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秀源玉什麼樣
品質差不多,但岫岩玉的名氣大,為中國傳統四大名玉之一。其使用年代可以追溯至新時期時代的紅山文化。而東陵玉的使用范圍和歷史要遠遜於岫玉。
2. 秀元玉是什麼玉
叫岫玉,在遼寧省修岩縣。是蛇紋石,產量很大,價格較便宜,但很漂亮!
3. 古代宮斗或殿試的女子服裝
身著淡粉衣裙,長及曳地,細腰以雲帶約束,更顯出不盈一握,發間一支七寶珊瑚簪,映得面若芙蓉。面容艷麗無比,一雙鳳眼媚意天成,卻又凜然生威,一頭青絲梳成華髻,繁麗雍容,那小指大小的明珠,瑩亮如雪,星星點點在發間閃爍】
【粉紅玫瑰香緊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綠煙紗散花裙,腰間用金絲軟煙羅系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鬢發低垂斜插碧玉瓚鳳釵,顯的體態修長妖妖艷艷勾人魂魄。
黃色綉著鳳凰的碧霞羅,逶迤拖地粉紅煙紗裙,手挽屺羅翠軟紗,風髻霧鬢斜插一朵牡丹花還真有點: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淳濃染春煙的味道.】
【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而靈活轉動的眼眸慧黠地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一身淡綠長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無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間煙火。淡綠色的長裙,袖口上綉著淡藍色的梅花,銀絲線勾出了幾片祥雲,下擺密麻麻一排藍色的海水雲圖,胸前是寬片淡紫色錦緞裹胸,身子輕輕轉動長裙散開,舉手投足如風拂揚柳般婀娜多姿一個人散步】
【淺淡的橙紅顏色長襲紗裙緯地,外套玫紅錦緞小襖,邊角縫制雪白色的兔子絨毛,一條橙紅色段帶圍在腰間中間有著鑲嵌著一塊上好的和田美玉在段帶左側佩帶有一塊上等琉璃佩玉佩掛在腰間,一頭錦緞般的長發用一支紅玉珊瑚簪子挽成了墜月簪在發箕下插著一排掛墜琉璃簾,更顯嫵媚雍容,雅緻的玉顏上畫著清淡的梅花妝,原本殊璃清麗的臉蛋上因成了女人而褪怯了那稚嫩的青澀顯現出了絲絲嫵媚,勾魂懾魄;若是原似嫡仙般風姿卓越傾國傾城,現卻似誤落凡塵沾染了絲絲塵緣的仙子般另男子遽然失了魂魄,但最另人難忘的卻是那一雙燦然的星光水眸。】
【細致烏黑的長發,常常披於雙肩之上,略顯柔美,有時鬆散的數著長發,顯出一種別樣的風采,突然由成熟變得可愛,讓人新生喜愛憐惜之情,潔白的皮膚猶如剛剝殼的雞蛋,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彷彿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皮膚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布在臉頰兩側,淺淺一笑,酒窩在臉頰若隱若現,可愛如天仙.】
【一雙迷人的眼睛上,有長長的睫毛為它做裝飾,眼神另人無法琢磨,如柳般的秀眉,眉宇眼角滿是甜甜的笑,水靈得能捏出水來,小巧精緻的鼻子,如櫻桃般輕薄如翼的小嘴,盪漾在精緻無暇的臉上的笑顏,嫵媚動人,頰間微微泛起一對小酒渦,淡抹胭脂,使兩腮潤色得象剛開放的一朵瓊花,白中透紅,絲綢般紅色的秀發隨意的飄散在腰間,身材纖細,蠻腰贏弱,顯得楚楚動人,還有那白質修長的勃子。長的傾國傾城,風華絕代,不需粉黛便天姿國色,艷冠群妍。整個人秀美如畫。下身著月白長裙,上身是同色輕紗白衣,領口綉有白蘭交織,一清雅白蓮躍然綉於銀白抹胸之上,巧妙遮掩其中,白紗水雲長袖輕擺,腰系同色月白腰帶,綉著散碎花紋,飄渺淡雅,微風吹來,紗隨風舞,上斜插一簪子把發挽起成一簡單發鬢,餘下的烏黑青絲垂於腰間】
[暗紅的眸清澈見底又不失明媚,卻透著神秘,另人無法琢磨,如柳般的秀眉,眉宇眼角滿是甜甜的笑,水靈得能捏出水來,小巧精緻的鼻子,如櫻桃般輕薄如翼的小嘴,盪漾在精緻無暇的臉上的笑顏,嫵媚動人,集萬千風情與一身,誘惑著人心,白皙的皮膚有兩團淡淡的紅暈,嬰兒般的皮膚吹彈及破,剎是可 ,絲綢般墨色的秀發隨意的飄散在腰間,身材纖細,蠻腰贏弱,顯得楚楚動人,三千青絲撩了些許盤成發髻,其餘垂在頸邊,更襯那白質修長的勃子。張的傾國傾城,風華絕代,疑是從天而來的仙女清麗出塵,不需粉黛便天姿國色,艷冠群妍。整個人秀美如畫,清麗如仙。粉色繁花宮裝,外面披著一層粉紗,寬大的衣擺上銹著金絲,額前有著一快月形的、雕刻著細細的神秘且古老的花紋的暗紅色水晶,頭上插著紅玉珊瑚簪,蓮步搖微微顫動,襯得別有一番風情美麗可人之姿,緩緩走在御花園.忽然看見韻兒姐姐.加快步伐走過去.]
