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埃及艷後的故事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約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約前30年8月12日),通稱為埃及艷後。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
她讓一條毒蛇咬死自己來同時結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過,研究證明她死於屋大維謀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從此以後,埃及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段,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系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據傳說,盡管她被嚴加看管,她還是設法得到一個農民送來的一籃無花果,內藏有一種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讓毒蛇咬傷手臂昏迷而死。
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里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歷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
隨著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死,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結束,埃及並入羅馬,成為元首的私產。
文藝或電影上,她被認為是為保持國家免受羅馬帝國吞並,曾色誘蓋厄斯·儒略·凱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東尼,因此又通稱為埃及艷後。
(1)埃及艷後女裝史擴展閱讀:
埃及艷後的藝術形象:
1、《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2007年上映的劇情類巴西電影,由喬洛·比薩尼執導,Josi AntelloMiguel Falabella、Taumaturgo Ferreira主演。
《埃及艷後》講述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麗奧佩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
2、《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Cleopatra)是由佛蘭克·羅丹執導,比利·贊恩、魯伯特·格雷夫斯、提摩西·道爾頓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99年5月23日在美國上映,2000年1月9日在德國上映。
電影講述了埃及艷後克里奧帕特拉的傳奇一生。
3、《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由約瑟夫·L·曼凱維奇執導,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63年6月12日上映。
該片講述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與凱撒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凱撒被行刺後,她又將目標轉向大將軍馬克·安東尼,兩人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4、《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由李安執導,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劇情片。
埃及艷後即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王。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腕,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
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系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5、《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由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克勞黛·考爾白、華倫·威廉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於1934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萊奧帕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為了政治目的,與羅馬帝國的凱撒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三洲的強大帝國。影片下部中,克萊奧帕特拉又與安東尼間發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② 介紹一下埃及艷後的故事
埃及艷後的故事:
埃及艷後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她讓一條毒蛇咬死自己來同時結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從此以後,埃及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段,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系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據傳說,盡管她被嚴加看管,她還是設法得到一個農民送來的一籃無花果,內藏有一種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讓毒蛇咬傷手臂昏迷而死。
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里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歷山大。
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隨著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之死,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結束,埃及並入羅馬,成為元首的私產。
(2)埃及艷後女裝史擴展閱讀:
在埃及,幾乎無人不識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她像詭異壯觀的金字塔一樣為眾人所津津樂道。多少電影、戲劇、小說、詩歌、繪畫因她而生。
後人送她一個綽號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生於公元前69年,是亞歷山大大帝手下一名將領的後代,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是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托勒密王朝冊封的君主之一。
