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帶蠟的作用 百度百科
這位網友你好,皮帶蠟就是利用增大摩擦表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檫的作用。
㈡ 蠟的成分是什麼
什麼叫蠟石?蠟石又名黃蠟石,因石表層及內部有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蠟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摩氏硬度為6.5~7.5。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說蠟石最早發現於古代柬埔寨,當時柬埔寨叫「真蠟國」,該國向明朝皇帝上貢過一塊極品黃蠟石,所以,蠟石就以真蠟國的國名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為有蠟質,有人就說了,那應該叫蠟石啊,怎麼會叫黃蠟石呢?這與中國人的一個傳統觀念有關:黃色歷來為國人所愛,天地玄黃,黃色為正統色,另外,據現代研究表明,黃色與人類最協調的顏色之一,同時,蠟石中以黃色和白色佔大多數,那當然要稱其為蠟石,方顯美石本色。蠟石在我國分布很廣,兩廣嶺南一帶、遼寧鴨綠江畔、雲南地熱集中地都有分布,據說江浙一帶也有少量分布。蠟石的形成過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礦物因為受地質變動影響,與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熱或火山等自然條件,長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熱火山溫度的雙重催化,終於形成蠟石,其中一部分蠟石靜眠山中,一部分則由河流搬運到江河中。蠟石成因可以又解釋為:蠟石是花崗岩的低溫熱液成因的石英脈。
黃蠟石如何分類?先按質地分,可以分為膠蠟、凍蠟、晶蠟、粗蠟這四種,簡單的說,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膠蠟、凍蠟,晶體粗的就是晶蠟,最差的、基本和石頭沒有多大差別的就是粗蠟。按顏色分的話,可以分為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沒有經過其他礦物質滲入的,紅色系主要是氧化鐵成分的礦物質滲入,黃色系主要是含錳成分的礦物質滲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鐵成分礦物質滲入。當然,對質地和顏色的劃分,各地有不同的標准和叫法,在質地上,除了我說的那四種,還有的地方分油蠟、細蠟、蜜蠟、老蠟、新蠟、幼蠟等,在顏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麼褐色、鐵銹色、綠色、土黃、雞油黃、蛋黃、橘黃、雞血紅、彩色、灰白色、凈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羅蘭色等等。
黃蠟石為什麼是石中精品?中國的傳統賞石觀是:皺、瘦、漏、丑、秀、奇。對石之美的評價標準是:濕、潤、密、透、凝、膩。不用說,黃蠟石多少都具有了這些特點。所以,有的地方把黃蠟石稱為「石中之後」欲使之與田黃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稱為「佛光靈玉」,真是怎麼好怎麼說。而且,幾乎每個地方的人都說自己地方的黃蠟石是黃蠟石中的精品,遠非別處可比,連我也不能倖免。還有更多的溢美之辭,因為更像推銷,我就不說了。當然,怎麼贊美和如何稱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蠟石的確具備了讓玩石人喜愛的特質
㈢ 蠟的成分是什麼,主要有哪幾種
