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唐代女性服飾的「尺度「到底有多大
唐朝可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開放的王朝,所以,他們開放不僅表現在經濟文化和思想,而且還表現在唐朝的服裝上。大家都認為唐朝人以胖為美,殊不知她們的那種胖就是身材均勻而豐滿的美,並非以肉多為美,所以為了展現自己的身材,她們穿衣暴露的尺度比之前的朝代會大一些,不過他們的尺度大也頂多是那種抹胸的服飾,從而展現自己的身材。
不過實際中的唐朝他們就是以裙、衫、帔為主,但是他們並沒有那麼誇張的去穿衣,而是以展現豐滿的身材為首去選擇服裝,不過唐朝的女人大多都喜歡濃妝艷抹,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把他們的美展現的淋漓盡致,而且還能穿的讓自己舒適,給別人帶來一種視覺的享受,所以唐朝的服飾還是開放而不失大雅的。
Ⅱ 關於唐朝服飾
唐代男子服飾,在延續傳統的交領、對襟漢服的基礎上,多了新的款式。其一是襆頭,其二是圓領窄袖袍衫。
唐時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圓袍翻領後
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
從眾多傳世圖畫看來,這種圓領袍衫在非正式場合下流行一種「瀟灑穿法」:不合頸下胸上的一段,讓袍子前面的一層襟自然松開垂下,形成一個翻領的樣子。這也算向胡服中的翻領靠近,也確實達到了與胡服相仿的效果。用今天的話說,大概就叫顯得洋氣。
不過,圓領袍並不是田間日頭的老百姓們的通用服裝,更不是重大祭祀與重大政事活動時的服裝。
唐朝服飾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傳統裝束。唐女襦裙裝在接受外來服飾影響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於是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襦,一般只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與此相近的衫,卻長至胯或更長。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個階層的常服。元稹詩句「藕絲衫子藕絲裙」,張佑詩句「鴛鴦綉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歐陽炯詩句「紅袖女郎相引去」。從這些詩句看,唐代女子著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並加上「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的金銀彩綉為飾,外觀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領口常有變化,襦衫領型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
盛唐時代有袒領,即領口開得很低,早期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後來連豪門貴婦也予以垂青,從唐墓門石刻畫和大量陶制女俑來看,袒領流行開來,或許已經遍及黎庶,因而當時藝術形象中出現的袒領女裝形象為數實在不少。裙,唐代婦女下裳為裙。這是當時女子非常重視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為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通常以多幅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著抹胸,外披紗羅衫,致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圖》,以及周濆「慣束羅衫半露胸」等詩、畫即描繪這種裝束,這是中國古代女裝中最大膽的一種,足以想見當時思想開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質料、色彩和樣式均大大超過前代,可謂群芳爭艷,瑰麗多姿。如唐詩中所涉及的諸多裙式有:「上仙初著翠霞裙」,「荷葉羅裙一色裁」、「兩人抬起隱花裙」、「竹葉裙」、「碧紗裙」、「新換霓裳月色裙」等。
唐代裙色多彩,可以盡如人所好,多為深紅、杏黃、絳紫、月青、青綠。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時間最長。李白有「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萬楚五有「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其流行范圍之廣,從《燕京五月歌》中可見,「石榴花開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石榴裙最大的特點,是裙束較高,上披短小襦衣,兩者寬窄長短形成鮮明對比。這種上衣下裙的「唐裝」,是對前代服裝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從整體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長曳地,使體態顯得苗條和修長。
唐朝服飾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Ⅲ 如何評價唐朝女性服飾
我覺得一個朝代的衣裝服飾和當時的文化趨勢有著很大的關系,都說唐是盛唐,是大唐盛世,不僅僅是在當時的國情,甚至是文學藝術上都十分的繁盛。
初唐時期的女子的服裝,其實更多的還是沿襲著上一個朝代的風格,形制偏瘦,自然是更多的傾向於以瘦為美,漸漸的到了盛唐,隨著衣食住行的日益滿足,人們的視線便漸漸的放在了那些衣食住行之外的事情了,比如藝術,比如著裝。
唐朝在當時的外交上也成就頗豐,因此在服裝風格上也多有融合,不得不說,褲子穿起來就是比裙子舒服,因此還是有不少女性偏愛胡服,愛他的俊美飄逸,愛他的英姿颯爽。
因此唐朝的服裝不僅僅用一個暴露就可以定性,多元的文化造就了多元的服裝習慣,柔弱有人愛,颯爽也有人愛。
Ⅳ 簡述唐代女裝特點
1、慢束羅裙半露胸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2、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半臂這種服飾早在初唐即已出現;不僅在中原地區流行,西北地區的婦女也同樣喜歡襦裙半臂穿戴,半臂是從短襦延邊出來的一種服飾,一般都用對襟,穿在胸前結帶。也有少數用「套衫」式的,穿時從上套下,領口寬大,呈坦胸狀。
半臂的下擺可以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裙腰的裡面。從傳世的壁畫,陶佣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襯內衣(如短襦),而不能單獨使用。
