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4月至5月期間,上海有哪些踏青比較好的地方
青浦的東方綠州:
東方綠舟位於上海青浦澱山湖畔,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佔地面積3700多公頃。基地分八大園區,分別是:勇敢智慧區、知識大道區、國防教育區、生存挑戰區、創新活動區、水上運動區、生活實踐區、運動訓練區。在青少年素質教育中發揮著示範性、導向性、實踐性、創造性的作用。
上海青浦區滬青平公路6888號 郵編:201713 電話:021-59233000(轉各部)傳真:59233058 E-mail:[email protected]
市區辦事處地址:上海萬體館2號階梯貴賓區正對面小白樓206室 電話:64266666-2588 傳真: 64396842
票價:
成 人 50元/人
學 生 45元/人
成人團隊
45元/人
學生團隊
40元/人
兒童(80~120厘米)
殘疾人(憑證)半價 25元/人
南匯的野生動物園:
上海野生動物園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局合作建設的中國首座國家級野生動物園,位於上海浦東南匯區南六公路178號,佔地153公頃(2300畝),距上海市中心約35公里。本園投資3億元人民幣,於1995年11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
園內匯集著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和珍稀動物二百餘種,上萬余頭(只),其中有來自國外的長頸鹿、斑馬、羚羊、白犀牛等,也有我國特產的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 金毛羚牛等。
遊客游園時,分車入和步入兩大參觀區。
在車入區,您可看到具有紳士風度的長頸鹿,伸長它的脖子,盼望遊人的到來;您可觀賞到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大象,溫和地向遊客致敬;您還可看到我國三大國寶之一的金毛羚牛,匯集在您的身邊……這里還生活著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動物——獵豹,速度可達110多公里;獸中之王非洲獅,捕食時顯示出其大將風度;具有笨拙、靈活的動物「雙傑」——熊、猴,各獻絕技,爭相向過往的車輛乞討食物;威武的老虎,注視過路車輛,展現其王者的風范……
在步行區,您可觀賞到白獅、白虎、白袋鼠、大熊貓、揚子鱷等世界珍稀動物;更有羊駝、駱駝、斑馬、象等動物與您合影,讓您親身體驗,機會難得;到小動物樂園,抱抱小動物,喂喂寵物小猴,親自當一回飼養員,親眼目睹動物世界傳宗接代的可愛奇妙。
在動物表演場,您可觀看人與獸大型廣場藝術表演,各種動物表演精彩紛呈;大型馴獸表演,獅虎同台驚險刺激;海獅表演館里的海獅國際一流水準的表演更給您帶來聯想與驚奇,新近推出的大型動物競技場,澳洲格力狗、蒙古馬等動物的速度競賽讓您大開眼界。
游覽之餘,和家人朋友們坐在草坪上,處在廣場鴿的包圍中,感受下都市人早以久違的藍天白雲,或和三兩知己在園內的餐廳小酌,享受另一番風情,來放鬆下整日勞碌的身心。
門票:100元
公交線路:
萬野線:萬體館(漕溪路93號,與42路終點站並站)——上海野生動物園
沿途停靠:江南新村(與隧道一線、二線並站)、上鋼新村(與84路、周南線並站)、楊思、周浦。
旅遊2號線:上海體育場(4號停車場) ——上海野生動物園。
沿途停靠:打浦橋、十六鋪 、北蔡、周浦。
南新線:新客站(南一出口,龍門賓館門口) ——上海野生動物園
沿途停靠:人民廣場(成都路、威海路與869並站)、北蔡、周浦、六灶。
原野線:頭班車:7:30 末班車:10:30,每班間隔30分鍾。
沿途停靠:人民廣場(威海路、成都路與869路並站)、塘橋、花木(與滬南線並站)、北蔡。
張南線:地鐵二號線張江站出口——上海野生動物園
沿途停靠:建橋大學、六灶。
崇明的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第三大島——美麗的上海崇明島中部,距南門港(縣城)12公里,南部與建設鎮接壤,東、西、北部與上海市東風農場毗鄰,佔地面積5400畝,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造森林、上海著名的旅遊勝地、上海「十佳」休閑旅遊新景點之一。
東平森林公園內,環境清幽,植被豐富,蒼翠欲滴。高聳的參天大樹與蔚藍的天空交相輝映,園內的一汪碧波隨風泛起漣漪,層層水波之中映射出藍天、白雲以及公園內秀麗景色。
