身體和衣服之間,令人渾身濕透,在陰雨天氣下,就會令人感到更加潮濕、寒冷。特別是在高山、峽谷等嚴寒的條件中,身體的寒冷和失溫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服裝良好的透氣性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防風,是指百分之百的防止風冷效應。在多變的自然環境下,當冷風穿透我們的衣服時,會吹走我們身體皮膚附近的一層暖空氣,這層暖空氣大約一厘米厚,溫度在34度-35度,濕度在40%-60%之間。即使這層暖空氣發生一點點微小的變化,也會使我們感到發冷和不舒服。當冷風吹進衣服,破壞了這層暖空氣,導致熱量迅速流失,體溫下降,我們就會立刻感到絲絲寒意,這就是所謂的風冷效應。
編輯本段衣服款式
大家一般提到沖鋒衣時所指的東西,在主要的生產商產品目錄上大多被稱為parka,也有少量的jacket。 按韋伯斯特詞典的解釋,parka這個詞來自俄語,本意是一種俄國北極地區的帶風帽的皮質套頭衫。 後來引申為一切帶有風帽 並且可加裝襯里的套頭衫或夾克的統稱。 式樣上,現代的parka一般做成短風衣的款式,風帽上有滑扣之類的附件可以調節風帽形狀和頭型吻 沖鋒衣
合;領口處通常有加厚或是一層薄的抓絨襯里以減少這里的熱量損失;肩肘部有增強耐磨性的加厚;內包開口在拉練以外以減少熱量損失,衣袋開口較高或有胸袋,避免被背包腰帶壓住衣袋取不出東西的情況發生;衣服的後片比前片略長,袖管略向前彎,以補償運動;通常會有腋下拉鏈(但是也有例外,比如TNF臭名昭著的Core Vent系統),有的會有雪裙。jacket的樣式相對比較生活化,一般沒有風帽。 根據材料,parka和jacket又可以分成windproof/breathable,windproof/non-breathable和wind-resistant/water-resistant三種,windproof/breathable的代表當然是著名的GTX。windproof/non-breathable也許有時會做得很fancy,但實際上就是塑料雨衣。至於wind-resistant/water-resistant的衣料,即使在小雨里淋久了也會漏水,在戶外活動中並不是很實用,城市旅遊中或許可以考慮。時裝專賣店裡賣的風雨衣多半是這類貨色。後面兩類除了在衣料上有區別,設計上也常常會簡化掉一些東西,比如腋下拉鏈,雪裙,袖筒形 沖鋒衣
狀,風帽滑扣等等,從而看起來更生活化,不是那麼奇怪。 至於raincoat,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自行車雨披或者一次性塑料雨衣褲。而是對相對parka而言比較輕巧的防水衣物的總稱——有時也被歸類為Ultralight rainwear。這類衣物為了減輕重量,通常取消了內襯,防水透氣材料直接附著在面料內表面,parka上的加厚和其他小東西也被取消了,當然,也不能加掛抓絨內襯。raincoat犧牲了一定的強度換來的是更輕的重量——可以比同樣大小的parka輕上1/3和更小的壓縮體積——壓縮後不到parka的一半。 沖鋒衣的款型大多大同小異,關鍵是看自己喜歡與合身。主要有長款與短款,拼色與單色之分,總的說來,長的比短的好,拼色的比單色的好(主要是好看)。同時要注意是歐版的還是出口日本的,是男款還是女款的。沖鋒衣是一種功能性服裝,男女款是很有講究的。一般說來,女款的袖子比較小,腰身比較細長。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分別是,男款胸前的主拉鏈是從左往右插的,女款反之。 一件專業的品銳沖鋒衣,在設計上應該有以下的要求:肩部、肘部要有耐磨層;內中下部要有風裙,或叫防風腳,以防止風從下擺灌入衣內;腋下應該有透氣拉鏈,在出汗較多的情況下可直接拉開透氣;內置式帽子,以便在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另外還有一些細節,比如在袖口處有小掛扣,可以直接把手套掛住,等等。