【身著淡紫色的長裙 袖口上綉著淡藍色的茉莉 銀絲線勾出了幾片祥雲 下擺密麻麻一排藍色的海水雲圖 胸前是寬片深紫色錦緞裹胸 一襲長裙落地 舉手投足如風拂揚柳般婀娜多姿。只是把幾縷頭發盤上 另外的頭發自然的梳成一股 在發尾處繫上一條紫色發帶 用一個小巧的水晶的發簪修飾 彎彎的柳眉兒 水靈靈的大眼睛 臉上略施粉黛 小嘴微微泛紅。】
【一襲素腰的滾雪細紗襯底的席地長裙,裙角的邊上用銀色的閃線層層疊疊的綉上了九朵曼陀羅花,在一片雪白中閑的格外注目,裙領由兩條銀色織錦細帶交叉掛頸的樣子。外襯一條較寬的雲紋銀白長綢帶環繞在瑩白的臂間,精巧動人的鎖骨不偏不倚的露了出來如絲綢般柔滑的秀發隨意披散在身後,用由三支尾端帶紫白水晶珠串起的細釵組成,輕輕的環繞著如墨般的青絲,獨獨留出了兩縷艷紫色的秀發,伴著步調頻頻晃動。幾片像小拇指大小薄如蟬翼的淡紫小片斜貼在了左眼的下方,閃動著隱隱光華,眉眼如畫 走著小碎步,盈盈來到逸蝶軒】
【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而靈活轉動的眼眸慧黠地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淡綠色的長裙,袖口上綉著淡藍色的牡丹,銀絲線勾出了幾片祥雲,下擺密麻麻一排藍色的海水雲圖,胸前是寬片淡黃色錦緞裹胸。坐在鸞位上。】
【著一件略嫌簡單的素白色的長錦衣,用深棕色的絲線在衣料上綉出了奇巧遒勁的枝幹,桃紅色的絲線綉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從裙擺一直延伸到腰際,一根玄紫色的寬腰帶勒緊細腰,顯出了身段窈窕,反而還給人一種清雅的感覺,外披一件淺紫色的敞口紗衣,一舉一動皆引得紗衣有些波光流動之感,腰間系著一塊刻有「錦城」字樣的翡翠玉佩,平添了一份儒雅之氣。見了這個後宮,卻單獨的喜歡一個地方,就是玉屏樓,喝喝茶,看看書,是不是可以暫時的讓我忘記一切煩惱了.】
【淡藍琉粉緞裙,裙上繪著淡藍色的花朵,分外美麗,如雪的綢紗散散的披在身上,裙角邊幾點透明的珠花散散的裝點著,腰間一根透明絲帶三圈系住,臂上一根琉璃色絲帶系成一個蝴蝶結,眉心上繪出一朵銀蓮。溫婉柔和的發輕輕向上盤起,兩鬢的發鬆鬆的散落下來,一朵琉璃珠花斜斜地插在發髻上。幽藍色的孔雀石繪在眼上,由深到淺,別有風韻。】
【淺綠色銀紋百蝶穿花花式的上衣,只袖子做得比一般的寬大些,迎風颯颯。腰身緊收,下面是一襲鵝黃綉白玉蘭的長裙。梳簡單的桃心髻,僅戴幾星淡緋瓔珞,映襯出雲絲烏碧亮澤,斜斜一枝翡翠簪子垂著細細一縷流蘇。踩花步在御花園走行走。】
、{身穿一件淡藍色宮裝,裙上復一層霧氣一般的白紗,腰間系一條雪白的紗,身披長長的流蘇,清秀脫俗,身段窈窕。盤著精緻的柳葉髻,斜插一支銀墜玉簪,再別一朵純白色、嬌艷的百合,可見是下了一番功夫。}
、{今日乃選秀之日,略施粉黛,顯得清麗嫻雅,氣質非凡.盈盈走上選秀大殿,淺淺一笑,溫婉地福身道}
【一襲白衣委地,上銹蝴蝶暗紋,一頭青絲用蝴蝶步搖淺淺倌起,額間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掃,面上不施粉黛,卻仍然掩不住絕色容顏,頸間一水晶項鏈,愈發稱得鎖骨清冽,腕上白玉鐲襯出如雪肌膚,腳上一雙鎏金鞋用寶石裝飾著,美目流轉,輕輕踏入選秀大殿,裙角飛揚,恍若黑暗中丟失了呼吸的蒼白蝴蝶,神情淡漠,恍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一般,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輕聲道】
【烏黑的頭發,挽了個公主髻,髻上簪著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著流蘇。她有白白凈凈的臉龐,柔柔細細的肌膚。雙眉修長如畫,雙眸閃爍如星。小小的鼻樑下有張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彎,帶著點兒笑意。整個面龐細致清麗,如此脫俗,簡直不帶一絲一毫人間煙火味。她穿著件白底綃花的衫子,白色百褶裙,文靜優雅。經過走廊時看見美人,忙走上前,俯身甩帕請安】
4. 古語贊美服飾或織綉或女子的詞語或句子
美侖美奐,錦上添花,花團錦簇,高貴典雅
領秀夢舒雅在燈市東口,靠近速8酒店離稻香村不遠。這地方有段時間沒來了,她家女裝款式不少。走時髦路線,有些經典款應該算是長銷品種。衣服的用料和做工倒是覺得比較一般,和以前東四的精品店有差別。價格雖然不算貴但是要和同類的差不多的相比就沒什麼優勢了。店內環境布置的還可以,但我總覺得這是兩家合租一個地方。導購比較主動,銷售的態度有時直接決定顧客的購買力。他家上新品的速度比較快,這點做的挺到位的。風格有些走日韓系,小家碧玉類型。
6. 千百塊的玉拿去老鳳祥編織會尷尬嗎
不會的,貴賤都是玉啊,並且要收編制費
7. 宮斗服裝~~要那種公主的~~
這個是本人曾經用過的,絕對是公主。要給我加分哦!
