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佳作,劇中的亮點在於極其沉重的結尾將影片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1)穿條紋睡衣男孩中的經典擴展閱讀:
劇中重要人物
1、布魯諾
演員:阿沙·巴特菲爾德
八歲的他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因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2、布魯諾的媽媽
演員:維拉·法梅加
她原來一直認為自己的丈夫僅僅只是一個軍人,在戰場上的死傷是在所難免,但當她發現自己的丈夫原來在集中營里乾的是毫無人性的屠殺勾當時,她明白自己嫁給了一個魔鬼。
3、布魯諾的爸爸
演員:大衛·休里斯
一名殘暴、毫無人性,卻在孩子面前儼然慈父的納粹軍官。受命管理德國納粹的一集中營,便舉家搬至集中營附近的官邸中。
⑵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劇情簡介
1940年代的柏林,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和同學在外面玩耍後回到家裡,發現家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原來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被升職將要調遣,母親正在准備一次聚會。只不過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這樣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和夥伴們。
一開始布魯諾很難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很快就覺得無聊起來。沒有同齡人陪他玩,母親也禁止他到處走。倒是姐姐從來不討厭跟他聊天,因為姐姐忙於擺弄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跟父親的同事——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子聊天。布魯諾從自己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有一處很奇怪的農場,人們都穿著條紋睡衣在幹活。正當他想試著多去了解一些的時候,又被警告不許接近那裡。實際上就連母親也不太清楚這里,她以為只是住在某個勞動營的隔壁,丈夫隱瞞了這里是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真相。
有一天布魯諾在花園里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膝蓋碰傷了。在廚房幹活的穿著條紋睡衣的帕維爾趕過來幫助他包紮了傷口。兩人從此結為了好友。在房子周圍晃悠了幾周之後,布魯諾終於決定越過界限來到了一個用電線網製成的圍牆邊,看到圍牆的另一邊有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車倒碎石子。他很驚訝終於在這里發現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齡人,布魯諾以後每天都要偷偷來這里和新朋友什穆埃爾見面。
數周過去,布魯諾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導他所有猶太人都是魔鬼而他與什穆埃爾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父親決定把他們和媽媽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裡去。一想到從此無法再見到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魯諾感到很絕望。什穆埃爾告訴布魯諾自己的父親失蹤了三天,布魯諾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為他做些事情,於是也穿上了一件條紋睡衣,從一塊松動的鐵絲網下爬進集中營。
然而,無情的命運卻與小男孩布魯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將從此劃上句號 。
⑶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如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在以兒童的視角反映歷史慘劇的同時更透露出人性的光輝,那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姐弟間親情的愛,是小朋友間純真的友誼,是彼此間的關懷與溫暖。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電影的結局恰恰證明了這一點,毒氣房外的長鏡頭以及慢慢變成黑白的場景已然昭示了結局。
電影整體給人的情感由輕松變為沉重,絕望像烏雲籠罩著,卻等不到一陣吹散它的風,以及一束陽光的普照。
劇情簡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根據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馬克·赫曼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維拉·法梅加和魯伯特·弗蘭德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8年11月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二戰期間,八歲的布魯諾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他與集中營圍欄的另一邊的一個猶太男孩(Jack Scanlon飾)結下了友誼,從而發生了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