托勒密十二世身後指定他的長子和她共同執政,統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麗奧佩特拉登上王位。埃及遠古史學家阿蘭鮑曼在分析了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後表示。
埃及艷後絕非只憑美色來保家衛國,捍衛自己的王位。她運用的技巧跟我們現在處理國際關系時的做法並沒有什麼兩樣,這才是埃及艷後美麗與智慧的真正體現。
埃及哈勒旺大學的教授吉哈宰克說,盡管克麗奧佩特拉不像她與羅馬將軍的愛情故事中描寫的那麼漂亮,但我確信她是極聰明的,她應付羅馬用的不是美人計。
埃及亞歷山大希臘羅馬博物館館長艾哈邁德博士持同樣的觀點:克麗奧佩特拉在17歲時就繼承父位當政,她統治埃及是憑聰慧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她與羅馬將領們相處的3件武器是潑辣、聰慧和溫柔。
③ 誰能給講講埃及艷後的故事(真實的)
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
提到埃及,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這位把傳奇英雄愷撒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就是這個謎一樣的人物,成就了亞歷山大港的輝煌,使埃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時期。
克麗奧佩特拉在古埃及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借其美麗,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帝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雖說野史、傳說和文學作品總能見到這位「埃及艷後」神秘的影子,但有關她本人的文物資料卻是少之又少。
披露
英國《泰晤士報》曾經披露,美麗的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原來是個又矮又胖的醜女人:她身高不到160厘米,體型偏胖,脖子上滿是贅肉,牙齒也已經壞到要找牙醫的地步。英國國家博物館甚至專門展出11尊女王的雕像,這些雕像看起來很平凡,沒有一絲「美艷」的兆頭,只不過臉上輪廓分明,顯得非常嚴厲而已。
那些「發現」埃及艷後並不美艷的英國人認為,克麗奧佩特拉死後,有關她美貌絕倫的傳說才越傳越離奇,但歷史上的克麗奧佩特拉其實只是一個長著鷹鉤鼻、矮小肥胖、滿口壞牙的女王。
英國媒體的新見解遭到了埃及人的一致譴責,他們群起舌戰「英國佬」。一些比較情緒化的埃及人甚至把這件事和幾年前的黛安娜之死拉扯到一起,說英國人可能故意製造了那次車禍,以阻止英國前王妃黛安娜和埃及人多迪談戀愛,因為英國人害怕黛安娜這位「英國美人」嫁給一個埃及人,所以英國人這回攻擊埃及艷後也是「不懷好心」。
為了維護心目中的「美人形象」,埃及人可謂不遺餘力。大學文物學院前院長布魯菲蘇爾說:「克麗奧佩特拉的臉部細膩光滑,富有神韻,這是無可辯駁的。她那挺拔的鼻子和端莊的五官在古今世界女王中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埃及吉薩文物局局長扎西哈瓦斯博士說:「英國人說克麗奧佩特拉醜陋和肥胖是毫無根據的,他們應該到埃及盧克索神廟去看一看,這座神廟里有保存完好的克麗奧佩特拉的浮雕。如果克麗奧佩特拉像英國學者描述得那樣醜陋,那為什麼兩位羅馬將軍會不顧一切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呢?」
埃及艷後不僅深得埃及人喜愛,更是全世界的永恆話題。法國哲學家帕斯卡在《思想錄》中寫道:「要是克麗奧佩特拉的鼻子長得短一些,整個世界的面貌就會改變。」
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簡史
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公元前69年-前30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托勒密十一世之女,托勒密十二世狄奧尼索斯之姐姐和妻子,於公元前51年起開始掌握政權。
公元前48年,克麗奧佩特拉被驅逐到敘利亞,次年依靠朱利亞·愷撒的力量重返埃及——當時愷撒迷戀於這位聰穎、美貌的女王,女王也為他生有一子,名叫愷撒里昂。愷撒被害後,她成為馬可·安東尼的情婦,並於公元前37年與之結婚,支持他與屋大維作斗爭。
公元前31年,阿克興之役戰敗後,屋大維進軍埃及,安東尼與克麗奧佩特拉感到大勢已去,絕望至極,相繼自殺。據傳說,克麗奧佩特拉是讓毒蛇咬死自己的,按照埃及人的觀念,這象徵著萬古流芳。
埃及艷後的「智慧」傳奇
埃及人堅持埃及艷後是美人,一些埃及學者還指出她的智慧更在美貌之上。他們認為她「更像是一個女學者而非熱情似火的情人。她的第一語言是希臘語,但她也說拉丁語、希伯來語、亞拉姆語和埃及語」。
埃及哈勒旺大學的教授吉哈宰克先生說:「盡管克麗奧佩特拉不像她與羅馬將軍的愛情故事中所描寫得那麼漂亮,但我確信她是極聰明的,她應付羅馬用的不是美人計。」
埃及亞歷山大希臘羅馬博物館館長艾哈邁德博士也表示:「克麗奧佩特拉在17歲時就繼承父位當政,她統治埃及是憑聰明智慧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她與羅馬將領們相處的三件武器是潑辣、聰慧和溫柔。」
然而,考古學家近日卻有了驚人的發現,他們找到了「埃及艷後」當年親筆簽署的政令和她曾經居住的古城這些文物足以證明,這位古埃及女王遠非只靠美貌和情慾,而是靠智慧治國安邦的。
(一)
發現「埃及艷後」親筆簽名的政令純屬偶然。如果不是荷蘭歷史學家彼得·萬·明尼心細如發的話,也許誰也不會發現,德國柏林博物館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這是柏林博物館內一具普通不過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館的100多年間。從來沒有引起考古學家或者研究人員的注意。
當比利時草紙考西學家簡·比根獲得特別的批准對柏林館藏木乃伊進行全面研究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木乃伊的布片里夾著一張古老發黃的草紙。明尼的心狂跳了起來,憑他的第一感覺,這絕對是古埃及某個時代的文件。當他小心翼翼地從木乃伊身上一點點剔出那片16開大小的草紙的時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獲至寶的比根把這張寶貝紙片「請」進了特別鑒定室。只需藉助普通放大鏡,比根就識別出這是一份古埃及某個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還有收件日期。非常遺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發表在10月的考古權威月刊上,武斷地認定其為埃及某個農民與「×先生」之間的普通合同。
(二)
當荷蘭歷史學家萬·明尼看到這篇研究論文後,立即察覺到可疑之處:光從發表的圖片來看,這份文件絕非私人間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當即向出版社要來了放大的文件照片,當他把這張照片輸入電腦時,明尼「在30秒鍾內」就斷定這是埃及王宮的文件。
古埃及歷史學家立即將文件抬頭的年份換算了出來———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這不正是「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統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嗎考古學家們失聲驚叫了起來。
更讓人吃驚的發現還在後頭。文件的內容顯然是手寫的,而且從筆力來看,似乎出於一名男性官員之手。文件的具體內容,是埃及國王答應給羅馬帝國大將軍卡尼迪斯以優惠的商品進出口關稅———允許他每年免稅向埃及出口1萬袋小麥,進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個娟秀的單詞,顯然跟文件內容的字體完全不一樣,而且明顯是女性的筆跡。
當那個單詞在40倍的專業放大鏡下纖毫畢現的時候,明尼失聲驚叫了起來: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國王簽署法令時的希臘用語同意的意思嗎?