石蠟是礦物蠟的一種,也是石油蠟的一種;它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潤滑油餾分經溶劑精製、溶劑脫蠟或經蠟冷凍結晶、壓榨脫蠟製得蠟膏,再經溶劑脫油、精製而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又稱晶形蠟,碳原子數約為18~ 30的烴類混合物,主要組分為直鏈烷烴(約為80%~95%),還有少量帶個別支鏈的烷烴和帶長側鏈的單環環烷烴(兩者合計含量20%以下)。主要質量指標為熔點和含油量,前者表示耐溫能力,後者表示純度。其中以前二者用途較廣,主要用作食品及其他商品(如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化妝品原料,用於水果保鮮、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電器元件絕緣、精密鑄造等方面,也可用於氧化生成合成脂肪酸。
分類
根據加工精製程度不同,可分為全精煉石蠟、半精煉石蠟和粗石蠟3種。每類蠟又按熔點,一般每隔2℃,分成不同的品種,如52,54,56,58等牌號。粗石蠟含油量較高,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
石蠟 主要成分為直鏈烷烴,並含有少量的支鏈烷烴。直鏈烷烴含量從75%到接近100%不等。每一特定的品種大約是由8-15個不同碳數的烷烴所組成。石蠟是一種白色團體,溶於汽油、二硫化碳、二甲苯、乙醚、苯、氯仿、四氯化碳、石腦油等一類非極性溶劑,不溶於如水和甲醇等極性溶劑。
微晶石蠟 微晶石蠟主要是出文鏈烴、環烷烴和一些直鏈烴組成,分子量范圍大約是500-1000。這是一種比較細小的晶體,溶於非極性溶劑,不溶於極性格劑。
液體石蠟 液體石蠟的種類很多,其潤滑效果也各不相同。在擠出加工中初期潤滑效果良好,熱穩定性也較好。但因相溶性差,用量過多時製品易發粘。
聚乙烯蠟(簡稱ACPE) 聚乙烯蠟指分子量為1500-25000的低分子量聚乙烯或部分氧化的低分子量聚乙烯。其呈顆粒狀、白色粉末、塊狀以及乳白色蠟狀。具有優良的流動性、電性能、脫模性。
半精煉石蠟 為顆粒狀白色固體.其相對密度隨熔點的上升而增加.產品化學穩定性好,含油量適中,具有良好的防潮和絕緣性能,可塑性好.半精煉石蠟生產的蠟燭火焰集中,無煙,不流淚. 用於蠟燭,蠟筆,蠟紙,一般電訊器材以及短路及輕工,化工原料。
㈣ 皮革用蠟一般都是些什麼成分!頭層牛皮用什麼蠟比較好
蠟是有機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不同性質的蠟在皮革應用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但主要是作為皮革塗飾劑和加脂劑形式應用到皮革中的。
皮革用蠟主要有兩種:天然蠟和合成蠟。天然蠟包括動物蠟、植物蠟和礦物蠟;合成蠟包括氯化石蠟、合成硅蠟、合成酯蠟、合成氟蠟以及合成聚醯胺蠟。
以上所說的皮革主要就是指頭層皮,牛頭層皮用的也無外乎這幾類。圖示的可能是合成蠟中的合成硅蠟,若想確定請做進一步分析。
㈤ 汽車蠟裡面有什麼成分
汽車蠟是傳統的汽車漆面保養物。車蠟以天然蠟或合成蠟為主要成分,它通過滲透入漆面的縫隙中使表面平整而起到增加光亮度的效果。傳統汽車打蠟是以上光保護為主,而今隨著汽車美容業的發展,汽車打蠟被賦予新的內涵,即研磨蠟的出現及日益廣泛的應用。如果一部車打了蠟,能夠達到較好的光亮效果就需要比較厚的蠟層。但車蠟屬於油性物質,油膜與漆面的結合力差,保護時間較短,這種蠟常常因下雨或沖洗等因素流失,有時甚至附著在擋風玻璃上,而形成油垢,所以汽車美容打蠟應該定期進行。
㈥ 皮帶蠟同皮帶油有區分
有區分,皮帶蠟是起到打光作用的,看起來好看,比較有光澤!皮帶油是起到保養皮帶作用,但是如果是個人使用,建議盡可能少使用皮帶蠟,由於當打過皮帶蠟後,皮帶上會有1層皮帶蠟,當你再用皮帶油時,油就不會浸到皮帶中,也就是起不到保養作用!
