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傳統百貨女裝發展

傳統百貨女裝發展

發布時間:2021-07-31 14:09:57

A. 女裝的未來發展方向

根據《2015-2020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分析,近年來,我國服裝高端趨勢明顯。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服裝消費中,高端服裝消費增長31.2%,中端和低端增長分別為19.2%和18.4%。2011年,由於品牌女裝價格大幅上漲35.7%,服裝銷售量增速下降,但高端女裝銷售額仍然達到了20%的增速。

據統計,2008-2011年,我國女裝市場佔有率前十,前二十品牌集中度低,前十市場佔有率基本在24%左右,前二十在35%,其中曾有較大優勢的寶姿,白領,馬斯菲爾市場佔有率都有所下降。

前瞻產業研究院女裝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這個結果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成熟女裝行業由於公司成立時間都不長,目前在品牌知名度,市場認可度等方面沒有絕對優勢的公司。各品牌都在各自埋頭競爭,跑馬圈地的外延擴張階段,近幾年資金渠道優勢非常重要,未來的競爭將在外延擴張競爭的同時開始服務,和進一步建立和提升品牌內涵,形成品牌特色的內在實力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女裝價位較高,其面料、設計、做工、細節處理等要求較高,進入行業有一定壁壘,這也使得網路店鋪和傳統做中低端品牌企業較不易發展高端女裝品牌,網購沖擊對高端女裝品牌影響相對較小。此外,高端成熟商務女裝品牌在國內消費者認知度較高,國際品牌尚無強勢品牌在國內擴張。

綜上所述,我國的中高端成熟女裝行業正處於發展期,尤其是中高端成熟女裝細分行業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B. 電商沖擊下,傳統實體服裝店該如何運營

開了十多年的服裝店,現在利潤越來越薄,壓力越來越大,只能選擇退出。」做了十多年服裝生意的陳霞在決定轉讓店鋪的那一刻,內心十分不舍。隨著電商沖擊、行業競爭、房租上漲、人工薪資壓力及客流減少等因素,在蘭州,越來越多的實體店或因經營不善,或不看好發展前景,最終選擇了關門或者轉讓。

面對著網路大潮的洶涌來襲,蘭州的線下實體店經營如何?今後該如何發展?蘭州晨報記者近日為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購物渠道拓寬實體店成「擺設」

「現在很多人都在實體店內試好衣服,然後再去網上購買,很多人把實體店當成是試衣間。即使要價再低,顧客也認為網上有更便宜的。」銷售羽絨服的鄭亮說,在電商、微商的沖擊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已經發生改變,在很多人眼裡,網店已取代了實體店成為消費的首選。

「以前我一周要逛一次街,現在一個月也逛不了一次。在網店買東西很方便,選擇餘地大,不合適還可以隨時退換。」市民張萌萌說,她不僅在網上解決了「衣食住行」,就連娛樂活動也是通過網路付賬。如此一來,實體店更加被動。在采訪中,不少實體店主告訴記者,貨賣得不好,商家必然要壓貨;若是壓貨,商家定會周轉不開;缺少流動資金,進貨時就要受到限制;服裝的款式無法與時俱進,更留不住顧客。實體店的經營由此陷入「惡性循環」,或許未來幾年都無法擺脫這樣的困境。

在甘南路經營一家品牌運動店的張成偉告訴記者,8年前剛開始做生意時,因為品牌產品頗受年輕人歡迎,常常是供不應求,但這幾年網購普及了,很多顧客來店裡偷偷記下貨號後上網購買,盡管想盡一切辦法,但是仍然改變不了生意慘淡的命運。

看著周邊不少開起來幾個月就因為無法盈利再次關門的小店,張成偉也感到很無奈,「像我這樣經營了多年,積攢了一些老顧客,還能勉強生存,至於那些新開店的年輕人,時間一長很難維持下去。」

3

批發市場生意不如往年紅火

二十多年來,東部市場都是蘭州乃至甘肅各個市州等零售商批發貨物的聚集地,它以商品價格低廉、經營方式靈活的特點吸引著四方的零售商前來批貨,熱鬧非凡。然而記者近日在東部市場走訪時發現,這里不再像往日那樣繁華,「生意不如往年好做了」是批發商普遍的感受。