埃及國王、公元前33年、羅馬帝國大將軍,加上女性簽定———這不就是「埃及艷後」的親筆簽名嗎?
(三)
有關「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的任何遺跡和新說法,總是能引起世人關注的。這也難怪,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傳奇般的絕世美貌,她與愷撒、安東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緣,曾經激發過歷代詩人、作家、畫家和藝術家們的豐富想像力,如但丁的《地獄》、莎士比亞的《愷撒大帝》等,都曾將其描述為一個「曠世的肉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不過,卻也有史書記載說,她的美「並不出眾,也不驚人」。也有考古學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麼高的話,恐怕世界史便會因此改寫了。」 在好萊塢巨片《埃及艷後》中,克麗奧佩特拉更是被描繪成憑著色相誘使愷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擊潰親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愷撒遇刺後,她又吸引安東尼為其效力。可是天不從人願,安東尼的作為激起了羅馬市民的憤怒,在與羅馬人交戰中徹底敗北之後,克麗奧佩特拉眼見大勢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殺,時年僅38歲。
(四)
正因為「埃及艷後」有如此傳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關她的歷史文物的發現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特別是在考古學界。發現「埃及艷後」親筆簽署的政令的消息傳出後,世界考古學界為之振奮。對荷蘭歷史學家明尼的學術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深信,明尼發現的手稿絕對是克麗奧佩特拉親筆簽署的,因為明尼的研究從來沒有錯過。大英博物館希臘與羅馬古董館副館長蘇珊·沃爾克十分肯定地說:「這肯定是克麗奧佩特拉親筆簽名,因為文件的內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統治時期這是埃及艷後留下的唯一筆跡。」沃爾克進一步分析認為,這份手寫文件不僅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艷後」政治手腕的具體體現。
(五)
根據古希臘著名的傳記作家兼散文家普盧塔克在其名著《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中記錄的史實,「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在愷撒死後,急欲求得安東尼的庇護,但卻碰了一個軟釘子。於是,克麗奧佩特拉馬上把主攻方向轉向安東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卡尼迪斯,以賄賂的手段最後買通了這位影響力非凡的羅馬大獎。卡尼迪斯後來說服了安東尼,讓他同意庇護克麗奧佩特拉,而安東尼也從此陷入埃及艷後的溫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雖說普盧塔克把一切說得有聲有色,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從來沒有發現可能證明這些史實的確鑿證據。而這次發現的克麗奧佩特拉的親筆簽名文件,卻是「埃及艷後」收買羅馬帝國大將的鐵證。
不過,兩年之後,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討伐「埃及艷後」和安東尼的行列,這位羅馬帝國陸上兵團的總司令與奧古斯都指揮的海上力量聯手,打敗了「埃及艷後」和她的情人安東尼。
另一位埃及遠古史學家阿蘭鮑曼表示:「這份文獻的發現,說明『埃及艷後』決非只憑美色來保家衛國,捍衛自己王位的。她運用的技巧跟我們現在處理國際關系時的做法並沒有什麼兩樣。這才是『埃及艷後』美麗與智慧的真正體現。」 實際上,在克麗奧佩特拉統治時代,古埃及仍保持著極度繁榮。今年初當美國考古學家戈迪奧和他的埃及同事潛入亞歷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一條又一條的街區、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和她的最後一個情人邁克·安東尼共築的愛巢———亞歷山大城。使這座極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家古城獲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險家弗蘭克·戈迪奧和他的考古探險隊,他們的驚人發現,都證明了古埃及歷史上那段仍然繁榮的歷史,當然也證明了「埃及艷後」不僅是位美麗的女王,而且還是有著出眾才乾的女王
埃及艷後沒有殺人於無形的美色 得寵全靠學問.