東平森林公園內景觀豐富,各有千秋。臨湖而建的荷蘭風車環境優雅,鬧中取靜,在藍天、白雲、綠樹、翔鴿的映襯下,充滿著掩飾不住的清新,旋轉的風葉帶起青草的芳香飄散而去,荷蘭美景於此便可飽覽;陽光浴場之中,綠色的草地平展、廣闊,潔凈的木屋立於坡端。此情此景下,隨意而歇,品著南美咖啡,眼望天空,接受陽光的沐浴,不啻在享受天堂;位於西北角的沙灘浴場又是另一番景象——熱帶風情的遮陽傘遍及沙灘,耳邊充盈著孩子的歡笑。白色的細沙顆粒可見,淡淡延展至鱗光閃閃的泳池之中;公園內的動物林里還棲息著梅花鹿、駝鳥、猴、黃麂等十幾種動物。小動物溫順、可愛,引得遊人憐意大起,與其嬉戲歡鬧。
除了優美的景緻,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還擁有大量的休閑、娛樂活動。叢林中的彩彈射擊場內戰火紛紜,銷煙四起,驚心動魄的激烈對抗場面,彷彿把人帶入了真實的戰場,經歷著血雨彈火的考驗;攀岩場位於公園的北側,高達14米的人造岩體栩栩如真,令人體驗到挑戰自我的成功滿足;野外燒烤則是森林公園的一大特色。燒烤區內一次可容納160人同時燒烤,品味美食,享受野趣。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40元/人
到達方式:北區汽車站乘申崇線、
崇明南門汽車站乘南東線、南江線均可達東平森林公園。
開放時間:08:00到17:00
最佳旅遊時間:春夏秋三季較為適合出遊,氣溫適宜,方便野外燒烤就餐。
飲食:可以在景區內的遊客中心、餐廳就餐,品嘗當地滬菜,也可以在燒烤區自助燒烤。
住宿:可以住在景區內的賓館,也可以就宿於崇明島上的賓館或民居。
旅遊注意事項:
燒烤借用一次性炭爐30元/副,食用油5元一杯,場地費用20元。燒烤食物建議自帶或在南門的超市采購。進了園,可以租自行車游園,有單人的,有雙人的,押金100元或者押證件,租金10塊/時,50元/天。
❷ 煙花三月去踏青,風光無限少年心,的全文是什麼
煙華二月去踏青,風光無限少年心。似水流年等閑過,如花美眷何處尋 追問: 好像你說的不全?
❸ 年華二月去踏青風光無限少年心似水流年等閑過如花美眷何處尋這句是什麼意思呀
早春二月,一個人前去踏青,想要邂逅一位如花美貌的女子。眼前這個少年的思想就好像無限美好的春光(充滿了對美好的憧憬)。大好春光就這樣被悠閑度過。他在苦苦追尋的如花美貌的女子到底何在呢?表達了一位閑來無事的公子哥兒對春天美景的贊嘆、對「如花美眷」的嚮往與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悵惘與失落。
❹ 新白娘子傳奇的那個歌叫什麼名字:煙花二月去踏青,風光無限少年心。似水流年等閑過,如花美眷何處尋。叫
《踏青 採茶》。
踏青 採茶
作詞: 貢敏、樑上泉
作曲: 左宏元、鐵珊
編曲: 尤景仰
煙花二月去踏青
風光無限少年心
煙花二月去踏青
風光無限少年心
似水流年等閑過
如花美眷何處尋
煙花二月去踏青
風光無限少年心
似水流年等閑過
如花美眷何處尋
哎哎喲哎哎喲
哎哎喲哎哎喲哎哎喲
煙花二月去踏青
風光無限少年心
似水流年等閑過
如花美眷何處尋
啦啦啦……
山岡的小牧童到茶山頂
石頭踩得亮晶晶
你送走多少風雨的夜晚
你迎接多少燦爛的黎明
早晨採茶走出門
總要看一看山上的心上人
(4)大碼男裝波踏青少年擴展閱讀:
《踏青 採茶》是一首由左宏元、鐵珊譜曲,貢敏、樑上泉填詞,左宏元演唱的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新白娘子傳奇唱段原聲》中,由上格唱片公司發行於2007-03-30,該張專輯包含了103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梨花少/灰菟演唱的《踏青採茶》,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踏青採茶》中,2019-03-23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2、FORMOSA演唱的《踏青採茶》,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踏青採茶》中,發行於2016-01-13,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❺ 形容少年美好的詩句
1、少年行
唐代: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譯文
新豐盛產美酒價值萬貫,出沒都城長安的游俠多是少年。
相逢時意氣相投,痛快豪飲,駿馬就拴在酒樓下垂柳邊。
2、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宋代: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帶著一萬多的士兵、精銳的騎兵們渡過長江時。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備著箭袋,而我們漢人的軍隊一大早向敵人射去名叫金僕姑的箭。
