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褲子製版中後浪縫兩邊起皺(就是多餘的量)褲子是緊身的,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看下浪的弧度是不是不合適,還有後片的起翹是否太底。
沒有特別的要求的話,國內單三圍加減4公分,長度加減2公分,外單三圍加減2英才,長度加減1英寸,褲腳加減1公分或者半英寸,肩寬和前後浪加減0.5公分或者四分之一英寸,
⑶ 為什麼買褲子時 女士褲要減7
這是因為要將英寸換算成市寸。
簡單換算是:市寸+7=英寸。
褲子的有兩個主要尺寸,1、褲長;2、褲腰尺寸。
褲腰有兩種標註:
1、公制以厘米cm為單位。
2、英制以英寸inch為單位。(市寸是百姓常說的,但是標注一般不用)
單位換算:
1米=3市尺=30市寸,1市寸=3.33cm
1英寸=2.54cm。
(3)褲子製版褲長為什麼要減去擴展閱讀:
基本尺寸在人體上,有一些很重要的尺寸,它們既可作為軀體的基本尺寸,也可作為測量時的相對位置尺寸。
1、胸 Bust/Chest:經胸部的最高點作胸部的水平線,其周長即為胸圍。
2、腰 W aist:在身軀的最狹窄處,作腰部的自然水平線,其周長即為腰圍。
3、肩 Shoulder:肩點到肩點的長度即為肩寬。
4、臀 Hip:在臀部最寬處,作其水平線,其周長稱為臀圍,也稱坐圍。
5、胯crotch:軀乾的基部,大腿間中央處。
6、膝 Knee:越過膝內側和膝蓋的水平線。
7、前(頸)領中 C.F.Neck(CenterFrontNeck)。
8、後(頸)領中:C.B.Neck(CenterBack Neck)。
9、肩高點 H .P.S.(High PointofShould)。
⑷ 服裝褲製版為什麼出現前後襠不平
出現這樣的原因有很多,得看具體的情況,首先得看前檔多餘折量是橫向、豎向還是斜向,比如說橫向一般是1。由於腹圍緊,量不夠大;
2。前龍門彎勢太小
3。試穿者小腹太凸出也可能出現
斜、豎向通常是開腿量的原因,開腿量過大就會出現多的豎向餘量;
不同的問題和現狀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的,得看到具體的樣衣,也有可能是多種問題的綜合,面料和工藝也會有一些影響。
⑸ 服裝製版褲子腰圍為什麼要加省量
你要先弄明白省道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合體和造型。正常體型的腰圍和臀圍是不一樣大的,吞葯之差會使褲片產生多餘的量。為了使褲子能穿著不往下掉,一般會作幾種處理,使用松緊帶,加褶或者加省道。塑形方面比如緊身牛仔褲,省道加得對可以讓腰臀曲線更好看
⑹ 衣服怎麼排版
一、衣服排版也叫衣服排料,排料需要的必備要件方法如下:
1、訂單明細。
2、全碼尺寸表。
3、樣衣或款式圖,由尺寸表和樣衣或款式圖可以制出樣板。
4、面料的門幅和縮率(水洗縮率、燙縮等,主要為水洗縮率)。
5、其它信息——面料的品質(主要為面料的色差情況),面料的特徵(是否有方向性,如燈芯絨的毛向要求、印花布的文字圖案方向要求、編織紋的陰陽紋路情況等等)。
二、針對面料的品質和特徵採取合理的排料方法,面料品質的幾種情形:
1、段差――同件衣服盡量集中在一起,排料版長宜短不宜長。
2、邊中色差――邊中色差有兩種情況:A、邊 ――> 中 ――>邊; B、邊 ――> 中 <―― 邊。
邊中色差要結合款式的特點進行合理排料,原則是:相拼接部位要放在一起或在一個經向線上排,外觀及主要部位必須保證顏色自然對接(有些部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上衣的領子與領堂的拼接處。
上衣的後袖與後袖籠拼接處、褲子的內襠縫部位、褲子的腰與褲片拼接處等),內部的次要部件可以靈活的安排處理。
通常的五袋褲在防邊中色差排料時,可以將側縫放在門幅邊上,可以放在門幅的中間,但如果是有側腿袋的褲子,則側縫絕對不可以放在門幅的邊上,否則側袋就沒有很好的擺放位置。
3、既有段差又有邊中色差――通常以外觀判斷色差情況比較明顯或嚴重的色差情況為主要控制對象,如果都很嚴重則所用面料可判斷為不可使用面料,即作為非合格品處理。
三、根據面料的特徵採取的排料方法:
1、常規面料沒有方向性則採取節約面料的任意排料方式;
2、面料具有方向性的則要根據情況分別對待,具有毛向的則要考慮是否完全倒毛還是順毛,或可以一件一方向;具有印花紋路方向的則要根據客人要求統一方向(特別要小心格子面料具有陰陽格的情形);具有編織紋路陰陽效果的則要考慮一件一方向或按照客人要求操作。
3、面料具有方向性且又有色差的(主要針對邊中色差),排料原則是:盡量減少出現色差的部位(如燈芯絨刮染面料或有方向性的印花面料的女式長褲,將四個褲片放在一個門幅的寬度上排,門幅不夠放四片的則可採取上下錯開的方法以保持拼接部位在同一條線上。
這樣最大可能出現色差的部位是後浪部位和內襠部位,如果採取其它辦法則可能出現色差的地方超過這兩個地方)。