【澹澹色薄羅短衫,衣襟兩側有束帶鬆鬆地在胸前打了個結,餘下雙帶隨意垂下,迎風而舞。發線則挽成三轉小盤鬢,微向右傾,上面插著一支鏤空雕花水晶釵,鬢下飾兩多薔薇,鬢邊兩縷散發似不經意垂下,薄如蟬翼。 】
【身著淡紫色上衣,素白色的煙羅紗裙上一條華麗的鵝黃色帶子系成一個優美的蝴蝶結,長長的青絲隨意的飄灑在肩頭,挽了一個細巧的流雲髻,插了一支茉莉羊脂小簪,潔白的流蘇如畫般的抹在烏黑的發絲上,踏著蓮花小碎步,來到了御花園】
-【略施粉黛,身著簡單的淡藍色宮服,宮服上綉著幾朵蓮花,穿著簡單,但卻不失華貴的氣質。膚白如新剝鮮菱,雙眉修長,眉目間隱然有一股書卷的清氣。一張臉秀麗絕俗,腰間束著一根雪白的織錦攢珠緞帶,頭發鬆散的挽起,輕輕地在宮里散步,彷彿畫上畫的仙女般,櫻唇不點自紅,盈盈含笑。】
【著藍色拖地長裙,裙腳一隻粉蝶停落在一隻百合中。身披紫紗,顯得清澈透明,亦真亦幻。雙眸淡淡,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俏鼻高挺,薄唇淺紅。肌膚似雪。頭上三尺青絲,兩縷披在胸前,剩下的在頭上挽成飛雲髻,斜暫一支銀月釵,釵上垂下水晶串成的吊墜,整個人看起來素雅而又不失氣質。】
【滿頭青絲被鏤空雕花的芙蓉玉環箍起,別了兩只玉簪花在頭側,分外清麗秀雅。全身只得一個獨山透水白玉鐲作為裝點,玉料受沁成牙白色,玉鐲外沿薄,近孔壁漸厚,琢磨圓潤。】
-【一襲淡藍色的垂地長裙,袖口處朵朵俏美典雅的菊花愈發襯得一雙柔荑纖長白皙。如玉的耳垂上帶著淡藍的琥珀墜,皓腕上的流雲似水鐲碰撞一起丁玲作響。淺粉色的絲絛系在腰間,平添一分嬌美柔弱。蟬翼般的烏輕紗愈頗顯靈氣,殊不知也在不經意間多了一份嬌弱。頭上綰了一個溫婉的流月髻,斜插兩支鑲嵌了夜明珠的簪。柔順潤滑的三千發絲如瀑布般涌下,更顯清逸飄俗。】
【一襲淡藍宮衣設工巧妙,衣襟巧縫細碎邊花,夢幻的藍,呈淺的粉,攜睦如景,雖做工精細,但在著百花爭奇宮中,卻略顯平凡,美艷如斯。秀發輕挽美人舘,斜插單只玉簪,清秀典雅。黛眉巧化宮妝淺,嫵媚動人。口若含珠丹,同簪系晶瑩耳墜,淡妝點點,迷煞旁人。】
【淡紫色宮裝,只是袖子做得比一般的寬大些,迎風颯颯。腰身緊收,下面是一襲伸紫色白玉蘭的長裙。梳簡單的慵妝髻,戴了幾星乳白珍珠瓔珞,映襯出雲絲烏碧亮澤,斜斜的插著一枝海棠滴翠珠子的碧玉簪,一張漂亮的瓜子臉,小巧挺拔的鼻子,柳葉般彎彎的眉,薄薄的嘴唇,臉上略施胭脂水粉,艷兒不嬌,清兒不俗,那濃密的青絲柔順的放下來,垂落在肩上,清麗可人。】
【一身茜素青色的衣服,纖細而如雪般的手臂,上戴翡翠手鐲,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描柳彎眉,臉抹胭脂,唇點硃色,頰沾亮粉。】
【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而靈活轉動的眼眸慧黠地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一身淡綠長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無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間煙火 】
【一襲透著淡淡綠色的平羅衣裙,長及曳地,無一朵花紋,只袖口用品紅絲線綉了幾朵半開未開的夾竹桃,乳白絲絛束腰,垂一個小小的香袋並青玉連環佩,益發顯得她的身姿如柳,大有飛燕臨風的嬌怯不勝。發式亦梳得清爽簡潔,只是將劉海隨意散得整齊,前額發絲貌似無意的斜斜分開,再用白玉八齒梳蓬鬆松挽於腦後,插上兩枝碎珠發簪,餘一點點銀子的流蘇,臻首輕擺間帶出一抹雨後新荷的天然之美。】
【一襲淡藍宮衣設工巧妙,衣襟巧縫細碎邊花,夢幻的藍,呈淺的粉,攜睦如景,雖做工精細,但在著百花爭奇宮中,卻略顯平凡,美艷如斯。秀發輕挽美人舘,斜插單只玉簪,清秀典雅。黛眉巧化宮妝淺,嫵媚動人。口若含珠丹,同簪系晶瑩耳墜,淡妝點點,迷煞旁人。】
【淡綠色的長裙,袖口上綉著淡藍色的蓮花,銀絲線勾出了幾片祥雲,下擺密麻麻一排藍色的海水雲圖,胸前是寬片淡黃色錦緞裹胸,舉手投足如風拂揚柳般婀娜多姿.細致烏黑的長發,披於雙肩之上,略顯柔美,有時鬆散的數著長發,突然由成熟變得可愛,讓人新生喜愛憐惜之情,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彷彿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皮膚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布在臉頰兩側,淺淺一笑,酒窩在臉頰若隱若現,可愛如天仙。】
你看夠不夠,我還有呢!
8. 誰有能力總結出港版影視劇《金枝欲孽》中服裝的特色
我好喜歡的電視劇~~嘿嘿~
幫你找了篇論文~~原文帶圖的地址是: http://blog.163.com/czy_5213/blog/static/2390663200872812622343/
不過個人是覺得裡面的服裝用色很大膽啊~~難得難得~~
-------------------------------------------------------------------
從《金枝欲孽》說清代後妃的服飾
各位同學,我們的歷史課又開始了,呃,各位同學有沒有帶好眼鏡?今天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展覽哦!還有各位女同學,上次答應大家學梳清宮的發式,老師不會失信的,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學習一下清代後妃的發式和服飾知識。
首先先說說服飾吧,因為樣式比較固定,而且很多類別之間都是相通的。呃,這位同學關於皇帝的服飾問題就先不要問了,因為我們這個系列課題的核心是「後妃」,當然包括宮女之類,但是男性服飾就先不涉及了,等以後到了一定時機再統一梳理。嗯,至於這位同學又問什麼時候才到時機,時機該到的時候自然就到了嘛!呃,還有,你怎麼這么多問題?怎麼有問題的總是你?你這學期的成績不及格!咳咳,還有誰有問題?都沒有了嗎?好吧,我們正式開始上課!