④ 關於埃及艷後克利奧帕特拉的歷史記載
公元前69年,克莉奧佩特拉出生在亞歷山大埃及王宮,到她登基的公元前51年,她已是如花似玉的少女。按照王朝的古老傳統,她不得不嫁給她的大弟托勒密十三世。不幸,此時的托勒密王朝已是風雨飄搖,當強大的羅馬軍隊在亞歷山大城登陸的時候,她聖女般地從巨大的地毯中飄然而出,獻上美妙的胴體,卻俘虜勒愷撒,贏得勒埃及的獨立與安寧。愷撒死後,克莉奧佩特拉又將顧盼有情的眼睛瞄上了羅馬的另一位將軍。在小亞細亞的塔爾蘇斯,那艘巨大的金尾畫船一靠岸,英俊瀟灑、熱情奔放的安東尼就如醉如痴,他整容十次上了大船,為了「臨凡的女神」 ,奉獻了整個身心何畢生的事業。克莉奧佩特拉本想藉助安東尼實現自己的理想,卻被安東尼如火的激情煽起了愛情的烈焰,燒毀了安東尼,也燒毀了克莉奧佩特拉自己。公元前31年,又一位羅馬將軍屋大維來了,也看到了,但是他沒有被征服。克莉奧佩特拉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 最新發現 據《青年參考》報道:在歷史上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當中,「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借其美麗,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帝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雖說野史、傳說和文學作品總能見到這位「埃及艷後」神秘的影子,但有關她本人的文物資料卻是少之又少。 然而,考古學家近日卻有了驚人的發現,他們找到了「埃及艷後」當年親筆簽署的政令和她曾經居住的古城這些文物足以證明,這位古埃及女王遠非只靠美貌和情慾,而是靠智慧治國安邦的。 (一) 發現「埃及艷後」親筆簽名的政令純屬偶然。如果不是荷蘭歷史學家彼得·萬·明尼心細如發的話,也許誰也不會發現,德國柏林博物館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這是柏林博物館內一具普通不過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館的100多年間。從來沒有引起考古學家或者研究人員的注意。 當比利時草紙考西學家簡·比根獲得特別的批准對柏林館藏木乃伊進行全面研究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木乃伊的布片里夾著一張古老發黃的草紙。明尼的心狂跳了起來,憑他的第一感覺,這絕對是古埃及某個時代的文件。當他小心翼翼地從木乃伊身上一點點剔出那片16開大小的草紙的時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獲至寶的比根把這張寶貝紙片「請」進了特別鑒定室。只需藉助普通放大鏡,比根就識別出這是一份古埃及某個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還有收件日期。非常遺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發表在10月的考古權威月刊上,武斷地認定其為埃及某個農民與「×先生」之間的普通合同。 (二) 當荷蘭歷史學家萬·明尼看到這篇研究論文後,立即察覺到可疑之處:光從發表的圖片來看,這份文件絕非私人間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當即向出版社要來了放大的文件照片,當他把這張照片輸入電腦時,明尼「在30秒鍾內」就斷定這是埃及王宮的文件。 古埃及歷史學家立即將文件抬頭的年份換算了出來———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這不正是「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統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嗎考古學家們失聲驚叫了起來。 更讓人吃驚的發現還在後頭。文件的內容顯然是手寫的,而且從筆力來看,似乎出於一名男性官員之手。文件的具體內容,是埃及國王答應給羅馬帝國大將軍卡尼迪斯以優惠的商品進出口關稅———允許他每年免稅向埃及出口1萬袋小麥,進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個娟秀的單詞,顯然跟文件內容的字體完全不一樣,而且明顯是女性的筆跡。 當那個單詞在40倍的專業放大鏡下纖毫畢現的時候,明尼失聲驚叫了起來: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國王簽署法令時的希臘用語同意的意思嗎?埃及國王、公元前33年、羅馬帝國大將軍,加上女性簽定———這不就是「埃及艷後」的親筆簽名嗎? (三) 有關「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的任何遺跡和新說法,總是能引起世人關注的。這也難怪,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傳奇般的絕世美貌,她與愷撒、安東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緣,曾經激發過歷代詩人、作家、畫家和藝術家們的豐富想像力,如但丁的《地獄》、莎士比亞的《愷撒大帝》等,都曾將其描述為一個「曠世的肉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不過,卻也有史書記載說,她的美「並不出眾,也不驚人」。也有考古學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麼高的話,恐怕世界史便會因此改寫了。」 在好萊塢巨片《埃及艷後》中,克麗奧佩特拉更是被描繪成憑著色相誘使愷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擊潰親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愷撒遇刺後,她又吸引安東尼為其效力。可是天不從人願,安東尼的作為激起了羅馬市民的憤怒,在與羅馬人交戰中徹底敗北之後,克麗奧佩特拉眼見大勢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殺,時年僅38歲。 (四) 正因為「埃及艷後」有如此傳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關她的歷史文物的發現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特別是在考古學界。發現「埃及艷後」親筆簽署的政令的消息傳出後,世界考古學界為之振奮。