四、排料版長的控制要求:
一般情況版長控制在8米左右,最好不要超過9米,因為通常工廠的裁剪台長度為10米,控制在8米左右是為了方便工廠的實際操作;另外我們通常上衣的單耗為2米左右、褲子的單耗在1.4米左右,一般上衣4件排和褲子6件排基本上總版長就是8米左右。
五、對於季節的變化規律掌握二十四節氣,什麼事都有規律可尋。嘜架的規律:
1、配色布局,取大優先。大小兼顧,兼顧直觀。適當調配,輕爾易舉。
2、一行過的整齊排法,一行過的錯開排法,一行過的互望的排法。後兩項需要多練後的境界。袋布﹑朴﹑別布採取多添少補的方法分配﹐參數視情況訂。又因衣料薄﹐料又少而讓好裁是基本原則。同時如是通碼還要考慮布封﹑數量等問題。
對於有段差的面料則要盡量減短版長,對於對條格款式的面料版長亦不宜偏長,針織面料受其面料有彈性的影響也不宜版長太長,彈性比較大等容易變形的面料其版長亦不可太長。
服裝電腦排版應用CAD製作與設計。
(6)褲子製版褲長為什麼要減去擴展閱讀:
服裝製版是現代服裝工程的一部分:現代服裝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個部分組成。服裝製版就是其中的結構設計;她既是款式造型的延伸和發展,也是工藝設計的准備和基礎。服裝設計包括:
1、創作設計(款式圖,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達)。
2、結構設計(也叫製版,版型處理或打版,每個部位的具體規格尺寸);3、工藝設計(也叫車位,一件成品的縫制過程)。其中製版在中間是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整個服裝設計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國內的製版方式:
中式服裝:是從古代深衣制時就採取的人體雙臂平展、兩腿稍劈的立姿結構形式,裁製成的服裝是直線狀、整片式、平面型的。其裁剪方法是將衣料一折成四,將衣服的腋下和腰部多餘的衣料剪去,使衣片成一個十字形。
然後在前面的衣身中間剪開作為開襟,並修剪出一桃形的領圈即成。在部位結構和形體空間方面,它不像西式服裝那樣注重人體的胸圍、腰圍、臀圍的塑造。此種方式沿襲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短寸法與胸度法:這兩種方法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裁縫到我國開店、辦廠等傳播的。短寸法是在人體的胸部以上測量多個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尺寸,然後按照這些尺寸來製版,以達到造型更加精確合體。
胸度法是以人體的凈胸圍為基數來分配各部位所佔的比例尺寸。又叫做號型裁剪法。由於我國人體體型不同,胸圍較小,多以半胸圍減去一個數計算。
⑺ 褲子尺寸怎麼量
如何測量褲側長:
從腰部開始測量一直到腳裸的長度就是褲側長。
如何測量腰圍:
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
標准腰圍計算方法: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標准腰圍=160cm /2-19=61cm )
如何測量臀圍: 先將軟尺放到臀部最隆起的地方,然後將其兩端分別朝著腹部最突出的方向,交叉兩端測出臀圍。
如何挑選適合的號型: 例如155這個數字,是身高,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挑選 64 是腰圍,A表示一般的編法,尺寸
如何換算褲子尺寸和厘米:
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寸換厘米——1市寸=3.3厘米 (2 市寸X3.3 厘米=66厘米)
⑻ 褲子打板各部位的尺寸
圖中顯示,該褲子的成品規格為:h=160(估計)w=78.43H=94.998橫襠=59.39髀圍=47.589中襠圍=41.4腳口圍=45.6為什麼這些規格都是一些小數呢?原來,製版之前要將縮水率考慮進去,本褲所用材料是
⑼ 服裝製版時褲片後浪彎為什麼下落
因為後檔比前檔寬,所以後內測縫斜度比前內測斜度大,如果不下落,後面就比前面長,當然具體細節不是三兩句話可以說明白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詳細解答
⑽ 褲子製版有0.3的號0.4的號是什麼意思
按女裝為例 「號」指身高為160cm的女性的標准服裝號型 熱褲的長度是0.3乘「號」(160cm)減6—8cm, 短褲是0.3乘「號」(160cm)加4-6cm,齊膝褲(6分褲)是按0.3乘「號」(160cm)加6-8cm,七分褲是0.4的號加6-8cm,八分庫是0.5的號,九分褲是0.6的號減6-8cm,西長褲0.6的號加4-6cm