魏敏在東部市場經營著一家童裝批發商店,從2005年到現在,她經營這家店已經10年時間了。在魏敏的記憶里,2012年前是店裡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她告訴記者:「那個時候,趕上批發童裝的旺季,每天一大早就有人在門口等著拿貨了,我們一整天忙得都顧不上吃飯。那兩年應該是東部市場的黃金時期吧,這里的經營戶都賺得盆滿缽滿。」

而說到近兩年來的經營狀況,魏敏用「一年不如一年」來形容。她告訴記者:「2011年,我們店的銷售額是200多萬,到了2015年,銷售額只有130多萬,下滑了近三分之一。今年可能情況更糟,已經到了銷售旺季,但來拿貨的客戶沒見增多,而且大家拿貨也不如往年那樣大批量訂購了。」采訪中,魏敏時常流露出對幾年前東部市場熱鬧繁華景象的懷念,「那時市場里人擠人,一整天閑不下來,生意特別紅火,而現在,許多家店到了早上10點鍾還不開門,到了下午市場里幾乎看不見客戶來拿貨,冷冷清清的。」

4

同行競爭激烈成本過高生意難以為繼

如今行走在大街小巷,不難發現「撞臉」的店鋪越來越多。在找一個好工作越來越難的現狀下,創業成了不少人的選擇,起點較低的餐飲、服裝等行業被列入首選,但隨之而來的同行之間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看著滿大街的咖啡廳生意蒸蒸日上,市民王瑋也緊隨其後,但開起來卻一直在虧損,不到一年後就將店鋪轉讓。生意失敗後王瑋不禁感嘆,「現在冒出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一旦一個項目率先火起來了,緊接著滿大街都是效仿者,同類商鋪如雨後春筍,面對這樣的局面,很多人都妄想『有錢大家賺』。滿大街的串串小火鍋、黃燜雞米飯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時,一家趕一家地開起來,現在又接連倒下。」從事餐飲行業的趙玉坤分析,同行競爭激烈,不僅會分流顧客群,還會使顧客失去新鮮感,導致誰也賺不到錢,誰也不會成為贏家。

「開一家實體店成本實在太高,承受不起」,在東部市場外,從事童鞋生意的陳先生站在店內不斷感嘆,他告訴記者,他的店鋪面積不到20個平方米,一年租金就要將近10萬元,水費、電費、稅費、衛生費等各種各樣的費用一年需要一萬多元。店裡有兩個員工,每月工資2500元-3000元,一年下來也要6萬元。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成本就要18萬元,每個月至少掙15000元才能保本。而在蘭州市一些繁華地段的商鋪,一年的房租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經營壓力更大,能盈利的屈指可數。在采訪中,不少商鋪店主也反映,目前蘭州的商鋪轉讓費普遍過高,前一家生意不好,常常不到租期就轉讓,但前期裝修等費用還沒回本,於是就加價轉讓,長此以往,轉讓費用越來越高。

記者以租房的名義撥通了武都路上一家商鋪的轉讓電話,接電話的女士非常熱情,「這間店也是我們租下來的,現在想租出去。」該女士介紹,這間50平方米的商鋪,一年租金加轉讓費是30萬元。她告訴記者,「價格不會再低了。」

C. 傳統百貨商場如何轉型

應該根據經濟的發展、環境的改變、民生的需求、時代的變化來不斷改變自我、完善自我以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物質、文化、生活、便捷的需求。

D. 女裝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好么

前景不錯,我國女裝占據整個服裝市場近半壁江山,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增速減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服裝市場規模高達1.8萬億元,其中女裝市場規模8728億元,佔比近50%。但隨著女裝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市場逐漸接近飽和,增速減緩,2016年女裝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3%,2012-2016年的復合增長率CAGR(5)達6.6%。預計2017年女裝市場規模將增長4.9%至9151萬元,較2016年增長423萬元,高基數下增長絕對額仍可觀。
未來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及消費升級,預計我國高端女裝市場仍可以保持快速增長。目前我國高端女裝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前十大品牌市場佔有率約為9.5%,處於較低水平,市場集中度低於男裝、童裝等細分服裝市場。