編輯本段衣服材料
到處都在講PIZEX,到底PIZEX好不好,已經是經過多方的論證的。無論從哪方面講,它都是戶外材料里的佼佼者。但國內一些人對PIZEX已經達到了迷信的程度,其實好多別的沖鋒衣材料,在性能上與PIZEX不相上下,甚至有更好的。現在市面上能見到的面料,除了PIZEX外,還有CONDUIT, OMNI TECH,Memo-Tex, POWER-TEX, HYDRO-DRY, WEATHERTITE等等,這些面料總的特點是防水透氣,不談枯燥的性能數據,在使用方面,它們的性能沒有很大的差異。 有好多人在問怎樣鑒別PIZEX,這里我有自己的一點不傳密技,是我一個朋友告訴我的。真的PIZEX系列的產品,用硬物(比如指甲尖)在它的塗層上用力一劃,會在上面留下一道黑印,好像劃斷的的感覺。有這種現象的一般為PIZEX,同樣也適用於pizex-dryloft。不過代價是你得損壞自己的愛衣。呵呵! 我們談面料是PIZEX ,主要指的是在外層尼龍布料裡面的那層膜,也有人稱為塗層,不是指整個面料。至於最外層的尼龍布,有帶格的和不帶格的,一般帶格的防撕性更好一點,因為格子處採用了強度更大的纖維絲。Ripstop就是比較好的外層料。 沖鋒衣的另外一個關鍵是壓膠條,也就是接縫處壓在上面防止漏水的膠條,真貨在出工廠的時候都經過嚴格的防水測試,壓膠處一般不會漏水。但現在我們穿的沖鋒衣,前面已講過,一般都是假甩貨,沒有嚴格的檢驗程序,所以有存在漏水的情況,但一般不多,這是一個工藝的問題。好的膠條都是透氣的,但不透氣的膠條對整體透氣性影響不是很大。 沖鋒衣的里襯採用的也是透氣材料,一般是coolmax,主要是為了加強導汗性與保暖性。輕型沖鋒衣採用網狀纖維,不粘身。也有不用里襯的,即是所謂的三層壓膠與兩層半壓膠之類,三層壓膠是在防水透氣膜的裡面直接壓上一層透氣的材料,保護透氣膜不被磨損。兩層半壓膠主要是指gore公司的gore-tex pac, 原理與三層壓膠類似,從裡面看起來是網點狀的。這類衣服的特點是整衣重量有所減輕,透氣性更好,缺點是價格較貴。 還有一些輔料,包括拉鏈,卡口,魔術貼等等。沖鋒衣的拉鏈一般都採用YKK拉鏈,用假的YKK拉鏈的沖鋒衣肯定是有問題的,千萬不要買。現在國內就能買到YKK的拉鏈,因此輔料已經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了。
編輯本段衣服價格
價格上當然是waterproof/breathable parka最貴,一般會在0-500,water-resistant/wind-resistant的就要便宜很多,多在幾十美元到0之間。raincoat裡面waterproof/breathable的也在這個價格段內。 waterproof/non-breathable的最便宜——塑料雨衣再豪華,仍然只是塑料雨衣——幾美元到幾十美元就可以搞定(不過這東西的強度如何值得懷疑:我就在一個周末的兩天里親眼看到某人新買的塑料雨衣怎麼從衣服一步一步變成麻袋片的)。因為國內大多數戶外店並不會明確區分這幾類服裝而只是把它們統稱為沖鋒衣,這就需要你在購買的時候自己留心,多問多看。
編輯本段生產品牌