追憶著往事,感嘆如今的自己,春風也不能把我的白鬍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長達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吧。
3、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宋代:賀鑄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譯文
少年時一股俠氣,結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待人真誠,肝膽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會怒發沖冠,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站立而談,生死與共。我們推崇的是出眾的勇敢,狂放不羈傲視他人。
輕車簇擁聯鑣馳逐,出遊京郊。在酒店裡豪飲,酒壇浮現出誘人的春色,我們像長鯨和垂虹那樣飲酒,頃刻即干。間或帶著鷹犬去打獵,霎那間便盪平了狡兔的巢穴。雖然歡快,可惜時間太過短促。
4、少年行二首
唐代:李白
擊築飲美酒,劍歌易水湄。
經過燕太子,結托並州兒。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因擊魯句踐,爭博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譯文
像高漸離一樣在燕市擊築飲酒,像荊軻一樣在易水上彈劍悲歌。
應結識像燕太子丹這樣的愛賢之士,要結交像並州俠士一般的朋友。
少年身負壯志,將來自有奮發激烈之時。
若再遇到像魯勾踐這樣的俠士,應該事先自報家門,若有爭博之時,請多多包函,幸勿相欺啊。
在長安金市之東,五陵的貴公子騎著銀鞍白馬,滿面春風。
他們在游春賞花之後,最愛到哪裡去呢?他們常常笑入到胡姬的酒肆中飲酒尋樂。
5、少年行
唐代:劉長卿
射飛誇侍獵,行樂愛聯鑣。
薦枕青蛾艷,鳴鞭白馬驕。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調。
日晚春風里,衣香滿路飄。
少年)射殺飛禽被陪同狩獵的人誇贊,最愛與人並騎而行。
侍奉少年的少女嫵媚多姿,少年騎在寶馬上驕傲的揮動馬鞭。
密室里珠簾合攏,長常的巷道里奏起樂曲。
在傍晚的春風里,少年衣服上的香味飄散在路上。
❻ 「年華二月去踏春,風光無限少年心。似水流年等閑過,如花美眷何處尋。」
區別很明顯一個用的是年華二月,一個是煙花二月。
在古文中形容二月的還有一句「二月紅杏鬧枝頭」,杏花二月。還有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又出來一個煙花三月,其實麗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都可以用戶來形容二月;桃月、綢月、季月、鶯月、晚春、暮春這些也都可以用來形容三月, 只是個人所用的修辭手法不同而已。
❼ 踏青節怎樣過歷史習俗,詩詞圖畫及來源統
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後來則以清明出遊踏青居多。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在西周,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就已成為禮制。據《禮記·月令》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東郊。」先秦時,齊國有「放春三月觀於野」之俗;魯、楚也有春日出遊之習。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踏青的起源,也與上巳節的出現有關。上巳節,日期為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而得名。其源頭可追溯到遠古,即夏代之前的仍處於母系氏族的男女擇偶制度,當時未有婚娶,實行的是一個氏族和另一個氏族的季節性的群婚制度。後來發展到對偶婚,進入父系社會又有了婚娶之禮,出現了父系家庭。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被寒風禁錮在屋內的青年男女們迎來春天,迎來繁忙的耕種、生產生恬,同時也有了擇偶相配、生育的需求。這樣人們便在祭祀地神(社神)、春神求農業豐收之後,又祭祀女性的生育神兼媒神以祈求子嗣繁衍,同時男女互相擇偶,歌舞歡會,然後相配。當時,踏青的古俗是圍繞著這些主題展開的:迎來春天、迎祭生育神、沐浴祓禊,以求多育;男女青年則求偶,要春嬉、歡會、歌舞、放縱。另外還有跳儺驅疫、求雨雩禮等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比較固定的上巳節,春遊踏青也成為民俗活動。