話說在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後宮生活都是百姓茶餘飯後八卦的熱點,只是在那個時代沒有為了挖新聞不惜一切代價的娛記,所以也就自然不可能有娛樂新聞和雜志,那麼關於後宮中的皇帝妃子都穿什麼用什麼的問題就一直成了懸疑。不過好在歷朝歷代都有史書,我們國家對於服飾的重視是上升到了同文化一樣的重視程度,所以每朝的史書最後一般都會有專門的介紹,叫作「輿服志」。「輿服志」始於《後漢書》的原創,所謂「輿服」——厄,那位同學請把你手上的《詩經》放下,老師說的是「輿服」不是「魚服」,老師知道你們都很有學問啦,不過有時人太有學問也不是一件好事(同學:她講什麼外國話?)。老師今天要介紹的不是《採薇》里的「象弭魚服」,而是史書上的「輿服」,它的意思就是指「車」和「服」兩方面,也就是講述每朝每代的交通、服飾以及相關禮儀的問題。話說大家不要覺得閱讀它的時候枯燥無味,今天的專家學者之所以能還原那時的文化和禮儀還要全靠這些流水賬式的東西!
我們今天都知道,滿人的服飾,就是所謂的旗裝,呃,這位同學,不要再舉著《花樣年華》的海報流口水了,話說雖然老師也很喜歡張曼玉,也很喜歡她穿旗袍的感覺,不過你們要記得旗袍到了民國時就已經是改良過的版本了,和它的正規形式已經有所出入,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真正正規的旗裝樣式。我們先來看一段資料:
「清朝入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起,共歷十一帝,統治二百七十六年.隨著清朝的建立、強盛、衰落及滅亡,直接牽動著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和變遷.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清朝是以異族入主中原,滿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與漢人的服裝大異其趣。清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禁止漢人穿漢裝的法令非常嚴厲。漢人的強烈抵制,迫使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所謂「十不從」的對策,這才使剃發易服的民怨得到緩和,清代服飾也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在清王朝統治的200餘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化,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後,列強侵入,我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也給服飾以沖擊和影響。從服飾的發展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可以說,這是一次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服飾大變革。」
現在詳細說一說各種服裝樣式,當然是八旗女子的服裝樣式,因為漢人的服飾我們之前已經陸陸續續說過了。
首先說說皇後皇妃之類的朝服問題:
皇後冊封時穿的禮服就是朝服。有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冠頂是三層,每層一顆大東珠,珠下一隻展翅金鳳,帽周圍有金鳳七條,嵌有貓金石、珍珠等。帽後垂金翟,上面裝飾的珍珠就有三百多顆。戴在項前的金圈稱為金約。胸前貫珠下垂,總計珍珠三百二十四顆,間以各種珍寶。左右耳飾各三具,每具金龍銜二珠。皇後的朝珠是三盤。朝褂形似坎肩,石青色底,前後綉兩條立龍。下幅綉八寶平水,襞積(衣褶)下綉萬壽萬福字文,除去前後二條立龍,上面還有正龍四條。再一種在腰間綉四條行龍,下幅綉八條行龍,無字文,無平水。朝袍也有三種,都是明黃色,披領和袖是石青色,袖是馬蹄袖,不是傳統的水袖。三種朝袍的差別主要是有無襞積,和龍的形態不同,朝裙,上織金壽字緞,下為石青行龍緞,都是整幅,有裙褶,夏日的朝裙一紗織成。太皇太後皇太後的冠服與皇後相同。
皇貴妃的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朝裙、龍袍、龍褂與皇後基本相同,差別僅是冠的裝飾珍珠樹不同。冠的翟尾(步搖)的垂珠少一百一十顆。金約的垂珠也少一百多顆,此外無差別。皇貴妃以下尚有妃、嬪二等,妃的朝冠頂是兩層,只有兩東珠兩金鳳,上端銜貓眼石,珍珠數比貴妃的少,翟尾垂珠比貴妃少十六。此外朝服、朝褂、龍袍、朝裙等均與貴妃相同。嬪:朝冠兩層,無金鳳,以金翟承東珠兩顆,翟尾垂珠較妃減少十六。朝褂則與妃同。朝袍和龍袍都不是明黃色,用的是香色。
以上是正式場合穿的禮服朝服,當然一年到頭也穿不了幾次,就好像我們家裡放著的高檔的晚禮服,不能在日常天天穿一樣。下面我們要說的才是重點內容,就是她們平時穿的常服、便服。
好,現在我們來說說便服和常服的幾種基本形式:
1.馬褂:
顧名思意,馬褂,當然是騎馬時所穿的衣服。我們都知道,滿族在關外的時候也是馬背上的民族,馬褂是一種清代穿於袍服外的短衣,長僅及臍,左右及後開楔,袖口平直(無馬蹄袖端)。滿人初入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到了康雍年間才在社會上開始流行,以後逐漸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一種便服,士庶都可穿著。由於時代不同,用料、顏色、綴飾也有差別。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長)、舒袖(袖不及手臂長)兩類。女式馬褂衣身長短肥瘦的流行變化與男式馬褂差不多,但女式馬褂全身施紋彩,並用花邊鑲飾。
我們來看看實物圖片:
藍色漳絨團八寶大襟馬褂,清晚期,身長77cm,兩袖通長164cm,袖口寬39cm,下擺寬90cm,前後裾長17cm,左右裾長14cm。清宮舊藏。
挽袖馬褂,實物。
還是挽袖馬褂,琵琶襟。
舒袖馬褂,實物。
《乾隆大帝》中小古同學這件,呃,好吧,我承認,之所以能想到自己有這張,完全是因為某人的緣故……
玉瑩小主這件,面料很不錯的說。
PS:我們還熟知的一種馬褂形式,電視上經常見到的,就是所謂的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傳說中的黃馬褂。
