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圍巾怎麼變成學步帶
寒冷的冬天一來,很多人出門都會圍著圍巾,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加暖和。不過圍巾用久了以後,很多人都會重新購買新的一條圍巾。但是舊的圍巾直接扔掉實在有些浪費,因此有些家長將其製成學步帶,幫助寶寶學習走路。那麼,圍巾怎麼變成學步帶呢?
把圍巾的兩端分別都剪下一部分,然後找出圍巾的中線,從中間往兩邊找同樣的距離,大概和寶寶肩膀一半的寬度差不多,把剪下的圍巾縫成長條,分別縫在圍巾上,這時候的圍巾看上去就會像一個背帶。寶寶使用的時候把背帶套在寶寶的身上,然後家長拿著圍巾的兩端即可。
雖然使用圍巾做學步帶很實用和簡單,但是從安全性和舒適性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
圍巾當學步帶讓寶寶非常不穩當,還有可能因為綁的過緊,勒到孩子的胸腔。長時間用圍巾幫著孩子走路,不但起不到正確的輔助學習效果,還讓寶寶失去了自我調節平衡的能力,因為那隻是家長提著孩子在走罷了。
學步帶製作起來是很簡單的, 大致分兩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首先就是選材料,可以用家裡人不穿的舊衣服來製作學步帶,比如,這次用的是寶寶穿不了的厚背心,再加上一根較長較寬的帶子,首先把背心的下端剪一些,剪到一個合適的長度,然後把背心前面開口的部分用線縫上,大家注意,一定要縫得很扎實,以免線鬆了寶寶摔出來。接下來把這根帶子平均的逢到背心的前端,這里我把帶子在背心上的所有位置都縫了一遍,縫了整個一圈,這樣做出來的學步帶才扎實,不用擔心線斷掉導致寶寶摔倒。就這樣一個簡易的學步帶就做好了。
第二種,用家裡腿最長的人的春秋褲,褲襠一下子攔在寶寶胸前,然後兩條腿向背後繞過去,打一個鬆鬆的結,就好了。大人不用彎腰就可以提著學步帶的「繩子」,學步帶很寬,不會勒疼了孩子,有很有彈性,孩子倒下去的時候一提帶子,就會減緩孩子倒下的力道。既省錢又實用。
這兩種學步帶,一種是要用線縫,比較牢固。另一種是利用材料的特點,直接綁著寶寶,方便又容易上手。這兩種自製學步帶的方法各有各的優點,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隨意選擇。
學步帶的功能相當於爸爸媽媽的雙手,使用學步帶時,大人就不必彎腰扶著寶寶走路,相比較而言輕鬆了很多。學步帶為寶寶學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寶寶克服膽怯心理,成功獨立行走,比起寶寶扶桌腿或用其他物品學走路更不易摔跤,寶寶也能在學步帶的幫助下主動地掌握平衡和邁步的技巧,而父母也無需彎腰扶著寶寶,或者拉著寶寶走路對寶寶的手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家長,只需輕輕地牽引著學步帶,寶寶就能慢慢摸索到走路的技巧。
但是使用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將寶寶拽得太緊,這樣容易受傷。而且,父母使用的時候只要輕輕的扯住就行了,不需要將寶寶提起來走路,這樣就不會傷到寶寶了。
❷ 舊的圍巾能改什麼
1)真絲方圍巾:可改作襯裙
2)梭織長巾 改做簡易挎包:對折處做挎包的底部,往上二端各縫30-40cm做包體,
圍巾二頭打結做背袋簡易挎包
3)針織長圍巾改做存放包包的掛件:
對折後按包包的高度分縫成隔斷掛起來。
每個隔斷用來存放暫時不用的包包,既方便拿取。又保護包包的表層皮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