據《韓詩》:「三月桃花水之時,鄭國之俗三月上巳,於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續漢書禮儀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滌祓除宿垢,為大潔」。這時踏青活動的主題,突出了「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的「沐浴祓禊」。據《論語·先進》記載:「莫(暮)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王充《論衡·明雩篇》解釋為:這是一種多人在渡沂水時表演像龍一樣的行列舞蹈(另一種解釋:是描寫幾個大人與兒童在沂水中游泳,然後到舞雩台上吹風的情景)。舞雩是在暮春時舉行的一種祭禮,含有龍崇拜及祈雨等多種內涵。這里不僅記載了祭祀性的「舞雩」, 還描寫了當時的春遊踏青活動。
秦代以後,上巳節中過於放縱有關的節俗逐漸遭到禁止。除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風俗以外,只有迎春、踏青等少部分活動得以流傳,而原有的求配偶、求生育的性愛色彩漸漸消弭。
漢代基本上承襲了先秦的「迎春」的習俗。除皇帝率百官舉行「迎春儀」外,各郡縣也有迎春之禮。如《後漢書·祭祀志下》載:「(縣邑常於)立春之日,皆青幡幘,迎春於東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此外,在春和景明的季節里,帝王貴族們常借迎春之儀游覽春色。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三月行幸河東,祠後土。令天下大酺五日」[1]。後漢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靈帝、獻帝都常於春季出遊。郡縣官吏也常以勸農為「春行」。漢代還有春日采風習俗,據《漢書·食貨志上》記載:「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絢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可見,這種勸民農桑的迎春之儀,已遠不止僅僅「禮拜」而已,而是在演禮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賞心悅目的余興節目。
關於民間春秋郊祭,《鹽鐵論·散不足》中曾記載說:「今富者祈名獄,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中者南居當路,水上雲台,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蠟,傾蓋社場。」可見漢代的踏青風俗的盛行。
魏晉之後,上巳節改定在三月初三日,《宋書禮志二》記「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故多稱三月三,但文人一般仍稱上巳。不過,上巳節的古俗逐漸被水濱褳禊、曲水流觴、踏青等活動取代,而成為游春娛樂的盛會。《晉書》載: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依然出外踏青。《西京雜記》卷三記載:「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晉代後又有許多娛樂,如臨水浮卵,浮棗,曲水流觴等,十分盛行。
「曲水流觴」是在水溪旁結聚宴飲,也稱「流杯曲水」。晉朝會稽人王羲之《臨河敘》說:「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這位人稱「書聖」的王羲之曾於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與謝安、孫綽等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相聚,賦詩,流觴宴飲,寫了一篇流傳千古的名作《蘭亭集序》:「永和九年(353),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雖然這次聚會是「修楔事」,但宗教的色彩已淡薄,文章實際描寫的還是春日郊遊盛會。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說:「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亦是此意。」可見,春日踏青這種習俗活動在民間的普遍。
(1)隋唐