E. 中國女裝設計的發展史

「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從創意到實施,均為國內首創。其中有兩個關鍵詞:傑出、發現。 杭州,欲做「發現」這些准世界級設計大師的伯樂。 杭州「發現」世界級大師 「杭州絲綢、女裝產業要克服『高原現象』,突破發展『平台期』,再上一個新台階,就必須走品牌發展之路,依靠品牌取勝。而打響品牌的核心是要培養一批頂尖級的女裝設計師。」 不久前,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暨「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上,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言之鑿鑿,字字著力。 這次專題會議,也無疑將在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發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 確實,「設計師品牌」策略對於杭州女裝之推動力,愈來愈顯現其不二地位。因為,這不僅直接關繫到企業品牌的打造,而且直接關繫到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的興衰成敗。 杭州市政府設立專項基金,從2007年至2017年期間,每年投入400萬元,用於資助60位傑出女裝設計師的培養培訓。重點培養對象將在「萬事利杯」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的最後優勝者中選出。由政府主導並投入大量資金來培養設計師,這在國內不僅是首創,也可謂是大手筆。 和記者談起即將實施的「發現計劃」時,杭州市經濟委員會紡織服裝處處長嚴國強即刻神采奕奕,「市政府對此特別重視,通過這次計劃實施來培育和形成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發展的人才競爭優勢,從而打響杭州『中國絲綢之府、中國女裝之都』的行業品牌和『生活品質之城』的城市品牌。」 「生活品質之城」,這個稱謂對於杭州人以及不少外地人而言,已是個頗為熟稔的熱詞。它是一個由各種具象匯聚凝結而成的概念之詞。而這一次,杭州市政府要將其中一個具象發大並真切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那就是—通過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的培養與杭州女裝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提高杭州的「生活品質」。 在繽紛服飾薈萃的杭州女裝特色街武林路的北端,記者找到了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敲開工作室的大門,立刻就感受到其內忙碌而緊張的工作氛圍。接電話聲,交流工作的談話聲,鍵盤敲擊聲,翻找文件聲……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 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秘書長顧小華,不停地在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和安排媒體的采訪,因為承辦這次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以及「發現計劃」的相關活動,已足以令他忙得很少有休息的時間。 負責媒體接待的汪君瑋對記者說,「『發現計劃』除了用10年的時間,在國際知名服裝設計院校每年培養6名傑出女裝設計師,還將在國內知名服裝設計院校培養250名優秀女裝設計師,短期出國培訓優秀女裝設計師和女裝企業高層經營管理者200名,短期國內培訓服裝製作技師400名,服裝製作高級工1000名,引進知名女裝設計師10至20名。」 可見,「發現計劃」不僅僅只將目標對准那些准世界級設計大師,還將發掘並培養一大批服裝業優質人才,從而以「點」、「面」結合的方式,構築起堅固而上規模的杭州女裝發展源動力。 西子女裝突圍國際化之困 在現在這個時機,力推「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不是沒有理由的。 西子湖畔的杭州女裝,她想要達到的目標不僅僅是國內女裝的領軍人物而已,清秀雋永的目光已眺望著那更為華麗耀眼的世界舞台。 然而,杭州女裝期望突破自身發展障礙,攻入國際女裝市場,就不得不正視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 「杭州有幾百多個服裝注冊 商標,但可稱得上品牌和名牌的卻不多,商標不能代表品牌。同時,貼牌多、設計風格雷同甚至抄襲現象也阻礙了杭州女裝的進一步發展。」杭州市經濟委員會紡織服裝處處長嚴國強對此不無憂慮。 一個地域環境或城市環境對設計師必然有影響,很多外地的設計師留在杭州開創自己的天地,正是看到了這片土壤所能給予的養分。 自從2000年杭州女裝整體亮相京城之後,杭州女裝整體形象的打造活動就異彩紛呈。每年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杭州市政府都組團參展,影響巨大。 無論是杭州女裝形象大使的評選還是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的舉辦,杭州女裝整體推廣都是非常出色和到位的。