從上面提到的parka結構特徵可以看出,這類衣服設計的時候優先考慮的是寒冷環境中的保暖,所以在不是那麼寒冷的環境下,你絕不能預期它有很高的表現——即便是GTX-XCR的衣服,在北京周邊這樣的氣候下,春夏秋三季穿上它再背上幾十斤重的大包上串下跳半個小時,衣服裡面也會積上一灘汗水排不出去。因為我主要在春夏秋三季外出活動,並且比較看重重量和透氣性,所以我偏愛raincoat;當然對於那些活動強度更大,偏重考慮衣服的強度和可靠性的驢友,waterproof/breathable parka會是更合適的選擇。如果只是在城市裡旅遊,一個小時內肯定能找到地方避雨,一件便宜的water-resistant/wind-resistant jacket足矣,沒有必要花更多的錢去追求永遠用不到的那些功能。歸根到底,還是那個老問題:我到底需要什麼?弄明白了自己的需要,就會少花些冤枉錢 。 關於沖鋒衣的品牌,與以前TNF一統天下的情況比,現在國內能見到的的牌子更多了,並且不斷有新的出現,這也可以從某個側面看出中國戶外運動的發展。TNF進入中國市場最早,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品牌,總的來說,它的沖鋒衣是不錯的,尤其是有幾個經典款式,經久不衰。可惜假冒的太多了,走在大街上誰都是秀水假TNF,難免叫人倒胃。MHW是現在最流行的服裝品牌,在細節方面做的很好,而且款式上更能讓人喜歡。另外還Mormot, blackyak, salewa,Columbia, bigpack, lowe alpine, mont bell,KINGTEX AKCLUB奧索卡等一些牌子。個人感覺MHW,TNF的東西還是比較好的,別的牌子就沒有體驗過了。 國外的著名品牌有哥倫比亞、始祖鳥、樂斯菲斯。這些品牌沖鋒衣的價格至少在千元以上,如在千元以下則肯定不是正品,如外貿原單、尾單、高仿之類。 國內的著名品牌有慕士塔格、雪狼、極星等。這些品牌的特點是選用國內DENTIK面料或自主研發面料,雖然性能上與GORE-TEX有差距,但是對付普通的登山戶外活動是綽綽有餘了。
編輯本段製作工藝
沖鋒衣的製作工藝主要有:激光剪切、立體剪切、壓膠處理、防水拉鏈、防水塗層、防風部件。 激光剪切能夠讓切面平整整齊不起毛。 立體剪切能夠讓衣褲的肘、膝等部位更加符合人體的曲線,讓穿著更舒適。 接縫拼合處壓膠處理,能夠防止水份滲透。 立體剪切
壓膠處理

防水拉鏈在拉鏈的外層覆蓋防水壓膠層,防止水分滲透。 防水塗層如DUPONT TEFLON覆蓋在衣褲的表面,增強防水效果,並且減少雨水對材料的腐蝕。 無縫拉鏈
TEFLON

防風部件如防風裙、下擺松緊繩、袖口魔術貼,能夠有效防止風從外部灌入。 防風裙
魔術貼

腋下加透氣拉鏈,方便排汗: 透氣拉鏈

編輯本段選購指南
真假鑒別
提到的「真貨」,僅指通過廠家認可的專賣店、代理商或零售商等渠道銷售的產品,可享受廠家提供的售後服務。通過其他非正規渠道購買的產品,在本文中通稱為「假貨」。 國際專業品牌質量、服務都有保障,就是價格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高了。購買這類產品的唯一途徑是各品牌的專賣店。如果打算在戶外裝備上總投資超過3萬,或准備登雪山者(大姑娘除外)適合購買這類產品。高質高價的非專業非國際品牌。這類品牌的高端產品,使用的生產線、原料等都有保證;但由於巨大的推廣和銷售費用,定價非常高,所以稱做是 高質高價。非專業是指這類產品針對戶外環境的特殊設計不如真正的國際專業品牌做的好。非國際品牌是指這類品牌還不被戶外運動最發達的歐美市場接受,只能在還處在初級階段的國內戶外運動市場混飯吃。另外,這類品牌的低端產品,基本屬於低質高價,沒什麼選擇的價值。成長中的國內專業品牌。一般是由戶外運動的發燒友建立的品牌,定位上考慮了國內戶外市場的需要,而且在不斷根據用戶反饋的意見改進產品。但因為成本控制、設計經驗等因素的制約,在生產工藝、材料、綜合性能上還不如上面兩類產品。
面料選擇
沖鋒衣的面料一般分最外面的保護層、中間的防水透氣層和里料。 保護層和防水透氣層是壓在一起的,里料和它們分離,一般是尼龍綢、網格布或某種吸汗的材料,多為黑色。縫線處的壓膠條被裡料擋住,看不見(除非是透過網格布)。 三層面料:保護層、防水透氣層和里料是壓在一起的,看上去象是一層面料,一般里料顏色多為銀灰色。可以看到里料縫線處的壓膠條。一般來說二層面料的透氣性和保暖性比三層的稍好,但三層面料重量輕、穿著舒服(二層的有點窩囊),折疊體積小(春夏秋三季沖鋒衣大部分時間是放在包里的)。所以除非只考慮在冬季或雪山上用,一般選三層的面料比較好。 兩層面料 三層面料