隋朝時期,踏青也是一項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動。尤其是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士女游春活動最盛。隋朝時,著名畫家展子虔繪《游春圖》,對明媚的春光及人們成群結隊游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繪。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游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權作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唐代詩人王維詩句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一方面說明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游樂僅僅在清明舉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清明」與「上巳」漸漸融合的趨勢。
唐代的踏青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據史載,唐代從農歷正月十五至清明節的近兩個月時間里,一直有人熱衷於踏青。如據《開元天寶遺事》載:「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各乘車跨馬,供帳子園圃或郊野中,為探舂之宴。」正月十五時,青草或許剛冒出小芽,然而性急的城裡人就開始了「探春」活動。另據《舊唐書》記載,唐代宗曾在農歷二月初二前往郊外踏青:「大歷二年二月壬午,(代宗)幸昆明池踏青。」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也記載雲:「唐上巳日,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曰踏青。」唐代郊外踏青活動的盛行,由此可見一斑。
唐詩中描寫踏春活動常把時間定位在三月三前後,唐詩題目中出現「上巳」和「三月三日」的有八十多首,其代表性意象就是祓禊和踏青。劉商「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詞」(《上巳日兩縣寮唆會集時主郵不遂馳赴輒題以寄方寸》)很典型。而白居易《會昌春連宴即事》寫他與劉禹錫、王起三人宴會聯詩,這年寒食、上巳二節相連:「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雞黍三家會,鶯花二節連。」而劉禹錫聯句雲:「陌喧金距斗,樹動彩繩懸。奼女妝梳艷,游童衣服鮮。」游女如雲,衣飾鮮艷,說的就是上巳的踏青活動。這時,正是楊柳初上的季節,所以唐詩中描寫踏春活動時,一般都用楊柳襯托。如張祜的《愛妾換馬》詩有「嬋娟踱蹀春風里,揮手搖鞭楊柳堤」(《全唐詩》卷五一一)的詩句,張籍的《江南春》更有「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晴沙鳴乳燕,芳樹醉遊人」(《全唐詩》三八四)的描寫,在楊柳吐絲的春天,也正是踏春遊賞之時。
(2)宋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輔以春遊踏青的傳統節日。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不過,宋代的踏青活動,大多集中在清明節。南宋《西湖老人繁勝錄》說:「清明節,公子王孫富室驕民,踏青游賞城西。」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載,人們借清明上墳的機會,在郊外踏青聚會,以至「四野如市」:「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春天郊遊踏青,這個節令活動與清明節日結合在一起,相沿成俗,內容也為之一變,娛樂身心的意義取代了宗教祭祀的寄託,更加盛行了。宋時詩人吳惟信詩雲:「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株揚柳屬流鶯。」對當時春遊自晝及暮,笙歌如痴的盛況可謂描摹得淋漓盡致。
南宋以降,踏青更盛。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三中說:「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州亦無時而不游,而春遊特盛焉……都人士女,兩堤駢集,幾於無置足地。水面畫楫櫛比如魚鱗,亦無行舟之路。歌歡簫鼓之聲振動遠近,其盛可以想見。偌大的西湖中,竟至「無行舟之路」;長長的西湖岸邊,也「幾於無置足地」,這種熱鬧景象,即使在今天,也難得一見。」[2]
元代,踏青是一種常見的民間體育活動。喜歡歌詠而且強健有力的生命狀態的楊維楨在《崔小燕嫁辭》一詩中寫道:「崔家姊妹雙燕子,踏青小靴紅鶴嘴。」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崔家姐妹體態矯健,充滿活力,一改過去詩中的「美女」纖弱、慵懶、哀怨、嬌貴之類的感覺。