但是,在杭州女裝整體形象得到整體提升的熱鬧背後,杭州女裝企業自身的品牌建設卻似乎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最初,杭州提出打造杭派女裝,由於門檻較低,大量的女裝企業蜂擁而入,加上缺少標准,缺少引導,導致產品檔次低,質量不過關,使得杭州女裝的形象受到很大影響。以至於很多女裝品牌不願讓人了解到自己的杭州背景,不願打「杭派女裝」的牌子。 「確實,杭州女裝的品牌已經形成一個群體,但是在這個品牌群體中,我們卻沒有看到一個強有力的品牌。要打造『中國女裝之都』,只有品牌群而沒有強勢品牌,是不可想像的。而杭州女裝想要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要培育自己的品牌,使之成為強勢品牌,才能夠不斷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汪君瑋由此分析道,「為了改變這樣的尷尬局面,發現並培養具有國際水準的成熟設計師,從而主推『設計師品牌』,就顯得猶為關鍵,日本在這方面的成功就很值得我們借鑒。『發現計劃』是提高杭州市絲綢女裝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杭州女裝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的有效途徑。」 此外,由於杭州女裝企業的設計背景,杭州女裝企業顯示出一種過於看中設計或者品牌的形式的傾向,而相對忽視消費者、市場的需求變化。反觀與杭州同處浙江的溫州、寧波的服裝企業,他們多數是商人出身,因此,對市場的嗅覺更加靈敏,顯示出更市場化的操作智慧,所以溫州、寧波涌現出一大批市場影響力非常強的服裝企業。 對於西子女裝走向國際化,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錢鋒則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了深遠的見解,「若把法國現階段的著名 奢侈品牌及高級成衣品牌比做風情萬種的成熟女子,那杭州的服裝品牌只能算是豆蔻年華的少女。應當通過不斷吸收國際知名品牌的成功經驗,使杭州女裝的設計突破產品設計的概念,從單一的產品設計提升到品牌設計、企劃設計、管理設計、營銷設計等多元化、立體化設計,最終以設計文化提升杭州服裝產業參與國內外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於是,今天的杭州女裝希望做到世界的和時尚的,「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就是很好的起步。 世界時尚之都鍛造設計大師 「去年的短期出國培訓給我的設計事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讓我看到了世界一流的設計理念和流行元素。我准備報名參加今年的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希望能得到這次長期出國培訓的機會。」 曾獲得杭州「十佳」服裝設計師稱號,現在杭州佳奇服飾有限公司擔任設計師的周紅淋,在去年12月也十分幸運地被送往國外短期培訓。 作為一次嘗試,去年杭州市曾首次出資100多萬元,安排18位服裝設計師出國短期培訓。這18位服裝設計師在法國、 義大利等「時裝之都」,感受到了世界時尚最前沿氣息和大師風采,受益良多。 周紅淋和記者回憶那段時間不長卻令她獲益匪淺的出國培訓時很感慨地說:「特別是有一個關於『櫥窗解碼』的課程令我印象深刻,那些世界頂級品牌十分重視櫥窗的設計和陳列,通過櫥窗來發布流行元素和體現品牌風格。這在我們國內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關注。」 這次大獎賽後,選拔出的6名女裝設計人才將作為第一批赴國外進行為期一至兩年長期專業培訓的設計師,獲得出國培訓政府全額獎學金,獎學金額度為30萬元至50萬元,如此培養力度和重視度均超過以往。 由於當前一流的服裝設計師和一線服裝品牌大多在歐洲。因此,打造「大腕」級中國女裝設計師的培訓之地,自然也選在了那裡。 具體而言,在世界上擁有較高知名度的法國高級時裝公會學院、義大利歐洲設計學院,初步定為「發現計劃」優秀設計師的培訓之地。 在國外學習,語言關可能是優秀設計師將遇到的最大「門檻」。為了幫助設計師克服這一障礙,杭州市擬委託國內院校先期對設計師培訓法語、義大利語,強化英語。 對於杭州推出「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杭州女裝企業紛紛叫好。「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賽組委會當初找到萬事利集團,希望贊助100萬。我很爽快地答應了。而且我還可以承諾,年年贊助100萬!」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愛琴充滿激情地說。 在世界時尚之都學成後的設計師將回杭州為杭州女裝服務3年以上,這對杭州女裝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對於服裝產業的發展,現在人才是關鍵。近些年來,中國已經出現了一些走向國際舞台的優秀設計師,所以在『發現計劃』中也完全有可能出現達到國際水準的傑出設計師。他們不僅對杭州女裝,也將對中國服裝產業產生較大影響。」言語之間,周紅淋對中國服裝業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不久之後,這6位首批准世界級大師將踏上求學之旅,在世界時尚之都得到全方位的鍛造和磨練。杭州女裝走向國際的「十年計劃」也將由此開始。 -