對荷蘭歷史學家明尼的學術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深信,明尼發現的手稿絕對是克麗奧佩特拉親筆簽署的,因為明尼的研究從來沒有錯過。大英博物館希臘與羅馬古董館副館長蘇珊·沃爾克十分肯定地說:「這肯定是克麗奧佩特拉親筆簽名,因為文件的內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統治時期這是埃及艷後留下的唯一筆跡。」沃爾克進一步分析認為,這份手寫文件不僅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艷後」政治手腕的具體體現。 (五) 根據古希臘著名的傳記作家兼散文家普盧塔克在其名著《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中記錄的史實,「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在愷撒死後,急欲求得安東尼的庇護,但卻碰了一個軟釘子。於是,克麗奧佩特拉馬上把主攻方向轉向安東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卡尼迪斯,以賄賂的手段最後買通了這位影響力非凡的羅馬大獎。卡尼迪斯後來說服了安東尼,讓他同意庇護克麗奧佩特拉,而安東尼也從此陷入埃及艷後的溫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雖說普盧塔克把一切說得有聲有色,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從來沒有發現可能證明這些史實的確鑿證據。而這次發現的克麗奧佩特拉的親筆簽名文件,卻是「埃及艷後」收買羅馬帝國大將的鐵證。 不過,兩年之後,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討伐「埃及艷後」和安東尼的行列,這位羅馬帝國陸上兵團的總司令與奧古斯都指揮的海上力量聯手,打敗了「埃及艷後」和她的情人安東尼。 另一位埃及遠古史學家阿蘭鮑曼表示:「這份文獻的發現,說明『埃及艷後』決非只憑美色來保家衛國,捍衛自己王位的。她運用的技巧跟我們現在處理國際關系時的做法並沒有什麼兩樣。這才是『埃及艷後』美麗與智慧的真正體現。」 實際上,在克麗奧佩特拉統治時代,古埃及仍保持著極度繁榮。今年初當美國考古學家戈迪奧和他的埃及同事潛入亞歷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一條又一條的街區、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艷後」克麗奧佩特拉和她的最後一個情人邁克·安東尼共築的愛巢———亞歷山大城。使這座極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家古城獲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險家弗蘭克·戈迪奧和他的考古探險隊,他們的驚人發現,都證明了古埃及歷史上那段仍然繁榮的歷史,當然也證明了「埃及艷後」不僅是位美麗的女王,而且還是有著出眾才乾的女王。
⑤ 電影埃及艷後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容
歷史背景:克婁巴特拉之所以被稱為埃及艷後,當然是因為她來自埃及。嚴格地說是希臘人後裔。電影主要是是她跟凱撒和馬克·安東尼的愛恨情仇。
該片講述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與凱撒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凱撒被行刺後,她又將目標轉向大將軍馬克·安東尼,兩人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克婁巴特拉之所以被稱為埃及艷後,當然是因為她來自埃及。嚴格地說,它並不是埃及人,而是希臘人後裔。因為她是出身於當時統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但托勒密王朝卻是由希臘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所建立的希臘人王朝,只是它統治的土地是位於埃及境內。
人物介紹:
1、克婁巴特拉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腕,一生寫就傳奇二字。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系密切,在她死後,埃及成為羅馬行省,她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埃及艷後」。
2、安東尼
演員理查德·伯頓
古羅馬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是凱撒最重要的軍隊指揮官和管理人員之一。鍾情於埃及艷後,因此他留在埃及,被羅馬人看成是背叛,後來在亞拉興兵敗給羅馬之後,安東尼與埃及艷後一同選擇了自殺身亡。
⑥ 埃及艷後以「艷」聞名,歷史上真實的她是怎樣的人
名字是:克利奧帕特拉,歷史上的記載貌若天仙。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約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約前30年8月12日)
通稱為埃及艷後。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女法老。她讓一條毒蛇咬死自己來同時結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過,研究證明她死於屋大維謀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從此以後,埃及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段,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系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布萊茲·帕斯卡曾說:
「若克利奧帕特拉的鼻子長一英寸,或短一英寸,或許世界就會改變」,而羅馬的古錢幣也正好映證了這個事實,錢幣中的克利奧帕特拉不但不美麗,且還長的有些丑;而克利奧帕特拉之所以能誘惑凱撒大帝及安東尼,是因為他們受克利奧帕特拉的聰慧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