另外再補充一點,近年來,我們大家所說的「唐裝」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唐代服裝,而是清代馬褂的改良形式。這里插一句題外話,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其實都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在傳統服飾的理解方面,很多同學一形容唐代的服飾就說起敞領大袖衫,就像《大明宮詞》里看到的那樣,其實那種並不是唐代的服飾,而是流行於北朝齊魏時代的衣服,唐代自有自己固定的服裝樣式和穿法,並不是我們所誤認為的那樣。還有的同學一寫到漢服就用「飄逸」形容,更是大錯特錯,要知道漢服的特點從來都是端莊而不是飄逸,在漢文化里厚重簡朴才是正宗,所謂的飄逸都是在那些文化動盪民族融合的特殊時期才出現的產物,從來也不是漢服文化的正統代表。漢服的正統應該是深衣之類才對。所以大家不要幻想回到古代穿著那些好像神話中的仙女那樣飄飄欲仙的衣服了!呃,至於漢服文化,等我們開完清代服飾的系列再視情況來學習好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2.坎肩:
坎肩又名緊身、搭護、背心、馬甲,為無袖短身的上衣,是清代服飾里必備的一件。我們今天仍然一直在穿。其實說起半袖或者無袖的短身上衣,我們的歷史也很悠久,比如唐代的半臂,宋代流傳到明朝的比甲,還有清代一直穿到今天的坎肩。坎肩的式樣有一字襟、琵琶襟、對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數種,多穿在氅衣、襯衣、旗袍的外面。
《清稗類鈔·服飾類》記載:"半臂,漢時名綉,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吳語稱為馬甲。工藝有織花、緙絲、刺綉等。花紋有滿身灑花、折枝花、整枝花、獨棵花、皮球花、百蝶、仙鶴、鳳凰、壽字、喜字等等,內容都寓有吉祥含義。清中後期,在坎肩上施加如意頭、多層滾邊,除刺綉花邊之外,加多層絛子花邊、捻金綢緞鑲邊。有的更在下擺加旒蘇串珠等為飾。
《少年天子》烏雲珠,這件對襟馬甲,很不錯的效果。不過更不錯的是沒忘了加馬蹄袖!
王艷的這件。
劇中的坎肩,如妃的。
又是如妃的。
還是如妃的漂亮小坎肩。
呃,表問為什麼沒有別人的,誰讓我們如妃的小馬甲都這么精緻美觀呢?
3.襯衣與氅衣:
清代女式襯衣為圓領、右衽、捻襟、直身、平袖、無開禊、有五個紐扣的長衣,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長至腕)、半寬袖(短寬袖口加接二層袖頭)兩類,袖口內再另加飾袖頭。是婦女的一般曰常便服。以絨綉、納紗、平金、織花的為多。周身加邊飾、晚清時邊飾越來越多。常在襯衣外加穿坎肩。秋冬加皮、棉。
貼一下劇中的圖,都是平時家常穿的。
如妃的這件。
爾淳的這件。
依然是爾淳的,另外一件。
我家玉瑩小主的,粉嫩嫩的感覺哦!
還是玉瑩的,很素凈的感覺。
貼一下別人的,淑寧的一件。
沅淇的一件,單純可愛的沅淇,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
還有其他片子,《孝庄秘史》裡面的。
玉兒的另外一款,馬蹄袖出來了,呼呼,雖然《秘史》系列裡很多造型真是有點……呃,還是先不要在這里下結論了,但是起碼讓人很驚喜地發現了很多清初劇都忽略掉的馬蹄袖。
氅衣與襯衣款式大同小異,小異是指襯衣無開禊,氅衣則左右開禊高至腋下,開禊的頂端必飾雲頭;且氅衣的紋飾也更加華麗,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在領托、袖口、衣領至腋下相交處及側擺、下擺都鑲滾不同色彩、不同工藝、不同質料的花邊、花絛、狗牙等等,尤以江南地區,俗以多鑲為美。據江蘇巡撫對蘇州地區的風俗衣飾《訓俗條》中稱:"至於婦女衣裙,則有琵琶、對襟、大襟、百襇、滿花、洋印花、一塊玉等式樣。而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桿、牡丹帶、盤金間綉等名色,一衫一裙,本身蘭價有定,鑲滾之外,不啻加倍,且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一衣僅有六分綾綢。新時固覺離奇,變色則難拆改。"大約咸豐、同治期間,京城貴族婦女衣飾鑲滾花邊的道數越來越多,有"十八鑲"之稱。這種以鑲滾花邊為服裝主要裝飾的風尚,一直到民國期間仍繼續流行。在氅衣的袖口內,也都綴接紋飾華麗的袖頭,加接的袖頭上面也以花邊、花絛子、狗牙兒加以鑲滾,袖口內加接了袖頭之後,袖子就顯得長了,而且看上去像是穿了好幾件講究的衣服。加接的袖頭摩臟了又可以更換新的。
貼幾張圖來看看效果:
傳世實物,後宮妃子穿過的氅衣。
依然是實物,還是後宮妃子穿過的,喜歡小竹葉刺綉的設計。
這個仍然是傳世實物。
來看看電視劇里的氅衣:
這張是我家燕子的,話說燕子的氣質呵,真是恬美純稚我見尤憐……
當年的雪梨,雖然這件衣服和前面那些精美的相比是寒酸了一點點,呃,好吧,我承認,發它上來純粹是為了懷舊。
明慧,明慧,我家秀外惠中的納蘭明慧……
同學:怎麼誰都是你家的?
4.圍巾與領衣:
在穿襯衣和氅衣時,在脖頸上系一條寬約2寸,長約3尺的絲帶,絲帶從脖子後面向前圍繞,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內。圍巾一般都綉有花紋,花紋與衣服上的花紋配套。講究的還鑲有金線及珍珠。有一種說法,由於清代的衣服大多沒有領子,所以圍巾在清宮女子身上,就起到一種假領的作用,不過不知道這種說法對不對。
看一下劇中的圍巾,呵呵,《金枝》中使用的不多嘛,除了皇後和福貴人偶爾佩戴之外,就是些無名的妃嬪才使用。
我家淡泊寧靜的福雅,注意細節,圍巾上有手工刺綉的花樣,貴人就是手巧的說。
皇後偶爾也會戴。
剩下的就是一些偶爾露面的妃嬪。
還是妃嬪。
最後一個,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端是怎樣掩入捻襟中的。
其他片子里的,翁虹,呼呼,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她,反正某木是從小見到她就很喜歡,呃,害死人的《新仙鶴神針》,印象中那麼多可愛的MM和那樣的男主角……
領衣: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季節,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綉以紋樣,多用於官員朝服。
男式領衣,實物。
女用領衣,很漂亮哦!