F. 這兩年服裝行業前景如何

服裝行業投資前景看好 摘要: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紡織服裝業利潤增長幅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呈現出較好的行業景氣度。服裝業是一個永續產業,在經歷了產業化、品牌化的改造後,中國服裝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期。隨著經濟發展以及二三線城市的迅速崛起,更為廣闊的潛在市場將被開發出來。同時,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趨於成熟與理性,講究品位與舒適,服裝業的市場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投資前景看好。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紡織服裝業利潤增長幅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呈現出較好的行業景氣度。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32億元,同比增長28%;利潤總額103億元,增長31%。作為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也都取得較好的業績。 國內外市場旺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服裝業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1%,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率高4.8個百分點。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大型百貨商場服裝累計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其中T恤、女裝、牛仔服、夾克衫、西褲和襯衫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6.2%、24.4%、13.5%、12.7%、9.1%和5.2%。 在紡織服裝行業的重點上市公司中,上半年雅戈爾服裝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1.37億元,同比增長10.17%;七匹狼服裝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95億元,增長27.96%;凱諾科技服裝業務銷售收入4.79億元,增長29.92%;魯泰服裝業務銷售收入2.94億元,增長47.47%;黑牡丹、美欣達、大楊創世等公司的服裝業務銷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國內銷量增加的同時,服裝出口也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雅戈爾出口收入6.78億元,同比增長15.47%;魯泰在歐美的銷量增長14.35%,日韓出口增長18.07%;大楊創世在歐美的銷售為4991.21萬元,同比增長50.07%。 內銷將成發展重點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消費品市場的空間日益擴大。品牌服裝作為國內消費品市場最大比重產品,能夠從市場容量的快速增長中獲益。如雅戈爾、七匹狼等服裝品牌已經在國內樹立了較為成熟的品牌形象,為公司的後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轉)世界服裝行業發展前景之六大趨勢第一,在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們將更加崇尚休閑服。其原因是:休閑服使人更加瀟灑和飄逸,它受到一般青年人和知識階層人士的歡迎,而且價格比較符合普通人的消費標准。 第二,隨著人們更注意健康,不管作為鍛煉服裝或者平時服裝,運動服都將得到老、中、青、少年人的青睞。運動服的未來不可估量。 第三,在正式服裝中,高檔面料的西服和休閑服擁有市場。 第四,義大利是世界高檔休閑服的主產地,而美國是運動服的最大供應者。 第五,為了保持低價位,人造纖維將繼續被大量使用,但混紡將更受歡迎,運動服將開始採用更挺括的混紡毛料。 第六,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服裝貿易的比例將增加。到2020年,估計世界上15%的服裝交易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的。

G. 在八十年代,火爆的傳統百貨業都有哪些

時間如白駒過澗,過得真快!一晃到了2019年,遙想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已經跨過了三、四十個春秋。那麼,那時的八十年代,火爆的傳統百貨業都有哪些?