㈦ 蠟的原料是什麼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25H52),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
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7)皮帶蠟成分有什麼擴展閱讀:
蠟燭種類有很多,按照使用目的一般可以分為日用照明蠟燭和工藝品蠟燭兩大類。照明蠟燭比較簡單,一般就是白色的竿狀蠟燭。
工藝蠟燭又可分很多種,首先又可分為果凍工藝蠟燭和薰香工藝蠟燭兩類。一般因加入配料而顯各種顏色,形狀也因需要做成各種形式,可融新穎性、裝飾性、觀賞性於一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蠟燭
㈧ 什麼叫皮帶蠟
用於皮帶增加摩擦力的蠟。
但是我還沒有用過。。
㈨ 皮帶蠟到底是什麼
增大摩擦用的,塗在皮帶和皮帶輪接觸的那一面。
㈩ 各種蠟的成分
他們有很大差別。
水果蠟: 成分:石蠟,高分子聚合物,香精 香味:草莓,橘子,檸檬,綠蘋果,葡萄,菠蘿6種.
工業用蠟一般為石蠟:
石油蠟
石油是有多種成分組成的,一般都含蠟。自從人類石油開采以來,就無時無刻不與蠟打著交道。蠟在油管道中的聚積是石油工業中令人頭痛的難題。據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不完全統計,僅美國每年用於清除油井結蠟的這項費用就高達600萬美元。所以蠟也是石油科技工作者長期探討的課題之一。
石油蠟是一種固態烴,主要成分為石蠟。它存在於原油、餾分油和渣油中,具有蠟的分子結構,熔點30℃-35℃。
在油田未開發之前,原油是埋在地層中的,這時是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原油大多呈單相液體存在,蠟是完全溶解在原油之中的。在油層的開發過程中,當原油從油層流入井底,再從井底沿井筒舉升到井口時,隨著壓力、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後,蠟就從原油中離析出來,形成的結晶顆粒在一定條件下聚積增大,並且不斷地黏結在油管壁上,這就是油井的結蠟。
科學家調查了已探明的世界各個油田,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高含蠟原油很少產自世界最豐富的油產區,如中東、馬拉開波灣、墨西哥、美國德克薩斯等地。而地球各大洲的一些特定區域,包括我國的一些油區的第三系,原油中的含蠟量則很高。
產出高含蠟原油的地層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 幾乎都是砂泥質岩系;2.所有岩系均在低含鹽或半含鹽環境中形成;3.大多數地層都含煤層、油頁岩或其他高碳質沉積物;4.生油層大多形成於靠近陸地邊緣的湖泊、海灣及三角洲地區;5.蠟與硫互相不容,即在產出高蠟原油的地層中含硫量低,產出高含硫原油的層系中含蠟量低。
人們終於認識到,高含蠟原油反映了某類生油物質的影響,這些物質主要生於淡水、低含鹽的水體和沿海沉積環境中。例如,我國東部大部分油田就形成於這類沉積環境,所以大多高含蠟。高含蠟原油幾乎不產於廣闊海洋的正常海相沉積物中,這一點,在我國西北地區古生代低層油藏中也有驗證。
高含蠟原油主要生成在第三紀、白堊紀和石炭紀時期的地層中,這些地質歷史時期正是陸生生物繁盛的時期。所以有理由相信在地區歷史中,生油物質至少會有一部分為陸源植物物質,而且正是它們使原有的蠟質大大增加了。
由於各個油田的情況不同,蠟的性質也會各異,在常規的原油開采過程中,除蠟的方法主要為:機械方法、熱力學方法及化學方法等。近年來,人們又摸索出一些新的除蠟方法。
有一種間接的除蠟方法,可利用太陽能進行二次採油。它是在井口將采出的原油加熱,再將一部分加熱了的原油注回油層中去,從而降低了油層中剩餘原油的黏度,使這部分原油易於開采、泵送和處理加工。首先,科技人員利用太陽能(也可以利用地熱等其他低價能量)加熱原油儲罐內密閉的換熱盤管中的循環工作液體,工作液體將熱能傳遞給儲罐中的原油;然後,再將已加熱的原油泵入油層,加熱油層中的剩餘原油,使其黏度下降,提高原油採收率。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儲油罐通常位於一口或多口生產井附近,用於臨時儲存從油井輸出的原油。