5.裙子:
裙子主要是漢族婦女所穿,滿族命婦除朝裙外,一般不穿裙子。至晚清時期,漢滿服裝互相交流,漢滿婦女都穿。清代裙子有百褶裙、馬面裙、襕干裙、魚鱗裙、鳳尾裙、紅喜裙、玉裙、月華裙、墨花裙、粗藍葛布裙等等。
6.雲肩:
雲肩為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物,五代時已有之,元代儀衛及舞女也穿。《元史·輿服志》一記載:"雲肩,制如四垂雲。"即四合如意形,明代婦女作為禮服上的裝飾。清代婦女在婚禮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婦女梳低垂的發髻,恐衣服肩部被發髻油膩沾污,故多在肩部戴雲肩。貴族婦女所用雲肩,製作精美,有剪綵作蓮花形,或結線為瓔珞,周垂排須。慈禧所用的雲肩,有的是用又大又圓的珍珠緝成的,1件雲肩用3500顆珍珠穿織而成。
7.斗篷:
斗篷我們都很熟悉,是那種穿在外衣之外,用來避寒以及遮擋風雪用的,最初也是戰場上的發明,後來流傳到社會上。清代的斗篷又名一口鍾,為無袖、不開衩的長外衣,滿語叫"呼呼巴",也叫大衣。有長短兩式,領有抽口領、高領和低領三種,男女都穿,官員可穿於補服之外,但蟒服不許用。行禮時須脫去一口鍾,否則視為非禮。婦女所穿一口鍾,用鮮艷的綢緞作面料,上綉紋彩。里子講究的以裘皮為襯。
貼一下劇中的斗篷裝,哇哈哈,《金枝》的冬天戲,就是一場盛大美觀的斗篷宴!
我家福貴人,怎麼穿都是這么淡雅宜人!
皇後的,超豪華版,應該是劇中最精美最奢侈的一件了吧。
看看近景效果。
我家小主,這件純白色毛邊的。
還有這件紫紅色的。
同一件斗篷,連手套都這么可愛,一定很保暖的呵!
最可愛的是有毛球做裝飾。
我們姑姑的這件也不錯,銀白色的干凈通透,同樣有小毛球作裝飾。
爾淳的,呃,大家明白為什麼清代的斗篷要叫一口鍾了吧?這個很直觀的能感受到。
還是爾淳的,皇宮里的手套款式都差不多。《金枝》的資金投入還是很大的嘛,連小宮女的冬裝都這么奢侈。
最中意如妃這一件竹葉青色飛鳳紋的斗篷。
復出後的如妃,衣服又如此精緻。
一件比一件華貴。
看看集體的斗篷裝,這張是爾淳和玉瑩的。
爾淳和安茜,清一色都有小毛球作裝飾,粉可愛的感覺哦!想想冰天雪地的,如果也能弄到這么一件,走路的時候那些小毛球就飄呀飄的……
同學:呃,她又開始胡思亂想了!
安茜和玉瑩。
三個人的,呃,突然想起前面一直忘了介紹一口鍾的穿法,它是大約從腰部以下才開禊(而且是只在前身開禊),把人幾乎整個裹在裡面的,那麼這位同學問了,穿這樣的衣服,手應該從什麼位置出來呢?總不能把衣襟撩起來吧?那多失禮呀?而且這樣的話斗篷的防風效果不就作廢了嗎?現在來解釋一下,其實人家發明這種斗篷的人早就想到了,於是在兩側脅下各開一個直孔,這樣手臂就可以從這個地方穿出來,同時又不會擔心寒風會侵入人體了。還聽不懂的同學直接看圖上的爾淳!呃,表問哪個是爾淳,就是中間那個!
姐妹兩個,全身的效果。呃,雖然某木很中意姑姑和福雅穿件淺白色的斗篷,不過其他人還是顏色鮮艷多彩一點比較好,想想冬天本來就是白茫茫的,然後所有人都穿著一身銀白色的斗篷出來耀人的眼球……
還是姐妹兩個,福雅的氣質好好哦!
依然是姐妹兩個,呃,好吧,我承認,其實某人是沾了我家福貴人的光才這么多曝光率……
其他秀女的斗篷,呃,某木說什麼來著,還是多姿多彩比較好!
都很漂亮的說——呃,說的是斗篷。
其他妃嬪們的斗篷。
8.戲衣:
清代女子還有一種戲衣,一般都用明代傳統形式,很多做工講究,紋飾精美,故宮保存的戲衣中,有一些和生活服裝相近的如女帔等,極有借鑒的意義。戲衣並不是清宮的服飾,我們就不詳細說了。
好了,最後我們來集中說說衣襟樣式:
剛才老師說了一堆什麼「琵琶襟」、「對襟」之類的,大約很多同學都聽暈了吧?現在統一解釋一下,大家可以結合圖片來了解。
1.對襟: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我們的傳統服飾基本式樣除了右衽就是對襟。清代的坎肩和馬褂都有對襟的款式,而且一般會有一個如意頭的花紋作裝飾,所以通常也叫如意襟。
看一看實物效果,對襟(也叫如意襟)坎肩。為什麼也可以叫做如意襟呢?看她胸前那個如意頭裝飾就明白了!
《少年天子》中的蘇麻拉姑,依然是正宗的如意襟馬甲。
這件,更清晰地能感受到如意襟的效果。
劇中的衣服,爾淳的,對襟長馬甲。
還是爾淳的,家常便裝。
皇後的坎肩,很華貴。
還是皇後的,另外一件大紅的外衣。
如妃的馬甲。
我家小主這件。
另外一件,呃,這個是不是也可以算如意襟?