第一,搪瓷的日用品,很普遍。

那時候,商店裡擺的都是搪瓷製品,有搪瓷的面盆,搪瓷的碗,搪瓷的碟子,搪瓷的罐,搪瓷的杯,搪瓷的痰盂等,五顏六色,十分搶眼。

國內的電視多是黑白的,也還不普遍,特別是農村裡還很少有。電腦也是城市裡才有,而且,能用得起的,也得是知識分子家庭和暴發戶。

不管哪裡有一台電視、電腦的出現,都會被圍觀,大家都稀罕啊!單位里晚上放電視,家屬、員工一同來觀看,盛況空前,比電影院里還熱鬧。

H. 百貨的發展歷史

百貨業發展歷史:
1852年,法國商人亞里斯泰德‧布西科(Aristide Boucicaut)在巴黎市中心開了一家店,希望在這個迅速富裕的城市中賺到一些錢。
1917年10月20日,中國第一家自建百貨大樓先施公司在上海南京路正式開業。當時由於到商場的人太多,整個南京路都堵塞了。先施公司不單純是一個購物的場所,開業當日,其附設的屋頂戲院、東亞旅館和豪華餐廳也開張,雜耍、寧波灘簧、紹興戲、京戲、變魔術的、吃點心的,一時間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連忘返,數日不歸。
2000年至2003年期間,百貨業一度陷入低谷,直到2004年下半年,銷售收入與毛利率才開始同步上升,並在此後幾年穩定、快速增長。專家也曾據此預測,百貨業又進入黃金發展周期。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逐漸深入的影響,這一進程開始變得充滿變數。
2008年百貨企業的擴張並未因此減速:首先,一些外資百貨企業仍在搶灘中國市場。2008年8月1日,韓國樂天與銀泰百貨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黃金地段聯手打造樂天銀泰百貨。這也是韓國樂天繼在北京市場上收購萬客隆進軍超市領域後在百貨業態上開出的首家店。
英國著名零售商瑪莎百貨的內地第一店於2008年10月在上海正式開業。上海門店由其全資擁有,占據南京西路863號的四層樓面,建築面積為4900平方米,是瑪莎百貨亞洲的最大門店。此外,日本永旺北京首店也於2008年10月正式開業。包括百盛、新世界等內外資百貨企業也都不同程度地加快開店速度。
內資百貨企業也爭相開店。北京王府井百貨在2008年上半年開出內蒙包頭第二店的基礎上,2009年也將開出北京大鍾寺店、太原店和蘭州店等新店。茂業、深圳佳華、天虹等企業都在擴張。由此可見,在上半年百貨業增長良好的情況下,百貨企業的開店計劃仍然按部就班,至少2008年沒有出現大的變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百貨也在電子商務中頻繁出現,電子商務中,賣百貨比較專業的b2c網站有哈妹網,c2c有淘寶網等。
隨著優質電商「競合拓市場」逐漸扭轉「燒錢換市場」的游戲規則,當當網和一號店,聯手合作,讓電商品類競爭從粗放擴張回歸到精細運營的軌道。在電商激烈競爭、行業以虧損換份額的背景下,兩大互駐品類均是盈利品類,雙方互駐後,將提升各自盈利能力。

與傳統百貨女裝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薄棉睡衣套裝 瀏覽:277
男孩子扒男孩子的褲子 瀏覽:190
女士針織帽子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562
粉紅色西服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158
韓范西裝外套搭什麼鞋子啊 瀏覽:911
南京地鐵醉漢深夜掀開女生裙子 瀏覽:984
進口褲子什麼品牌好 瀏覽:192
廣州市賓品牌折扣童裝批發 瀏覽:652
唯品會品牌折扣女裝內衣 瀏覽:250
校服妹名字 瀏覽:306
折褲子的快折法省空間 瀏覽:374
中長款文藝襯衫價格 瀏覽:125
為什麼歌星上台總是帶著一隻手套 瀏覽:64
處理童裝廣告詞 瀏覽:598
2013春秋女裝寬松上衣廠家 瀏覽:992
帽子怎樣加針才圓鉤針 瀏覽:533
武漢高中校服造型 瀏覽:124
天龍八部帽子八星難做嗎 瀏覽:194
台灣哪裡買童裝 瀏覽:591
女裝去哪裡批發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