兩層面料
三層面料

款式選擇
這些是沖鋒衣的不同類型,可以理解成登山款、戶外款、防雨款 登山款: 樣式相對簡單,考慮了一些登山時特別的要求。比如聯體的帽子——防風更好;腰以下沒兜——方便戴安全帶等。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輕重量。——要是戶外玩的比較發燒,建議選這款。 戶外款: 適合多種類型的活動,樣式復雜、功能多(基本上就是兜多),比登山款的重。 防雨款: 樣式最簡單、重量最輕、面料最薄,價錢最便宜,透氣最差!——要是戶外玩的不發燒,不想投資太多,建議選這款。平時行進最好放在背包里(不透氣、穿上悶),萬一下雨再穿上(悶點總比濕透強)。
防水透氣性選擇
一般材料如果做到了防水,往往就不透氣,比如塑料、橡膠等;而透氣性比較好的材料,比如棉製品,又做不到防水。製作沖鋒衣的材料同時兼顧了防水和透氣的性能,但這種兼顧的代價就是防水和透氣性能都是有限的,大家千萬不要有過高的期望。一般在連續爬坡的時候多少都會覺得悶,在連續的大雨中,裡面也總會濕一些。 防水:沖鋒衣的面料是在確保一定透氣性的基礎上盡量防水,但防水性遠不如塑料、橡膠等材料。 透氣:蒸汽法,在杯子中倒上熱水,把沖鋒衣的面料蒙在杯口上,也可以在面料上再壓一塊玻璃,如果看見熱氣透過面料冒出來,或玻璃上凝結了水氣,那就說明面料是透氣 的。但要注意,不同材料的透氣率是不同的,有高有底,上面試驗只能定性的證明材料不是完全不透氣,但透氣性能的好壞還是不知道。
編輯本段衣服面料詳解
GORE-TEX
所謂的防水透氣面料,其實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復合膜,其分子間隙大於空氣而小於水分子,因此在阻擋雨水的同時能夠將汗水排出。 Gore-Tex 這是Gore公司的王牌產品。它的學名polytetraflouroethylene(PTFE),Gore-Tex是一種多孔的薄膜, 它需要壓合在一層尼龍材料裡面才可以做衣服面料。因為它的小孔比水分子小而比氣體大,所以理論上講可以防水透氣。透過沖鋒衣褲的網狀內襯,你會看到壓合在尼龍材料上面的白色膠狀薄膜。3層(3-ply)Gore-Tex是2層的材料裡面又加上了一層透氣的材料。因為3層面料緊粘在一起,你就看不到裡面那層Gore-Tex薄膜。 它的優點是裡面那層面料可以更好的保證Gore-Tex薄膜不被磨損,但它的缺點是比2層Gore-Tex重,而且透氣性稍遜。因為絕大部分Gore-Tex都是壓合(laminate)在尼龍材料上,你摸著的感覺是一層。我用Gore-Tex產品的感覺是防水不錯,但透氣性能不如其它不防水的材料。總的來說,Gore-Tex綜合效果還不錯,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水透氣產品。當然,這幾年Gore-Tex炒的太沒譜,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它。 Gore-Tex PacLite 這是Gore公司最新的防水透氣材料。它比一般的Gore-Tex輕至少15%, 壓縮後裝包體積也很小。實際上,採用PacLite做的沖鋒衣非常輕。TNF用PacLite做的Ama Dablam沖鋒衣只有傳統的Mountain Jacket一半重。 Gore公司1999年的秋天才開始授權少數幾個廠家生產。如美國的Marmot, Mountain Hardware, The North Face.美國境外的廠家Mammut,Berghaus, Schoffel,Peak Performance。 OMNI-TECH