在現階段,我國的油井大多數還使用傳統的刮蠟器方法除蠟,費時又費工,效率低下。而國外一些油田,目前已開始採用商品化的細菌製品,控制油井結蠟。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將固態的或液態的細菌製品注入到適合的油井井底,使細菌在那裡生長繁殖並不斷地氧化原油中的蠟質組分,同時產生有機酸等中間代謝產物,減少原油中的蠟質含量,增加蠟質組分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從而達到控制油井結蠟的目的。
由含蠟餾分油或渣油經加工精製得到的一類石油產品,包括石蠟、地蠟、液體石蠟、石油脂等。目前,石油蠟占蠟的總耗量的90%,其餘為動植物蠟(如蜂蠟、羊毛蠟等,主要組成為高級脂肪酸和醇化合成的酯類)。
石蠟 又稱晶形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潤滑油餾分經溶劑精製、溶劑脫蠟或經蠟冷凍結晶、壓榨脫蠟製得蠟膏,再經溶劑脫油或發汗脫油,並補充精製製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主要成分為正構烷烴,也有少量帶個別支鏈的烷烴和帶長側鏈的環烷烴。烴類分子的碳原子數約為18~30(平均分子量250~450)。主要質量指標為熔點和含油量,前者表示耐溫能力,後者表示純度。根據加工精製程度的不同,可分成全精煉石蠟、半精煉石蠟和粗石蠟三種。每類蠟又按熔點(一般每隔 2℃)分成不同品種。其中全精煉石蠟和半精煉石蠟用途很廣,主要用作食品及其他商品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化妝品原料,用於水果保鮮、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電器元件絕緣、精密鑄造、鐵筆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等。粗石蠟由於含油量較多,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含油量4%~6%的石蠟,又稱皂用蠟,用於氧化生產合成脂肪酸。石蠟的另一用途是經裂化生成α-烯烴。
石蠟中加入聚烯烴添加劑後,其熔點提高,粘附性和柔韌性增加,而廣泛用於防潮、防水的包裝紙、紙板、某些紡織品的表面塗層和蠟燭生產。通常所用的添加劑是分子量1500~15000的聚乙烯,或分子量3500~40000的聚異丁烯,添加量0.5%~3%。
地蠟 又稱微晶形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淺渣潤滑油料經溶劑脫蠟、蠟溶劑脫油和精製而得的微細晶體,也可以天然礦地蠟以及沉積在含蠟石油油井管壁、原油貯罐和輸油管線中的固體物質製得。地蠟的成分比石蠟復雜,視原油的不同,除正構烷烴外,還含有不同數量的多支鏈異構烷烴及環狀化合物。烴類分子的碳原子數約為 40~55(平均分子量大於450)。具有良好的觸變性,不易脆裂,防濕、密封、粘附性和電絕緣性好。含少量油的提純地蠟的滴點(在標准設備中加熱熔化開始滴下的溫度)為67~80℃。常用於電訊元件絕緣、鑄造模型(蠟模)、產品密封、地板蠟等。滴點為62℃的地蠟,摻入甘油等輔料,用於製造潤面油、發蠟、冷香脂等。地蠟經適度氧化後可用作巴西棕櫚蠟的代用品的組分。
液體石蠟 原油蒸餾所得的煤油或輕柴油餾分經分子篩脫蠟或尿素脫蠟製得的液態正構烷烴。熔點低於27℃,碳原子數約10~18(平均分子量150~250),主要用於生產烷基苯磺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以及非離子型合成洗滌劑(見表面活性劑),用於氧化生產高級醇,也作為生產石油蛋白的原料。
石油脂 是含油的地蠟,為油膏狀半固體。習慣上將未精製的稱為石油脂,精製後的稱為凡士林。商品石油脂滴點為55℃,用於製造提純地蠟或用作潤滑脂。商品凡士林中的醫葯用凡士林是經發煙硫酸-白土法或加氫精製法深度精製而成,滴點約40~54℃,用於配製葯膏。工業用凡士林精製深度較淺,用於金屬防銹或作潤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