(3)明清
明代踏青與宋代一樣,主要借清明節掃墓時進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曰:「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橋,曰踏青。」還在《帝京景物略·高梁橋》中說:「歲清明,桃柳當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橋。」在明人謝肇涮的《五雜俎》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北人重墓祭,余在山東,每逢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當時便有善歌者,歌白樂天寒食行,作變徵之聲,坐客未有不墮淚者。南人借祭墓為踏青游戲之具,紙錢未灰,舃履相錯,日暮,墦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踏青雖在一年之春,但具體時日常有出入。明朝馮應京、元朝費著、唐朝李淖,分別在文中指明踏青時節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農歷二月二日人們紛紛出城采蓬葉,備牲醴紙爆竹,為土地神慶壽行祭禮。後來,由於清明掃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燦爛芬芳。掃墓者往往「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圃,列坐盡醉」,由單純的祭祀活動演化而為同時游春訪勝的踏青。
此外,踏青時節除了登山臨水,游覽春光之外,人們還同時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娛樂活動,諸如放風箏、盪鞦韆、蹴鞠、牽鉤(拔河)等,內容更為豐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記載了當時杭州清明寒食時節踏青時還有百戲活動:「是日,傾城上冢,南北兩山之間車馬闐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餕遨遊,或張幕藉草,並舫隨波,日暮忘返。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躍圈、斛斗、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
明清以來,踏青風俗亦然。《溫州府志》記載:「清明掃墓而祭多有邀親朋,拏舟擊鼓鏗金類游湖者。」《杭州府志》說:「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謂之探春。畫舫輕舟,櫛比鱗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墳、盧舍庵,後入西陵橋、放鶴亭、比來皋亭山、劉墳村。每當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錦,遊人多問津焉。」《金華府志》:「清明日,人家門戶插柳枝,長行賞郊外名曰踏青,前後十餘日祭掃先墳。」紹興地區還在踏青時節進行祭祀大禹活動。《紹興府志》記載:「三月五日俗傳禹之生日,禹廟遊人最盛。無貧富貴賤,傾城俱出,士民皆乘畫舫,丹堊鮮明,酒樽食具甚盛,賓主列坐,前設歌舞。小民尤相矜尚,雖非富饒,亦終歲儲蓄,以為下湖之行。春欲盡,數日游者益眾。千秋觀前一曲亭亦競渡不減西園,至立夏日止。」
清初潘榮陛所著記述北京歲時風物的專著《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也詳細記載了清明時節掃墓踏青的情景:「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盆,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每至春回大地、草木皆綠的清明時節,人們紛紛興致勃勃結伴前往郊外踏青,遊玩、放風箏。特別是從清乾隆年間起,所修的許多地方誌和地方文獻中都記載了清明時節踏青、放風箏的情景。
直到今天,春遊踏青活動仍為人們所喜愛
❽ 對這句話加上有顏色的成語一個什麼的早晨我們去郊外踏青
色彩斑斕
色彩斑駁
五彩繽紛
(令人)眼花繚亂
五顏六色
五光十色
紅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附:帶顏色的成語——注意——大多不是說顏色的,而是說其他事物的。
姚黃魏紫 青黃不接 燈紅酒綠
白袷藍衫 篳路藍縷 藍田生玉 青出於藍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青過於藍 青藍冰水 染藍涅皂 衣衫藍縷