Omni-Dry Columbia公司自己研製的吸濕速乾的材料,這款布料不但可以迅速將水份吸收,而且會有效的將水份帶到面料外面揮發。它的吸水性能是一般棉布的三倍,揮發速度是一般棉布的二倍,因而能使穿著者經常保持乾爽舒適,適合於參加各種戶外活動。這款材料主要用於生產T恤、襯衫、休閑褲等。 Omni-Stop Omni-Stop Fleece是Columbia公司的另一個比較有特點的產品,它用防水、防風、透氣的Omni-Tech與保暖的MTR fleece壓制而成,從而成為防風、保暖、透氣的服裝,在寒冷的環境下非常適合。 Omni-Tech Omni-Tech是 Columbia公司的一項專利,它與Gore-Tex材料一樣具有防水、防風、透氣的功能。面料表面加有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水塗層,令雨水無法滲入。並於面料底層壓上透氣膜,幫助排出體汗,加上接線處的壓膠處理,使之具備了艱苦環境下的專業功能。即便經過20次的洗滌,仍能保持80%的防水效果。 DENTIK
DENTIK 國內登天公司開發的DENTIK面料性能也很出色,常用於慕士塔格等國內品牌。此面料獲國家防水透濕織物專利,並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高寒部隊定為指定產品。防水透氣指數在20000以上。 CoolMax 這是美國DuPont公司出的一種聚脂纖維。它的排汗性能很強,可以很快把汗水從里層排到外面,使你的身體保持乾爽。CoolMax幹得很快,而且穿在身上很舒服,是做內衣和襪襯的理想材料。有些沖鋒衣也用CoolMax做網狀內襯。 Corra 這是美國DuPont公司出的一種高強度尼龍。以XX纖度(Denier)為強度標准,越高越結實。例如,160 D 是最薄的,330 D 就比較結實了。500 D 的韌度很高,很多好的背包都選用它做面料,而1000 D 的Corra只用在極品背包上。不但背包選用Corra做材料,很多沖鋒衣和起絨衣也都在肩膀和肘部易磨損的地方用Corra加固。 Conit 這是Mountain Hardware公司自己研製的一款防雨防風透氣的材料,主要用於本公司的各款戶外服裝,如Ascent、Tundra Jacket、ExposureII。此材料被稱為活的乾燥劑,大自然中風雨雪的剋星。 DryLoft 這是Gore公司推出的一種極輕的防水材料,主要用來做睡袋外套。它和羽絨合用做的睡袋既輕又暖和還可以防水。 這幾年這種材料也被由於製作羽絨服,登山愛好者特別鍾愛。 Outlast Outlast這種材料可以稱之為人的體溫調節器,它能夠吸收、儲存及釋放身體的熱量,令我們的身體在極端的天氣下也能保持正常的體溫。常被用作內衣及襪子(Lorpen就選用這種材料)的材料。 Polartec 這是美國Malden Mills公司推出的材料。迄今為止是戶外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起絨產品。Polartec比一般的抓絨衫要輕、軟、暖和,而且不掉絨。 它不但乾的比較快,而且伸縮性也不錯。Polartec分輕量級,中量級,和重量級。100系列的為輕量級,適合做抓絨褲。200系列最常見,保暖性比100系列好,又沒有300系列那麼重,算多面手。300系列更暖和,不去很冷的地方用不著。還有200BiPolar和300BiPolar系列,這些是雙層抓絨衣,比較厚。BiPolar保暖性能更強,適合在高寒地帶穿。值得注意是,一般人買200系列最好,如果冷,可以套一件羽絨背心。300以上的穿在身上相對較沉重又有些裹得荒,太熱了穿不住,脫下來又冷,在日常的穿著中不太適合。 SympaTex SympaTex 是VAUDE 公司的一項專利,它與Gore-Tex材料一樣具有防水、防風、透氣的功能。常用在公司自己設計製造的沖鋒衣、褲上。 TexApore 這是Jack Wolf Skin公司自己研製的一種具有防水、防風、透氣功能的材料。 