⑷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幾個細思極恐的細節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反應二戰題材的電影。完美再現了那種陰差陽錯與極端平和,不動聲色,觸動每個人的心弦。主旨戰爭與和平,人們用數以萬年的時間一直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或許Bruno的死能讓人們心存多些善念。亮點就是戰爭背景下的童真。
這部片子,對廣大父母的一個警示,不要寄希望於這個世界很美好,所有人都有未曾泯滅的善良,即便是這和平年代,也要從小學會趨利避害,安全教育時刻要牢記。
⑸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有哪些讓你細思極恐的細節
德國男孩問猶太男孩怎麼搞到條紋衣猶太男孩說有一間房子裡面全是條紋衣。那間房子應該就是上一批進入毒氣室的人脫衣服的地方,就像結局的畫面一樣。布魯諾連命運這個詞都讀不準,最後卻死在自己都沒弄清楚的命運之下。最後的三明治掉了。布魯諾的爸爸跑到毒氣室的時候士兵剛剛把毒氣倒進去如果三明治沒掉等小男孩吃完估計布魯諾還能救出來。
⑹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
有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但從來沒有人說過二戰是一個好的時代。如果說二戰是先走進一片黑暗,《鋼琴家》《美麗人生》則帶你走過這片黑暗,迎接黎明充滿希望,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則帶你迷失在黑暗裡,將美好的東西撕裂。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一個納粹家庭的天真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選取兩個孩童之間的純潔友誼,將殘酷最大化,讓人不敢再去看第二遍。
在電影的第29秒處出現了約翰貝傑曼說過的一句話:「在生命的黑暗滋生蔓延之前,用以丈量孩提時代的是我們的所聽所聞所見。」
與其他戰爭片不一樣,整部電影沒有令人心驚肉跳的情節、沒有炮火連天的戰場、沒有遍地屍體的畫面,展現給觀眾的是藍藍的天空、美麗的母親、幸福的家庭,以及孩童之間純潔的友誼,這部電影擁有講述孩童美好時代的所有要素。
而事實上,它又有著一部殘酷歷史影片所具備的細節:濃煙滾滾在上空、士兵的呵斥聲、狼狗的叫聲。
影片從孩童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悲劇,一切事情彷彿都映在他那深藍色的瞳孔中。姐姐在被家庭教師洗腦性地灌輸法西斯思想後逐漸淪落的悲劇,母親無法接受這一切日日流淚,使故事的悲劇性氣氛逐漸呈現。
大鐵門內緊握的雙手、大鐵門外散落一地的睡衣、滂沱的大雨,似乎在與時間賽跑的士兵牽著狼狗狂奔而來,終是晚來一步,即使身為軍官的父親也難逃悲劇,讓自己的孩子迷失在黑森林淪為陪葬品。
而小布魯諾和施穆爾的悲劇,大概在故事的開頭就已註定,稚嫩的眼神中總是藏著焦慮,周圍所有的隱瞞幫他們屏蔽了醜陋,讓他們只看到彼此之間的真誠與美好,甚至在踏進深淵的最後一刻,仍以為自己在洗澡。
時代終會過去,但有人永遠留在了那個時代,永遠留在了那片黑暗裡,即使什麼都沒有做錯。
⑺ 誰能例舉一下《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這部電影里的經典台詞(中文版的) 謝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⑻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幾個細思極恐的細節是什麼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細思極恐的細節如下:
在奶奶的葬禮上並沒有念那些歌功頌德的悼詞,反而是在歌頌希特勒甚至於最後獻花都是寫上給希特勒。此時妻子對丈夫說你知道這不是她想要的。
妻子想動手拿走那束花卻被丈夫阻攔,無一不在以諷刺的方式表達對希特勒的不滿以及身為納粹黨的丈夫的鄙夷。
影片評價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現實的殘酷就越是讓人心血尤滴。
這部電影與《暮光之城》一樣,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當然題材和受眾群已經是天壤之別。
雖然本片有著兒童電影的色彩,但本質上還是一部嚴肅的劇情電影,尤其是直指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一二戰中納粹屠殺猶太人和各國戰俘最為血腥骯臟的地方,而且本片主題試圖探尋關於人性的難題,然而卻將影片本身放在了搖擺不定的道德天平上,更是使得本片的觀眾群上調了若干檔次。
⑼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有哪些引人思考的點
我認為《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最讓我引起思考的是,孩子好奇心很重卻得不到家人的認可,比如一開始布魯諾問大人,為什麼屋子旁邊有四個大煙筒,每天還很刺鼻。以兒童的視角問這個問題,就會讓我們無比的難受。
⑽ 為什麼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評分很高
剛剛再一次看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這一次的無力感和沮喪比第一次更加濃郁,可能很多天都走不出這部電影了吧。但你看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後你會發現,「豆瓣TOP250」這幾個字真不是蓋的。
電影最後給的一個長鏡頭,原本喧鬧地毒氣室安靜下來,門外放著的,全都是所謂的「條紋睡衣」。這個畫面安靜、詭異地令人窒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還有一個值得說的地方:看這部電影的影片一萬篇,不如看電影一遍。那種對戰爭的痛恨與無奈,在看完電影的那一刻,就像大雨,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