暗綠稀紅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白發紅顏 百紫千紅 碧鬟紅袖
不分青紅皂白 不問青紅皂白 裁紅點翠 慘綠愁紅 奼紫嫣紅
齒白唇紅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愁紅慘綠 愁紅怨綠
穿紅著綠 唇紅齒白 翠消紅減 大紅大綠 大紅大紫
燈紅酒綠 耳紅面赤 紛紅駭綠 貫朽粟紅 紅白喜事
紅愁綠慘 紅豆相思 紅飛翠舞 紅粉青樓 紅腐貫朽
紅男綠女 紅旗報捷 紅情綠意 紅日三竿 紅繩系足
紅衰翠減 紅杏出牆 紅袖添香 紅顏薄命 紅葉題詩
紅裝素裹 紅紫亂朱 花紅柳綠 見錢眼紅 酒綠燈紅
眷紅偎翠 看破紅塵 刻翠裁紅 李白桃紅 臉紅耳赤
臉紅耳熱 臉紅筋暴 臉紅筋漲 柳綠花紅 柳綠桃紅
露紅煙綠 露紅煙紫 綠暗紅稀 綠鬢紅顏 綠慘紅愁
綠慘紅銷 綠肥紅瘦 綠酒紅燈 綠女紅男 滿面紅光
面紅耳赤 面紅耳熱 面紅頸赤 面紅面赤 面紅面綠
暮翠朝紅 批紅判白 披紅戴花 砌紅堆綠 千紅萬紫
青紅皂白 青紅皂白 軟紅十丈 軟紅香土 粟紅貫朽
桃紅柳綠 萬紫千紅 偎紅倚翠 烏帽紅裙 嫣紅奼紫
艷紫妖紅 依翠偎紅 倚翠偎紅 尤紅殢翠 又紅又專
御溝紅葉 勻紅點翠 駐紅卻白
暗綠稀紅 慘綠愁紅 慘綠年華 慘綠少年 橙黃桔綠
橙黃橘綠 愁紅慘綠 愁紅怨綠 穿紅著綠 大紅大綠
燈紅酒綠 紛紅駭綠 粉白黛綠 紅愁綠慘 紅男綠女
紅情綠意 花紅柳綠 花花綠綠 回黃轉綠 酒綠燈紅
柳綠花紅 柳綠桃紅 露紅煙綠 綠暗紅稀 綠鬢紅顏
綠鬢朱顏 綠慘紅愁 綠慘紅銷 綠草如茵 綠肥紅瘦
綠酒紅燈 綠林大盜 綠林豪傑 綠林豪客 綠林豪士
綠林好漢 綠林強盜 綠女紅男 綠水青山 綠蓑青笠
綠葉成陰 綠葉成蔭 綠衣黃里 綠衣使者 面紅面綠
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 砌紅堆綠 青山綠水 青枝綠葉
施緋拖綠 視丹如綠 霜凋夏綠 說白道綠 桃紅柳綠
脫白掛綠 顏丹鬢綠 朱顏綠發
百紫千紅 鼻青眼紫 奼紫嫣紅 傳龜襲紫 傳爵襲紫
大紅大紫 帶金佩紫 掇青拾紫 惡紫奪朱 紅紫亂朱
懷黃佩紫 懷金垂紫 懷金拖紫 懷銀紆紫 黃麻紫泥
黃麻紫書 黃旗紫蓋 兼朱重紫 金印紫綬 金章紫綬
金紫銀青 露紅煙紫 佩紫懷黃 千紅萬紫 青紫被體
清都紫府 清都紫微 拖金委紫 拖青紆紫 萬紫千紅
魏紫姚黃 嫣紅奼紫 艷紫妖紅 腰金拖紫 腰金衣紫
姚黃魏紫 衣紫腰黃 衣紫腰金 衣紫腰銀 以紫亂朱
以紫為朱 紆金曳紫 紆佩金紫 紆青佩紫 紆青拖紫
紆朱拖紫 紆朱曳紫 重金兼紫 紫氣東來 紫綬金章
紫芝眉宇 鄒纓齊紫
白黑不分 白黑顛倒 白黑分明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白山黑水
白往黑來 白紙黑字 彈丸黑志 彈丸黑子 顛倒黑白
粉白黛黑 粉白墨黑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黑白分明 黑白混淆
黑燈瞎火 黑燈下火 黑地昏天 黑風孽海 黑更半夜
黑家白日 黑價白日 黑漆皮燈 黑漆皮燈籠 黑漆一團
黑天白日 黑天半夜 黑天摸地 黑天墨地 黑言誑語
黑雲壓城城欲摧 黃干黑廋 昏天黑地 混淆黑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論黃數黑 漆黑一團 起早貪黑 青林黑塞 食親財黑
數黑論白 數黑論黃 數黃道黑 說白道黑 說黑道白
說黃道黑 天昏地黑 天下烏鴉一般黑 烏天黑地 一團漆黑
以白為黑 以黑為白 月黑風高 知白守黑 織白守黑
花花綠綠 青黃不接 萬紫千紅 雨過天青 銀河倒瀉 陽春白雪 惜墨如金 桃紅柳綠 青天白日 青紅皂白 青梅竹馬 面紅耳赤 面黃肌瘦 真金不怕火煉
黑白分明 白頭偕老 紅裝素裹 綠草如茵 青梅竹馬 黃袍加身
藍田生玉 紫氣東來 灰心喪氣 碧波萬頃 漆黑一團 平白無故
桃紅柳綠 柳綠花紅 山青水綠 青黃不接 奼紫嫣紅 心灰意冷
蒼翠如濯 白山黑水 陽春白雪 傳波紅葉 紅紅綠綠 平步青雲
杳如黃鶴 篳路藍縷 黃旗紫蓋 起早摸黑 一身清白 奼紫嫣紅
花紅柳綠 爐火純青 信口雌黃 青出於藍 姚黃魏紫 槁木死灰
橙黃桔綠
粉裝玉琢、粉面朱唇、人老花黃、黃卷青燈、黃麻紫泥、黃童白叟、黃鍾毀棄、黃發兒齒、綠暗紅稀、綠肥紅瘦、白璧青蠅、白齒青眉、白袷藍衫、白日上升、粉白墨黑、粉面朱唇、粉白黛綠、翠竹黃花、蝶粉蜂黃、白發青衫、白飯青芻、白圭之玷
建議提問的朋友遇到正確答案時,能夠及時將最快回答正確的答案採納,免得其他朋友以為前面還沒正確的答案而費盡腦筋。
採納他人的答案,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肯定,對答題者也是一種鼓勵,且提問者和答題者雙方都能獲得財富值,正所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未徹底解決你的問題或有其它疑難,盡可向我發起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