3、唐代婦女喜好戎裝、男服
「軍裝宮娥掃眉淺」,則描繪了宮中女子穿著戎裝的情景。武宗時,王才人因著與武宗同樣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誤認為皇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盛唐時,士人們的妻子不約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
侍女們也紛紛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圓領服,頭裹襆頭,足蹬烏皮靴。唐代婦女並無華夷之別的觀念,開元天寶年間,在長安、洛陽等大都市的街頭,處處可見身著翻領、窄袖緊身胡服、腰系蹀躞帶的漢族女子,體現了盛唐帝國婦女們開放、健美的精神風貌。
唐代女子服裝,分衣裙、冠帽、鞋履幾類。唐制規定,女服分四種,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種為後妃命婦女官於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穿著的大、小禮服,後者為日常穿著。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僅短至腰部。
裙子長而多幅。此外還有襖、半臂、縵衫等。襖為夾衣,長於襦而短於袍。半臂是短袖的緊身上衣,套於衫外,流行於唐前期。縵衫是女子歌舞時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脫。
其衣裙顏色豐富多彩,以紅、綠、紫、黃色最為流行,如時人所雲「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衫子藕絲裙」、「折腰多舞鬱金裙」等,衫、襦、襖、裙上多有織文和綉文。
如唐詩所描述:「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衣料有絲綢、棉布、葛、麻、毛等,而以絲綢最為常用。
Ⅳ 唐朝的女裝
唐代婦女服飾 穿大袖紗羅衫、長裙、披帛的貴婦(《簪花仕女圖》局部)。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簪花仕女圖》描繪的是貴族婦女在庭院中散步、采 花、捉蝶及戲犬時的情景。圖中人物服飾,與其他唐人畫像不同,如頭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等,都是罕見的新奇的裝束。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 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尤其是不著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就是對這種服裝的概括。
晚 唐士人服飾 戴硬腳襆頭、穿袍服的晚唐士人。已接近五代時的樣式。所穿圓領大袍下擺都施一道橫襕。這種服式起始於唐初的「襕袍」一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只 是具體樣式與初唐相比略有不同,如領口用同色衣料的闊邊鑲沿,內衣白色護領等等。袍服的袖子,也比初唐、盛唐時寬松。圖中文人頭上戴的襆頭,也是中晚唐的 樣式。
唐胄甲的演變 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 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 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本圖從左至右依此為隋代胄甲、初唐胄甲、初唐胄甲、初唐胄甲、盛唐胄甲、盛唐胄甲、中唐胄甲、晚唐胄甲。 可以上網查找網路全書
Ⅵ 唐代的貴族女裝
整體看來,唐代貴族女裝主要有三種組合變化,即襦裙裝、胡服與女著男裝。初唐女性裝束多與隋代相近,上穿小袖短襦,披帛,下著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用綢帶系扎,以後數百年雖屢經變化,且受到別樣流行服式沖擊,但始終保持襦裙這一基本樣式;盛唐時期,來自異域的胡服以其全新的形式受到廣大貴族女性的青睞,在此風氣影響下女著男裝也盛行一時;中晚唐以來,胡風漸弱,更多地恢復了漢族傳統,經過改制的寬衣大袖的襦裙裝又成為婦女的主要著裝形式。
Ⅶ 淘寶上賣的唐朝服飾是正品么
1.首先看牌子,如果牌子一樣的話,而且不是特別有名的大牌子,估計是正品的
2.看料子,你可以和賣家溝通一下,問問是什麼面料的,
然後回想一下當初你試穿的是什麼面料。
如果拿來不是商家說的那種面料,你可以要求商家退貨的,
3.最好看他有沒有實拍,看看實拍上面有沒有貼近的拍面料,面料看也可以看出個大概的哦!
——————————————————
(我也是淘寶的賣家,同時也是特別愛買衣服的買家,這個是我給你的經驗之談哦!~嘻嘻)
Ⅷ 唐代服裝的歷史價值是什麼
唐代社會怎麼對服裝有影響?
要說社會風氣的話呢,就是開放咯~那個時代改革哪。思想發展那~武則天女的那。。。愛美咯~ 唐代服飾對女性比較偏向吧~因為楊貴妃的關系女人以胖唯美,一幅都鬆鬆垮垮的咯~要求有胸部豐滿哪 。。。衣服要成拖出這點呢~~
Ⅸ 唐朝的女裝真的那麼暴露嗎
唐朝好像更流行的是袒胸裝,沒聽過有露乳的,比較落後的文化才多出現露乳的。而且最流行的時代恰好是武周時代。在女兒也能當皇帝的朝代,唐朝的女子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挑戰傳統和男權的女權行動。她們穿男裝,打馬球,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的風尚。在傳統裙襦裝基礎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裝,不但將脖頸徹底暴露,而且連胸部也處於半掩半露的狀態。
在唐代,這是自然的,美的,時尚的,高貴的。那時的文人也比較認女子把美態表露出來,初唐歐陽詢《南鄉子》中就有「胸前如雪臉如花」的句子。還有其他文人「長留白雪占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等詩句,都是對這種袒露的真實描寫。從那些唐代的仕女畫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著的低胸裝和抹胸裝都是非常飄逸寬松的,追求的是吳帶當風的飄逸感,崇尚身體的自由發展,充滿活力,這也符合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標准。
當然,那樣的穿著只限於貴族婦女,普通女子的穿著還是保守的。這點與現代有點相似,至少低胸露背的服裝太貴,估計普通女子也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