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中老年男裝異色門襟軍旅工裝

中老年男裝異色門襟軍旅工裝

發布時間:2021-07-31 20:34:15

A. 西服上標注著的異色門襟是什麼

衣服門襟顏色和衣服的顏色不一樣

B.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2)中老年男裝異色門襟軍旅工裝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C. 上衣英語單詞是什麼

上衣的英語單詞是:Tops、Coat、Jacket。

上衣的意思有四層含義:

1、外衣。

2、上身穿的衣服。

3、上衣的分類有學生裝、軍便裝、夾克衫、兩用衫、T恤等等類型。穿於人體上身的常用服裝。一般由領、 袖、 衣身、袋4部分構成,並由此4部分的造型變化形成不同款式。

4、傳統服飾。外衣。此稱始於漢。《論語·鄉黨》「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暑則單服。絺綌,葛也。

中國至遲在殷商時代已出現上衣。由上衣演變發展出襦、衫、襖、背心等許多品種,並以其平面造型和獨特的領、襟、紐等形式對日本、朝鮮、越南、新加坡及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著裝產生一定的影響。



(3)中老年男裝異色門襟軍旅工裝擴展閱讀:

上衣的分類

1、夾克衫

男女老幼都可穿用的輕便外上衣。由英語jacket的譯音而得名。特徵是下擺用橡筋、羅紋織物或本色料收口,袖口裝袖頭或搭扣等附件收口;款式隨流行趨勢經常變化;製作時多採用鑲色、嵌線等裝飾工藝。夾克衫有單、夾和加絮料的3種,也可正反異色或異款組合,兩面穿用。

2、兩用衫

一種衣領可關駁兩用、無背縫、直腰身的男女外上衣。女式兩用衫自20世紀50年代起為中國中老年婦女的主要著裝。兩用衫以長袖為主,前門襟 4粒扣,款式簡潔,多用混紡毛料、中長纖維、滌卡等製作。

3、卡曲

男子秋、冬花式外上衣。是英語car coat的譯音,意即轎車司機上衣。特徵是衣身略長,直門襟,寬袖口,寬下擺,通常以短駁領的多塊結構(裝過肩,前後衣片分割)為主。款式多變。


與中老年男裝異色門襟軍旅工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處理童裝廣告詞 瀏覽:598
2013春秋女裝寬松上衣廠家 瀏覽:992
帽子怎樣加針才圓鉤針 瀏覽:533
武漢高中校服造型 瀏覽:124
天龍八部帽子八星難做嗎 瀏覽:194
台灣哪裡買童裝 瀏覽:591
女裝去哪裡批發 瀏覽:533
復古襯衫如何搭配絲巾 瀏覽:231
口皮靴怎樣配褲子 瀏覽:592
皮一體男褲批發 瀏覽:924
童裝牆面弄什麼好看 瀏覽:813
新店哪裡有賣童裝褲架的 瀏覽:215
童裝廠家尺碼為什麼不一樣 瀏覽:786
怎麼搭配淡藍牛仔褲 瀏覽:711
成都巴布豆童裝加盟費多少 瀏覽:127
怎樣判斷針織衫是純棉的 瀏覽:798
時尚真皮女長款羽絨服品牌大全 瀏覽:390
怎麼去除褲子的氣味 瀏覽:274
旗袍協會會員表格式樣 瀏覽:444
四十九變什麼顏色衛衣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