2.大襟:
又叫偏襟、捻襟、右衽、和尚領,把衣襟開在右邊的一種樣式,它也帶個如意頭。這里補充一點就是我們的傳統服飾,歷朝歷代的主流都是右衽,尤其在漢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時期會以左衽為主,不過通常都是在少數民族的文化充斥當代的時候,而且維持的時間都很短暫,並不能影響整個右衽潮流),就是衣襟如果不是對襟款式就一定要把衣襟開在右側,清代的漢化也很嚴重,所以也是以右衽為正宗。在漢文化里,「披發左衽」是對蠻荒之地的蠻夷之人最大的輕蔑和諷刺,所以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中原大俠之類動輒穿著左衽的衣服還披頭散發的,真的在那個年代的話打死他們也不肯這么穿。中原的正規穿法是,偏襟必須右衽,而且必須束發(當然尤其是指成年男性),戴冠或扎頭巾,有時也用網巾之類。呃,想起前一陣無意中看到的很讓人郁悶的06《神鵰》的楊過造型,嗚嗚,老師就不作任何評價了,因為看到這個造型我終於明白楊過的人生為什麼那麼坎坷曲折了,你想想,一個人非要跟整個社會的正統文化對著干,又怎麼能不到處碰壁呢?
大襟,也有如意頭的設計。
老照片里的效果。
《孝庄秘史》里小玉兒這件。
《少年天子》里太妃這件,有如意頭裝飾哦!
海馬的勝男,最喜歡她這件衣服,尤其是領口和袖口的毛邊。
一不小心撞衫了,《金枝》里玉瑩小主也穿了一次。
小主這件短衫。
這件很淡雅的感覺,領口的三葉草裝飾也很不錯。
還有這件漂亮的白色的,呃,個人非常喜歡,但不得不說這件衣服在清宮里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它居然有蝴蝶袖,但某木不管它是如何不符合史實,還是要說,真的好中意這件衣服呵!
姑姑也有,還是華麗版。
奶奶死的時候,姑姑這件坎肩。
爾淳的這件。
還是爾淳的。
皇後這件坎肩。
其他秀女的衣服。
3.琵琶襟:
琵琶襟大約是清代的一個獨創,又叫缺襟,因其右襟短缺,故名。坎肩、馬褂都有琵琶襟的樣式。
傳世實物,琵琶襟馬甲。
還是琵琶襟馬甲。
《金枝》里的衣服,如妃這件坎肩。
爾淳這件紅色的,有人說紫薇也有過一件一樣的,呃,沒印象了,改天找找看,不過應該不會吧?個人感覺如果撞衫也起碼是一個電台一家公司製作的電視劇才可能撞衫。比如前面勝男那件衣服玉瑩也穿了,不過兩部戲都是TVB的,不小心撞了也很正常,《洛神》里的衣服《西廂》中也出現過嘛!但是這樣跨了這么多年又從台灣(還是內地?)一直跨到香港去撞衫的幾率應該不大。
宮女的坎肩也不錯。
這兩個宮女,也是琵琶襟坎肩。
《金枝》里的宮女們好幸福呵!不過各位女同學不要真的夢想自己穿越到大清的後宮能做個穿得這么美麗的宮女。下面是真正的姑姑和小宮女們。看過一個做過宮女的孫姑姑的口述:只有在宮中被尊為姑姑的宮女才能帶扁方,梳大拉翅,一般情況下,就像圖中的兩個小姑娘,穿蘭色高領旗袍,梳一條長長的大辮子。
4.多紐式:
多紐式的衣服除在對襟的門襟有直排的紐扣外,並在前身腰部有一排橫列的紐扣。
老大她們家紫薇這件多紐式坎肩(呵呵,老大,某木對得起你了吧?特意找了這張出來貢獻給你)。
比較有代表性多紐式為一字襟。比較出名的是一字襟馬甲,這種馬甲穿在袍套之內,如果乘馬行走覺得熱時,只要探手於內解掉橫、直兩排紐扣,便可在衣內將其曳脫,避免解脫外衣之勞。滿語叫作「巴圖魯坎肩」。原來這種多紐馬甲只許王及公主能穿,後來普通的人也都能穿,並把它直接穿在衣服外面,「巴圖魯」是好漢、勇士之意,俗謂十三太保。
傳世實物,一字襟坎肩。
劇中的衣服,爾淳這件一字襟坎肩。
還是爾淳的。
玉瑩這件白色的,嗚嗚,除了她那件蝴蝶袖的,最愛這件坎肩,又保暖又養眼。
另外一件。
還是玉瑩的。
最後一件是如妃的,呃,有氣勢的人真是穿什麼都這么威風八面。
另外一些多紐式的樣式,比如人字襟,除在對襟的門襟有直排的紐扣外,並在前身有兩排直列的紐扣,狀似「人」字,故名。
《少年天子》中烏雲珠這件人字襟坎肩。
小范同學這件,呃,個人還是喜歡她當年剛出道的樣子。
劇中的圖,姑姑這件。
淑寧這件。
爾淳這件,穿過很多次。
我家小主這件黃色的。
還有這件坎肩。
又一件,這次是長坎肩。
我們今天的內容大致就是這個樣子,還有一些圖片沒有找到,等找到後會陸續更新進來,希望大家對這節課的內容能夠滿意,並能夠從中了解掌握那些基本的服裝樣式。
最後的最後,附贈一張:旗裝到了近現代的改良版,嗚嗚,某木很稀飯的翁虹,穿起旗袍來很有三十年代的懷舊感覺……
9. 宮斗服裝