Thermastat 這是DuPont公司出的一種材料。既排汗又保暖,是做內衣的理想材料。 Windbloc 這是Malden Mills推出的防風材料。Windbloc是一種薄膜。採用Windbloc做的抓絨衣很保暖,而且非常防風。它可以防一些水,但透氣性一般。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層的抓絨衣(但透氣性差)。 WindStopper 這是Gore公司推出的防風材料,也是一種薄膜。它沒有什麼防水功能,但防風透氣,而且比一般起絨產品暖和,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層的起絨衣。
編輯本段衣服分類
根據使用范圍及使用環境,我們將戶外運動中所使用的品銳沖鋒衣分為三類: 超輕型、輕型功能外衣: 此類沖鋒衣重量非常輕,可以捲成一團攜帶,在低負重、簡單地形的快速行軍、定向越野或徒步穿越中,這類沖鋒衣所使用的材料幾乎完全可以勝任。但是由於其重量非常輕,造成其在防刮,防撕性能方面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協。 中量級功能外衣: 更加持久耐用,但是重量上要比輕型功能外衣重一些。中量級功能外衣主要用途為中等強度的徒步、自行車運動或低海拔登山活動。顯然地,中量級功能外衣的用途要比輕型功能外衣的廣,但是各大生產廠商仍在挖空心思在製造材料及工藝上下功夫,以便盡可能地在增強其功能性的基礎上減少衣服自身的重量。從我們本期的沖鋒衣推薦產品中,您也可以發現一些著名廠商已經在像這方面努力了,比如使用防水拉鏈;採用更好的材料以取代傳統沖鋒衣在肩部及肘部使用的耐磨層等等。 遠征探險專用功能外衣: 這種沖鋒衣的設計理念比較單純,通常它是探險家最忠實的朋友。有了一件這樣的衣服,你完全可以應付各種各樣常人難以想像的復雜惡劣天氣情況,當周圍的情形變得越來越糟糕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擁有這樣一件衣服是多麼幸運的事。比如說,在地形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徒步行軍的時候,你很有可能遭到暴雨的襲擊而無處藏身,——要知道,長時間置身於暴雨中和置身於雪地里體溫散發的速度完全相同,而周圍的溫度也只不過有區區幾度的溫差而已,這時候一件專用的功能外衣會像一個貝殼一樣保護你的身體,使你免遭雨水浸濕及體表溫度迅速下降之苦。 不過,探險專用的功能外衣一般在防水性能上都非常強,這樣就難免會在透氣性方面作出一些妥協了。

你可以在這找找看。戶外裝備網服裝頻道

與速干襯衫旅行戶外七分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淺綠色上衣可以配灰色褲子嘛 瀏覽:394
高幫籃球的鞋子配什麼褲子 瀏覽:831
童裝女3歲價格及圖片表 瀏覽:523
我的世界起床戰爭怎麼把帽子摘掉 瀏覽:342
美女穿過二手睡衣 瀏覽:715
紅軍的帽子上為什麼有兩顆扣子 瀏覽:601
童裝嬰兒春裝2013圖片 瀏覽:451
像旗袍一樣外國代表服飾 瀏覽:150
歡樂頌中邱瑩瑩的睡衣 瀏覽:186
這場時裝展的小裙子也太好看了 瀏覽:87
怎樣去除真皮皮衣上的氣味 瀏覽:951
女裝私人定製英文翻譯 瀏覽:997
穿著校服在學校跳舞的那個女生 瀏覽:102
親子活動教案漂亮的帽子 瀏覽:274
到飯店下車時裙子但開撕開了 瀏覽:948
黑顏色睡衣女人圖片 瀏覽:734
挖機空調壓縮機皮帶怎麼緊 瀏覽:394
派出所接警果斷制服 瀏覽:594
第七章女裝禮儀 瀏覽:315
我想買一個中年穿的裙子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