【一頭青絲用蝴蝶步搖淺淺倌起,額間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潔白的皮膚猶如剛剝殼的雞蛋,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彷彿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皮膚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布在臉頰兩側,淺淺一笑,酒窩在臉頰若隱若現,可愛如天仙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還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膚如雪。一略清雅、足著櫻藍色綉絲宮闈鞋、全然不失大氣。簡單又不失大雅,嫵媚雍容。鬢珠作襯,乃具雙目如星復作月,脂窗粉塌能鑒人。略有妖意,未見媚態 淡紅色曳地水袖對襟紗衣,水綠色雙碟細雨寒絲水裙 ,外罩淺粉色雙帶流蘇淡袍,,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手中輕捏著一方自綉的粉蝶戲花的手帕。嫵然一段風姿,談笑間,唯少世間禮態。斷絕代風華無處覓,唯纖風投影落如塵。眉心天生攜來的花痣,傲似冬寒的紅梅。】
【雙眸似水,卻帶著談談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纖纖,膚如凝脂,雪白中透著粉紅,似乎能擰水來,一雙朱唇,語笑若嫣然,一舉一動都似在舞蹈,長發黑亮,解下頭發,青絲隨風舞動,發出清香,腰肢纖細,四肢纖長,有仙子般脫俗氣質,著一襲白衣委地,上銹蝴蝶暗紋,一頭青絲用蝴蝶流蘇淺淺倌起,額間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掃,面上不施粉黛,卻仍然掩不住絕色容顏穿淡紫色衣裙,外套一件潔白的輕紗,把優美的身段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即腰的長發因被風吹的緣故漫天飛舞,幾縷發絲調皮的飛在前面,頭上無任何裝飾,僅僅是一條淡藍的絲帶,輕輕綁住一縷頭發。頸上帶著一條項鏈、襯得皮膚白如雪,如天仙下凡般,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一條天藍手鏈隨意的躺在腕上,更襯得肌膚白嫩有光澤。目光中純潔似水,偶爾帶著一些憂郁,給人可望不可即的感覺。紅紅的小嘴微微噘起,給人一種清秀的感覺。】
【墨瞳淡淡瀲灧氤氳、撫了撫腕間玉鐲,如櫻薄唇勾起一抹嬈柔笑意,三月熏風拂水袖,一江煙水照花顏。若言國色,不足以傾世。卻是曼曼天姿、眉眼裡、又添些莫名愁緒、淡妝裹面,素容卻美勝任何鉛華穿著一襲顏色素淡,花飾簡單的淡藍色長裙,淡雅脫俗,秀麗天成。淡淡的藍色絲質中衣用深蘭色的絲線在衣料上綉出了了一朵朵梅花,從裙擺一直延伸到腰際,平添了幾分清冷的氣質。一根素色的寬腰帶勒緊細腰,顯出了身段窈窕。外披一件淺蘭色的敞口紗衣,鬆鬆垮垮的披在肩上。袖口領口用藍色絲線鑲邊,鏤空的蝴蝶花樣正好對著中衣的梅花,隨著人的走動兒輕輕晃動,就像真的蝴蝶在翩翩飛舞一般一舉一動皆引得紗衣有些波光流動之感。三千煩惱絲被綰成盤絲髻,只用一隻木簪裝飾,有著一股淡淡的柔弱和嬌媚。用碳黑色描上了柳葉眉,更襯出皮膚白皙細膩,靈動的雙眼在眼波流轉之間光華顯盡。施以粉色的胭脂讓皮膚顯得白里透紅,唇上單單的抹上淺紅色的唇紅,嬌俏可人。午風撫顏方蘇醒、水紅羅裙綉雙蝶、珠綰青絲柳月髻、一點嫣紅落眉心。妝容正,提起裙擺、素荷玉立、正應了那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膚色如雪,,體態婀娜,出塵若仙,貌傾天下。秀似空谷幽蘭,清若凌波水仙。帶有淡淡的水霧之韻。美麗之中帶有三分威嚴,三分英氣,三分可愛。遠觀近看都有一種神韻從骨子中沁出。出落的得人間而不食煙火。氣度清華,風采嫣然。令人不敢逼視。舉目青山出,回首暮雲遠。舉止優雅非凡,恍若落入凡塵的仙子。身著一身白色紗衣,給人一種澄澈透明的感覺,雙肩批著一條淺紫色的紗帶,一陣風吹過,出塵飄逸,猶如仙女下凡一般,無風日,紗衣絲帶,緊貼在身上,精巧細致的身形,體現得淋漓盡致,如幽幽谷底的雪白蘭花,從骨子散發出疏離寂寞,僅那麼安靜地立於眼前,便可叫人心疼地揪痛起來。】
妖媚類:
【芊芊十指盡染蔻丹、對著菱花鏡兒、翕唇瞧了瞧、眉眼裡、又添些莫名愁緒、淡妝裹面,素容卻美勝任何鉛華。隨嫣紅的唇、沿上嘴角、只是珉然意蘊、淺淺一提、仿是偶染了煙霞、將青絲完成一個簡單的流雲鬢畢,拿起紅片輕抿,墨瞳淡淡瀲灧氤氳、撫了撫腕間玉鐲,如櫻薄唇勾起一抹嬈柔笑意,三月熏風拂水袖,一江煙水照花顏。若言國色,不足以傾世。卻是曼曼天姿、綿綿微風過沁心湖畔、千花擺動、菊花幽香眠野徑、玫瑰無力倒塵埃、好花風語一宵狂、無數殘花鋪地錦。吾獨安然淺笑、端坐鏡前 激起塵埃渺渺 然、 唇畔勾靨出遙遙不可及的飄忽,鳳眼微抬、絲絲縷縷淌出淡淡嫵媚。】
【一身蘇錦掐花嵌銀流雲粉皚梨花白宮裝,腰間鉤織淡鵝黃挽同心結子綴絲穗束腰,楚腰纖細,盈盈不堪握。裙裾飛揚,百褶梨花雲邊泥金火鸞暗紋花團笑魘綢曳地迤邐襦,罩一層淡鵝黃煙雲軟羅水縐紗,斜坐時朦朦朧朧,教人看不真切。手輕輕置於膝上,腕上一隻古銀勾丹鳶朝陽鏤空鐲子,透露出年代的久遠滄桑。女子容顏姣好傾國傾城,黛色遠山眉泛出微微青色。眼角火紅點上幾絲雲,金灼睫毛長長彎,在眸子上投下一方華美的陰翳,珠色眼線銀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